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戛纳精选】《必是天堂》:相当高级的讽刺寓言

CineTouch 电影触觉CineTouch 2023-03-17



巴勒斯坦这个国家的名字很容易与巴基斯坦混淆,甚至很多人不知道它的地理位置。这个一直与以色列纷争不断的国家无法给人留下太具体的印象,幸好有这位导演伊利亚·苏雷曼,让我们对这个中东国度大开眼界。他在国际影坛上享负盛名,至今为止的四部长片,有三部先后入围过戛纳竞赛单元,绝对算得上是戛纳的嫡系导演。我在念大学的时候看过他的一部《神的介入》,当时正值911事件后不久美国对伊拉克发动战争,而影片中女忍者从天而降的超现实画面令我至今难忘。没想到十多年后,苏雷曼又拍了新片,同样入围去年戛纳竞赛,并顺利拿下评审团特别奖。




对于很多观众来说,苏雷曼是一位名不经传的导演,从他拍片速度来看确实如此。尽管有影评人将他与瑞典导演罗伊·安德森相提并论,但事实上两者的喜剧风格并不相似。同样是不动声色的喜剧表演方式,安德森的风格偏向于冷漠和荒诞,有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疏离感;而在苏雷曼身上却明显带有接地气的幽默感,像是将默片年代里巴斯特·基顿的表演挪到了当下21世纪。而在这部新片《必是天堂》里,导演更在林林总总的国家刻板印象,以及无限放大的日常细节里发掘出诗意和讽刺意味。这无疑是一部相当高级的讽刺寓言故事。



主人公即导演本人,从巴勒斯坦出发前往法国巴黎跟电影商会面,之后再前往美国纽约参加活动,最后回到家中。透过这个阿拉伯人的眼光,不断去观察并呈现这几个不同国度的风俗习惯和文化差异。影片采用了一个松散的旅行观光类型作为外壳,基本上没有具体的叙事线索,全是由突发奇想的情节碎片拼凑而成,却不断闪烁着导演狡黠的目光与智慧的幽默感。不请自来照料果树的邻居、森林里提水的妇女、巴黎街头的时装秀、携带枪支到超市购物的美国人、巴黎国庆日的坦克车等,导演不仅大胆拿自己民族的保守思想开涮,还将矛头对准了人性中的自私伪善等弱点。




最有趣的部分莫过于尖酸刻薄地讽刺了欧美发达国家的社会治安问题,在三个国度里先后出现警察追逐小偷或示威者的有趣段落,这些跨越地域的对比沉思突破了观光旅游片的浅显单调结构,无意中引出更深层的思考。文明制度与犯罪行为之间的不平衡状态,资本社会里滥用福利的怪现象,还有剥夺尊严的机场安检等等,都成为了导演镜头下最尖锐的讽刺对象。由此,逐渐引出影片要探讨的主题:不论在东方还是西方国度,不论是保守主义还是资本主义,都无一例外地存在社会问题,想象中幸福的天堂事实上并不存在。



【延伸阅读】





第77届威尼斯电影节



华人导演赵婷重返美国西部题材 两届奥斯卡影后表演出色

墨西哥导演大尺度暴力血腥的《新秩序》是对全世界的一个警告

瓜达尼诺谈新片《梦幻鞋匠》、好莱坞、时尚及电影的魅力

《亲爱的同志》:遭到背叛的理想

《女人的碎片》幕后主创谈电影拍摄与演员选角

阿莫多瓦新片首映 透露将开拍一部“色彩丰富的西部片”




经典回顾



《盗梦空间》10周年:诺兰席卷整个2010年代影坛的序幕

《闪灵》40周年:我们能真正理解这部恐怖经典吗?
《惊魂记》上映60周年:这部六〇年代的作品如何成为影史经典?
《全面回忆》30周年:回顾保罗·范霍文最好的时光

《剃刀边缘》40周年:布莱恩·德·帕尔玛备受争议的惊悚悬疑片




观点与访谈



神秘而遥远国度的影像:危地马拉导演杰罗·布斯塔曼特作品:《哭泣的女人》《震荡》《火山下的人生》

智利导演帕布罗·拉拉因“独裁者三部曲”:《杀手夜狂热》 《后事》《智利说不》

捷克青春梦幻物语——奥尔默·欧默祖作品

大卫·林奇御用女演员无条件支持的美国独立电影导演——阿利斯泰尔·班克斯·格里芬
沃纳·赫尔佐格:我对垃圾电视着迷。

类型撕裂与和谐感并存:低成本恐怖片里异军突起的独立导演二人组
从“混剪拼贴”到作者化叙事:三部拾得影像作品赏析
醉心于碎片拼贴美学的匈牙利导演——乔治·巴勒菲
“他给我机会去做一些在其他电影中无法尝试的事情”:威廉·达福谈费拉拉







沉醉在电光幻影中,用触觉品尝电影,分享电影的愉悦。


长按上方二维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