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蓝图”比“一张图”小了四岁,但辈分高一级
如今年轻一代是越来越难,以做自然资源信息化为例:科技的飞速发展,年轻人需要会的新技能越来越多;业务的变化发展,年轻人需要懂的业务知识也越来越多。如果你想在自然资源行业做深,你不得不去了解自然资源的前世今生:土地局、国土部、规划局、住建部、自然资源部这些机构整来整去,职能调来调去,业务变来变去,你要是不梳理一下、熟悉这些历史,你根本就无法理解有些政策的背后故事;更何况还有很“黑话、行话”,虽然融合了,但总有一种跨界的感脚。
比如两个词:规划那边的“一张蓝图”,国土这边的“一张图”。你们知道谁年长、谁辈高吗?
先说下城乡规划“一张蓝图”。在城市规划中有一个行业规定:城市红黄蓝绿紫线。
1、城市红线----城市主次干道路幅的边界控制线;
2、城市绿线----城市各类绿地的边界控制线;
3、城市蓝线----城市水域的边界控制线;
4、城市紫线----历史文化街区、优秀历史建筑及文保单位的边界控制线;
5、城市黄线——对发展全局有影响、必须控制的城市基础设施用地的边界控制线。
有的人会以为“一张蓝图”是指城市蓝线,这是最低级的错误。“一张蓝图”的提法来源于我们的总书记。2012年12月4日,习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同时总书记反对“一任市长一张蓝图”,强调要一茬接着一茬干。2013年12月习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建立统一的空间规划体系,限定城市发展边界、划定城市生态红线、一张蓝图干到底”。随后,2014年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司司长孙安军在海口举行的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上表示,住建部与发改委、国土部、环保部正在联合开展“多规合一”试点,目前已经确定28个试点市县(区),旨在探索城市规划实现由“一张蓝图”指导。
自此,“一张蓝图”的提法就成为城乡规划信息化最最常见的一个词啦。
“一张蓝图”生于2013年。
再说下国土资源“一张图”。2007年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大家应该都清楚,2009年形成初步成果,后续按照年度要进行土地变更调查,当时国土资源部徐绍史部长要求全国遥感“一张图”,后续要求基于这张图进行数据库建设,这个数据库逐步扩展到矿政管理、地质勘查管理、地质环境管理、地质灾害的管理等…..慢慢底“一张图”就蜕变为“一张图”数据中心;再后来个别地方进一步扩大“一张图”的提法,不仅仅是“一张图”数据中心,就连基于这套数据中心搭建的业务系统也被包含到“一张图”的里。
自此,“一张图”的提法就成为国土信息化最最常见的一个词啦。
“一张图”生于2009年。
表面上看“一张图”其实比“一张蓝图”年长四岁,但它的辈分明显低了一辈。时至今日,机构的整合,两者的地位其实可以再思考思考。
回到最初,“一张蓝图”的概念感觉在缩小,你体会一下:“一任市长一张蓝图”、“一张蓝图干到底“、”一张蓝图业务审批“……前面偏宏观、再到中观、发展到同一套数据底图做审批了,走到了国土资源”一张图“的概念了;当然”一张蓝图“的概念还是有很多其他含义的,比如一套标准、一套规划、一套指标……就是没有国土资源”一张图“好理解。
国土资源“一张图“的概念从出生后是在扩大的,最开始只是遥感一张图、然后到所有国土资源数据的“一张图”,并且这个“一张图”有比较明确的概念,用最形象的图就是千层饼的图,一看大家都明白啥意思。
到现在已经发展为自然资源“一张图”,数据的范围、内容更加广泛,但“一张图”的地位越来越低,比如比较强势的物理集中向逻辑集中模式的改变;一些衍生词也同时出现,比如“一张底图”的混淆捣乱等等,在一些技术架构上也受到比较大的冲击,前面写过《国土资源“一张图”走到了尴尬的尽头》可以翻翻。
讲真的就像以前小胡子分析“多规合一”这个词一样,很长时间都在犯迷糊。最后得出结论是(参考《到底是“国土空间规划”还是“多规合一”》):国土空间规划改革前它是动词,规划不合一,大家把它做合一了;国土空间规划改革后大家还提多规合一,它就是一名词或者是一个形容词了,多规合一是一种状态。到如今“一张图”、“一张蓝图”自己又犯迷糊了,谁轻谁重呢?小胡子尝试这么理解一下:“一张图”主要落在数据层面上体现,它是自然资源管理的基础和底板;“一张蓝图”主要落在项目审批层面上体现,它是自然资源管理的标准和规则。“一张图”他就是数据体系,“一张蓝图”概念广泛抽象,既包含了同一套数据基准,也含有审批的规则、规划的基底、权责的明确……
就像规划的同志抱怨各种平台、系统名称难记一样,小胡子觉得未来信息化在细节处还是多考虑一下,有些东西真的会犯迷糊。
重 要 说 明
文中观点系个人思考与任何单位无关,不代表任何一方。
如有不适,可以通知小胡子立即删除、停止传播。
有进一步交流学习的可以加小胡子微信:gisgisgisgis。
历史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