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柏林到香港,最好新片是这部!
绿雾 The Green Fog
导演: 埃文·约翰逊 / 盖伊·马丁
类型: 悬疑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片长: 63分钟
文|Lycidas
编|往事如烟
⇪⇪
The Green Fog:重构希区柯克的旧金山
盖伊·马丁是电影界的例外,一个难以归类、无法预料的异数。他热衷于将自己的艺术理念嫁接到古老晦涩的灵感与介质(或近似物)之上,混合怪诞元素淬炼灵药,引诱每一位观者坠入诡谲迷乱的梦境。三年前,马丁与埃文·约翰逊以一部《禁忌房间》(The Forbidden Room)将这一癖好演绎到极致——片中每个段落皆来源于散落在历史尘埃中的影评文章和故事梗概,这些二十世纪前二十年的美国电影,或遭刻意销毁或自然腐朽,几乎再也无从得见。马丁意识到,唯一让它们起死回生的办法就是自己来拍摄,以文字与记忆为线索,唤回时间深处曾经绚烂的光影瞬间。为了营造拾得影像的不完美质感,两位导演无所不用其极,甚至在镜头表面涂上遮蔽物,获得缥缈魔幻的虚焦效果和流动扭曲的画面;奇诡的后期数码手段则用于重现特艺双彩的偏色饱和与胶片残损。长达130分钟的影片如同一场永不完结的梦境穿梭,一道无法解答的自我诘问,隐晦的符号和神秘的对白像癫狂梦境中荡漾的水波般诡谲莫测。
《绿雾》剧照
马丁和约翰逊兄弟受旧金山电影节委托创作的《绿雾》(The Green Fog)如同一首献给旧金山这座城市的怀旧幻想曲。延续《禁忌房间》的手法,以已有资料拼贴重构,追溯多种视觉媒介对旧金山的描摹轨迹,将散落素材整合为复杂有序的影像序列。这一小时的重构实验以极具娱乐性的方式,重述了希区柯克的杰作《迷魂记》(Vertigo),克里斯蒂安·马克雷式的拼贴聚合感 [参见其2010年的拾得影像作品,长达24小时的《钟》(The Clock)] 呼唤着科技时代到来前盘桓于旧金山的幽灵,不动声色地伸手轻抚电影过去的刻痕与现在的面容,畅想着未来的全部可能。
“世界上所有的城市都在腐烂衰败,走向死亡”,画外音这样叙述道。交叠的影像恍若更漏中渐渐垂落的水滴,是我们生命中流逝殆尽的每一个日夜。旧金山,一座从未停下自我重建脚步的城市,始终饱含热忱地改变着自己的身份外观和象征意涵。究其本质,《绿雾》想要呈现的正是一种“形成中”的状态,探寻城市变迁之下的永恒推动力和本地化的普遍性。因此,为《迷魂记》重新造像的举动本身成为马丁所说的“塑造旧金山情感地形”的实践,毫无关联的影像拼贴之下因此铺设起一条具有延续性的线索,周围多样的叙事文本则化作漩涡,在癔症般的雾气之中盘旋。
尽管整部影片中只有一个来自《迷魂记》的镜头,《绿雾》自始自终都笼罩在希区柯克式的诡谲、浪漫和悬念气氛之中,叙事分割为象征性的章节,材料的聚合更以事件为单位而非依据时间顺序线性前行,从最初大量连续的屋顶追逐戏,到展现富有家庭内部风暴的镜头组合等等,随剧情进展积累起的戏剧性最终走向令人眼花缭乱的末段高潮。
《绿雾》剧照
数百部电影、电视剧、音乐录像带和视频素材库成为了本片的原料,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探案电视剧《麦克米兰夫妇》(McMillan & Wife)到流行文化代表《星际迷航4:抢救未来》 (Star Trek IV: The Voyage Home)再到奥森·威尔斯《上海小姐》(The Lady from Shanghai)这样的影史经典,不一而足。七十年代的政治妄想藉由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的《对话》(The Conversation)呈现,非法录音和监视屏既是冷战背景下意识形态的影射,又是贯穿希区柯克创作始终“窥视欲”的体现。末世崩毁的景象大多来自《哥斯拉》(Godzilla)和《末日崩塌》(San Andreas)等好莱坞视效大片。而长时间的连续坠落场景则部分来自梅尔·布鲁克斯的希区柯克戏仿《恐高症》(High Anxiety)。
和马丁的其他作品如出一辙,《绿雾》也从聚集的影像中发掘出一份集体迷影的感官记忆,一种从材料身上借来的混合气质,半是遗忘的梦境,半是掠夺的幻觉。叙事被敲散成碎片,一一过筛、扭曲、反刍,不和谐的超现实不时介入,影像游离出原本的上下文,唯一可追索的只剩其根本的物质性。这种特质渗透在影片的每个细节之中,例如喜剧效果最佳的桥段之一——《本能》(Basic Instinct)里裸着身子的迈克尔·道格拉斯转身走入埃德沃德·迈布里奇动作研究影片,电影化元素的瞬间剥离使其核心暴露无遗——我们观看的仍是一具运动的形体。
值得一提的是,片中高潮段落的火烧场景由散佚的硝酸基胶片自燃导致,这种安排很显然是导演们(尤其马丁)执念的再现。马丁与胶片的渊源由来已久,他也一如既往迷恋着绝迹或失效的形式,其九十年代到本世纪之初的作品几乎全部由胶片拍摄,如8毫米的《懦夫跪下》(Cowards Bend the Knee),16毫米的《太不小心》(Careful)和35毫米的《曙光乍现》(Twilight of the Ice Nymphs)。有趣的是,近十年来他的兴趣似乎转移到了各类复原胶片质感的手段上,因而拍摄介质亦逐渐向数字过渡——从《我的温尼伯湖 》(My Winnipeg)部分到《钥匙孔》(Keyhole)全片采用数字拍摄,随后更是向前迈出一大步,在《禁忌房间》中用数字手段精准还原了腐朽特艺双彩胶片效果。
《迷魂记》剧照
《绿雾》中,导演对于原始素材视觉上的唯一修改,是在部分镜头中添加了神秘浮现的雾气,不仅还原了旧金山“雾都”的气候现象与《迷魂记》中四处弥漫的绿色调,同时这个意象本身亦带有一丝让人灵魂出窍的迷离兴味,覆盖着带有浓重怀旧气息电影画面,再度跌入马丁熟悉的狂热幻梦领域。伴随爱情产生的诡异烟雾如同无可避免的副作用,渗入甜蜜的猜忌,和激情一体两面的破坏力,象征意义与《迷魂记》意图探讨的主题不谋而合。
没有几个导演像希区柯克一样善于构建无需言语的场景,而《绿雾》通过剪除对话,制造了大量怪诞滑稽的场景,角色不连贯的表情与动作,让观者如同面对着不停快进的DVD。一方面,消除对话成功避免了素材与主题无关而产生叙事歧义;另一方面,无言的对峙充满隐喻色彩,晚餐桌边满眼渴求对望着彼此的男女,急切地想说什么重要的话却一再失败,强大的两性张力几乎一触即发。而马丁的专长“元结构”在影片中也有着广泛应用,最具喜剧效果的一处出现在《麦克米兰夫妇》的监视器中,N Sync的音乐录影带“This I Promise You”正在播放,站在树林前方的歌手这个特定画面很有可能是用于还原《迷魂记》中斯科蒂和玛德琳在红树林中漫步的段落。
听觉上,出自雅各布·贾齐克之手,由克洛诺斯四重奏演出的配乐像一道咒语般鬼魅地萦绕盘旋,将数十年好莱坞配乐的精华浓缩为室内乐的体量,与影片略带戏仿性质的规格相得益彰,大量致敬《迷魂记》作曲伯纳德·赫尔曼的元素搭配原始素材的音效,捏合拼贴材料成为更具说服力的整体,特殊的拟音(尤其脚步声)则为成片增添了一丝不安于室的惊悚气息。
《禁忌房间》剧照
通过连续两部电影,马丁试探着影像可变异性与现实的无穷重述可能性之间彼此勾连的方式。也许胶片的未来真的存在于过去。《禁忌房间》中有个角色曾说过:“没有什么会真正过去。”过去或许只是一个平行时空,一个历史维度中的异国他乡。只要对于电影的幻想依然存在,拾得影像这种电影类别就永远不会消逝——它延展出无限的迷影循环,让我们在胶片与银幕的柔光中心甘情愿地迷失,回到淡忘的童年,重访模糊的记忆,在一切毁灭之前再贪婪地享受一次无拘无束的欢愉。《绿雾》重构的旧金山既是幻影也是真相,坐在黑暗中纵情做一场希区柯克式的长梦,走回日光之下城市实体亦伸手可触。影像的力量或就在于此,可以冲出银幕直抵人心,可以毫不费力地击碎阻隔现实与虚构的高墙。
Peter cat
4.5/5
★★★★☆
经典电影片段的剪辑拼贴自然老玩法,但厉害的是影片时时刻刻在穿透着媒介的内与外,穿透着看与被看,听与被听的关系,呈现的是电影(且是数码时代的)延展的潜能。而幽默节律感,永远是不可或缺的。
胤祥
5/5
★★★★★
混剪玩到这个程度只能跪拜了!虽说也是老梗,但能剪出情节来,剪得异常搞笑(把台词抠掉实在是喜感爆棚),关键是真的剪出了一个数据库电影!还带媒介自反的!其数据库的程度堪比《带摄影机的人》了……好想看遍带注释的中文版……
-FIN-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点击关键词查看往期精选
欢迎为深焦口碑榜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