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诗人是反熵英雄

2018-02-02 李银河 李银河


  

俄国诗人布罗茨基的诗论认为,一个诗人写诗时,他就创造了一个世界,一个与周边环境和熵增趋势抗衡的小世界。他说:“当一个人创建了自己的世界,他便成了一个异体,将对抗袭向他的各种法则:万有引力、压迫、抵制和消灭。”因为熵增是一个永恒的趋势,是一种盲目的自然蛮力,它要摧毁一切秩序,要让一切归于混沌,当然对美也不会例外。而诗人创造的想象世界之所以美丽,正因为它制造了自己的秩序,自己的结构,自己的世界。它在一片混沌中兀然挺立,抵御着浑浊的激流,散发着美和秩序的光辉。


说到诗歌与周边环境的对抗,布罗茨基还提出了另一个角度,他说:“诗,说到底,是重构的时间,无声的空间对它天然地怀有敌意。”周边的环境是空间,而诗歌是时间,它将已经发生的事件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感受重构,如果这种感受是真实的,可信的,而又是与周边环境格格不入的,环境就会对诗歌怀上敌意。此处,诗人在暗示,诗歌是天然地趋向于永恒主题的:爱与死,正义与不公,自由与压抑,而当这些价值与环境相悖时,时间似乎是对空间的批判、揭露和抗议,永恒的时间会嘲弄短暂的空间,因此,空间对时间会天然地怀有敌意。


布罗茨基的诗论还论及诗歌的个性化,他指出:“诗歌是一门极端个性化的艺术,它敌视各种主义。”早已发现,真正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都是反对标签和归类的。比如纳博科夫就说过,没有什么文学流派,只有天才派,也就是说,文学只有天才杰作和平庸之作之分,没有什么写实派抽象派现代派后现代派之分;王尔德也说过类似的话,他是在谈到文学与道德的关系时说的:文学只有写得好的和写得糟的两类。


布罗茨基如此谈到诗人的生活方式:“艺术与其说是更好的,不如说是一种可供选择的存在;艺术不是一种逃避现实的尝试,相反,它是一种赋予现实以生气的尝试。”写诗是诗人的存在方式,而诗人并不生活在象牙塔中,他们用自己的思考和诗意为现实生活赋予意义,赋予生气,赋予美。


诗歌的写作看似偶然,实则必然;看似随意,实则受限。在写诗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并不是什么时候都能写出诗的,只有在有情绪不得不宣泄和表达的时候才会有诗。不仅如此,诗句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也是必然的,换言之,它只能是这样的,不会是那样的;只能如此表达才恰如其分,那样写就不对劲。正如布罗茨基所说:“一首诗,是某种必需的结果:它是必然的,它的形式也是必然的。”


布罗茨基出于对诗歌的热爱,说了句以其诗人身份来说不谦逊也不避嫌的话:“语言及其文学,尤其是诗歌,是一个国家所具有的最好的东西。”他并不是自吹自擂,人为拔高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的重要性,他说的是大实话。




 也许你还想看:   

我想把自己的生命自觉地投入到反熵的行动之中去

做个反熵的生命艺术家

我准备追随蒙田的脚步彻底地自说自话

生命是用来打发的吗?

我的写作就像成人版的爱丽丝梦游仙境

什么样的生活是高效的生活? 

就像打开了一扇大门,看到了满眼的珍宝

创造性的三个来源

艺术家就是创造出新秩序的人

我生命中的两个兴奋点

是不是人人都可以成为艺术家呢?

我要用我无处挥洒的时间和生命去追寻美

写作是我唯一可能的生活方式

什么人需要雅文化?

这才是真正的生活

我的生活最大的特点就是从容不迫

精致的人生包括三个方面

徜徉在上帝美轮美奂的花园

什么人需要雅文化?

悠闲才是真正的奢侈

怎样才能享受人生:物质条件、精神条件外加意愿

检验自己生活质量的三个维度

什么是精致的生活?

向往优雅的生活

世间有趣事的排行榜

如果曾经有过美好,最终也会丧失

你看所有人生有光彩的人,都是内心冲动特别强烈充沛的人

既然活着,就宁愿活得神采飞扬

欲望不除,人无宁日

信仰的功能及其替代品

如果一天没有在心中感受到爱和美,这一天就是虚度

李银河:中国一定要把性教育坚持下去

独处使你的生活值得一过


虐恋中短篇小说集三卷本《黑骑士的王国》李银河著  

插图设计:胡晓江

购买信息:香港各大书店、香港机场五大书店有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