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乡村振兴之黄山探索 (86)】九木栖的城乡二元实践

黄山日报
2024-08-28

前言:黄山地处北纬30度线上,拥有全国一流的山、水、林生态环境,是华东地区木材的重要产地和全国著名的茶叶产区,也是全球首个集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于一身的自然保护地“全冠王”,更是目前我国唯一以风景名胜区为主体成功申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的区域。故而在黄山栖息,无疑是现代人追求健康、追求自然的理想之地。





一家养生养眼的格调餐厅

九木栖,黄山市城东的一家生态体验餐馆。


2020年以来,受疫情影响,中心城区很多商家生意萧条,然在城市东门、新安江畔、湖边码头,九木栖生态体验馆却生意红火,顾客盈门,节假日经常一席难求。


中国象形文字中,双木为林,三木为森,而九木之,是取植被茂密、万树常青、生态绝佳的所在之意。



没错,取名九木栖,即为此意。品味九木栖,处处皆蕴含了生态理念。目前已实现全市餐饮行业首个实时视频监控系统,可一览九木栖生态食材的原真性,保证了一粒米、一只鸡、一条鱼等食材的可溯源性;一杯茶,用石菖蒲、紫苏叶、陈皮、泽泻、荷叶、生山楂六种中药配治而成的热茶,冬日细品,温胃醒神;一卷书,让人于尘世喧闹之中,静下心来,品读人生……



一家能够做到新安江美景和九木栖健康美味同时享用的宝藏餐厅,加上浸润身心的书香,九木栖生意的火爆,不是偶然,是现代人更为注重追求身心健康的投射,是紧张快节奏的工作之余城市人难得的生活小确幸。




一位有梦就追的生态达人

丰乐河畔,灵金山下,良田百顷,山清水秀。春节前夕,胡恒学随徽州区呈坎镇人大主席、副镇长一道,共同谋划2022年基地生态农业发展事宜。


胡恒学,安徽望江县人,长期在北京工作,现为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生态旅游分会具体负责人,国家林草局生态旅游标准化委员会委员,组织策划多届中国生态旅游发展论坛及水生态文明论坛,组织编撰《中国生态旅游发展报告》等作品。 



长期耕耘在生态环境领域,因为2017年的一次黄山之行,深深被这里的山水空气吸引,遂决定在黄山建立一个既能满足城市居民绿色健康食的现代需求,又能带动乡村发展的生态农业基地。于是新安江滨水旅游区游船码头处的九木栖生态体验馆开门纳客,徽州区呈坎镇呈坎村乌石自然村120亩的生态农业基地流转成功。


至此,走遍美丽中国心守绿色田园的生态学人学以致用成果转化,一个从基地到餐桌的生态酒店新模式在黄山应运而生。


 “做火一个店,振兴一个村”。采访中,胡恒学不止一次重申他在黄山创业的雄心壮志。



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现在九木栖10个包厢、每天1万元流水算,一年是360万元,约30%是食材成本合计100万元,基地的亩产值最少可达5000多元。从农民的收入,除了原本一些被抛荒的土地重新得到利用,每亩400元的租地收益、加上到基地做事的工资,进项增加了;从社会的效益上计,解决了一部分人的就业,满足现代了市民的健康需求,但最重要的是可以被复制,通过酒店(餐厅)+基地(乡村)的模式,带动农产品销售,从而最终,实现乡村振兴。




一种有益的乡村振兴探索

“这里的实践可以解决部分的农民土地抛荒问题,扩大就业,带动当地生态农业的发展,提升农业效能。”呈坎镇党委委员朱宏辉表示,乡村振兴需要百花齐放,呈坎村已申报区级乡村振兴示范村,我们会在坚持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基础上,大力支持胡恒学的生态农业基地建设。



在餐桌的一端,市民享受到了绿色健康的好食材,在农村一端,因为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农民可享受更多城市红利,在城市一端,随着黄山打造生态型世界级国际化旅游休闲目的地城市的推进,安徽省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桥头堡和世界级旅游景区的建设,黄山整个城市的品位正在提升,这里或可引领当代人新的消费风尚。



今天的中国需要城镇化,但城乡一体化的任务更加艰巨。这既不是简单回到乡村社会,也不是简单否定城市社会,而是在城乡二元共生的时空中,实现乡村与城市、生活与生产、物质与文化、创新与传承等的系统整合,而承担这个系统整合的载体,就是携带着不同信息和基因的城市与乡村两元共生的载体。



或许,胡恒学在实现梦想的路上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打磨,但初衷是正确的,至少是一种积极且初见成效的探索。黄山市是典型的农耕城市,又是知名的旅游城市,这两端需要更多的和产业人才去串连、嫁接,打造生态型世界级国际化旅游休闲目的地城市的黄山,在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需要更多像胡恒学一样有勇有智务实努力的创业者们贡献自己积蓄的能量去创意创新、不懈追求、不惧引领。



瓜子铺语录:过去,我们用工业文明的思维习惯看待农业和农村,今天我们换个视角,用生态文明的思维重新审视乡村,在乡村与城市差异的基础上努力实现城乡功能的互补,实现乡村价值再造。九木栖,未来可期。




题字:姬臣

策划:瓜子铺工作室

文字:程向阳

图视:向日葵

制作: 程瀚星

图文征集: 1172522531@qq.com

联系方式: 18055959822(微信同步)


联 系 我 们


值班编辑:程红妹 责任编辑:程向阳
二审:徐海生 终审:项其敏

推荐阅读

【乡村振兴之黄山探索 (85)】临河:丰乐河畔“蔬菜村”

【乡村振兴之黄山探索 (84)】西溪南:“新乡贤”注入新活力

【乡村振兴之黄山探索 (83)】祖源:从“空心村”到“梦乡村”

【乡村振兴之黄山探索 (82)】阳产:从沉睡中醒来的土楼村

【乡村振兴之黄山探索 (81)】塔川民宿:乡村振兴的一抹新亮色

【乡村振兴之黄山探索 (80)】蓝田:点豆成金扬美名

【乡村振兴之黄山探索 (79)】双龙:豆腐干村的喜与盼

【乡村振兴之黄山探索 (77)】徐村:种好菜 富“口袋”

【乡村振兴之黄山探索 (76)】 “徽州天路”:山区旅游+的创新之路

【乡村振兴之黄山探索 (75)】岭脚村:三张牌打出乡村新思路

【乡村振兴之黄山探索 (74)】岭脚村:“后进村”的“蜕变”路径

【乡村振兴之黄山探索 (73)】西递村:桃花源里谱新篇

【乡村振兴之黄山探索 (72)】九砂:渔民上岸新光景

【乡村振兴之黄山探索 (71)】樵山村:“穷山村”的变迁

【乡村振兴之黄山探索 (70)】宏村:全域旅游的“模范生”

【乡村振兴之黄山探索 (69)】呈坎村:白墙青瓦里的古村记忆

【乡村振兴之黄山探索 (68)】陈霞村:生产方式“悄悄”变

【乡村振兴之黄山探索 (67)】兖溪:乡村治理有道道

【乡村振兴之黄山探索 (66)】坤沙:家家户户有徽匠

【乡村振兴之黄山探索 (65)】篁墩:把“根”留住

【乡村振兴之黄山探索 (64)】千年蜀源:乡村旅游开新花

【乡村振兴之黄山探索 (63)】古黟山水:乡村让生活更美好

【乡村振兴之黄山探索 (62)】吾心安处是里庄

【乡村振兴之黄山探索 (61)】梨白花红“兴村”之道

【乡村振兴之黄山探索 (60)】花桥:祁红故里又一村

【乡村振兴之黄山探索 (59)】隆阜:东原故里景色新

【乡村振兴之黄山探索 (58)】新江村: 屯溪人的菜篮子

【乡村振兴之黄山探索 (57)】槐塘:黄山的“欧洲村”

【乡村振兴之黄山探索 (56)】长丰破浪会有时

【乡村振兴之黄山探索 (55)】“四色”碣石,五彩乡村

【乡村振兴之黄山探索 (54)】五丰:五城的“江心洲”

【乡村振兴之黄山探索 (53)】万二突围

【乡村振兴之黄山探索 (52)】箬岭:一步千年 历久弥新

【乡村振兴之黄山探索 (51)】木梨硔:天空之村的华丽蜕变

【乡村振兴之黄山探索 (49)】茶儿垅村: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之黄山探索 (48)】黄山茶:品质提升解难题

【乡村振兴之黄山探索 (47)】崇山:万山最美映山红

【乡村振兴之黄山探索 (46)】江村:“新六尺巷”故事

【乡村振兴之黄山探索 (45)】官川:何时“活”起来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黄山日报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