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周班主任丨激励方法4则,专治孩子各种不爱学习

2017-07-28 苏明进 星教师


周一(其他学科)丨周二(语文)

周三(数学)丨周四(英语)

周五(班主任)丨周六(微周刊)丨周日(好文精选)




“为什么你班上的学生,都那么贴心,那么热爱学习?尤其那些曾经放弃自己、行为偏差的,你是用什么方法改变了他们?”


我的Blog常有老师发出SOS讯息,他们总是为班上孩子的偏差行为而头痛不已,我也试着提出一些实质的教学经验与方法。但我真正想告诉这些老师的是,应该要改变的,是他们看待孩子的态度和方法。


每个孩子对我而言,都是独一无二而珍贵的,每个孩子也都有他自己最优秀的地方,我们大人最需要做的,就是帮助孩子,看见他们自己的优秀,并且激励他们好好发挥,让他们走出属于自己的美丽未来!   


激励方法1

联络簿:自学工具创意大变身



常窝在我的Blog的朋友,一定对联络簿短文不陌生;很多感人、爆笑的小故事,都来自于孩子们的联络簿。


网友留言问道:“联络簿看起来是你和学生之间良好互动的工具,请问这是如何实施的呢?”


这联络簿不过就是让孩子抄写作业项目的普通簿子罢了,不过我希望这样的抄写作业,能赋予更多的可能性。所以我让孩子们在联络簿里加入大量的语文训练,让联络簿变身成创意的自学工具。


孩子们的联络簿里,除了作业项目抄写之外,每天还要多写两篇短文附在联络簿上。


第一篇短文是“每日创意短文写作”,这主要是训练他们的语文创作能力,刚开始最少写七句即可。从周一到周五各有不同的主题,例如:


星期一是“最快乐的事”,记录当天或当周最快乐的事,好消除周一症候群。


星期二是“成语时间”,运用三个以上的成语来创作故事,可以提升成语运用能力。


星期三是“写信给老师”,想对老师说什么,全都可以写在里面。


星期四是“创意急转弯”,以老师出的天马行空的语词,创作出一篇篇精彩的创意故事来。


星期五是“新闻新知”,剪报一篇并做评论,培养孩子关心时事的能力。


我自己和孩子们最喜欢星期三的“写信给老师”。可以打破师生之间的隔阂,让我们变成无话不谈的好朋友;而这种“跟老师说心里话”的语调,会延续到每天的短文写作上,于是每天我都有看不完的笑话、八卦,以及孩子急欲和我分享的心情点滴。


第二篇每日要写的短文,是“每日善行日记”。这是福智文教基金会在努力推动的品德教育策略之一。我自己看了很喜欢,就将它运用在班级上。


“每日善行日记”共有三种类型,孩子们可以自己挑一个来写 :


1.观功念恩:观察身边的人对自己做了什么好事,用感恩的心情将这件事描述出来。


2.善行:如同童军的“日行一善”,写下自己每天帮别人做了什么好事,也顺便赞美自己一下。


3.反省:如同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反省自己每天需要修正的地方,并提出改进的方式。


透过每天的善行日记,孩子能体察别人的恩德,也能勉励自己多为他人付出善行,同时更能修正自己,把自己变成更好的人。


通常一个学期左右,孩子们就会爱上写联络簿短文这件事,制造出一本又一本厚厚的、他们口中所谓的“冰箱”联络簿来。这些可是他们最珍贵的成长回忆,还有不少孩子说要把这些联络簿,当成是传家之宝收藏呢!


激励方法2

乖乖椅:最受学生欢迎的辅导


  

如果孩子的表现一直不稳定,该鼓励、该赞美、该劝导的话都说尽;念也念过了,但是一点效果都没有,那该如何是好呢?老师啊,千万不要落入“体罚”的迷思。我想,“乖乖椅”是个隔离师生情绪的不错方法。


乖乖椅很像是一般所说的“特别座”,但是这两者有着截然不同的出发点。不同的是,乖乖椅一定要设在老师座位的旁边,愈近愈好。如果我的座位旁边比较空旷,乖乖椅就会紧邻在我旁边;如果不太方便,乖乖椅就会在我的前面。


乖乖椅并不是一种“处罚”,我觉得反而是一种就近照顾的“辅导”。由于乖乖椅就在老师的身边,老师可以随时观察到这孩子现在又在做些什么事,随时给予正确的提点:“坐姿坐好一点……椅子靠进去一些……课本拿出来啦……哎呀,上课讲话要举手……”


老师也可以随时跟他聊个小天、嘘寒问暖一番;或者摸摸他的头,赞美他进步了;有时还可以偷偷塞给他一包饼干。让“需要被老师关爱”的孩子,可以与老师有更亲近的接触。同时,老师在无形中散发出来的“身教”,更无时无刻不影响这位孩子。


通常坐到乖乖椅的孩子,坐没两天,行为表现上就会变得乖乖的,甚至还比其他同学来得好。有时坐在乖乖椅上的孩子会转身过来,贴心地帮老师许多的小忙,例如:发作业、跑跑腿……善良得跟天使没两样。


最近我还想了个小方法,增加这种行为改变的效果──那就是在乖乖椅的桌上,再贴上一个透明夹,将当事人所写的反省单放在透明夹中,让他们随时可以看到反省单;也让这张反省单时时提醒着他们自己——记住当时真诚面对自己的反省心,也记住当时立志想改变的决心。


通常几天后,就会换另一个孩子前来让老师“照顾”一下。但是,偏偏有些孩子叫他们回去时,怎么也赶不回去。问他们为什么不回去,孩子会说 :“因为坐在这里很好玩,还可以跟老师聊天……”


激励方法3

念出好文:全班感情超棒



让孩子们把文章念出来变成“口述作文”,在我们班上起了莫大的作用。不仅有效提升孩子们在“质”的写作程度;连带地,也影响着整个班级经营,增进了孩子彼此之间的感情。


我其实没做什么事,只不过是在他们每天写作的联络簿上,找出优秀作品,在上头写上“可念”两字而已。


这让健忘的老师松了一口气,因为我只要对着全班说:“今天你的联络簿上面,有被写上‘可念’的人,请出来念给同学听,和大家一起分享你的好文章吧!”


短文写得好的人,会受到老师的肯定,受到同学的推崇;而如果被同学写到优秀事迹的同学,也可以一并上台来领小奖卡。如此一来,又会带动起一阵阵班上同学彼此协助、互相关心的风潮。


上个礼拜,孩子阿汉不经意地说出他即将转学的消息,呆纯上台分享了她觉得很震惊、很舍不得的心情。


阿汉算是一个有多动症的孩子,永远静不下来;每五分钟就需要我出声制止,每十分钟就会惹出一件祸端。不过我还蛮喜欢这个孩子的,因为他的内心有着极细腻的温柔心思。我翻出前几天阿汉写的短文,换他上台去念念他即将离去的心情。


念着念着,台下开始有人擦眼泪。有孩子说 :“听完好难过喔!”下课后,有几个感情丰富的孩子,还抱在一起默默地流眼泪。


我说:“你们会不会感情太丰富了一点?来,我来拍一张照片。”


隔天,换饭团上台分享她的心情点滴……于是这一篇又一篇的短文,不断串连起无数个令人动容的故事;而一波波的感动正席卷着我们,正如同涟漪一般,在我们班上来回地扩散着。


透过孩子们的感人文笔,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原来每个人的内心世界,有这么多不同的样貌;也透过这样的口述分享,我们才发现:原来我们彼此的心,可以这么贴近,可以这么地富有同理心。



激励方法4

机会教育:有牺牲的人有优先权



六年级的毕业旅行,应该是每个孩子最朝思暮想的吧、最想参加的学校活动吧!但是去毕业旅行前,发生了一件蛮棘手的事——在住宿房间的规划上,班上有三个孩子必须要拆班,和别班同学凑成一间寝室!


我知道这是件很令人沮丧的事,毕竟这是他们期待很久的毕业旅行,大家总是希望能在房间里和同学聊聊心事、嬉闹一整晚。如今,必须有三个人“牺牲”,谁也不想这件苦差事落到自己身上。


我说:“没办法,因为人数的关系,我们必须有三个同学被抽离出来,和别班同学凑成一间房间。我知道这很为难,不过我们真的需要三个同学……”话说完,每个人都低着头,没有人想被老师点到。


我等了一会儿,还是没有人答腔。于是我微笑地看着娴娴,想请她帮忙。娴娴是我第一个就想到的最佳人选,因为娴娴的个性大方、懂得自high,而且交友极广,我想隔壁班应该也有她认识的朋友吧!果然,没啥心机的娴娴先是想了一下,然后就开心答应了。不过,她说 :“但是,还要有两个人陪我才行!”


我点点头,继续等着另外两个人举手自愿。不过等了许久,还是没有人愿意跳出来。于是我继续微笑着说:“那……我们就这么一直等,看看有哪两位同学会自愿举手。”


我站在台上望着他们,他们也头低低的不知所措。这几分钟对他们而言,应该有如一世纪那么漫长。后来,小琪姐姐慢慢地举手了,阿潘也跟着举手了,全班爆出热烈的掌声。


解决了这个问题,接下来就是编小队,这时我说:“刚才有‘牺牲’的人,可以优先选择。”这些“自愿牺牲”的人满心欢喜地冲出来选择自己喜欢的小队。


后来又到了编桌次的时间,我说:“刚才有‘牺牲’的人,可以再出来优先选择。”于是这些“自愿牺牲”的人,再度爆出一声欢呼。而其他人这时才惊讶地发现:原来自愿牺牲,可以得到这么多好处呀!


我站在台上,和他们聊了好久有关“牺牲”这件事。我说:“每个人都想保护自己的好处,而不愿当团体里被牺牲的那一个。只是当一个团体中的每个人都这么想,那么整个团体就做不了事、达不成共识。反过来说,这些愿意为大大的团体,牺牲掉自己小小的福利的人,才是最伟大的、最值得我们尊敬的。有时候,吃亏其实是占便宜,等你长大了,你会明白这个道理。”


后来呢,毕业旅行当天要上车时,我又喊:“来,之前那些有牺牲的人,优先上车选位子。”这几个孩子欢呼着一溜烟跑上车。


发饮料有多余的,“来,之前那些有牺牲的人,再发给你们一罐。”


反正在毕业旅行过程中,只有少数人得福利时,我就会大叫“有牺牲的人出来”,其他孩子看了简直都快妒忌得喷火了!


几个孩子不约而同地都在联络簿里谈到“自愿牺牲”的心路历程,以及之后所获得的好处。


牺牲,是需要放下自我利益来成就别人,当然会有舍不得的感觉。不过这些孩子,却在牺牲的过程中,不断地放下自我而提升了心灵的层次;也深刻感受到这牺牲的过程中,所蕴含的深层意义与真实的幸福感。


当老师与当家长的大人,真的要把握这随时的机会教育,为他们创造一个良性互动的、真正能体验良善品德的环境!如此我们的孩子,就会把这品德的学习经验放在心里,而不是放在嘴巴上。




本文摘编自作者专著《懂你的孩子:让孩子潜能大大发光》

如有侵权,请作者联系处理

作者丨苏明进(台湾知名教师,连续两届台湾创意教学优等奖及特等奖获得者,著有畅销书《希望教室》等。

图片丨花瓣网

编辑丨张丹丹


“星教师”广告合作请联系:023-67450968

 投稿邮箱:3207153742@qq.com



推荐阅读

点击关键字,阅读更多“班主任”相关内容


梅洪建丨古晓霏杨春林温剑文

张岩叶德元李进成钟杰

王维令陆敏田冰冰杨兵卢望军

陈宇郑立平许丹红呼宝珍

郑英李虹霞梁岗张曼凌

田丽霞杨聪杨卫平欧阳根根

桂贤娣王莉池昌斌陆芳




/ 学校全方位领导力主题峰会 /

点击下图,直接连线 ▼

/ 2017年度班主任带班艺术及育人方略 /



↓↓↓ 点击"阅读原文" 【一键订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