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真希望能早点看到,这部波兰电影大师的绝唱

2017-03-26 Lukey 深焦DeepFocus


残影余像 Powidoki (2016)

导演: 安杰依·瓦伊达

制片地区:波兰



文 | Lukey(巴黎)

编 | ebb(北京)



2016年10月,90岁高龄的波兰国宝级导演安杰依·瓦伊达(Andazej Wajda)去世。9月初他于多伦多国际电影节首映的影片《残影余像》(Afterimages, 2016)就此成为遗作。这部电影代表波兰参与了2017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角逐,虽然并没能进入最终入围名单。


故事背景设置在战后的波兰。著名的先锋派画家瓦迪斯瓦夫·斯特热敏斯基(Władysław Strzemiński)是一名罗兹美术学院的老师,其出色的绘画造诣与亲和的为人令他深受学生的爱戴。然而,他对于社会写实主义的理解与当权政府有着极大的出入,政府认为所有艺术必须只因“满足人民的需要”而存在,并抨击了抽象主义与形式主义,质疑其对人民的工作与生活造成了破坏,而斯特热敏斯基坚持艺术创新性,并对政府的狭隘言论持反对意见,遂遭到了波兰极权党派的迫害,不仅开除了他在美院的教师资格,把他逐出了艺术家协会,还要摧毁他所有的画作,包括他为当地咖啡馆设置的壁画……


他不仅丢了工作,温饱成了问题,而且因为没有艺术家协会会员证连最基本的画材都无法购买。他因身患残疾而被轻视,被排挤。在灰暗的生活中,只有他的学生并没有放弃他,与他相互扶持共患难,甚至计划将他的讲稿整理成书稿……



2017年2月,《残余影像》于法国商业院线公映,各大媒体也纷纷作出了评价。法国本土周刊《电视全览》(Télérama)给出了3/5星,认为相比瓦伊达过去的作品,如《下水道》(Kanal,1957)和《灰烬与钻石》(Ashes and Diamonds,1958),该片相对缺少了热情与抒情性,但片中画家一袭红衣的女儿和可爱的学生们,与冷漠的政府人员行程了鲜明的对比,用极强的讽刺性与艺术性推动了情节发展。


著名英文媒体《好莱坞报道者》(Hollywood Reporter)称该片几乎集结了所有瓦伊达的电影特色元素,优美的光线与照明,高雅稳重的调度手法,特别赞赏了由摄影师帕维尔·爱德曼(Pawel Edelman)所掌镜的画面,突出了了抽象主义的色彩表达并结合了细致入微的情感。其配乐选用了与主人公有着相同经历的现代主义作曲家安德热·帕努夫尼(Andrzej Panufnik),早年因意见与政府不合逃离波兰并定居英国,优美而哀伤的音乐为本片增色不少。


《欧洲电影》(Cineuropa)认为本片以经典的叙事模式,描摹了艺术在政治极权之下顽强斗争的景象,并高度评价了本片男主角斯特热敏斯基扮演者——波兰著名男演员勃库斯洛·林达(Boguslaw Linda),他传神地演绎了一个伟大而失落的艺术家,恃才却不傲物,面对极权政府依然坚定自己的艺术信念。


《残影余像》剧照


男主角斯特热敏斯基的中年生活,可以说除了绘画,一片荒芜。独居,有一个住在寄宿学校的女儿尼卡和离异的妻子,家庭生活中女性的缺失,使他残败的躯体和乏味的生活显得更加不完整。前妻去世后,女儿搬来与斯特热敏斯基同住,挤在一间狭小、朴素的公寓中。在与父亲共同经营的生活中,尼卡努力承担起“妻子”的角色,她在放学后有条不紊地照顾着父亲的起居。而一位爱慕他的女学生自他被迫害以来经常来看望他,并帮助他整理出书。


女学生的出现令尼卡备受煎熬,她对于一个普普通通的“三口”之家的渴望幻化成了徒劳的维护,她对女学生的排挤更像是一种盲目的发泄。这位孤独成长的少女,即便没有受到父亲过多的照顾,也依然对他不离不弃。当父亲站在破旧地厂房里靠画画挣着微薄的生活费,她静静坐在父亲旁边,为他递来一只画笔。


这样沉默的陪伴大概是在最令人动容的深情。因为生活困难,她只有一件红色呢子大衣,即使是在父亲下葬的日子,她也穿不出另一件黑色的外套。这一袭红衣自始至终陪伴着她,孤独而坚强地走在这座寒冷的东欧小城,直至独自面对父亲的死亡。她越是冷静,给人感觉却越是悲伤。在影片最后的一个镜头中,她只求坐在父亲去世前躺过的白色病床边,瓦伊达对这段感情如此深沉的诠释感人至深。


《残影余像》剧照


片中另一个重要的女性角色,便是那位帮助斯特热敏斯基整理书稿的年轻美丽的女学生。她常穿着靓丽的大衣和鲜艳的半裙,她的活力与斯特热敏斯基沉闷的生活和整个城市阴雨的基调显得格格不入。其实一开始来家中探望他并帮他整理书稿的是一大群学生,后来剩下两三个,到了最后只剩下她一人。这个高跟鞋、花裙子的角色顿时被勾勒了出来,女性的形象渐渐变得清晰。而作为老师的斯特热敏斯基却没有正面回应女学生的热情表白,亦没有表现出任何的温情哪怕是怜悯。甚至对于她的愤然离去,都没有流露出过多的情感。


他究竟爱她吗?是在顾忌师生之情,还是怕自己的政治身份连累自己的学生? 一方面,这些内容的缺失令影片在感情线的推动上略显断裂, 最终没能行程任何真正意义上的高潮并感染观众。


而从另外一方面看,这些缺省的感情恐怕就是瓦伊达对于那个年代爱情的理解吧——一切感情都是从生活中缺失的,一切浪漫都不复存在。而所有那些微妙的悸动与关怀我们也许永远都不会知道了,或许这是瓦伊达留给观众的一个美丽而永恒的悬念吧。




本片的中文标题《残余影像》直译字英文“After image”,而法语名“Les fleurs bleues”(中文直译为“蓝色之花”)则取自片中一个非常模糊的意象——开篇,当斯特热敏斯基从女儿口中得知前妻去世的消息时,他说要去她的墓前献上一捧蓝色的花;在接近片尾时,他真的将一束蓝花带到了前妻的墓地。


纵览全片,瓦伊达对斯特热敏斯基前妻的着墨为之甚少,其具体形象全程都未出现,只借助了葬礼与蓝色花朵间接描写了这个模糊的形象。而他与前妻之间的故事在片中也完全没有提及,以至于当他拖着残缺的身体费力走到妻子墓前时,观众并不能充分理解其中的感情积淀。如果作为一部人物传记,从叙事角度和情感的饱满性来讲,本片缺乏整体的完整性,围绕斯特热敏斯基展开的关于三位女性形象的表现也欠缺结构上的平衡。 



瓦伊达对于主人公性格的刻画也是十分引人深思。作为一个被迫害的波兰前卫主义画家,斯特热敏斯基没有强烈的反抗,对于不公与歧视几乎全盘接受。看似一个任人蹂躏的角色,他却用一种无声的方式——通过不间断的艺术创作——誓死捍卫着自己坚定的政治立场和艺术理念,大概他的心中,此刻唯有沉默与绘画才是最尖厉的反抗。


同样,他的死亡也沉默无声的。他死在一个面向尘世的、人来人往的橱窗里,此刻厚厚的橱窗玻璃似乎把他沉重的一生与那个阴冷而压抑的国家,分隔成了两个世界。橱窗内他与一排裸体的模特模型一同倒下,画面失去声音,没有痛苦的喊叫也没有哀嚎,一片寂静;而出窗外是街道上熙熙攘攘的人群,他们交谈、欢笑,却没有一人注意到了橱窗里一个生命的终结。默默忍受痛苦,然后默默死去,这大概也是对共产主义极权政府的一种讽刺与反击,作为一部政治电影和当代波兰的寓言,《残余影像》显然已经达到了它的目的。


揭露极权的黑暗、牢笼中的自由光辉、意识形态的冲突与波兰民族历史问题,这些一直是瓦伊达一贯的创作母题,也延续到了他的最后一部作品《残余影像》中。 在波兰被苏联政府赤化的历史背景之下,瓦伊达再次通过一部电影展现了一个共产主义国家集权政府控制下的普通百姓的生活——一个灰暗而没有尽头的冬天,一个窒息而停滞不前的国家,一个正直的艺术家英雄。


全片调度手法沉稳流畅,视角中立而遵循客观主义,大师晚年之作极其克制,情感呼之却不欲出。通过两位主要的女性角色的加入而使色彩运用较以沉重的主题来讲相对鲜艳,中和了本片主人公相对沉重的情感倾向,暗示着无尽黑暗中的星星之火,灰色的现实生活中的温存瞬间。《残余影像》是瓦伊达的绝响,是悲哀中依然满怀希望的祈愿:肉体会被打败,而艺术永不会因极权而饥寒交迫。


怀念安杰依·瓦伊达


【延伸阅读】

瓦伊达,用胶片重铸波兰的历史和命运


-FIN-


点击关键词查看往期精选


艾玛纽·丽娃考里斯马基阿莫多瓦霍夫曼

Kogonada泽维尔·多兰黄惠侦张大磊

爱德华多·卡萨诺米兰拉·坎农诺金敏喜

刘健杨城铃木清顺容光荣张佑振

费比西国际影评人协会主席Ailn Tasciyan

阿彼察邦于佩尔法哈蒂拉夫·达兹

李丹枫西川美和戈达尔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