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是儒是释抑是道?——从古人说梦谈及思想分野 | 葛兆光

静嘉读书 2019-10-29

以下文章来源于今天文学 ,作者葛兆光

视野:葛兆光特别专辑



《今天》122期,精心策划了“视野:葛兆光特别专辑”。根据葛兆光《写在前面的话》,专辑包含五部分内容:第一辑“所传何统”,多是讲古代中国文化传统在当代的被宠信和被误会,因为近年来某些所谓“传统”走红得让人诧异;第二辑“藉史入思”,是葛兆光在历史研究中的一些思考;第三辑“引颈偶眺”,说的是一些有关边缘历史的观感,既从周边看中国,也从中心看边缘;第四辑“普镇琐记”,是2011年到2013年,葛兆光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客座的随感;第五辑“奈当下何”,则是葛兆光对今天中国思想、学术和人文教育的一些感慨。最后的“附录”中,收了一篇写家世的《福州黄巷葛家》,以及一篇韩国学者对葛兆光的采访。让读者知道作者的来历,以及对其学术与思想有所了解。



窗外的雨打在芭蕉叶上淅淅沥沥。孔子倚几而坐,不由得从心底里生出一丝倦意。想到昨天才骂过昼寝的宰予,自己也不便白昼睡觉,便伸了个懒腰叹气说,“真悲伤呀,我老了,好久没有梦见周公了”。

 
心有千千结,梦有万万种。梦境寄寓希望,也逃避绝望,还常常透露着愿望,有时候,它还仿佛暗示着未来的吉凶。古人相信,梦想与现实有缘,所以不止民间,就连官方也设置了专门破译梦想的官员,“掌其岁时,观天地之会,辩阴阳之气,以日月星辰,占六梦之吉凶”。人有哪六梦呢?《周礼》和《列子》都说,一是正梦,是自然而然的梦,二是噩梦,是因为惊愕而梦,三是思梦,就是有所思念的梦,四是寤梦,将醒来时的梦,五是喜梦,是高兴的梦,六是惧梦,就是恐惧而做梦。孔子做的当然是思极而梦。他梦寐以求的,就是继承周公伟大的事业,建立新的秩序,“微斯人,吾谁与归”?可是,周公没有来入梦,仿佛暗示着孔子的希望有些接近了绝望。
 
 
1
 
周公不曾入孔子的梦,但后人却因此让周公来管天下的梦境。一百多年前在敦煌发现的几万卷中古写本中,就有一卷叫《周公解梦书》。
 
孔子梦周公,显示的是伟大的理想主义,但当世俗人让周公解梦,却表现了彻底的现实主义。他们常常把匪夷所思的梦,解释成实实在在的事;把后来实现的结果,附会到事先的梦境;把人们琐碎的期望,寄托在夜间的梦里;而把睡梦中的故事,却落实成具体的生活。《解梦书》里说,梦见印钩人得子,梦到侏儒事不成,如果梦到香物,则可以得到女子的欢心,而梦到竹子,就可能成为隐士。人把希望和恐惧,都投射在梦里,又把想象和联想,挪移到了解释,下围棋是互相斗智,梦见下棋就一定会引起争斗;围帘和屏风可以遮蔽,万一梦见围帘和屏风就要隐匿。用梳篦梳头,“其发滑泽,心泰喜也,虮虱尽去,百病愈也”,所以,梦见梳篦,大概就可以解忧。
 
不相信浪漫的梦境,也没有伟大的理想。在解说梦境时,更多的是把它当作生活世界的投影和折射,这投影和折射,又被所谓周公解释成生活中即将实现的细节。当然,也有伟大的梦境,但只是伟人的灵光一现,“汉高祖梦见赤龙,百日得天子,光武梦见乘龙上天,日月使人,五年得天子”,平头百姓不必也不能做这样狂悖的梦。对于普通人来说,无论你梦见什么,最终落实的是日常生活。书里的周公倒很细心,把梦境分成了天文、地理、杂事、哀乐、器服一直到禽兽、龟鳖等等若干类,让人们可以按图索骥,让梦境能够对号入座。有的从心理上解除你的忧虑,梦见死人并不是不好而是得财,于是不必紧张与焦虑;有的只是根据联想进行好像合理的解释,梦见夫妻相拜是因为担忧别离,因为担忧才有格外相亲相爱,这是给你一个可以理解的答案,让你信服;当然,也有的是纯粹占卜,像梦见打鼓是有喜,梦见井水旺盛是家有丧事,无论灵验不灵验,反正可以帮你未雨绸缪。
 
最常见的解梦策略,透露着一个传统社会的现实取向。
 
 
2
 
和儒家不一样的是佛教,《金刚经》里说,一切“如梦、如幻、如泡、如影、如电”,最后是“如如”,连像什么,也只是像什么而已。一切都是虚幻,世界本来就是一个颠倒梦想。可“假作真时真亦假”,人在这个梦想世界中,便有种种焦虑和渴求,要么望梅止渴,要么饮鸩止渴,梦想不是理想,而是妄想,这妄想来自心灵,《僧伽罗剎所集经》说,人心常常远驰,就好像梦想,人心贪恋境界,就好像多动的猕猴,人心有种种贪婪和痴恋,就好像孔雀常顾影自怜。
 
也许世俗人会怀疑,我们真的是在梦想中么?如果我们在梦想世界,那么,这个世界为什么这么诱人?沉湎在这个“形在人间,神游上界”的梦想中,有什么不好?为什么要像佛教徒一样,“栖栖独处,傍无笑语,剃发除须,违亲背主”?可是佛教说,你陷入这个梦想,就产生种种幻想,幻想之后会有妄想,妄想不成,便会有种种狂想,最终由希望到失望,由失望到绝望,一生又一生地缠绕在这种虚幻梦想中,沉浸在苦涩的绝望中。佛教的大智慧是什么?就是让你从这个梦想中解脱出来,“梦想销灭,寤寐恒一。觉明虚静,犹如晴空。无复麤重,前尘影事。观诸世间,大地山河,如镜鉴明,来无所粘,过无踪迹”。对于梦想世界没有留恋,这就好像大雁飞过湖泊,并没有想到把影子留在湖泊上,湖面印照出大雁的影子,湖面本身也并非有意要留住大雁,你所贪恋的世上万象,佛教看来不过只是偶然的“镜花水月”。
 
“影外影为三等幻,梦中梦是两重虚”。前一句说的是世界虚幻,后一句说的是自身沉迷。龙牙和尚说,“在梦那知梦是虚,觉来方觉梦中无”,你是悟还是不悟?
 
 
3
 
和佛教相似又相反的是道家。
 
当孔子和他的弟子在固执地希望梦见周公时,道家在一旁窃笑。庄子说,当你正在做梦的时候,你不知道这是梦,当你醒来看见面前世界,你焉知这不是梦中的又一个梦?“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則蘧蘧然周也”。他的疑问是,“不知周之梦为蝴蝶欤,蝴蝶之梦为周欤?”
 
世界是梦境?还是梦境是世界?孔子固执地期待梦见周公,只是因为有期待而把梦境当了实境。释迦让人远离颠倒梦想,只是觉得绝望,所以把梦境当作虚幻。庄子觉得,最好的境界是没有梦,最好的方式是你也别管它是梦不是梦。他说,“古之真人,其寢不梦,其觉无忧”,在《大宗师》和《刻意》两篇里面,庄子把这句话说了两次,觉得只有无梦的人,才能够虚无恬淡,与天地相合。
 
因为梦里不知身是客,才一晌贪欢,因为不知道梦只是一枕黄粱,才不愿意醒来,也因为不知道,究竟这是梦还是非梦,佛教才一味地要人远离颠倒梦想。所以,道家才说“至人无梦”,原来,最高的境界是没有梦。
 
 
4
 
不过毕竟没有谁真的是“至人”。梦想存在的理由,是人生有缺陷,“至人”生活在没有缺陷的世界,所以,他没有梦而我们有梦,有梦是对有缺陷的世界的一种反抗。它反抗的是绝望,而追寻的是希望。I have a Dream,马丁·路德·金这样说,郑智化也在舞台上唱,“风雨中,这点路算什么,至少我们还有梦”。我们有梦,就意味着在这个缺憾太多的世界上,我们还有希望。
 
不曾失去希望,是因为梦想常常是理想。唐代大诗人岑参觉得,故人真是难得见面,便写了《春梦》说,“洞房昨夜春风起,故人尚隔湘江水。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似乎人同此心。稍后中唐的另一个诗人戎昱也说,“归梦不知湖水阔,夜来还到洛阳城”,而武元衡则说,“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就连那个很骄傲的顾况也说,“故园此去千余里,春梦犹能夜夜归”。如果不是梦想长了翅膀,怎么能飞越千里回到故园?有梦想可以留下希望,而没有梦境可能会带来绝望。那个被安史之乱搅得寝食难安的唐明皇,突然觉得愧对马嵬坡下的杨玉环,听惯了剑阁铃声,回到长安,看到傍晚萤火映孤灯,听到迟迟钟鼓彻夜空,祈求在梦中再见一面,可偏偏“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这不像《牡丹亭》中杜丽娘的游园惊梦,能见到柳梦梅,却像贾宝玉抱衾独眠,却梦不见林妹妹。
 
梦不助人,便只好长叹生死契阔,阴阳两分。
 
 
5
 
困难也许只是,如何区分梦想与妄想。
 
西方思想史家Franklin L.Baumer在一次公开讲演中,一一列举十九世纪伟人的业绩,最后郑重其事地对听众说,伟人有梦想,却不是妄想。他说,把梦想执着地当理想的,常常是热情似火的人。付出七分努力,再遇到三分机遇,便会梦想成真。但世上也有另一种狂人,他沉湎于妄想,如果不能自拔,或许会成为癫狂,或许会坠入绝望。
 
“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梦想与妄想,希望与绝望,只一线之隔,列位看官,自知的便是梦想,梦想暗示了希望,不自知的便落入妄想,妄想的终点只是绝望。
 
(2005年)


作者葛兆光,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及历史系特聘资深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是东亚与中国的宗教、思想和文化史。主要著作有:《中国思想史》两卷本(1998,2000;韩文本,2013;英文本,2014,2018)、《增订本中国禅思想史——从六世纪到十世纪》(1995,2007)、《宅兹中国——重建有关“中国”的历史论述》(2011;韩文本,2013;英文本,2017;日文本,2019)等。

绘画:庄周梦蝶图,王涛



许倬云说中国历史经典系列套装

扫码即可购买

学人一览  陈独秀 梁启超 | 胡适 | 梁漱溟 | 顾颉刚 | 桑兵 | 钱永祥 | 周雪光 | 彭刚 | 周保松 余英时 | 黄仁宇 | 阎步克 | 王汎森 | 仇鹿鸣 | 田余庆 | 裘锡圭 | 罗志田 | 葛兆光 | 李零 | 朱光潜 | 陈平原 | 胡恒 | 张敢 | 瞿骏 | 罗志田 | 罗新 | 侯旭东 | 陆扬 | 陈尚君 | 孟彦弘 | 黄宗智  | 邓小南 包伟民 | 李新峰 | …

微信精品专题 | 历史学家余英时(60篇)北大阎步克(50篇)复旦仇鹿鸣(35篇)北大田余庆(20篇)翻译家巫宁坤(36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