查看原文
其他

先要端正你人生的方向,你才有继续走下去的价值

2017-03-02 爱读经



导读

我们人类的心灵必须先有智,你的仁才有实践发用的地方;你先要端正你人生的方向,你才有继续走下去的价值。要不然你走到哪里去呢?



        今天我们就从仁、智这两德来看仁与智的关系。为什么还要加一个“智”?如果以仁德为总德,仁必然是包含智的,但是现在我们为了更清楚地来说明全体之德,我们分仁、智两方面,因为在《论语》里也曾经这样分。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又说“知及之,仁
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
。孔子说“仁者安人,知者利人”,这个“仁者”、“智者”大概都从果位上说。所谓果位就是说,他已经是一个仁者,他是一个智者。那么仁者以什么来规定?就是“安于仁”。所谓安呢,就是他常住于仁中,安于仁者可以称为是一个仁者。而智者呢,智者只是“利于仁”。什么叫“利于仁”呢?就是他能够知仁的意义,知仁之可追求。所以知者的知,在这里不是一般的知,不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知。当然在文句里面都同样用“知”这一个字,但是,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时候,我们读为知,但是“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它也用“知”这个字,我们就念成“智”。尤其在儒家的教导当中说,“智”是知道的能力,知道什么呢?最重要的是知道“仁”,以知道仁为“智”。你若所知的不是仁,那就不足以是儒家所说的“智”,所以这个智,以“知仁”为核心。


         佛 家 将 梵 文 Prajñā翻 译 为“ 般 若”, 有 时 候 也 翻 译 成“智”,合称“般若智”。不管是讲般若、还是讲智、还是讲般若智,这个智也是一个知的能力,它知道、它认识。但是最严格的翻译法,往往不翻成智或智慧,它翻般若。般若是音译,智或是智慧,是意译。般若本来就是知道的能力、知的能力,当然可
以翻成智,但是因为中国儒家的智有特别的意义,所谓的“知者利仁”,所以佛经翻译成“智”恐怕会产生混淆。佛经所说般若,是一种知空或是见空的特别能力,它知的能力有特别的对象、有特别的意义;而儒家的智呢,则是知仁的能力、见仁的能力,就是看到仁、知道仁的能力。“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意思就是说知及,也要仁守。从这一章,我们也可以看出一个问题:请问如果把仁智分开来说成是两德,那么是仁为先呢,还是智为先?我现在不说是仁重要,还是智重要,因为仁重要?智重要?这是不用再讨论的,当然是仁是重要嘛!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知者利仁”,利于为仁、或是以仁为利,念兹在兹,这一种叫作知者。仁的意义是智的目的,因此仁的意义高于智,这不用说。现在我们要进一步讨论的就是,仁跟智,如果按照孔子说的“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先讲智再讲仁。所以仁、智这两德放在你实践的这个理论的历程当中,一方面说知及必须仁守,一方面说知及才能仁守。这里表示一个什么意思呢?表示人生的方向感是很重要的。就是说人生先要定一个方向,这个方向谁定呢?这个方向要由“智”来定,所以智先要先及之。而这个分德说的仁―不是总德的仁啊,总德的仁包含一切在仁中―这个分德说的仁呢,就是去把智所见的方向一步一步地完成出来,叫作仁守之。我们如果看孟子,他在《公孙丑》这篇第一章讨论知言养气之后,又提到圣人的品格,提到四类的圣人:伯夷、叔齐,治则进,乱则退,这个叫作“圣之清者也”;伊尹呢,是治亦进乱亦进,这是“圣之任者也”;这个柳下惠呢,是“不恶污君,不辞小官”,对方的染污,对方的不仁不义与我无关,“虽袒裼裸裎于我侧,尔焉能浼我哉?”是“圣之和”,他能够与人相协和。


        这三者分别是圣之清、圣之任、圣之和。圣是什么意思呢?圣就是达到了极点,把这方面的品质做到底了,这个也可以姑且说他是圣,因为清也是一种好的品质嘛,清清白白的、不受染污;伯夷、叔齐啊,对于他的德行的清白的持守是达到全尽的地步,所以他的清达到了圣的地步,叫作圣之清。圣之任、圣之和,也是类似的意思,但这都是一偏地达到极点。因此最后,孟子又提出
孔子是“圣之时者也”。“时”,是随时,那如果是随时,就是随处、无处不是;无处不恰到好处,无处不是充极圆满,这叫圣之时。

        圣之清、圣之任、圣之和与圣之时,其实不应该说是四种―孔子是天地的气象,各种兼备―但是,在这里我们也可以说有四类,只是其中一类它不跟其它三类相比拟,它是综合性的、超越的一类。孔子的“圣之时”是“金声而玉振之也”,怎么说“金声而玉振”?声是“宣”,宣传、宣导、宣扬的意思。“振”呢?是收摄的意思。在演奏音乐的时候,要以金的声音―像锣,敲锣就是金的声音―要以金的声音来宣扬,以它敞亮的声音,作一个起点;演奏到最后呢,要用玉,这个玉就是磬,要敲磬来作结束;所以叫金声玉振。金声玉振,我们也可以
说有本有末啦;有本有末,也可以说有内有外啦;一切相对的词语都可以用上去,所以本末、先后、内外、人我……都可以用上去,总之,就是“从头彻尾”的意思。“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始条理”是“智之事也”,“终条理”是“圣之事也”;“开始”是“智”的事情,“终了”是圣的事情。这智跟圣,圣不就是一种完成吗?所以我们刚才说智、仁,现在说智、圣,都是同一个意思。


         金声玉振、始终条理后,孟子接下去又说:“由射于百步之外”,譬如射者,在百步之外射箭,“其至,尔力也;其中,非尔力也。”“其至”就是能够射到这个箭靶,“尔力也”,是你的力量;但是射到箭靶,能不能射到红心,“非尔力也”,并不是出于你的力量。所以说“智,譬则巧也;圣,譬则力也。”圣就好像力、智就好像巧,这个巧就是切中、刚刚好。刚才说有各种圣的方式,就是把某种德行做到极点,也可以说是圣。但是有没有中呢?在这里孟子就发挥了他义理创造的心灵,没有人讲过这个话的,他说“其中,非尔力也”,中不中的,不是圣的事,是智的事。从这里,我们可以想到智是何等重要,它是一个先在
的观念、先在的能力,它必须先有。我们人类的心灵必须先有智,你的仁才有实践发用的地方;你先要端正你人生的方向,你才有继续走下去的价值。要不然你走到哪里去呢?这个问题也是现在佛学界常有的问题,是“学佛”呢,是“佛学”?这个问题也可以这样解释,你是先要有“智”呢,还是先要有“仁”,或是先要有“圣”?今天讲这个主题啊,特别把智提出来是有一些用意的,因为我们一般的人,尤其是现在的中国人,你不能够说他不努力、不用功、不想做好。我们的学生,中国的学生,尤其大陆的学生,是全世界最努力的学生;我

们的百姓都很努力、整个国的国民都很勤劳,大家天天也都很忙碌。但是请问你往哪里去忙碌、往哪里去勤劳呢?这是不是要静下心来想一想,以免让你的勤劳、你的努力白费,甚至走了错误的方向。所以知及然后仁守的“智”很重要。从德行上说,这个智就是自我,我们可以说从自我内心觉醒,这个觉醒,它必定包涵着它的目的,因中就包涵着果,这个目的就是你的方向;这个叫“知及之”:你总是要有个目的,要认识你的目的,才来行动。

         我这样讲是意有所指,尤其是我们谈到教育;教育要有个目的,你才能够实践教育。教育的目的在哪里呢?我们可以说教育的目的在发扬人性、在完成人性。但是,有多少教育家是从这个目的上建构他的教育理论呢?这不一定的。尤其是近代以来的西方式的教育家,所谓西方式的就是分科的、分门别类式的―他可以有自己的学说,某某主义、某某主义,每个人都可以主张一个特定的理论,叫作主义。每个人提出自己的主义,成为一个学者。在中国古人不重视这种分门别类的学者,而是所有学问统而为一。当然这两方面也不必冲突,但是分门别列一走出去它就散了,人就很容易迷失,迷失在一端一途上,所以随时要把它统合回来。老子说:“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
止可以不殆。”
又说:“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你这个道很大,道的大,不是虚的大,它是有实在性的,有实在性它就是有力度的,有力度的,它必须往外推出去,这个叫“逝”,流出去。“逝曰远”,它越流越远,它可以向四面八方放射出去,“逝曰远”,那道不就是散了吗?不然,“远曰反”。随时的远其实就是随时的反,反什么呢?返归于道,这是一种智慧。学问当然越丰富越好,越多元越好,现在不是讲要多元吗?多元才能丰富嘛,但是人在多元的追求当中,很容易要么就茫无头绪,要么就偏执一边钻牛角尖,所以我们随时要有这种智慧―“远曰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有各种的名、位,有各种的特殊的成就,但是要“知止”;“知止”不是叫你停下来,也是回归的意思,随时回归于道。

         所以,假如现在我们面对花花的世界,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有多元的理论,希望我们做多元的追求,这都没错。但是在这多元的当中,希望随时回归于道、回归于一。依教育的学理来说,各种主张都有道理,但是我们不可以忘记,所有的主张,它原来的出发点是人性,它的目的还是人性;所以我们要永远站在人性这个高度上,来统合,或是来评判所有的理论,我们才能够用它。现在的中国知识分子、中国的教育家其实缺少这种心灵,我们丧失了思考的能力,所以不能够将它们统合。所以在这个地方,我们要有清楚的思考。而这清楚的思考,我们可以发现智的另外的一种意义,就是所谓的“知及之”;首先,智是立定一个最终极的目的,这个目的是唯一的,这是一元;其次呢,这个智又要发散为知道各方面的学说、各方面的成就,然后又要把它统合为一;这是智的两层意义。随时保持着最高目的的醒觉,然后知道这个最高的目的它是虚的,它实际的学问是散落在各个方向。而一个智者呢,不能够只停留在最后的这一点上,他同时要关注到在历程当中所有的方面,最后再把它统合为一,对所有方面作一个评判,做最好的应用;一面评判它,一面实际地选择它、操作它。


论语七讲前期内容


第一讲:


《论语》是经典中的经典

孔子与六经

五经的排序与扩充

“经”的地位

忘记圣贤经典,是时代的灾难

亲近了解经典的方法



第二讲:


不懂就不能读经典吗?

读经要从读《论语》开始

凡是经典,对人性都有一个深远的洞见

宗教的苦业意识,佛家、道家与基督教

古今中外,只有儒家这一家是真讲“道德”的



第三讲:


古人讲《论语》采用的方式

解经的“我注六经”与“六经注我”

理解经典的路径——学思并重,仁智双彰

今生有幸生为中国人,我们应当完成当今人类最重要的事!

常思圣人之道——开启生命的无尽藏



第四讲:


孔子心目中的“仁”

观乎圣人,则见天地





    倡导教育之本质,让读经变化人生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投稿信箱:1838470267@qq.com(欢迎您原创投稿)

⊙责任编辑:依仁(微信号:18511288418)

请长按上面二维码,关注爱读经微信平台


联系我们|15011170557(可加微信)

爱读经读书会|103382880(qq)

爱读经官网|www.idujing.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