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荐书 No. 12 ▏想了解大熊猫,不妨读读这六本书

鸟人Robbi 鸦雀有生 2022-09-09

若您是一位观鸟爱好者,会知道四川林鸮Strix davidi)、红腹山雀Poecile davidi)是中国特有的鸟类,而山噪鹛Garrulax davidi)虽说不是特有种,但主要分布在我国境内。这三种鸟长相、体型、分布、生活环境各不相同,但它们的学名里面却都有着一个davidi。如果您不观鸟的话,那俗称“四不像”的麋鹿Elaphurus davidianus)应该听说过吧?上述这四种的英文名可分别称作Père David's Owl、Père David's Tit、Père David's Laughingthrush和Père David's Deer。


这Père David究竟是何方神圣?原来在法语当中Père原意为“父亲”,也引申为“神父”。而依照被誉为“生物分类学之父”的瑞典植物学家林奈于18世纪中叶确立的双名法(Binomial Nomenclature),一个物种的学名由属名+种本名共同构成。四川林鸮、红腹山雀、山噪鹛和麋鹿的种本名其实都源自同一个法国人——让·皮埃尔·阿尔芒·达维德(Jean Pierre Armand David,1826-1900)。


作为天主教遣使会会士,当1862年阿尔芒·达维德神父第一次来到中国的时候,他的正式身份是传教士。不过,从小热爱自然的神父先生,在传播福音之外,还肩负着为法国博物学界收集动植物标本的任务。而这后一个身份,最终让达维德神父名垂青史。他是首位到我国西南青藏高原边缘山区进行采集的西方博物学者,也是系统考察远东地区植物的第一人。由于长期在中国生活,并且能讲汉语,达维德神父也有了个中文名字——谭卫道(也有作谭微道)。而在近代于中国开展生物标本收集的西方人当中,先后在此进行了三次长期旅行的谭卫道是最为著名成就也最高的人物之一。他中国之旅的最大收获恐怕要算将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介绍给科学世界,进而使其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动物。

谭卫道神父,左图为他在中国生活时期,右图为回到法国之后,图片源自网络


1869年2月22日,谭卫道与青年传教士库帕结伴而行,从成都前往穆坪(Moupin,今四川雅安宝兴县,宝兴鹛雀Moupinia poecilotis的属名就源自穆坪)。他们一行于2月28日抵达穆坪天主教堂,今天如果去到宝兴邓池沟依然能见到这座木结构的教堂。3月11日,谭卫道前往考察教堂附近的河谷。返回教堂的路上,当地一位李姓地主邀请他到家做客。一进门,谭卫道就被墙上挂着的一张黑白相间皮毛所吸引。这究竟是个什么动物啊?!


好客的李家主人见神父竟对一张皮如此感兴趣,便向他介绍这种动物在当地称为“白熊”,就生活在附近的山林之中。谭卫道喜出望外,随即请求自己雇佣的当地猎手采集“白熊”标本。不到两周之后,3月23日猎手们就带来了一只“白熊”的幼体,使谭卫道确信了这种神秘动物的存在。但他仍热切期望见到“白熊”活着的时候是什么样子。4月1日,猎手们终于带回了一头成年“白熊”,活的!谭卫道明白将所获标本寄回巴黎所需时间甚长,他等不及描述新种的论文正式发表,而是马上给巴黎自然博物馆写信通报了这一新发现。于是乎便有了当年在《巴黎自然博物馆之新文档》第5卷(Nouvelles archives du Muséum d'histoire naturelle de Paris)上的一则简讯,这也是后来被称作大熊猫的“白熊”在科学世界里的首次亮相。

谭卫道(A. D.系Armand David的缩写)发表的简讯,在此他甚至试图将新发现的”白熊“直接命名为黑白熊Ursus指熊属,melanoleucus 源自希腊文,melas意为”黑“,leukos指”白“,Ursus melanoleucus 若直译的话,就是”黑白色的熊属动物“。


到了1870年,巴黎自然博物馆的博物学家阿方斯·米尔恩-爱德华兹(Alphonse Milne-Edwards,时任馆长、著名动物学家亨利·米尔恩-爱德华兹的儿子)依据谭卫道寄回的两号标本描述命名了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前年4月1日所获的成年个体也就正式成为了该种的模式标本。阿方斯沿用了神父起的种本名,代表该种鲜明黑白毛色的melanoleuca(种本名的词尾会随属名发生相应变化)。但他认为大熊猫虽说与熊长得很像,但骨骼和牙齿的特征更接近于小熊猫及浣熊,因此另立了一个新属——大熊猫属Ailuropoda。其中ailuro源自古希腊文,意为”家猫“,后缀-poda也源自古希腊文,指”“。

大熊猫的命名人——阿方斯·米尔恩-爱德华兹,图片源自Wiki


大熊猫从山野竹林中的隐士,到今天家喻户晓的动物明星,更被誉为中国的”国宝“,至今已然过去了150年。要想真正了解它们,下面这六本书非常值得一读。






作    者:亨利·尼克尔斯(Henry Nicholls)

译    者:黄建强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18年5月

定   价:45 RMB


原著出版于2010年,简体中文版由三联书店的新知文库推出,恰好是该系列的第100本。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讲述了大熊猫的科学发现历史,以及随后在纷乱时局当中西方世界对该种以捕猎为主要形式的追捧。第二部分则以20世纪50年代生活在伦敦动物园的大熊猫姬姬(Chi Chi)为主角,展现了在冷战大背景之下围绕着这只熊猫发生的一系列故事,也以此反映出了人们对于野生动物和自然保护在态度和行为上的变化。第三部分则从中美建交开始,讲述逐渐开放的中国与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及相关机构,共同着力于大熊猫的研究及保护。全书行文流畅,信息量很大,翻译也贴切到位。作者既是在写大熊猫,也是在描绘百年来的人世间,可读性很强,不容错过。

保存于伦敦自然博物馆的姬姬标本,这样的展示方式被称作”栖息地环境造景“(habitat diorama),由填充的动物生态标本+表现动物栖息环境的布景+与之相应的背景画作三部分组成,过去有关自然主题的影像资料不如今天这般发达,”栖息地环境造景“是当年的参观者直观获取相关信息的重要手段。米兰自然博物馆的这类展示水平就相当高,详见:不一样的意大利:米兰自然博物馆


作    者:胡锦矗

出版社:海燕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年12月

定   价:31 RMB


胡锦矗先生是我国著名动物学家,毕业于西南师范学院生物系(即后来的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与西南农业大学合并组建成立西南大学),后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动物学研究生班。当时,在东北师范大学还有由前苏联动物学家库加金主持的动物生态学研究生班。这两所师大办的两个研究生班培养出了一批我国动物学及动物生态学领域的中坚力量。1957年,胡先生毕业后分配到南充的四川师范学院(今西华师范大学)任教。20世纪60年代,胡先生在就读西南师范学院时的老师施白南先生推荐下,参与四川省志及动物区划的调查和编写工作,踏遍巴山蜀水,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中美正式建交,一对大熊猫被作为国礼赠送给美国。其后,不少西方国家纷纷与中国建交,大熊猫也作为友谊的象征频频出使他国。这期间,周恩来总理指示应当摸清自己的家底,于是一次以大熊猫为主的珍稀动物调查在川陕甘三省拉开序幕(即第一次大熊猫调查)。因之前的经历,胡先生在四川省林业厅的组织下于1974年开始主持该省珍贵动物资源调查队工作。调查结束后,又于1978年开始在卧龙自然保护区建立大熊猫生态观察站。1980年,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现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开始与中国政府合作进行大熊猫的野外研究工作,WWF也成为了进入中国的第一个非政府组织。胡先生作为中方专家组代表,与外方首席专家乔治·夏勒博士(George Schaller)及其他科研人员一道精诚合作,在卧龙和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开展研究。1985年,胡先生夏勒博士潘文石(北京大学)和朱靖研究员(中科院动物所)共同出版专著《卧龙的大熊猫》,这是世界上首部关于大熊猫野外研究的著作。


1984年,与WWF的合作项目结束,夏勒博士暂时离开了中国,胡先生返回学校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直至2009年最后一届研究生毕业,25年间胡先生共指导了上百名学生。《追踪大熊猫的岁月》一书,即是胡先生对自己大熊猫研究生涯的系统总结,提供了有关野外大熊猫生物学方方面面的许多第一手观察和资料。了解我国的大熊猫野外研究的发展历程和前辈们在此过程中付出的艰辛,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参考。


作    者:乔治·夏勒(George B. Schaller)

译    者:张定琦

审    校:胡锦矗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年4月

定   价:48 RMB


本书作者是1980年参与中外合作研究大熊猫的外方首席专家。夏勒博士是世界知名的动物学家,在非洲、亚洲和南美洲都开展过野外工作,对山地大猩猩Gorilla beringeri beringeri,参见 徒步看山地大猩猩是个什么感受?(上))、Panthera tigris)、P. leo)、雪豹P. uncia)等哺乳动物都进行过开创性的研究。他的文笔不错,在研究过山地大猩猩等之后,都写过面向大众读者的相应著作。《The Serengeti Lion》一书还曾荣获1973年的美国国家图书奖。《最后的熊猫》一书讲述了夏勒博士于1980至1984年间,在中国参与大熊猫研究的经历。夏勒博士在书中对所见所闻非常直率地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也提供了从一个外国人视角观察改革开放之初中西交往合作与碰撞的机会。


正如夏勒博士在书中写道”熊猫没有历史,只有过去。它来自另一个时代,与我们短暂交会。我们深入丛林追踪它的那几年,得窥它遗世独立的生活方式。本书就是那段短暂光阴的实录,而非回忆“。


作    者:潘文石

出版社: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8年6月

定   价:14.8 RMB


北京大学潘文石教授也在卧龙参与了与WWF合作的大熊猫野外研究。合作项目结束后,他于1986年独立在陕西秦岭继续开展工作。通过捕获并麻醉,到1999年潘文石教授和他的学生们一共给32只大熊猫佩戴上了无线电项圈。通过追踪这些个体,他们对野生大熊猫的繁殖行为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有力论证大熊猫的野外种群完全具备自我维系下去的能力。而在此之前,由于圈养大熊猫的繁殖面临重重困难,认为该种繁殖力天然低下、适应力弱等论调颇有些市场。《漫长的路》一书是潘教授在野外工作间隙陆续写作而成,讲述了他从事大熊猫研究多年的经历。1985年4月17日,他的学生,北京大学动物生态学研究生曾周,在寻找大熊猫活动踪迹的过程中,不幸失足坠崖身亡,年仅21岁。从事野外工作,很多时候不但需要应对较为恶劣的生活条件,有时甚至会面临生死的考验。


作    者:魏辅文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2月

定   价:198 RMB


前面介绍的四本书更多偏重大熊猫研究的历史,《来自中国的礼物》里对一些新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介绍。而大熊猫作为”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受到高度关注的物种,每年都有大量的资源和精力投入到了该种的研究和保护当中,也取得了不少的发现与成果。本书的作者魏辅文研究员胡锦矗先生于1984年招收的第一届硕士研究生年龄最小的一位,凭借对大熊猫小熊猫Ailurus fulgens)等濒危动物的研究,特别是在保护生物学领域的研究与实践,于201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全书共分五章,内容涉及大熊猫的种群历史、食性特化的适应机制、繁殖策略与扩散模式、种群生态及种群遗传、致危因素与拯救措施。全书行文流畅,图文并茂,集中反映了近年来大熊猫研究领域的重要进展与突破。


作    者:诸川汇

出版社:天天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1月

定   价:22 RMB


前面介绍的五本可以说都是成人向的读物,最后这一本则是专门为小朋友们所准备。本书是《安迪历险记》系列中的一本(共四本),讲述安迪和妈妈受外公之托,来到我国西南地区的熊猫王国。书中以找出谁是偷芦花鸡孩子的罪魁祸首为主线,像侦探故事般按照线索逐渐展开,由此介绍生活在大熊猫周围的各种动物。全书文字简洁明快,还配有生动的插图,所涉及的知识点较为严谨。作为国内首部原创的自然童话故事,比那个胡编乱造、欺世盗名的沈姓大湿不知高到哪里去了。书后还附有二维码,可扫码试听,也很适合小朋友作为睡前故事。”愿大自然永远是我们的向导。”



参考资料

罗桂环. 2005. 近代西方识华生物史. 山东教育出版社.


孙前. 2009. 大熊猫文化笔记. 五洲传播出版社.


朱昱海. 2014. 法国来华博物学家谭卫道. 自然辩证法通讯,36 (4):102-110.


荐书系列

荐书 No.1 ▏《千奇百怪的鸟世界》:含《世界鸟巢图鉴》和《鸟巢探秘1、2》

荐书 No.2 ▏《野鸟漫画图鉴》

荐书 No. 3 ▏《大连野鸟》第二版

荐书 No. 4 ▏《金顿非洲兽类野外图鉴》

荐书 No. 5 ▏《菲利普斯婆罗洲兽类野外手册》

荐书 No. 6 ▏《天堂之鸟——古尔德手绘鸟类图鉴》

荐书 No. 7 ▏《守望飞羽:中国观鸟故事》

荐书 No. 8 ▏如何挑选一本好图鉴?(上)

荐书 No. 9 ▏《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第三版)

荐书 ▏如何挑选一本好图鉴?(番外篇)

荐书 No. 10 ▏《中国鸟类图鉴鸻鹬版》

荐书 No. 11 ▏《南大洋海鸟鉴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