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网师2020年度十佳生命叙事(一)| 何刚:选择滚烫的人生

新网师 2022-04-17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水穷斋 Author 何刚

作者 | 何刚

审核 | 李金艳 刘凤娟

编辑 | 杨茜


 

“虽然辛苦,我还是会选择那种滚烫的人生。”

——日·北野武


一、向前挪移一厘米


今年,读书计划非常美好,有时,突然买回近六七百元几十本书,近半月,床头柜就放一摞;要不了一月,书桌上就被挤满了,但是“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自己的专业长了一厘米吗?哪怕一毫米!
今年,在冯美娣老师的带领下啃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我在苏氏的思想里找到儿子学习暂时落后的原因——没有建立起教育学的好循环,我将“第二套大纲”用在教学中,每学一个单元,一定让孩子扩展阅读相关的书籍与阅读材料。但是,越读越惊悚——十年前我没有读懂,我深深质疑自己的阅读力。
啃读科德尔的《特别的女生萨哈拉》时,不写不快,我写了三篇读后感《如何与孩子制定游戏规则》《开发深度课程,培养孩子的趣味》《评价的专业要求》,这真是一本神奇的书,萨哈拉,一个不写作业的女孩子居然想当作家,波迪老师还在她作业后写上:“我相信!”结果,果真如此。这是书籍的神奇,还是教育的神奇?
然后又遇见中国版的神奇——《走出大漠的女孩》,陈美丽老师的这本书再现了一个蒙古女孩——曼曼的神奇,读得我泪流满面,从书中的九万多字中窥见了这样一句话——相信种子,相信岁月!我激动不已,写下《让孩子成为光明的一部分》一文,并在全人之美、南明南风公众号上转发。
啃读怀特海著《教育的目的》,“浪漫—精确—综合”让我知道了自己的阅读和成长都是这三个阶段螺旋上升!“我们的目标是,要塑造既有广泛的文化修养又在某个特殊方面有专业知识的人才……”这是怀特海在1929年的讲座中的真知灼见,居然与2014年教育部提出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那么契合。
精读阿德勒的《儿童的人格教育》、郝晓东的《改变教育的十二个关键词》和《给青年教师的四十封信》、朱永新的《未来学校》、李海林的《岛上学校》、李希贵的《学校如何运转》、黑岩祐治的《全世界都想上的课》,每读一本就写一篇读后感,共写了近二十篇。
为了教学,重读王荣生主编《散文教学教什么》《小说教学教什么》《写作教育教什么》。为了开发共读课程,重读老舍的《骆驼祥子》、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冯骥才的《俗世奇人》、汪曾祺的《我在西南联大的日子》、康拉德·洛伦滋的《所罗门王的指环》,读后又精心设计共读活动,但看到孩子们的读后感时,真是欣慰不已。
泛读杨东平主编的《2020中国教育发展报告》、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练》、戴维·伯姆的《谈对话》、布兰思福特等编著《人是如何学习的》、李镇西著《教育的100种语言》、罗素的《幸福之路》、朱迪斯·哈里斯的《教养的迷思》、艾莉森·高普尼克的《园丁与木匠》。我敢保证,这些书都是我摸过的,或许,书还残留着我的体温,但是,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当我遇见管理或教学的问题时,会神奇地冒出一个金点子,当教学研讨或观课评课时能清晰洞见精彩与粗糙,当备课解读文本时,会很快确定文本的核心价值。
常常有“啃不动”的时候,于是,在新网师的钉钉群里反复听讲师的解读,于是,加入魏智渊老师的CCtalk课程群,成为“老魏咖啡馆”的VIP,也不断地加入学校之外的学习共同体:蒲公英教育智库、干国祥老师的深度语文研究群、邱华国校长组织的“云伴读”、严盈侠老师的《送给少年们的文学课》和《人间词话》……因此,我认识了一群有趣的人,与一群尺码相同的人在一起,走向明亮那方,哪怕是今年只走了一厘米,有什么可碍的呢?听听郝晓东院长、刘广文老师、冯美娣老师、魏智渊老师、李镇西老师……的声音,看看网师榜样方娇艳、王晓娟、池俊玲……的文字,顺着他们的指月之手,我们在星空下逐月,一厘米,一厘米,一厘米……生命就是这样行走的。
在教室里,每天与孩子们在一起,今天的课让孩子欢声笑语,明天的课让孩子们失望透顶,我不断地改进,不断地与孩子们对话,不断地与孩子共读共写,不断地互相编织,渐渐地,我与学生的生活、生命不断地深刻共鸣,并与孩子们编写了三本作文集《时间的朋友》(一、二)和《笔尖上的舞蹈》。
在学校里,与志同道合的同事们奋斗,为自己的事业,为自己心爱的学校献出一厘米的力量,渐渐地认识到:教育就是与一群可爱的生命相遇;渐渐地明白:热爱学生,热爱事业是对我生命的额外奖赏。所以,教育就是不断地打破自己,不断地重组自己,不断地更新自己,用阅读注入活水,用写作砥砺思想,用课堂实证理论,“行动至上”才是教育的本质,也是这样一厘米一厘米地得到证明。
一厘米,意味着什么?于我,就是一年的全部,我这样安慰自己:“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只要上路,就会遇到庆典。


二、建设精神的家园


今年的学习开局不错,新年给我的第一个惊喜是,我写的《走进新网师,我的生命冲破外壳》在新网师2019年度生命叙事征文比赛中获得“十佳叙事”。接着,在新网师2020春新学员的培训会上作《走进新网师,做一个自我实现着的自由人》的发言,在2020年3月的疫情时期,“榜样教师进网师”的公益活动中作《让学生在日记中寻找写作的秘笈》的线上分享,让我知道承担与分享是另一种学习方式。
今年的课程学习,上半期决定重拾苏霍姆林斯基,选修了《给教师的建议》,冯美娣老师带领我们啃读这本教育经典,八个专题,十六周的细嚼慢咽,消化不了就用魏智渊老师的《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辅助理解,并与课程组的老师交流请教,作业一个字一个字码出来,慢极了,像蚕吐丝,像峭壁滴水,没有两周,是交不了货的,这个过程很奇怪,教育学循环、交集点、两套大纲、读写自动化、教师专业发展渐渐地在自己的教育地图中清晰起来,我用八次作业十七万字观照、反思自己二十多年的教育生活,非常清晰自己哪一步是正的,哪一步是歪的,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八次成绩让人欣慰,81、86、95、96、86、95、98、98,总评为优秀。
下期,学习通识课程,刚开学时,家中遭遇厄运,加上行政事务缠身,打卡断过一周,完成作业五次,两次良好,两次优秀,但断断续续的学习让自己步于后尘,仿佛一场赛跑,落在了最后,我使出吃奶的力气也赶不上了。也许,心里懒散作祟,也许,更加倾向一门课程一门课程扎扎实实地学,所以,总是寄托于来年,重新开始。虽然学习了一年,但只收获了一季。
今年秋,幸运地担任了阅读史的评审员,读着新学员的文字,常常被他们的故事激励着,鼓舞着,金鑫老师,作为省级基础教育名师,年过46岁,她对教育充满了热爱,对阅读一直坚持,教学技艺精湛,荣誉颇多,她一直默默地守望着自己的教室,用许多教育经典书籍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浸润自己的灵魂。蒋年东老师,城口县进修学校兼职科学教研员,年过半百的蒋老师成长靠什么呢?阅读,阅读,阅读,尤其是笃定的信念,宁静的心态及积极向上永不疲倦的学习热情……他们都是一群教育的朝圣者,新网师这个大家庭相聚的不是社会中的大多数,不是坐而论道的空谈者,我深深理解了郝晓东院长所说的——“对网师来说,如果失去了围绕在真理篝火旁的‘手舞足蹈’,而满足于在封闭的小圈子里互相奉承,如果放弃了对根本书籍的勇猛精进而泡在大量的心灵鸡汤中,如果丢弃了对教室的‘朝思暮想’而寄希望于活在虚幻他处,如果抛弃了对自我存在的不懈追问而乐呵呵地沉浸在当下蝇头小利中,那么,网师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今年,我坚持写打卡日记,在《给教师的建议》课程学习中打卡168天,本学期的学习中持续打卡138天,至今共写577篇日记,获得6339次赞,134次置顶,小打卡就是一个成长的舞台,也是我的精神家园,每天的日记都能得到组长的赞赏、鼓励或专业点评,也常常与同组老师交流,深深感受到尺码相同的人在此汇聚了前行的力量,也深深地体会到专业交往必须基于自己的啃读旅程和深入思考,否则就变成了饭后的闲聊,或者空洞的抒情。只有基于每天的专业阅读与用心写作,才能在交往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才能在同伴的文字中借得专业的智慧。
这些没有人读的文字于我,就是一路走来的脚印,我担心被消融在时间的流里,在课程学习结束时了无踪迹,于是,在刘文生和王晓娟老师的鼓励和帮助下,2020年6月14日,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我建起了自己的公众号——“水穷斋”,这是我的精神小屋,我日更一文,至今积存196篇,近五十万字。我常常晚上十点才回家,眼睛都快撑不住了,可是公众号有600多名朋友等着我,曾有一名学生每天晚上等在十二点,希望第一个看我的文章。有一天,我在十二点没有写完,她就在一直等到凌晨一点多,看了我的文章才睡觉。从今往后,我的公众号就像每天出刊的杂志,不敢有丝毫松懈,一坐在电脑前,就感觉前方有600名观众看着我,他们都等着我生一个彩蛋出来,因此,许多文章就这样“诞生”了,并且一定要做到源头活水常流,笔下文章不断。


三、借新网师的力成为一道光


走在新网师的三专道路上,践行着李镇西老师的“四个不停”,借着新网师的力量,会神奇地汇聚成一道光,不仅照亮自己,还照亮他人。
去年疫情期间,成都市教育科研所开展了“新冠肺炎疫情与成都教育应对”专项课题申报,我于是带领学校九名伙伴做了一个课题——《网络环境下学校教学管理和课程开发的有效策略》,我组织他们起笔写课题申报书,并分工研究自己的子课题,可是,伙伴们都任教两个班,甚至全年级,工作繁重,无暇研究,于是,我独自承担写课题申报书,独自完成两次阶段性研究报告和结题报告,最终获得成都市三等奖,这给我莫大的鼓舞,相信,这是新网师的一年多的学习赐予我的力量。
去年四月,我将“榜样教师进网师”的公益活动中讲座内容《让学生在日记中寻找写作的秘笈》稍稍一改,交到成都市参加征文比赛,一不留神获得了二等奖,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新网师学习论文获奖不费功夫。
去年秋,区上举行“学历案设计大赛”,对于没有学习过“学历案”的我,怎么办?加上事务缠身,无暇顾及,我只在比赛前的晚上仓促翻阅相关章节,了解了学历案的六大要素,知道了学习目标的叙写方式、评价任务和学习过程的设计方法,就忐忑走进了考场,居然获得一等奖,让我惊喜是能从新网师的学习中生长出来理解力和设计力。
去年九月,学校新进教师百余人,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师队伍建设迫在眉睫,于是,我学郝晓东院长也成立了我们学校的读写社——“新世纪读写社”,一共组织了34名25岁以下的老师加入这个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我与发展中心的老师一起制定了一个青年教师成长计划——“六个一工程”:1、每学期读一本经典专著;2、每两周做一次培训讲座或共读活动;3、每期举办一次读书演讲比赛;4、每年举办一次教师基本功大赛或课堂教学大赛;5、每期写一篇优质文章;6、每期编辑一本《新世纪读与写》校刊。我主要负责对教师的共读活动,本学期,选择的是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如何开展呢?上学期在新网师学完这门课程,并且获得优秀的成绩,我就拿来主义,为我所用。本期选了两个专题——“苏氏教育学循环”和“两套大纲”,然后用上冯美娣老师的成果,给教师们布置共读任务:一阅读规定的条目,二是完成预习作业。每次共读之前,我都要花两个半天看老师们交的作业,再花两三天重读相关章节,重温冯美娣教师的上课实录和魏智渊老师的《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相关内容,再用一天时间做PPT,才完成一次培训的内容。接着,开始了一个多小时的共读交流,我希望老师们能够借苏氏的教育思想的一道光,看到教育专业性的重要,看到研究教育这件复杂的事是多么有趣,看到伟大教育思想的深刻与魅力,并找到一件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武器,我和青年教师在共读共写的教育生活中创造着自己的幸福!
现在,我成了一名新网师的推销员,只要我在任何场合,就必定给他们隆重介绍新网师,大讲特讲我们的三专道路,讲我的学习经历,讲郝晓东院长是如何成为教育专家,讲孙影教授、孙静老师、干国祥老师、魏智渊老师……他们的生命传奇,教师大会上,我制作精美的PPT给他们讲;在办公室,只要有老师涉及专业成长的话题,我就一对一地给他们讲;在食堂吃饭时,与青年教师同桌,就边吃饭边聊新网师……半年努力,吸入七名老师,今年,已有两名老师向我请教加入的途径,我立刻把典范的阅读史发给他们……我的目标是学校至少有三十名老师成为新网师学员,希望他们走进“正宗”的专业成长道路,实现自己的职业幸福。
推销员碰壁在所难免,不过,我想,你不喜欢青菜,总喜欢萝卜吧。线上学习不选择新网师,就给他们提供其他平台,我已组织了四批教师加入重庆蒲公英教育智库的线上学习,近七十名教师受益。去年疫情期间,“2020教师专业素养进阶课程”培训开始了,课程内容包括课堂教学艺术、教材精深研究、思维方式拓展、综合素养评价和学习关系优化五大方面,每月聚集一个模块,每周由一位专家深度引领,全方位重构教师学习,学习时间从三月持续至十二月,我立刻组织十名渴望成长的老师加入,每周晚定时在线上听课,并且必须完成作业。为了达成线上学习课程的目标,发挥出线上学习最大价值,为了让教师深度有效学习,并保持积极的学习心态,我借用新网师的学习要求来帮助他们。
每位学员必须保证不耽误任何一节课,认真学习,尽量在专家互动环节积极参加讨论,必须保证每次学习按时上交作业。如有特殊原因,必须向教学部提交申请,并签字,交于组长处,总共不能耽误三次直播课,作业必须全部上交,必须得到结业证,先交400元学习保证金,否则自己承担一半培训费。如果被蒲公英大学评上“优秀学员”,就可以免费参加线下的全国创新教育年会,学校承担交通和食宿费用。
每次组织的在线上课程学习都能得到及时反馈,并对教师的学习作指导与总结,每次都有教师被评为优秀学员,去年,谭卓然老师被评为优秀学员,便获得了免费到重庆参加第七届教育创新年会的机会,她倍受鼓舞,于是下决心于今年春加入新网师,我想,新网师力量在召唤吧!
本期末临近,区教研员冯海霞老师电话我,希望给全区语文教师作一个语文期末复习策略的交流,行政事务缠身的我心里抗拒着,可是,话到嘴边却回她:“好的,没问题。”答应后就却一直没有时间准备,在交流的前一天,冯老师让我把主讲的题目和PPT给她,我才慌了神,我火速分析近三年的期末试卷,制作复习清单,梳理自己积累的经验,参考魏智渊老师关于期末工作的建议,居然在三个小时就完成了,周二上午,经过近二十分钟的分享,听说,老师们都很满意。我想,在以前,我怎么能做到呢?
新网师是一个神奇的地方,你只要愿意守望在片芳草地,只要你耕耘不辍,就会收获一篮月光。


四、危机猝至,让我重新审视生命


什么是危机?博尔诺夫说:“突然出现的较大的且令人忧虑的中断了连续生活进程的事件。”
八月三十一日,至暗时刻,儿子摔一跤,结果,整个脾脏,没了!
在那一瞬间,我们一家人仿佛被一股强大的力量从地球抽出,渐渐地,江河湖海、高山森林、城市乡村从我眼前消失了,阳光也没有了……一切都消失在黑暗之中,我被吸入了无尽的黑洞里!
猝然而至的危机像大棒锤在我头上,狠狠地收拾了我一顿,叫停了我忙碌的脚步。那一段时间,从来没有如此清晰地认识生命,生命是什么?
你天天活得像水中的鱼儿,突然,生活的网把你打捞起来了,暴晒在炙热的阳光下,张着嘴作垂死的挣扎,除了餐盘等着你外,还有其他活路吗?
你天天天活得像空中的鸟儿,突然,一支猎枪把你的翼打折了,人生怎么飞翔呢?
你常常用试卷中的100分让一家人幸福得合不拢嘴,但是,在最关键的最后一次考试中落榜了,全家人的希望都被击破了,整整几个月的日子都阴沉着脸。
……
学习、工作和人生的意义、不懈地追求和美好的愿景在生命尽头是什么呢?当那冰冷的药水输入你血管时,你会这样说吗?——“我一定不碌碌无为地过一生!”当你被死亡的小鬼绑在床上无法动弹时,你会这样说吗?——“我要把我的青春献给壮丽的事业!”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心一直在撕裂,深深地体会到危机就是当一串祥和的鞭炮在噼里啪啦地释放时,一不留神,溅一个在你身上,随着“啪”的一声,你就要用无数的长夜去舔舐痛苦的伤口,你的身体、生活、精神将不再属于自己。
郝晓东院长说:“危机是必然的,是不可以避免的。”我不得不质疑命运的不公,一个欢欣悟实的孩子,一个勤劳善良的家庭,从未得罪任何人,为何降临一个这样的“必然”!我常常独自一人坐在河边,泪流满面地质问流淌的江安河,除了呼呼风,没有人回答。
郝晓东院长说:“危机总会和人的新起点联系在一起。人始终不断地需要一个新的起点,以便摆脱这种衰退状态,危机的出现有可能使人察觉到失控,于是很吃惊,马上‘鼓起劲来’,以更大的热情重新投入。”我一直思索,新的起点又在哪儿呢?如果身体的一个零件搞丢了或者生命的完整性被破坏了,还会修炼成“超人”吗?或许只能成为“变形之身”了吧,我只能用塞翁失马来安慰自己。
危机毫无征兆地打破了我原先生活的平衡,生活连续性被中断,生命遭遇上帝之口,滑出了运行的轨道。就在这时,一大群人来了,在家里,在公司里,在学校里,在忙着的事务中……他们听到了生命的急救,几千公里外的朋友和几百公里外的亲人从暗黑的深夜里带着一束光,挚友从自己的家里拿出所有的祝福,工作的伙伴们在忙碌的事务中捧着滚烫的心,教室里正在努力学习的同学们带着真诚的关切……来了!这是生命的王者之军,上帝只能退避三舍!生命并没有被吞噬!
儿子从手术到出院整整一周,没有哀叹一声,也没有哭诉自己的苦痛,听做手术的欧医生说:“手术前一直在与他聊天……手术后在ICU里望着天花板一直问,什么时候能看到爸爸?”五天后,儿子站了起来,自己吃饭,自己上卫生间,自己洗漱,读书,听音乐……生活的清欢没有离开儿子,儿子腹部像上了一根十厘米的“拉链”,我希望这永远闭合的拉链关住的是儿子一生的健康与幸福!
写到此时,儿子正在我旁边完成他的周末作业,他在为期末考出一个满意的成绩而奋斗——他要买一个“哥斯拉2”的乐高。为此,他每天都能认真完成作业,哪怕是到深夜十一点,记得一天晚上,看到他完成了最后一项书面作业,我正要拉他去洗漱,他却说,还得完成英语的听读作业,我看时间已是十一点半了,咬牙说:“儿子,明天早晨再做吧,太晚了!”可是,他却说:“不行,必须完成。”于是,我又陪着他,他流利地背着,可是,他的眼睛已撑不住了,似乎能倒下就能睡着。这是一颗怎样的生命?这是一个怎样的少年?我相信,命运绝不辜负这样一个热爱生活、有责任心的阳光少年。儿子背完了,我们父子泡着热水脚,儿子的脚踩在我的脚背上,蒸汽袅袅,儿子给我讲他喜欢的历史,讲唐鲁孙的谈吃,此时,时钟已指向十二点了。
这是不是第二次生命呢?一定是!他在成长的路上,我缺位了,以致于他失去了保护自己的能力与方法,儿子的生命里必须有一种叫父亲的力量来引领,要教会他把生活的节奏保持与云起云落同步,要鼓励他不断地战胜学习和生活中一个又一个困难,要帮助他在自己心中塑造一个优秀的自我镜像,要放手让他渐渐地挑起更大的责任,要智慧地让他成为一个热爱生活、乐观豁达、儒雅大度的男子汉……现在的我,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或者学习,都要回归到儿子生命的流里,把更多的时间与精力还到亲情身边,把家庭的焦点聚焦生命的存在,确保老有养幼有长。
的确,正如博尔诺夫所说:“向某个新的生命阶段的过渡只有通过危机才能得以实现。”忙了几年了,事业与理想代替了生活,忙碌与琐屑蒙住了眼睛,渐渐地,弄丢了这些常识!精神的充盈与生命的存在如何调和是我必须重新审视与反思的,上帝不会给我答案的,也不会多给我时间,但是时间会让我看得越来越清晰,当步入中年,迈入天命,渐渐感受到,生命的门外一直有死神在,我们永远看不到他,但不知道哪一天,哪一个时间,他就开开心心地牵着一个生命走了,或者偷偷地咬你一口!
生命就是一本故事,每天都要书写一页,总有一页写上喜悦,总有一页写上沮丧,总有一页写上遭遇,总有一页写上危机,我们能自己决定吗?


五、把一地鸡毛扎成一把鸡毛掸子


回溯2020,忙碌不再掩埋自己,灵魂永不屈服世俗与琐屑,虽然现实与理想永远碰撞,但是,精彩的火花闪耀在时光的缝隙中。
新学期,学校委以重任,负责两个校区的教学管理和教师的专业发展,全校200多名教师,3000多名学生,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一直名列区域前列,学校渐渐地成为当地家长和学生向往的学校,我顿觉身负万重山。况且,每天被学校大小事务填满,大有把我吞没的势头,自己仿佛成了上了发条的电子狗,没有一秒荒废,每天按时循环地绕圈子。
当用钥匙转动办公室的门锁时,手机就开始催个不停,接着,就不断地来回这个办公室,那个办公室,不断地开会或被开会,不停地听课,不断地写各种材料,不断地接收通知,不断地处理文件……有一天,早上八点到新校区组织学校第七届教学课堂大赛,一半天就没有了,速回老校区上课,下课后又速返新校区开展青年教师发展共同体的共读活动,结束后,火急火燎地赶回老校区,在一个十字路口,“砰——”我的车与另一车撞上,怎么办?晚自习要上课了,迅速到交警队处理,完毕,街上已上华灯,回到办公室时,桌上如山的作业还没有改,学校办公室发来的通知文件已有五六项等着处理,明天有一个会议内容还没有准备,又有老师来找我了……每天从月明星稀忙到暗夜袭来,当回家坐在书房的电脑前,才能开始自己的专业学习,但是,脑袋就像飞速旋转一整天的陀螺,停不下来了,耳旁全是嗡嗡嗡嗡!读书已变成奢侈了,当手指触摸到书页时,指针已指向十点半了,还没有写作打卡呢!有谁来拯救我呢?恐惧和焦虑常常填满内心,繁忙的工作带来的不是充实,虚无像潮水般袭来,管理工作的沉重让自己陷入严重的专业危机,成为学校的行政,走向管理岗位是遭遇,还是危机呢?为什么学校这样安排我的工作,明明知道我不擅长行政管理,不擅长处理日常事务,明明知道我的爱好在教育教学研究,在阅读写作,但每天的行政事务将我裹得越来越紧,我几乎无法动弹了!
每天的专业阅读和写作时间不断地被压榨,专业发展随时会被画上休止符!不!我心中千万遍地告诫自己,职业幸福的源头绝不能断!工作也不能耽误!这是我的底线与原则。
在新网师学习,越来越清醒地认识,我必须把自己的内心与工作、所教学科、学生、生命和生活融为一体,不断地完成自我认同,不断地自我完善,也越来越明白,行政事务不在他人身上,而总在我肩,是因为“在其位,谋其职。”责任在此!如果疏忽大意,一不留神,酿成灾难!影响的不是自己,而是一个团队。
学校不会给阅读的空间和学习时间,是因为你是应该有了准备、有了能力才能胜任,所以,学习是自己的事情,你在单位,你的精力与时间就不属于你自己,而属于工作与单位,即使工作需要学习,学习与工作也不能互相影响,应该互相促进!有一天,我在日记中写道:“我问了自己最需要的是什么?时间!时间!时间!”郝晓东院长给我留言:“做减法。”是啊,月亮与六便士只能二选一。时间给了鸡毛蒜皮,有没有时间经营自己的专业呢?二者能够调和吗?如果选择了鱼和熊掌,就必须为二者全力以赴,互不耽误。
随着许多事情不断地找我,出现了一个奇迹——能把一地鸡毛拾起来扎成一个鸡毛掸子。每天无数纷繁复杂的事情,比如行政、教学、听课,批改作业,开各种会议,处理教师和学生各种事情,协调各个部门……齐头并进来进攻,我也不会焦虑,也不会无头绪。猛然发现,处理复杂事情的能力一定是在做事中渐渐长成,内心的强大一定是珍惜平台和机会,加上刻意练习铸成。没有一个人是作好所有准备才来到这个世界,都是在不断做事,处理各种大小事情中成长自己。如果懒惰,如果拈轻怕重,如果推三阻四,就是推掉了自己的成长机会。也发现,自己只要把精力与时间聚焦于事务,不关注情绪时,就能轻松地完成各项工作,彼得·德鲁克著说:“管理不在于‘知’,而在于‘行’。”
随着工作中问题不断呈现,我也不断地寻找答案,不断地探求教学管理的良方,新网师的专业阅读给了我方向,让学习成为思考方式,彼得·圣吉说:“仅靠‘创造未来’的热情是远远不够的。”解决问题的关键杠杆作用往往来自于新的思考方式。于是彼得·德鲁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彼得·圣吉的《第五项修炼》、李希贵的《学校如何运转》、朱永新的《新教育》、佐藤学的《静悄悄的革命》、苏霍姆林斯基的《帕夫雷什中学》都给我许多的启发与思考。
彼得·德鲁克在书中教我如何成为有效的管理者:“1、善用有限时间,记录并分析时间的使用情况;2、把眼光集中在贡献上;3、充分发挥人的长处;4、要事优先;5、有效地决策。”我把这五条挂在办公室的墙上,作为我和同事们的工作原则,也让大家记住他的另一句话:“有才能的人往往是最无效,因为他们没有认识到才能本身并不是成果,一个人的才能,只有通过有条理有系统的工作才能产生效益。”我把它作为我们工作的座右铭。
阅读《新校长》杂志,深圳前海港湾学校校长罗朝宣告诉我:“学校管理:追求极致的项目化。”于是,办公室的所有成员随时都可以成为管理者。谁负责一项任务,谁就是管理者,不管主任、校长,还是副主任,普通员工,都受他的安排,我只负责协调,于是教学部和发展中心每天即使有十件大事,也能够自动化运作,顺利圆满完成。
渐渐的,大家都成为事务的主人,能发挥各自的长处,渐渐的,学校的教学工作与教师队伍建设稳中有升地不断向前,教学常规工作和教学重大事件都能在开学一周前详尽科学地规划,并在讨论通过后实施,确保每学期的教学工作顺利圆满完成,教学成绩名列全区前茅,只要知晓上级有比赛安排或展示平台,竭尽全力为学校教师和教研组争取,让各学科教学成为区域学科教学的领衔者,让学校的格致课程建设和教学科研成为教师成长的土壤,把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建设成为初职教师成长的精神家园。
我努力地工作,希望在这教育生活中成就自己的生命价值,这是我生命的第二次起点,我深深地爱着这片土地,我不能做沉默的大多数!

后记:站在2021年的门口 
站在2021年的门口,有一个声音:
“你带什么来了?”
“只记得赶路了,未曾带礼物。”
一路风尘,踉踉跄跄,浑身都被染黑了!
回望365个日子,那是每一个暗夜留下的脚印。
是啊,夜才是我的生命的故乡。
我是一颗像丢了魂的流星
只有在黑如墨汁的天空
才能显示一点萤光
所以,我喜欢披着夜的大氅
希望用文字敲出一点光来
照耀前方的路
这是我的冒险
当我在夜空划出一条线时
那是我倾尽所有
抒写的一串串虔诚的文字
这是我为生命写的一本书
也是我最辉煌的时刻
可所有人都在梦乡
待大家在晨曦中眺望朝阳时
我早已注入夜的海
一切都像没有发生
我被黑夜吞没了
“2020,我很穷,但我在每一个夜里流过,发过光!”
 
站在2021年的门口,有一个声音
“拿出你的门票!”
“我行囊里只有故事,那是幸福的通行证。”
教室里,用我的生命与青春编织着童话
书房里,让我的心灵得到了安放的地方
新网师,让我的灵魂找到了精神的家乡
纵使,上帝啃了我一口
这一个又一个温存的故事
是我疗愈伤口时的良药
那一个又一个同行的伙伴
是我重燃信心的的力量
读过多少书
做了多少事
受过多少委屈
流过多少汗水
都是对生命的馈赠
都是给幸福的奠基
“2020,虽然过得辛苦,但2021,我依然选择滚烫的人生!”

水穷先生,己亥初秋,新入网师,蓉城温江,语文教师,余之从教,尔来廿五,勤勤恳恳,如履薄冰,手握未来,肩挑责任,不敢懈怠,专业成长,迫在眉睫,网师学习,孤灯把盏,埋头啃读,用笔耕耘,且行且思,坚守麦田,种植梦想,课堂大赛,与我无缘,杂志期刊,没有我名,不为奖喜,不为己悲,书中行走,书写生命,小乐大福,支撑灵魂,脱离平庸,超越平凡,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作者其他好文

新网师2019年度生命叙事 | 何刚:走进新网师,我的生命冲破外壳

◆新网师的那些人:刘广文 郝晓东 陈娥 王晓娟 池俊玲 

名师的课例能模仿吗?| 网师打卡

教育中的遭遇与危机 | 网师学习

◆文学观察对学生写作的启示 | 网师感悟

◆网师作业 | 怎样有效地发掘优生潜能

◆网师打卡 | 班主任手记:用爱心让蓝海之家的梦想起飞

◆榜样教师进网师【第三期】| 让学生在日记中寻找写作的秘笈

明早五点不见不散

◆  ◆  ◆  ◆  ◆  

投稿邮箱:xinwangshiwxgzh@163.com

投稿请附上个人简介和照片

新网师寒暑假发布招生简章

点个在看贺新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