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民进扶贫·感悟 |黄守清:我参与了“好人村”西埔村的文化精准扶贫

民进网 2021-06-20

点击上方“民进网”可快速关注


用文字记录,用真情讲述。

今天的“民进扶贫·故事”系列,来听惠州民进会员黄守清讲述自己参与“好人村”西埔村文化扶贫的那些故事和感悟……


如今的“好人村”西埔村


当我们沿着省道S244线,再次踏上征程前往广东惠州龙门县城北面龙田镇西埔村方向时,我又回想起2017年初至西埔村时的景象——那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农村村落,全村总人口1800多人,下辖20个村民小组,山清水秀,民风朴淳,拥有百年古碉楼、古祠堂和古围墙,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古村落。而最令我惊讶的是,一个距离县城仅3公里的古村落,竟然是广东省省级贫困村。

同时,西埔村又是广东省乃至全国,绝无仅有的“好人村”:同一个村有两位村民入选“中国好人榜”,一位是带携、帮助两百名残疾人的“独臂雷锋”程木华,另一位是厦门鼓浪屿跳海救人的黄子能。可以说,西埔村精神文化内涵的“富裕”远远超越了它物质经济的“贫困”。

刚来到这个古村时,我有点大失所望,村容村貌难堪,古建筑破旧失修,杂草丛生,污水垃圾随处可见,好人精神和宗族祖训难以依托现存古村旧况代际传承并发扬光大。

其实,西埔村并非基础条件的“穷”,而是精神文化上的“贫”——这是我们找到的西埔村贫困的根源所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扶贫先要扶志,要从思想上淡化‘贫困意识’”。于是,我们下决心发挥民进文化界别的独特优势,助力西埔村的精神文明建设。

从2017年开始,惠州民进发动和组织热心会员积极参与西埔村文化精准扶贫建设,我跟随着民进惠州市委会的领导、干部和会员同志们深入西埔村实地查看村落,与镇村干部交谈,拟定文化精准扶贫方案,召开启动扶持建设会议,检查建设成果,为建设文化西埔谋思路、建未来。

我们立足文化界别特色,号召惠州民进画家,在西埔村成立开明画院采风基地,用笔描绘美丽的西埔村色;我们发动会员募捐资金建设配套设施,与惠州慈云图书馆、惠州学院联合捐赠书籍和办公设备,将一本本书籍和座椅搬进室内,筹建开明书屋;民进惠州市委会的机关干部和会员同志们努力联系、协调各部门,成功组织了由省市民进、惠州市政协和龙门县(镇)共同举办的“传递爱心、助力精准扶贫”活动,大力宣传了西埔村的好人精神和古村景观,丰富了西埔村的文化生活,文化精准扶贫服务也让我们自己受益颇丰。

西埔村的中国好人故事系列墙画


近三年的文化精准扶贫硕果累累。如今的“好人村”西埔村,人人以做好人为荣,处处传颂好人故事。村里成立了互助合作社,一方有困难,八面来支援;制订了《“好人村”公约》,人人遵守,互相监督;建立了村民服务中心,服务群众,便民利民;设立了爱心基金,扶贫助困,奖教奖学;建起了免费阅读亭、藏书角,设置了碉楼文化馆,展示村史文化,农耕文化以及其他中华传统文化;树起了“中国好人榜”“广东好人榜”“惠州好人榜”“西埔好人榜”,好人文化尽收眼底;完成了成百上千幅中国好人故事系列墙画,游人观画,感染于心,教化于行。再加上市政协和相关职能部门对口扶贫实施的规范垃圾堆放点、污水净化排放、村道绿化美化、村庄风景林建设等人居环境整治和项目扶贫致富工程,西埔村的经济发展、村容村貌、人文气息已今非昔比。

西埔村的开明书屋


我们在西埔村的文化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赢得了西埔村村民的掌声、得到了地方政府的肯定和支持,作为参与成员之一的我,对这次扶贫工作体会深刻——首先是民进优势的发挥与文化精准扶贫紧密结合。充分发挥民进会员的专长,我们的文化精准扶贫工作得以顺利完成。

其次是组织得力,各界力量鼎力支持。从民进惠州市委会机关到我们团队的每个参与会员,都能做到积极参与,乐于奉献,服从组织安排、按步落实方案,利用本职工作的优势,积极沟通各友好单位取得支持。

再次是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接到工作任务后,我们多次不厌其烦地下到西埔村,与村民、村干部沟通交流,了解他们当前的文化现状,尊重村民的实际需求,结合西埔村本土文化特色和惠州民进文化精准扶贫的实际能力,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文化精准扶贫方案,通过文化项目改造的落地实施,增强了西埔村的文化气氛与深厚内涵。

最后是文化精准扶贫扶“志气”,开“民智”。文化精准扶贫扶起了村民的“志气”和“信心”,扶起了村落发展的希望,我们对西埔村开展的文化精准扶贫活动,让村民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丰富了文化精神的物质载体,中国好人、西埔村村长黄子能主动发挥“领头雁”作用,以实际行动传播正能量,义务兼职为参观者讲解古村文化和讲好好人故事,西埔村的古村记忆、宗祠文化和好人精神,将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统一,夯实了西埔村的文化根基,点燃了西埔村村民“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决心和信心。

我是一名民进会员,民进会员是一种荣耀,更是一种责任,积极参与民进文化精准扶贫工作,增强了我为社会服务、为人民群众多办实事的能力,也为2020年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尽了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END—


  来源:民进中央社会服务部,作者系惠州民进会员、惠州市第二中学教师黄守清。本文略有修改。

点击了解更多民进扶贫故事

记得点赞分享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