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良食人物】裘成 | 可持续食物与农业的宏伟蓝图

2017-08-29 良食英雄峰会 何以为食

 

她从大家司空见惯的城市、农业和发展中窥见了不合理之处,她从未将抱怨当成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在深度的探索后提出了问题的解决方法。


森林生态农业(食物森林)

好朋友种植法

生物多样性

可持续饮食

社区花园

城市堆肥系统

从农场到餐桌

......


一个又一个崭新的概念被她呈现在众人面前。她作为一个可持续农业食物体系的行动研究教育者,为我们指引了未来食物和农业发展的方向,引导自然回归社会。

 


裘成,可持续农业与食物体系的行动研究教育者(Scholar-Activisit-Educator)和实干家,美国纽约大学食物体系研究学(Food Studies)在读博士,美国康奈尔大学公共政策硕士,具有经济学、公共政策、生态农业、土壤生态学、营养和健康领域的跨学科背景。现任上海社区花园促进会海外理事,“森林生态农业Forested”平台创始人,并作为多个中国农业与食品相关机构顾问,推动中国森林生态农业、城市生态农业与堆肥体系发展,链接中国与世界的可持续农业与食物体系资源。


2012-2016年间,裘成在美国华盛顿的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IFPRI)研究全球农业、食物、扶贫和发展政策,并参与美国森林生态农业、城市农业、堆肥体系、社区支持农业、从农场到餐桌等实践。裘成于2017年1月-8月回国,推动中国可持续农业与食物体系发展,任绿色和平东亚办公室食品与农业资深项目主任,搭建“志同道禾”中国生态农业公益助农平台,期间在中国各地做可持续农业与食物体系的讲座和培训约五十场,并撰写可持续农业与食物体系相关文章,影响了超过十万人关注和参与可持续农业与食品体系转型。裘成现已有2年的食素经历。


裘成女士受邀为2017年首届良食峰会演讲嘉宾之一


从贫困到农业的思考


裘成最开始的研究方向是贫困与发展方面的国际政策,而当她真正走入到非洲国家时,她意识到,肆意的所谓发展将一些地方的安宁与美好弄得一团糟。从美丽宁静的乡村到垃圾袋横飞的混乱城市,她继续思考下去,这种不可持续的发展可能并不是一个好的现象。



而后她又意识到,饥饿与食物的短缺也是农业和食物结构的共同作用产生的。人们用破坏生态的方式生产粮食,然后又耗费了太多的粮食在养殖业上,再期望用带有风险的科技来增加产量。


这种农业结构又联结着现代人不健康的饮食结构,食物的营养价值因土壤退化也在下降,因此,不可持续的农业与饮食在让现代人变得越来越不健康。目前的农业与食物体系处于破坏地球和人类自身健康的双输模式(Lose-Lose Situation),然而如果改变农业和我们的饮食结构,食物实际上完全是足够的,并且可以让人和地球都恢复健康。


由此,裘成开始了她的良善食物之旅。



生物多样性与森林生态农场


回到美国,裘成开始继续探索农业与食物的关系。工作之余,她在华盛顿附近的Forested森林生态农场持续务农两年。这是一片从化学农田恢复的土地,也是美国第一个社区支持的森林生态农场(食物森林)。这段学习和务农经历让她深刻地认识到,尊重土地的生物多样性才是农业的根本


裘成在美国Forested森林生态农场务农


在生态圈中,生物之间的共生关系无处不在,比如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能量中有很大一部分反哺给了土地中的微生物,丰富的微生物可以保持土地的活性,而种植丰富的物种既可以保持微生物的多样性,又可以保证土地中各种营养元素的均衡吸收,最大利用。


自然的农业方式可以让生态系统呈现一个微妙的平衡,这种平衡可以让各种生物处于一种最佳的状态,摆脱虫害,农药和化肥。而我们的食物也因此获得最好的营养与活力。

 

链接:森林生态农业


肠道菌群与可持续饮食


不仅生态系统的稳态需要依托于微生物的工作,我们人体的生理环境稳态也离不开微生物。在我们的身体里的消化道中有大量的微生物,它们帮助我们消化食物,同时和人类形成一种共生的关系。


近几年人类微生物组计划的研究发现,错误的饮食结构会筛选肠道菌群,使肠道菌群向不好的方向演替。这些微生物在人的体内作用非常广泛,不仅影响免疫系统,也影响情绪和大脑的神经功能。所以我们对食物的渴望有的时候会由这些微生物决定,坏的菌群需要靠错误的饮食结构生存,这将形成一种恶性的循环。可持续的饮食方式不仅能让人拥有平衡的肠道菌群和健康的免疫系统,还能“以食为药”恢复慢性疾病,并且也对地球和环境健康有好处,形成良性循环。


链接:肠道菌群与可持续饮食


城市堆肥系统


为了形成环保的可持续农业,闭合的循环必不可少。城市堆肥系统便是将一些厨余垃圾和有机垃圾回收起来,通过微生物降解的方式使其变成富有营养的肥料。



堆肥箱中也是一个小的生态系统,各种物种互相协作维持稳态平衡。这种方式既处理了生活垃圾,又能变废为宝,反过来使城市社区花园、食物森林或森林生态农场的土地变得更加肥沃,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链接:

1)土壤与堆肥

2)家庭厨余堆肥


 社区花园


为了推广可持续农业,并且让更多的城市居民了解到食材从土地到餐桌的过程,让农业发挥自然教育、身心疗愈与营造社区的多重功能,裘成向我们倡导了城市社区花园的模式。在社区中开垦出土地供大家耕种,由居民共建共享一座座食物森林,或分配给独立家庭的菜地,利用多样化种植,为自己的家庭提供可食用作物。同时社区花园也会建设社区堆肥地点,这不仅是一种可循环农业走近城市的方式,同时也是一种健身和社区交流的良好方式并且改善城市环境,让城市更宜居


链接:城市社区花园


从农场到餐桌


将农业与食物作为载体,实现其在自然和社会系统中的可持续循环生态,一直是裘成的期望。在美国已经有一些农场为了推广这样的概念举办了从农场到餐桌等的活动。


他们邀请名厨,利用农场中可以采集到的多样化食材制作晚宴,深受大家喜爱,供不应求。这其实是农夫与厨师的交流与协作,也是一种社会与商业创新。除了这样的模式,也可以推广到从农场到医院,从农场到学校,从农场到养老院等等。将农业与我们的生活紧紧的联系在一起,利用食物来构建社区,重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食话演讲《从厨房到土地》


链接:

裘成的食话演讲《从厨房到土地》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p052425e4rm&width=500&height=375&auto=0


好朋友种植法


各种植物之间会有一些相互作用,有些会争夺土地中的营养,所以不适宜一起种植。而有一些却可以互相帮助,增加产量,甚至形成共生关系。这样的关系不仅对产量有益,更对土地是一种滋养和最大程度的利用。

 


链接:好朋友种植法


学农与食育教育


作为一个可持续农业的推动者,裘成认为教育是一个新的体系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她将可持续农业与城市堆肥系统送入学校,让孩子们在趣味中认识到自然种植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重要性。同时也教孩子们认识堆肥,认识可持续可循环的食物与农业。



除此之外,她还带领社会人士和对可持续农业感兴趣的人参观森林生态农场,组织中国森林生态农业交流大会,将这种科学的现代农业方式推广出去。

 


从中国开始改变


裘成的目标是推动世界的可持续农业发展,她说,中国的哲学与传统文化和这种与自然相协的农业理念非常类似,中国人民对这种系统观的农业方式接受起来也会比较容易,所以她觉得改变可以从中国开始。


裘成和美国著名食物体系学者Marion Nestle


中国可以绕过工业化农业的弯路,弯道超车直接进入可持续农业体系。这不仅会对中国带来良性发展,也将对恢复全球环境、促进人类健康与和平、解决气候变化等带来巨大贡献。她对中国农业的前景非常有信心,并表示可持续农业在中国的发展速度应该会非常迅速。


对良食峰会的感受


裘成来到峰会就是为了介绍和推动可持续农业和食物体系。她说当她看到这么多的良食行动者时,她觉得可持续农业的愿景并不是泡影,有这么多的人朝着这种方向努力她非常感动。作为一个可持续农业的推动者,她将这个蓝图抛出给大家,然后带动大家去实现。

 

后记



人们总说着世上的种种不公,然而大部分的人仅仅只是说一说,很少有人去思考。而裘成不仅发现了不足,更是提出了完整的解决方案。当我看到她的演讲时,并没有像看到别人的项目一样只看到了艰巨的旅途和梦幻般的泡影,而是一个完整的理想世界。而这个世界似乎就在我们眼前只需要一步一步地去走去做,在不远的将来就会实现。


裘成女士与良食峰会参会代表


想了解更多【良食人物】的故事,点击以下链接吧!

1、【良食人物】张梦芯丨亲爱的,不好意思哈,我是个“环保控”小公举

2、【良食人物】从年薪百万的女强人到厨娘,汤玉娇健康饮食之路的修行

3、【良食人物】高校素托邦,如何从质疑声中绽放——访全国高校素盟主任柳济琛

4、【良食人物】饮食可以是跨物种的和平——访台湾原住民的良食英雄

5、【良食人物】莫然|用故事“撩人”的男神,超燃!

6、【良食人物】台湾餐饮店女神店长|食物是无穷的力量,吃能改变世界

7、【良食人物】那镔 | 以食代药,传承中医食疗的烹饪天使

8、【良食人物】毛玮 | 人们心中藏着一簇向阳而生的花

9、【良食人物】胡思琴 |  从炒西红柿不放味精开启的一场“蔬食之旅”

10、【良食人物】张鹏辉 | 恢复食物本来的样子,找寻真实的自己


抓住七夕的尾巴,小编要告白:感谢各位读者的喜爱与支持,本篇是【良食人物】系列的最后一篇,在此很感谢所有抽出时间和精力参与到【良食人物】系列采写的志愿者们,感谢所有愿意接受采访的良食人物分享自己的故事,当然啦,还有我们的总编辑天露和朱清,感谢你们的耐心指导。2017年首届良食人物故事系列暂时告一段落,但良食的故事一直未完待续,等你开启。


文/龚文心,审核/朱清,图片/摄影师凡小野,供图/裘成,编辑/倩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