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六扇门之捕风铁鹰009:毛骨悚然的现场
京城六扇门之捕风铁鹰008:死者的裁判
老鹰办案的时候Professional + Energetic ——用世界通用的说法,富有职业精神而且精力充沛,这样长期接触恶性案件的老警官出现对案犯的同情比较罕见——尽管是在案件告破的数十年后。据我了解,这个案子的作案者实在没有太多可同情之处。
根据警方勘查现场后的推测来看,案犯杀人的经过令人毛骨悚然。
负责现场痕迹勘查的是四科一位主任,他的报告显示在客厅沙发前发现喷溅状血迹,沙发后的墙壁上也有,这应该是案发的第一点——作案者用钝器猛击了受害者的头部,造成其左右枕骨等处骨折。
整个客厅一片凌乱,显示受害者被击打后曾顽强抵抗。在大门侧面墙壁上约150厘米处(即老邱看到的那处比自己稍低的血迹)有连续的撞击痕,细心的技术员在墙壁上发现了少量毛发,经检验属于死者。
这说明搏斗中可能死者感到支撑不住,试图逃向房门,却被案犯抓住,揪住头发将其头部朝墙壁上猛烈撞击,造成死者鼻梁骨折,头面部多处骨折和软组织挫伤。凶犯用力之猛,乃至死者的头发都被揪下了一绺。
至此,死者失去反抗能力,被凶犯用绳索勒死。
在受害者已经死亡之后,案犯又用刀割开了她的腹部,造成内脏外溢,并用刀刺戳其双目。
到现场的两位国家级领导人估计对这样惨不忍睹的情景印象深刻,一致表示,案犯手段残忍,希望公安机关尽快破案,依法严惩。
被害人是个平时与人为善,和人没有矛盾也从不制造矛盾的人,以如此手段将其杀害,案犯有何同情可言?
▲ 科学院图书馆,案件的侦破和研讨便利用了其中一个阅览室进行
老鹰还是把这个案子的前后谈了。结合老邱提供的情况才发现,这个案件,固然有凶残的表象,但还有另外一面——这个案件属于那个时代的高智商犯罪。
据老鹰回忆,这个案子的报案人便是死者的丈夫。这是个颇有气度的老知识分子,副研究员,学问不错,在单位人缘也不错。
不过公安人员并不会仅仅停留在表象认识,而是对他也进行了观察和调查。结论证明他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和被害人已经结婚二十多年,有一儿一女。
据这位研究员说,他妻子那天工休,自己是七点多钟出门上班的,随后两个子女也陆续出门,一个上班一个上学。那天上午工作不忙,大约十一点钟他回家准备和妻子一起吃午饭,结果却发现大门虚掩,妻子遇害。
调查的过程,如老邱所言的确不顺利。
公安人员在现场找到了二十多处血迹,均为受害者所留,推测当时气候寒冷,凶犯衣着较厚且可能戴了手套,所以在搏斗中并未受伤。案发的单元房周围人们大多上班上学,无人觉察异常。
进行痕迹检验的技术员在门厅地面上提取到了两枚完整而且不属于死者或其丈夫的足迹。
技术员对门厅进行检验后,又对受害者子女的两个房间进行了检查,都没有发现犯罪者留下的痕迹。不过,在卫生间的水槽中有少量血迹,证明凶手行凶后还冷静地洗手洗脸,然后才离去。
对受害者和丈夫的卧室进行检验时,发现其存折并未被盗。而且,受害者的手表是块名表,也没有被带走。
这和一些案件中有罪犯在犯罪过程中主人回家引发凶杀的情况不一样,凶手可以断定是直奔死者而来,双方仇杀、情杀的可能性比较大一些。
侦查员和保卫处的工作人员开了个会,朱峰等人反复讨论,认为现场的钱款贵重物品没有丢失,应当不属于谋财害命。
作为归国华侨,死者性格谨慎,在此前历次政治运动中能躲就躲,远离是非,似也无仇家,这种性格带入生活中便是谨小慎微。平日若有人上门,她必然是先看清来的是谁才会开门。
遇害时她是一个人在家,这个习惯会更加坚持。现场门窗锁扣均无破损,由此可见,对她进行攻击的可能是她的熟人。
老鹰他们还注意到一个特别的地方,那就是死者应该是坐在沙发上遭到第一击的,这说明来人可能还不是以修理工或者检验员身份进入她家的,而是具有客人的资格。
然而,这里面又有一点不可解之处——死者遭到的第一次打击击伤了她的枕骨,这个地方在头部后方,如果两人都坐在沙发上,或者另一人站在她面前,都很难攻击到这个部位的。
推测案犯是忽然将她头朝下按住,或者是诱骗她低头,而后开始行凶。
还有一点支持熟人犯罪——案发时这一家四口正好三人不在家。
如果是熟人作案,案件的嫌疑人范围便可大大缩小。
当然,警方并没有排除其他可能,比如他们专门派出一队人马对无线电元器件厂进行调查。毕竟死者的身份是会计,在这个位置上难免得罪人,会不会是因为这个原因引来了杀身大祸?同时,对她子女的社会关系也进行了调查。
无线电元器件厂那边的调查显示该厂财务清爽;死者的子女社会关系也十分单纯,没有发现因为他们的问题导致有人会去杀他们的父母这种情况。其丈夫整个上午都在单位,中间并无离去,而且工作有板有眼,不似有何异常。
疑点还是回归到熟人身上,而老鹰提出一个观点,让嫌疑人一下被切去大半。
老鹰在勘查时听到最初到现场的工作人员讲过一句话,他越想越有道理,便在开会时说了。那句话是这样的——“这现场怎么活像两个老娘们打架啊?”
这话传得粗俗,但老鹰绝非无的放矢,他实际要说的是——案犯可能是一名女性。他这句话引发了共鸣,在场的公安人员也有同感。
尸体上出现大量创伤,一方面可能是罪犯十分残忍,但另一方面则可能是罪犯的力量不足,无法一下将受害人杀死。结合其它一些特征,作案人是女性的可能性很大,而且年龄不会太轻。
最终,提出的案犯形象是这样的——女性,身高一米六左右,年龄在四十岁以上,与被害人家庭有较熟悉的关系。
在那个时候,人员流动有限,社会关系相对简单,有了这样的范围,应该比较容易找到凶手了吧?
然而,她家的熟人经过排查,竟然没有一个被公安人员列为重点嫌疑人。
那名真正的案犯,在这个过程中也一度被排除了。
为什么呢?
也是没有作案时间。
【待续】
对世界多一点认识,关注【老萨有发现】
点击关键词即可阅读相关文章:
一人单挑32架轰炸机 | 向日葵谋杀案 | 故宫暗箭 | 坑日军的水牛 | 东北爷们儿抗日 | 陈赓古灵精怪 | 慈禧之死 | 朱祁钰与朱祁镇 | 红军研究航母 | AV女星 | 地沟油与垃圾车 | 地铁痴汉 | 滑头美猴王 | 中国大妈买爆日本 | 早高峰地铁 | 柳岩 | 疯狂动物城 | 板车院士 | 古代吃货 |寻找幽灵 | 宣武父女冤魂复仇 | 六二五七列车谋杀 | 赵四小姐独家照片 | 张作霖的豪车 | 民国野蛮女友 | 百年前北京 | 日本王牌飞行员 | 明朝大炮穿越抗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