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疫情和“后疫情时代”企业的应对策略

张景云 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 2023-02-02


疫情和“后疫情时代”企业的应对策略


“新冠”疫情下市场的主要特征

      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不仅对人们的健康带来风险,也给中国经济乃至全球经济一大重拳。“新冠”疫情下市场的主要特征:

人们减少聚集和外出,生活消费基本“宅家”进行。在 “自给自足”的模式下,“口罩”“医用防护服” 和“医用酒精”等特殊用品供小于求,日常生活用品保持平稳,家庭生活场所以外的社会活动所引发的服务市场需求急剧下降;

企业的生产方式发上变化,线下实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受限

■“供”与“求”的时间和空间连接被阻滞。“新冠”疫情下,实体店暂缓开店,物流受到影响,“供”与“求”难“见面”。人们的消费需求发生变化的同时,对于企业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结构和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企业当前的主要做法

      疫情对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冲击最大。他们采取的主要策略是:第一,积极应对,灵活应变。比如,餐饮企业开发便民亲民的新菜品,重点在网络开展营销;服装企业增加新的生产线,提供疫情防控医用服装等。第二,坚守岗位,保障突发事件情境下的供应,比如,疫情期间,全聚德长沙店有为周边百姓和商场内其他商家留守员工设计制作便民健康盒饭。第三,依托自身优势生产并捐赠医疗物资,如白酒企业捐赠医用酒精、服装企业提供护士鞋等。第四,在线上进行员工培训和学习,通过疫情期间的休整,为复工后进一步做好工作奠定基础。第五,开展企业社会责任。疫情期间,企业积极开展社会责任,捐款捐物,提升了企业的认知度和美誉度。

(图片来源:搜狐新闻)


相关建议

      经过疫情的洗礼,体现了企业在困境中生存的“韧性”。企业需要进一步创新经营模式,更好地适应疫情和“后疫情时代”消费者的需求。

      第一,提升标准化管理水平。疫情对企业的标准化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食品、药品、用品和服务安全问题引发高度关注。一是在常规标准化生产和服务基础上,增加了疫情防控标准化流程;二是在保障菜品、食品和药品安全的同时,还要保障公共空间的卫生安全;三是对消费者“触摸”商品和接触服务的安全和防控的标准化程度提出更高的要求。

(图片来源:美团)


      第二,创新经营模式。疫情对餐饮行业的经营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人们在对“聚餐”产生防卫心理的情况下,需要转变中餐服务方式,并倡导积极健康的用餐方式,在经营模式、菜品结构、就餐模式及服务流程等方面开展创新。
      第三,在危机中找商机,积极应变市场。新冠疫情的出现是一个突发性的市场营销环境,面对这一环境,积极应变,企业不但可以尽可能减少经营风险,还有可能开发并赢得新的市场。比如,疫情引发了全社会对中医药疗效的关注,中医药企业和相关服务业可借助此热点议题开展话题传播,提升公众对中医药产品、服务和品牌的认知度,更好地拓展国内和国际市场。
      第四,拓展和深化合作领域,结成“命运共同体”。面对突发疫情,上下游供应链和利益相关者可以结成命运共同体(如,餐饮+食品+养殖+网店+零售),跨界合作,互通有无,共享资源,共同承担风险,谋求长期合作共赢。(图片来源:和讯新闻)
      第五,战略讨论与企业文化传承。新冠疫情给企业的快速发展降温的同时,也给企业沉淀下来思考的时间。一方面,企业可以开展未来战略讨论,面对疫情及“后疫情”时代,对企业所在行业有何影响,带来的机会和挑战,应对策略等,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为企业战略转型出谋划策;另一方面,开展全员学习和企业文化传承。“磨刀不误砍柴功”,企业可以安排员工将自己经历过的企业重要事件记录下来,在线上组织学习讨论,提升企业的文化积淀与传承性。
      第六,提升企业社会责任的适需性和有效性。在开展企业社会责任时,不仅要注重资金与物资的数量,也要注重提供物资的品种结构与提供形式;不仅注重物质支持,也要注重精神和心理的支持;不仅注重武汉疫区的对接支持,也要注重所在地域的防控责任。通过调查研究,有针对性地提供帮助,善于用从细微处着手,善于用情,在提供适时、适需物资支持的同时加上鼓励和暖心的话语,会有更好的效果。


end


张景云

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推荐阅读

● 芽咪·格林国际婴幼学苑的关系营销

● 当疫情“大考”来临时,京东如何应对

● 疫情下的定制家居行业该如何突围

● 多多熊美育的“全面转OMO”战略

● 深圳诗莉莉酒店的预售营销

● 稀缺诉求双刃剑,疫情之下请谨慎

● 新冠疫情下缓解消费焦虑、促进居民消费的对策建议

● 疫情激发变革,家居企业危中见机 —— 班尔奇家具(上海)的应对之策

● 来了!来了!“疫情风暴”突袭,洁婷沉着迎战


 加入学会,共襄盛举!


欢迎各界朋友赐稿:

学会邮箱   cmau@cmau.org.cn 

执委会邮箱 cmau-ec@cmau.org.c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