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m Gene Ther |一决高下!AAVs和LV病毒载体脑室注射感染效率比较
脉络丛,位于脑室的一定部位,由软脑膜及其上的血管与室管膜上皮共同构成,其中有些部位血管反复分支成丛,连同其表面的软脑膜和室管膜上皮一起突入脑室而形成脉络丛,为产生脑脊液的结构。脉络丛组织中的多肽和蛋白的分泌也会影响血液和CSF成分[5]。因此,对脉络丛组织进行基因操作是揭示其在神经系统疾病中作用机制的一种重要方法。
病毒载体介导基因水平操作已成为神经科研研究的主流技术,为更好的研究脉络丛组织的功能,2020年4月16日,谢鹏教授、程可博士团队在《Human Gene Therapy》期刊合作发表题为“Different Serotypes of Adeno-Associated Virus Vector- and Lentivirus-Mediated Tropism in Choroid Plexus by Intracerebroventricular Delivery”的报道[6]。文中作者比较了六种不同血清型的AAV和慢病毒载体通过脑室注射(intracerebroventricularly, ICV)方式感染脉络丛组织的效率,为后续对脉络丛组织进行基因操作提供了理论支持。基于这项研究潜在的应用价值,本论文为《Human Gene Therapy》杂志封面发表。
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Recombination adeno-associated virus, rAAV)
是在非致病的野生型AAV基础上改造而成的基因载体,具有免疫原性极低、安全性高、宿主细胞范围广、扩散能力强、体内表达基因时间长等优势,被视为最有前途的基因研究和基因治疗载体之一。rAAV载体种类多样,有众多血清型,不同血清型的rAAV载体可以识别不同的细胞表面受体,表现出不同组织或细胞感染嗜亲性。
慢病毒载体(Lentivirus)
是一类改造自人免疫缺陷病毒(HIV)的病毒载体,其毒性基因已经被剔除并被外源性目的基因所取代,属于假型病毒。它可以将外源基因或外源的shRNA有效地整合到宿主基因组中实现稳定表达。
为感染脉络丛,作者将构建好的六种不同血清型的AAV和慢病毒(表1)载体通过脑室注射(intracerebroventricularly, ICV)方式注射小鼠右侧脑室。病毒表达21天后对大脑切片进行成像观察。结果显示,通过ICV注射rAAV2/1、rAAV2/5和rAAV2/8的小鼠脉络丛组织有较强的荧光信号;rAAV2/9和慢病毒载体感染脉络丛组织荧光较弱;注射rAAV2-BR1和rAAV2-PHP.eB病毒载体,小鼠脉络丛组织中无明显荧光蛋白表达(图1)。
表1 载体列表
图1 不同病毒载体通过ICV注射对脉络丛感染效率及全脑图
图2 rAAV2/1、rAAV2/5、rAAV2/8和慢病毒感染脉络丛特点
在基因递送过程中,需要了解递送的基因是否以高浓度定位于目标组织,同时使用ICV注射时需要考虑脑脊液对病毒载体滴度的影响。基于此,作者分别检测了不同剂量和表达时间对于rAAV2/5感染效率的影响。研究人员将不同剂量(4.55x1010 VG、1.37 x1011 VG 和2.28 x1011VG)的rAAV2/5-CMV-EGFP-2A-MCS-3FLAG通过ICV途径注射小鼠小鼠右侧脑室,发现rAAV2/5载体感染脉络丛组织存在剂量依赖性(图3d)。同时,4.55x1010 VG 总量的rAAV2/5载体感染小鼠6个月后,在侧脑室和第三脑室仍发现明显的EGFP荧光信号(图2e),提示了rAAV2/5病毒载体携带的基因在脉络丛组织可以长期、稳定的表达。
图3 rAAV2/5载体感染脉络丛组织特点
和元上海有幸提供实验中使用的全部工具病毒载体,用实际行动助力中国脑科学的发展。
客户文章回顾
●【Sci Adv.】北京大学万有/伊鸣教授团队借助CRISPR-SaCas9系统精准“删除”动物特定记忆
●【Autophagy】神智之蚀!浙江大学周舟研究组揭示TMT诱导神经毒性的分子机制!
●【Cell Stem Cell】AD细胞疗法!王建枝团队揭示pTau蛋白异常聚积破坏海马神经发生的微环境机制
●【Nat Commun.】见微知著!浙江大学陈忠团队揭示黑质-丘脑通路促进颞叶癫痫的环路机制
●【Nature子刊】不做“最熟悉的陌生人”,上海交通大学徐楠杰/孙苏亚课题组合作发现初始社交记忆形成的分子机制
●【Nature子刊】不做“最熟悉的陌生人”,上海交通大学徐楠杰/孙苏亚课题组合作发现初始社交记忆形成的分子机制
●【Nature子刊】管吉松课题组揭示了ASH1L基因突变诱发图雷综合征的可能分子机制
●【Nat. Commun.】中山大学信文君教授团队最新研究发现CircAnks1a参与调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新机制
●【Nature子刊】分工明确!前额叶皮层介导吗啡成瘾的分子、环路机制
●J Pineal Res:不能承受之“重”,周舟课题组揭示褪黑素通过调控SERPINA3N依赖性神经炎症拮抗TMT引起神经毒性
●【Mol Psychiatry】师蕾/蒋斌课题组揭示自闭症易感基因DOCK4调控社交行为的分子及细胞机制
●【Nat. Neurosci.】您还在害怕社交吗?空军军医大学武胜昔研究组揭示社交恐惧的罪魁祸首!
●科学新发现:肝细胞癌转移新机制—YY1复合体结合QKI超级增强子促进HCC的EMT进程
●科学新发现:克服“全民焦虑症”!韩峰团队揭示调控焦虑行为的新机制
●【Neuron】痒并快乐着!徐天乐研究组揭示抓痒引起愉悦感的中枢神经环路机制
●Tau蛋白如何影响记忆?王建枝、刘恭平合作研究揭示阿尔茨海默病的潜在临床治疗靶点
●【Neuron】不只是害羞!浙大徐晗教授最新研究揭示社交恐惧的神经微环路机制
●【Nature Neuroscience】重大突破:“出恭”是怎么控制的?
OBiO
和元上海一直致力为神经科学研究提供整体研究方案,从标记、示踪、基因操作、生理操作到观察,提供病毒包装、动物模型构建、病理研究等一站式服务。用实际行动助力中国脑科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Deng FL, Pan JX, Zheng P et al. Metabonomics reveals peripheral and central shortchain fatty acid and amino acid dysfunction in a naturally occurring depressive model of macaques. Neuropsychiatric disease and treatment 2019;15:1077-1088.
[2] Qin Y, Jiang X, Li W et al. Chronic mild stress leads to aberrant glucose energy metabolism in depressed Macaca fascicularis models. Psychoneuroendocrinology 2019;107:59-69.
[3] Turner CA, Thompson RC, Bunney WE et al. Altered choroid plexus gene expression in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Frontiers in human neuroscience 2014;8:238.
[4] Lizano P, Lutz O, Ling G et al. Association of Choroid Plexus Enlargement With Cognitive, Inflammatory, and Structural Phenotypes Across the Psychosis Spectrum.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2019:appiajp201918070825.
[5] Ransohoff RM. Physiology. Good barriers make good neighbors. Science (New York, NY) 2014;346:36-37.
[6] Chen X et al. Different Serotypes of Adeno-Associated Virus Vector- and Lentivirus-Mediated Tropism in Choroid Plexus by Intracerebroventricular Delivery. Hum Gene Ther. https://doi.org/10.1089/hum.2019.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