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停课不停学│浙江工业大学理学院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大学物理课程同步异步网络教学

浙江工业大学 物理与工程 2021-03-24

浙江工业大学理学院基础物理系列课程国家级教学团队以学生能力培养为导向,采用网络直播授课和学习任务驱动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开展同步异步教学,确保疫情防控期间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标准不降低,教学进程不停顿,教学效果同质等效”,实行了学生学习方式由被动学习向自主性、研究性学习转变,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目前,浙江工业大学大学物理课程(https://mooc1.chaoxing.com/course/96643812.html,点击文末“阅读原文”直接访问)在“学银在线”向社会开放1个月来,累计学生选课人数达到了9822人,累计课程浏览量达到了1957450人次


01

教学团队加强整体设计,确保在线教学能够顺利运行:
第一,合理安排课程教学,针对疫情防控期间的特殊情况,通过教学团队的视频会议,讨论和通过大学物理课程疫情防控期间教学实施方案和授课计划,并明确今后每二周一次定期召开视频会议,研讨教学问题和进行视频集体备课。
第二,制作自编教材电子书,及时与高等教育出版社沟通,做好我校大学物理自编主教材、辅助教材(学习指导书)和课后作业的电子书,确保学生教材用书。
第三,建设和完善课程网络资源,提前上传各章各知识点的课程教学PPT、学生自测的测试题等学习资料至本课程网络教学平台,提供各类学习资源的链接指引。
第四,做好试运行教学周的网络教学探索工作,加强团队内部合作,总结网络教学试运行后的经验,分析现在和将来网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讨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确保疫情防控期间做到本课程网络教学教学效果与平时课堂教学效果的同质等效甚至在某些方面更优。
第五,每周发布学生课程学习指南,提前一周向所有学生公布下周学生的具体学习指南,该学习指南包括每次课(每讲)学生的学习要求、学生的学习内容要点、学生需要完成的网络测试题与课后作业以及其他注意事项等内容,对学生的大学物理课程学习提出明确和详细的学习要求。




    

02

任课教师严格执行,实现在线教学的互动答疑:
第一,开展网络直播教学,严格按照学校课表时间,利用QQ、钉钉和超星等平台进行直播教学,突出教学效果和教书育人,确保教学质量和立德树人。
第二,开展任务驱动式(研讨)教学,每位任课教师自建本教学班的QQ(或者钉钉、微信)群,围绕每次课学生的学习任务,定时和不定时开展线上答疑、讨论,进行线上教学互动,及时给学生答疑、讨论和学习指导,指导学生及时完成学习任务,全面实施同步(开展网络直播教学、组织线上答疑与讨论)异步(学习任务驱动,推动自主性研究性学习)相结合的教学。
第三,统一课程教学进程,严格按照授课计划、疫情防控期间本课程教学实施方案组织课程教学,严格要求和督促学生按时完成每周的各个知识点的学习任务、网上测试和课后作业。
第四,加强课程质量控制,确保学生学习效果的同质等效,任课教师每周及时检查学生的学习任务完成进度和学习质量并做出反馈,充分利用学校的超星网络教学平台的签到、成绩统计等功能,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确保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果,确保学生学习效果的同质等效。



03

学生受驱动式学习,高质高效完成学习任务:
第一,掌握学习方法,学生从整体上逻辑地、协调地学习物理学,了解物理学中各个分支之间的相互联系,培养自己的求实精神、创新意识和科学美感,提高独立获取知识、科学观察与思维、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勤于思考,对概念、定义、定律、定理的符号和公式含义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对主要公式、定理的证明能独立推导,并精做习题;要悟物穷理、敢于发问,包括对知识发问,对作业和习题发问,对老师发问。
第二,完成各知识点的学习任务,学生要按照本课程疫情防控期间学习指南的学习要求,高质量按时完成学习任务,特别要加强学生平时研学,及时完成课程网站上每个知识点的测试题,及时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
第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牢牢抓住预习、听课、复习、做习题、总结五个环节。预习是准备,每次上课前对本次课的学习内容进行预习,只有预习充分了,对下一堂课的疑点、难点和问题做到心中有数,才能真正提高课堂的效率;听课是输入,要认真听课和做好课堂笔记,重点是记思路、记要点、记补充内容、记问题;复习是消化,及时消化已经学过的内容,首先要进入状态“过电影”,然后针对结构、思路、疑点、难点进行复习和总结,必要时写出心得和体会;做习题是对所学知识结构起到深化、活化和固化的作用,要尽可能做到一题多解、举一反三;总结分为节、章、篇总结和全课程的总结,总结的目的是使所学知识结构化、网络化、系统化,提高认知结构的内化质量。
第四,遵守学习纪律,严格按照学校课表,认真听课学习,及时提交网上测试题和课后作业,牢牢抓好五个环节的学习。
第五,加强课外学习,大学物理课程由于学习内容多,难度大,要求高,如果学生仅仅局限在课内,这是无法达到学习要求的,要充分利用课外时间的学习,合理安排好学习时间,要求学生课内课外至少要按1:3~5的时间去分配学习时间。




END


更多精彩文章请点击下面“蓝字”标题查看:


《物理与工程》期刊是专注于物理教育教学研究的学术期刊,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1981年创刊,欢迎踊跃投稿,期刊投审稿采编平台:

http://gkwl.cbpt.cnki.net


欢迎关注

《物理与工程》微信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