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子弟 | 历史照片后面的故事
照片是历史的见证,每张历史照片后面都有一个让人难以忘怀的故事。
我们家里有许多照片,有的挂在墙上,有的摆在桌上,更多的则是放在相册里。有一张摆放地点最为显著的照片,是毛主席接见时的合影。
这张照片是1957年毛主席访问苏联时期,在克里姆林宫住处与当时随同访问的外交部礼宾司工作人员的合影。在忙碌工作之余,能够与伟大领袖合影留念,这是父亲(王雨田,时任外交部礼宾司司长)与他的同事们一生中极为难得的大事情。照片中他们难以收住的笑容,溢于言表。
虽然父亲已经去世几十年了,但当时父亲细致地装饰这幅照片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凡是到家的亲朋好友,我都会自豪地讲述照片的故事。这张照片是我们家最珍贵的传家之宝,将会世世代代地传承下去。
2021
01.01
Happy New Yea r
王雨田(左3)、韩叙(右3)、孙林(左2)
李文玳(右1)刘跃先(左1)***(右1 ?)
(照片王民伟提供)
01
毛主席只出国两次,都是去苏联。
第一次是在1949年12月6日至1950年2月17日。此行是乘坐火车,中途走走停停,到达莫斯科的时间是12月16日。毛主席此次去苏联的目的,一是给斯大林70寿辰祝寿,二是准备与苏联签订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
既然是去祝寿,当然要带些礼物了。1949年12月1日,中央给山东分局的电报中要求山东采购大黄芽白菜、大萝卜、大葱、大梨子各五千斤,作为送给斯大林70寿的礼品,而且物品质量要最好的。礼品是在毛主席的专列上专门挂了车厢运送的。礼品反映出淳朴、热情、重情、礼貌,礼轻情意重嘛。
在访问期间,毛主席心情并不十分愉快,曾经在一栋别墅里坐了十几天“冷板凳”。1949年12月22日,他参加了克里姆林宫举行的庆祝斯大林70寿辰的宴会,从晚上8时开始,一直持续到了第二天凌晨1点多才散。回到驻地,毛主席便对汪东兴发牢骚说:“我不知道苏联的宴会为什么要搞这么长?吃也没什么好吃的,看也没什么好看的,鼓了一晚上掌,手都鼓痛了。我们回去不学这个。吃饭就好好吃饭,看戏就好好看戏。”
后来周恩来总理也到了莫斯科,经过双方努力签订了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
2021
01.01
Happy New Yea r
周恩来总理签订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
第二次是1957年11月2日早晨,毛泽东率中国党政代表团乘坐由苏共中央派来的“图-104”专机从南苑机场起飞,赴莫斯科参加十月革命40周年庆祝活动,并出席64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中国党政代表团团长是毛泽东,副团长是宋庆龄,团员有邓小平、彭德怀、李先念、乌兰夫、郭沫若、沈雁冰、王稼祥、陆定一、陈伯达、杨尚昆、胡乔木、刘晓、赛福鼎。同时,彭德怀又是中国军事代表团团长。其中有许多中国著名将领:叶剑英、粟裕、谭政、洪学智、刘亚楼、肖劲光、许光达、陈锡联、刘震、刘志坚、萧向荣。郭沫若则是中苏友好代表团团长。
2021
01.01
Happy New Yea r
中国党政代表团在莫斯科
中方准备了反映中国在苏联帮助下实行现代化进程的鞍钢全景立体模型等礼品,以及中国传统手工艺国宝级的“北海全景”牙雕等礼品。这些礼品在中南海展示时,邓小平问“北海全景”牙雕是国宝级的艺术品,作为礼品送出是否妥当?后来了解到,创作这一牙雕的工艺大师当年五十多岁,仍有精力再创作同一主题的作品,这样就决定不更换礼品了。
11月2日莫斯科时间下午3点,中国代表团乘坐的飞机在伏努科夫机场降落,舷梯下是红地毯铺路,苏联党政领导人前来迎接。在一阵拥抱、亲颊之后,毛泽东检阅了三军仪仗队,并发表简短讲话,对苏联的盛情邀请表示感谢。欢迎仪式结束后,赫鲁晓夫陪同毛泽东同乘一辆装甲“吉斯”汽车,来到克里姆林宫。
2021
01.01
Happy New Yea r
毛主席到达苏联,在机场检阅仪仗队
(照片王民伟提供)
毛主席这次访问苏联,是自斯大林去世后的一次最重要的国际活动。在1956年,波兰、匈牙利发生反抗的动乱,苏联出兵进行了镇压。在庆祝苏联革命胜利40周年纪念并召开世界共产党、工人党代表大会之际,维护团结是重要内容。因此苏联非常重视毛主席出席活动及大会,给予毛主席极高礼遇。安排毛主席和代表团住在克里姆林宫内的捷列姆诺伊宫,就是一个破天荒的举措。赫鲁晓夫对毛主席说:“你住的捷列姆诺伊宫,曾是沙皇的寝宫。这里离会场即乔治大厅只有几十米远,有一条走廊通往乔治大厅。”
克里姆林宫的房间不但宽敞,装潢更是豪华。房间的墙壁都是用木头包上,用暖气和贴上瓷砖的大壁炉取暖,古老的大理石台阶铺着带有黄花的红地毯。
为了让毛主席起居方便,苏联根据毛主席的生活习惯重新布置了卧室:把原来笨重的钢丝床撤掉,换上一张宽大的木板床;把毛毯、鸭绒枕头之类的东西拿走,换上从北京带来的又长又宽的棉被和枕头;把卫生间的坐式马桶改成蹲式马桶;调整了床头上的灯光等等。赫鲁晓夫还亲自到克里姆林宫检查为毛主席准备的卧室,看到那张硕大的木板床、薄薄的被褥,他做出评价:“丛林里来的战士!”在卫生间,赫鲁晓夫看到,原来的坐式马桶的四周用瓷砖垒起,与坐桶一样高,从旁边砌起了一个台阶,装修了护栏。赫鲁晓夫不解地摇摇头:“难道蹲着大便更舒服?”
2021
01.01
Happy New Yea r
捷列姆诺伊宫
还有一个小故事:当时,苏方为防止毛主席在观礼台上站的时间长而脚受冻,曾想为他做一双厚的毛皮鞋,但被毛主席拒绝。11月4日上午,苏方警卫人员陪同莫斯科一家著名鞋厂的一位师傅来到毛泽东的住所。警卫人员对在场的中方人员说:11月7日那天,毛主席要在红场观礼台上站几个钟头,我们首长担心毛主席的脚会冻伤,要我们给他定做一双厚的毛皮鞋……当毛主席知道后非常生气,责怪说:“我们这次来,人家对我们招待得这么好,不要再向人家提这样那样的要求!”当知道还要缝制一顶皮帽子时,毛主席说:“一概谢绝。总之,为这些事,不要麻烦人家。”
2021
01.01
Happy New Yea r
1957年毛主席参加苏联革命胜利40周年活动,在红场观礼台上阅兵
细节之中,看到的是淳朴!
02
几十年过去了,我一直想弄清楚毛主席接见时照片上的那些外交部礼宾司工作人员名字及简历。随着时光的流逝和知情人的离去,难度越来越大了。
照片中所知道的情况如下:
王雨田:历任驻民主德国大使馆参赞;外交部礼宾司、苏联东欧司(社会主义国家司)司长;驻苏丹大使;外交部西亚北非司司长;中国驻肯尼亚、刚果(布)、联邦德国大使。
韩叙:历任外交部礼宾司科长、专员、副司长、司长;驻苏联使馆参赞;驻美国联络处大使级副主任; 美洲和大洋洲司司长;外交部副部长; 驻美国大使等职。
孙林:曾任外交部条约法律司司长。
李文玳:(不详);
刘跃先:(不详)。
***:(不详)。
再发一张毛主席接见礼宾司工作人员的照片。这张照片从地点、位置、背景都与前一张相同,甚至就连表情也大致相仿。你能够看出照片中的区别吗?
2021
01.01
Happy New Yea r
王雨田(左3)、韩叙(右3)、孙林(左2)
李文玳(右1)、刘跃先(左1)、***(右1?)
(照片王民伟提供)
几年前,我曾经在博客中发表过一篇有毛主席在克里姆林宫与外交部礼宾司工作人员的照片。不久就有一位网民留言说:“这幅照片共有二张!”当我询问原委时,他告诉我是他父亲(刘跃先)讲的——“当时在照完照片后,毛主席发现王雨田和刘跃先都戴着眼镜,就担心眼镜会反光影响照片效果,嘱咐再照一张。”这样就有了同地点、同人员、同位置的两张照片了。
有两张照片的事,我父亲没有讲过,家里也没有保存,我也就无处得知了。没有想到几十过去了,竟然有这么重大的收获,真让我喜出望外。很快他就把照片传过来,我家又多了一件传家宝。
很遗憾的是,由于我的电脑发生了故障,所存资料荡然无存,把与刘跃先后人的联系方式及交谈内容遗失。在记忆中,刘跃先1958年被定为右派,遣送回老家,后来当了一所中学的外语老师。我真的希望他的家人能够看到我的文章后,再次进行沟通。
细节之中,看到的是宽厚!
03
1957年11月27日,虽然晴空万里,但寒风骤起,一丝丝凉意袭来。在北京南苑机场,密密麻麻的人群安静地等候着迎接毛主席的到来。毛主席是率领中国党政代表团,参加苏联庆祝十月革命胜利40周年活动和64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后胜利凯旋的。人们翘首以盼,不一会儿天空上出现两架大型飞机。于是机场锣鼓喧天、欢呼跳跃地热闹起来。
苏联用两架当时最先进的“图-104”,将中国党政代表团送回中国。父亲(王雨田)是乘坐第一架飞机回来的,因为还有许多外事工作要做。当父亲忽然看到我,尤其是看到我被安排给毛主席献花时,非常惊讶又异常兴奋,嘴巴笑得合不拢了。
2021
01.01
Happy New Yea r
给毛主席献花 王民伟(右2)
(照片王民伟提供)
这次在飞机场父子相逢,并不是刻意安排的。当时我在“十一小学”上四年级,住在学校。我这个人平时不爱说话,也不好动,没有什么才能。但是特殊的体型——胖,却给我带来了难得的机遇。有一天正和同学们在教室里专心听课,教室外的走廊上有几个人正在向教室里张望(教室靠走廊一侧是窗户),并且还指指点点地不知道说什么。下课后老师通知我去教导处。我惴惴不安,反复想自己并没有做违反纪律的事情,干嘛要叫我去教导处呢?在教导处里除了认识的老师外,还有几个不认识的叔叔阿姨。他们拉着我的手告诉我:“要你去执行一个光荣的任务,给中央领导献花。”这才使我紧张的心情得到放松。
2021
01.01
Happy New Yea r
(照片王民伟提供)
过了几天,我和几个同学到了北京市委大楼团市委办公室。先是由一位阿姨训练我们如何献花,然后给我们换上漂亮的衣服(有大衣、皮鞋)。在分工的时候,我和一个女孩被荣幸地挑选为给毛主席献花。
在南苑机场,欢迎毛主席访问苏联归来的中央领导人早就聚集在机场等候了。我记得贺龙老总跟我们几个手拿献花的小伙伴开玩笑地说:“献完花要早一点儿转过身来,好抢镜头哦。”
飞机徐徐下降,稳稳当当地停了下来。在一位阿姨的指挥下,我和同行的女孩站到了毛主席的对面,敬礼——献花——握手,顺利地完成了给伟大领袖毛主席献花的光荣任务。当我紧紧握住毛主席手时,却激动地说不出话来,停了一会儿才说出:“毛主席好!”很快我就被人群挤到一边去了。就这样我代表全国少先队员完成了这次献花任务。
这么多年来,让我最遗憾与后悔的事情,就是当时没有听贺老总的话,献完花后立即转过身来留下那珍贵瞬间的纪念,也曾经责怪过那位女同学怎么偏偏挡住了我,使我只露出半边脸。我不知道她的名字,只知道她是“六一小学”的学生。如果能够有机会遇到她,我一定将照片送给她留念,让她世世代代珍藏。
这张照片能够留存于世,也是来之不易的。如果不是我父亲及时收集,恐怕我就没有照片可以来回忆那一生中最辉煌的时刻了。我父亲第二天就到新华社去寻找照片。非常可惜的是没有找到合适的照片,最后还是从废品堆里挑出只有半张脸的照片底片。虽然不太满意,但是有总比没有强。况且毛主席的这张照片拍得非常好,毛主席戴着礼帽的照片为数并不多,就更弥足珍贵了。
每当我端详这张照片时,自豪与骄傲充满胸膛。有这样的经历,一辈子已经足矣!
细节之中,看到的是幸福!
历史需要细节!每个人的经历和见闻,都是一根历史的细线。无数人的细线,编织出最壮丽的历史篇章。
我在写历史!
- end -
作者 | 王民伟
编辑 | 外交官说事儿 青岩
王民伟,自由撰稿人,钟爱外交史事方面的写作,曾出版《历史需要细节 一个后代眼中的老外交家往事》。
作品专辑
外交书屋
滑动查看更多 点击了解详情
倾听外交
滑动查看更多 点击查看大图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