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乡村振兴“满天星” (55)】村集体“腰杆”硬起来 村民“腰包”鼓起来

黄山日报
2024-09-08

本栏目由

中共黄山市委组织部

黄山日报社

黄山人才发展集团

联合主办


乡村运营、“三变”改革、盘活资产……黄山市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探索乡村运营机制创新,推动村级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至2022年底,全市689个行政村村均集体经营性收入64.15万元,50万元以上收入村达346个;村均经营收益33.16万元,50万元以上收益村95个;分红总金额5002.58万元,覆盖328个村、22.82万人。


核心提示


拓展乡村运营

培育发展潜力



行走在休宁县东临溪镇芳口村,只见房前屋后、蔬菜大棚、田园马路边,处处都是村民们摘菜、拣菜、洗菜的忙碌场景。



芳口村地处率水河畔,毗邻屯溪城区。徽杭高速穿村而过,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是典型的城郊村,村民传统产业为蔬菜种植。扩建后的黄山学院就在芳口村。  



黄山学院为黄山市唯一一所本科院校,现有在校生15000余人,这么多人口人流人气,村级集体经济如何“靠山吃山”转化优势?



芳口村两委通过调查发现,很多送餐的外卖车在学院内“横冲直撞”,校园外隔空“穿”墙送餐等乱象丛生,学院多次发生“外卖小哥”与保安发生摩擦,为此学院颇为头疼。村两委敏锐地观察到了商机,决心将“痛点”转化为“卖点”。他们主动联系学院,商讨解决学校周边治理“痛点”,谋划统一外卖配送。芳口村与黄山学院签约,引进配送公司,承接校园外卖配送业务。建立“保底+分红”模式,强村公司与宝能配送公司合作,400万元以内营业收入,每单2.8元村里拿0.3元,村每年保底分红50万元。达到400万元以上部分,村按照30%分红。强村公司年度经营性收入达到400万元、纯收入在50万元左右,引进的宝能配送公司年收益达50万元以上,每年上缴镇政府税收25万元,同时还带动了芳口村30余人就近就地稳定就业。2022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万元,村集体经济从2020年的8.9万元到现在的200多万元。


传统的城郊村、蔬菜村,依托黄山学院送餐服务、绿色基地、电商物流等项目,创新乡村运营,通过校地联建,做强服务经济,延伸了蔬菜基地链条,农民从种菜到卖菜到配菜到外卖,有效形成一条产业服务链,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融合,2000多村民成为股民享受分红,村集体经济迅猛发展。


去年以来,黄山市在全省率先开展乡村运营机制创新试点,激发乡村发展潜力,截至目前,全市注册县乡村三级运营公司418家,实现营业收入2.04亿元,直接带动村集体增收4267.8万元。

推进“三变”改革

激活发展动力



华灯初上,黄山区甘棠镇甘棠社区平民生活夜市, 各式各样的小吃摊,顾客摩肩接踵,升腾出浓浓的烟火气。 


  

甘棠社区是黄山区的城郊村,近年来以党建引领,顶层设计,创新方式,敢为人先,“跳出小社区,服务大城区”,通过“三改”“三变”等形式,着力破解农民失地、产业单一、集体经济薄弱等矛盾,成功走出一条城乡一体的乡村振兴新路。



和黄山很多城郊村相比,甘棠社区并没有山水、人文、风光等先天优势,但他们却有将劣势转化为优势的逆向思维。借力城市开发,用安置资金购置“厚实家底”。先后购置商铺15处,年租金有50余万元,顺利完成集体经济发展的第一次起跳。之后抢抓城市发展的机遇,提出“跳出小社区、服务大城市”理念,建设5幢100余套1.5万平方米的商住两用公寓楼,每年为集体增收100万元;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注册成立甘棠新城保洁服务有限公司,承揽83个无物业小区的卫生保洁,实现农民就业、集体增收和社区创城“三赢”目标。抢抓改革机遇,用全民参与实现“共建共享”。按照“集体控股+村民入股”模式投资1200万元,重建芙蓉农贸市场,在雾山林场实施香榧种植项目,将芙蓉市场和香榧基地总股的49%分摊给村民;开启夜间经济,将废品收购站改建成“平民生活”夜市,在解决中通广场摊点污染的同时,更为集体经济每年再创50万元收入,甘棠社区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连续三年位居全区首位。



去年以来,我市积极推进农村“三变”改革。截至去年底,全市665个村以股份合作形式开展“三变”改革,占总村数的96.5%,入股农户9.7万户、资金5.4亿元、土地11.1万亩,收益9588万元。其中,村集体收益6308万元、农户收益2848万元、经营主体收益432万元。黄山区甘棠社区、休宁县岭南村入选全省“三变”改革典型案例。

盘活闲置资源 

增强发展实力



初夏时节,秧溪河畔,有着“小九寨”之美誉的汤家庄村,万木葱茏、满眼绿意。粉墙黛瓦的徽州民居掩映其中,一幅典型的徽州田园风光图。



很难想象,这个8年前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几乎为零的小山村,如今已完成了华丽蜕变。


自然景观、人文资源和生态环境优美是黄山区焦村镇汤家庄得天独厚的优势,为此村里通过招商引进云华栖轻奢民宿、从筑·黄山等一批优质民宿项目。这些民宿的入驻,唤醒了村里的闲置农房,打开了汤家庄民宿产业和乡村旅游的一扇窗。民宿搞起来了,村集体经济壮大了、老百姓富裕了,一改贫穷落后的村庄面貌。



黄山市共有310个中国传统村落,数量名列全国地级市第二,但有很多古村落和古民居处于原始、闲置状态。为让农民闲置房焕发活力,黄山市制定出台盘活闲置农房试点工作方案、农房使用权流转交易规则,推进歙县、休宁整县盘活利用闲置农房(宅基地)省级试点,创新探索出村企合作、村银合作、村组自营、村级代管等4种盘活利用模式,全市共盘活利用闲置农房(宅基地)1028宗、面积13.08万平方米,带动3130户农民就业增收3109万元,增加村集体收入431.7万元,让闲置老房子变成了致富“钱袋子”。


东山村:发展产业、农旅融合


我市还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和众多的山地资源,结合发展全域旅游,推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打造香榧、油茶、中药材、泉水鱼等产业基地5.5万亩,带动近300个村吃上了旅游饭,让绿水青山成为老百姓的金山银山、幸福靠山。


宏村:农旅融合


如果说农民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根本,那么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实现乡村共同富裕的基础。


棠樾:闲置土地开发利用玉米基地


市农村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壮大村集体经济,党建引领是关键,机制创新是保障,目前全市已形成乡村旅游带动型、资源盘活利用型、资产经营收益型、资本投资分红型、发展产业增收型、经营服务创收型、抱团帮扶发展型等7种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发展路径和典型案例,宏村、西溪南、山岔、楠玛、东山、芦荔等一大批村庄在乡村振兴集体经济发展中起了好头,成绩显著,具有较好的典型性、示范性和推广性。


乡村旅游带动型村庄:山岔村




题字:姬臣



策划:向日葵融媒工作室

字:实习生 李梦丽  记者 程向阳 汪嫒

图视:向日葵 江永言 吴丰霖 朱建平

(部分由竹林村提供)

制作:程瀚星

图文征集: 1172522531@qq.com

联系方式: 18055959822(微信同步)


联 系 我 们


值班编辑:胡晓苗 责任编辑:程向阳
二审:徐海生 终审:祁俊

推荐阅读【打造全国最美丽乡村•乡村振兴“满天星” ④】璜尖:笋箬飘香出大山
【打造全国最美乡村·乡村振兴“满天星” ⑤】凤霞村:凤栖梧桐起彩霞
【乡村振兴“满天星”⑥】沟村:乡愁似海乃知还
【乡村振兴“满天星” ⑦】和平:一个有爱的地方
【乡村振兴“满天星”⑧】流口村:探索走出“两山”转化路径
【乡村振兴“满天星”⑨】绍濂村:“探花故里”打出“三张牌”
【乡村振兴“满天星” (10)】芦荔:祁门大米第一村
【乡村振兴“满天星” ⑪】竹铺:惊艳转身
【乡村振兴“满天星” (12)】汤家庄:改变,从“唤醒”闲置房开始
【乡村振兴“满天星” (13)】中村:“乘”着高铁向未来
【乡村振兴“满天星” (14)】岭南:山色真开紫翠屏
【乡村振兴“满天星” (15)】乡村振兴:黄山VS上海之长短板
【乡村振兴“满天星” (16)】新溪口 :“两山论”的生动实践
【乡村振兴“满天星” (17)】溪口:休西大镇,风正帆悬
【乡村振兴“满天星” (18)】逐梦星空!7位第一书记打擂比武
【乡村振兴“满天星” (19)】从筑秋韵
【乡村振兴“满天星” (20)】瑯𤩐:打造中国状元文化村【乡村振兴“满天星” (21)】青峰:竹岭深处有人家
【乡村振兴“满天星” (22)】金利:乡村谱写青春之歌
【乡村振兴“满天星” (23)】汪连俊:把青春献给我热爱的家乡
【乡村振兴“满天星” (24)】汪乐:因为一个人 爱上一个村
【乡村振兴“满天星” (25)】方蕾:“准导演”回乡当“村官”
【乡村振兴“满天星” (26)】林干:干!是最好的“方法论”
【乡村振兴“满天星” (27)】翟璐:乡村振兴 一路有我
【乡村振兴“满天星” (28)】方嘉:饮水思源报家乡
【乡村振兴“满天星” (29)】乡村产业,星火燎原【乡村振兴“满天星” (30)】黄山“后浪”一朵朵【乡村振兴“满天星” (31)】高塘:千年古村焕新彩【乡村振兴“满天星” (32)】芳口村:大学城边 “芳华”时代【乡村振兴“满天星” (33)】黄山田野上的农业科技播种者【乡村振兴“满天星” (34)】汪满田鱼灯:照亮山村未来
【乡村振兴“满天星” (35)】黄山农业:红芳满眼竞风流【乡村振兴“满天星” (36)】“第一书记”读“一号文件”【乡村振兴“满天星” (37)】黄山:不负春光,全力护好“米袋子”【乡村振兴“满天星” (38)】大茂之美,美在兹!
【乡村振兴“满天星” (39)】西溪南:目及之处皆风景
【乡村振兴“满天星” (40)】甘棠:一个城关村的华丽“蝶变”【乡村振兴“满天星” (41)】王国贤:与上朱村双向奔赴【乡村振兴“满天星” (42)】孙中正:乐在阜田种大田
【乡村振兴“满天星” (43)】金顺芳:以青春之名  书写活力潭口【乡村振兴“满天星” (44)】周民旺:“土书记”的乡村坚守【乡村振兴“满天星” (45)】陈罕晨:扎根乡村 俯身为民【乡村振兴“满天星” (46)】金竹:大山里的红色村【乡村振兴“满天星” (47)】黄山乡村两级书记丽水学什么?
【乡村振兴“满天星” (48)】严池:洞见新机【乡村振兴“满天星” (49)】红色杜家村:如何破茧蝶变?【乡村振兴“满天星” (50)】渭桥:未来可期【乡村振兴“满天星” (51)】“豆腐村”南溪南村产业调查报告【乡村振兴“满天星” (52)】山里研工社:一位“清华”毕业生的黄山乡村梦想【乡村振兴“满天星” (53)】黄山百名镇(乡)村书记浙江探学的意义【乡村振兴“满天星” (54)】芦荔村:探索山区种粮新路径!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黄山日报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