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本年度最惊喜的港产片出炉!

CineTouch 电影触觉CineTouch 2023-03-17


近年来,正宗口味的港片越来越少了,越来越多香港导演北上发展,合拍片成为他们创作的重心。而新一代的香港导演更倾向于拍摄低成本的独立制作,这类作品往往采用平民视角,生活气息强烈,同时大胆瞄准现实话题,勾画出香港社会和香港人的真实面貌。近年来的《踏血寻梅》、《一念无明》、《沦落人》、《翠丝》都算是代表作,而今年接踵而来的《叔·叔》和《金都》也毫不逊色,尤其是这部出自女导演黄绮琳的处女作《金都》,绝对是近年来港产片里的惊喜之作!


《叔·叔》和《金都》两部作品都异曲同工地将某个特定群体的感情生活作为描述重点,前者是老年同性恋人,这部则是适婚的年轻男女。剧本以真实细腻的笔触描写一个婚纱店女员工和婚礼摄影师拍拖多年,正准备步入婚姻的殿堂,女主角却无意中发现自己过往的秘密,导致婚事一波三折。影片以平民化婚庆圣地金都商场作为拍摄背景,大部分情节均发生在男女主角的工作场所及其蜗居的爱巢里,平民百姓的烟火味弥漫着整部作品。



叙事以女主角的视角展现,她在和真老公结婚与假老公离婚,两件“人生大事”之间奔波,幽默地刻画出香港年轻人对待婚姻的态度女主角只想结婚后搬离原先的金都,拥有更多的自由,而男主角则对母亲言听计从,对未婚妻的控制欲有增无减。两人都对婚姻没有太多主见,始终没有想明白为何要结婚,于是深陷在各种小事里反复纠缠,在争吵与发泄中失去信任。在精准的日常细节和生活化的通俗对白里透露出香港年轻人对婚姻本质的感悟,并非进入到人生另一个成熟的阶段,反而是从一个围城跳到另一个围城,像极了女主角在宠物店看到那只肚皮朝天的乌龟后的举动。


更出色的在于假结婚情节,以及假老公这个角色,进一步印证婚姻岌岌可危的本质。结婚也许并不是两人恋爱水到渠成的结果,而可能存在着金钱交易、互相获取利益的虚伪性。这一段讲述女主角与假老公离婚的情节极富喜剧意味,金句层出不穷,导演对这种社会怪现象想必提前做了一番资料搜查和深入研究,目的并不仅限于增添影片的趣味性,更重要在于引出婚姻与自由的探究,这无疑是令作品高于同类型题材的关键。结婚后是否没有自由?不结婚就一定有自由?这种辩证的思考在女主角与假老公的诙谐对话里不断溢出,在令人反思婚姻本质时,似乎也发散出若隐若现的政治意味。



近年来,大陆与香港的矛盾冲突在不少港产片中有所反映。意外地,在这部影片中却是以一种毫不偏颇的方式呈现,令人耳目一新。曾几何时,香港人对大陆人的歧视成为了根深蒂固的常态,没想到在此却能看到大陆人对香港人的讪笑:“千尺豪宅”、“赶着结婚的香港人真老土”,还有诸如现金和电子钱包,蹲地时脚后跟着地等等,这些密集式对比呈现的观点留给观众广阔的思考空间。


不论是(表面上)女主角对结婚的抉择,还是(隐喻层面上)针对自由的论断,剧本始终秉持着一种中立的姿态,这种悬而未决的价值观给观众对影片主题有各种开放的理解。由此,举重若轻的叙事与启发性的剧本不断闪现出难得一见的导演天赋。


作为一位新人导演,黄琦琳在这部处女作里喜悦地与观众分享了她的迷影情结。从贴满家中的各种电影海报,到男主角如厕时手捧的书籍,再到拍摄男女主角同床时的摄影角度和颜色,暗号般的迷影细节填充在叙事的空隙里,既是在向影坛大师导演致敬,也似乎在酝酿着港产电影的又一次新浪潮。




榜单



法国《电影手册》的2020年十佳电影 

IndieWire首席影评人的2020年最佳影片

沃纳·赫尔佐格最喜欢的五部纪录片

大卫·芬奇最喜欢的26部电影!

21世纪以来35部最佳科幻电影!

来自内心的恐惧:10部最吓人的非恐怖片

21世纪以来40部最佳摄影作品!





新片



希腊“诡异浪潮”卷土重来——兰斯莫斯新片《尼米克》

戏里戏外的“技术原因”:得来不易的《一秒钟》

万玛才旦对文学作品又一次出色的影像化改编:小众艺术片《气球》

暴力源自独裁统治下的集体无意识——菲律宾导演拉夫·迪亚兹新片《黑猩猩》

《残留》:黑人的亲身体验和遭遇带来持续的感染力

单薄和私人化的非励志故事:青年导演周洲作品《花这样红》

并非平淡乏味的职场新人题材:纪录片导演的剧情片处女作《助理》

梦幻清新与悲悯动情的川剧题材——《活着唱着》

《风平浪静》:挑战传统犯罪类型片的大胆尝试

对死亡浅尝辄止的探讨——弗朗索瓦·欧容新片《85年盛夏》





访谈



“我从没过上备受呵护的生活。”——马特·狄龙谈新片《尼米克》以及多年从影经历

“在我的电影里你无法隐藏”:罗伊·安德谈幽默与真实

“黑人奇怪地在故事中缺席”——奥斯卡导演史蒂夫·麦奎因谈新剧《小斧子》

“我喜欢拥有大量作品的想法。”——大卫·芬奇与Netflix签订“独家协议”的内幕

“年轻演员没有年长演员的束缚”——法国导演弗朗索瓦·欧容谈新片《85年盛夏》

索菲亚·科波拉谈身份危机以及与比尔·默瑞在新片《触礁》里的合作

“他属于法国新浪潮”——韦斯·安德森解释他为何选择“甜茶”出演新片《法兰西特派》

黛安·基顿:《教父3》重剪版拯救了索菲亚·科波拉令人诟病的表演





经典



《好家伙》30周年:斯科塞斯对男子气概严厉批评的一部作品

《梦之安魂曲》20周年:阿伦诺夫斯基的噩梦依然萦绕不散

《米勒的十字路口》30周年:科恩兄弟深不可测的黑帮电影

《我心狂野》:一部备受忽视的金棕榈电影

《火星任务》20周年:亟需平反的一部科幻经典

《盗梦空间》10周年:诺兰席卷整个2010年代影坛的序幕

《闪灵》40周年:我们能真正理解这部恐怖经典吗?
《惊魂记》上映60周年:这部六〇年代的作品如何成为影史经典?
《全面回忆》30周年:回顾保罗·范霍文最好的时光

《剃刀边缘》40周年:布莱恩·德·帕尔玛备受争议的惊悚悬疑片






沉醉在电光幻影中,用触觉品尝电影,分享电影的愉悦。


长按上方二维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