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与绿色
在奥地利、瑞士和德国呆了半个多月,所到之处全是绿树茵茵湖光山色,印象与中国的观感十分不同,心中不知不觉地向地理决定论倾斜——有什么样的地理和生存环境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文化和人性。
黄色和绿色,这就是两种文化基本色调的差异。他们那里河水是绿色的,我们的长江和黄河都是黄色的;他们的土地以树木花草的绿色为主,我们的土地以裸露的黄色为主;他们生活在绿色的树木和草地之间,我们生活在黄色的土地之上。这种区别在飞机上看就更明显:在欧洲,目光所及是一片绿色;在中国,目光所及是一片黄色。
这两种色调的成因也许仅仅来源于纯粹地理的因素:他们的河岸都被巨石和林木覆盖,没有水土流失,所以河水是绿色的(在雪山附近甚至是白色的,据说是因为山石中所含的矿物质所致);我们的河岸都是黄土,黄土被上游的河水裹挟而下,所以河水变成黄色的。但是也许其成因有人为因素:二者的土地原本都是被茂密的森林覆盖的,但是他们那里数千年来人类数量少,对林木的砍伐开垦少,所以能至今保持绿色;我们这里繁衍的人类数量过多,为生存、为开垦林地种植粮食、为战争,砍伐了过多的林木,所以才最终变成了黄色。无论成因是什么,现状就是如此,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环境。
在如此不同的地理和生存环境之中,当然会蕴育出不同的文化。一个明显的不同在于:他们那里的人仿佛是一个人单独面对自然,有一种动物般的孤独、清淡和单纯,人际关系轻薄寡淡,就连亲子关系都很单薄,更不必说亲属关系(兄弟姐妹,族亲姻亲),因此有一种个人主义的生存基调;我们这里的人却生活在粘稠的人际关系之间,所有的关注都投在人际关系的悲欢离合之中,因此有一种团体主义的生存基调。这团体也许是亲情团体,也许是工作团体,但是大家大都秉持着一种“与人奋斗其乐无穷”的生存态度和生存方式。
这两种生存方式是各有利弊的:个人主义的生存方式比较单纯平淡,喜怒哀乐不行于色;团体主义的生存方式复杂强烈,伤心动肝撕心裂肺。前者要一个人去面对生存和死亡这些事情;后者却可以有人陪伴去面对这一切。前者的生存常常会显得意义不足;后者的生存较少使人面对意义问题,因为它有太多的恩怨情仇裹挟其中,使人无暇顾及身后和超出世俗生活的问题。前者有更多的宗教意味,比较看重来世;后者更多的世俗味道,比较看重今世。在我看来,二者无所谓好与坏,只是不同的情调和生存态度而已。如果让我选择,凭我的个性,我或许更愿选择前者而不是后者,这就是我选择精神上孤独生活的原因之一。
也许你还想看:
虐恋中短篇小说集三卷本《黑骑士的王国》李银河著
插图设计:胡晓江
购买信息:香港各大书店、香港机场五大书店有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