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数学一听就会,一做就废,为什么?(上)

罗胖子数学 罗胖子数学 2021-03-30

很多同学在学习初中数学的时候,特别是学几何证明题的时候,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上课的时候听老师讲的都懂,感觉是都学会了,实际上轮到自己做题的时候,即使给出的练习题与老师讲的是同类型的,看着还是不会做,但是老师一说答案,又感觉很简单,自己不应该想不到,这就是大家经常说的:一听就会,一做就废。


若是把这个问题拿去问数学老师,大部分老师的回答都是:做少了,多做就会了。接着家长就开始给孩子布置大量的数学练习,开启了题海战术。这时候,会出现两种情况:


一种是经过长时间大量的刷题,孩子遇到题目就慢慢开始会做了,于是家长得出一个结论,数学还是要靠刷题,但是想想还有这么多门课,就觉得时间不够用。


另一种是刷了好多题,依旧原地踏步,不要说遇到新题了,就是做过的,再次遇到还是不会,一次一次失望之后,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孩子数学没啥悟性,只能到这个程度了,能力有限,开始接受这个现状,在保证数学成绩不掉下去的情况下,把精力放在其它科目上,尽量靠其它科目均衡一下总分。


但是这个问题的原因,真是如此么?如果真如上面所说,那么决定孩子初中几何是否学的好的主要因素,就是智力。这个观点我是不敢苟同的,因为我一直强调,初中数学,还没有到拼智商的时候,大多数比的是学习习惯、态度和方法。


那么,我们来分析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觉得有以下两点原因:


一、老师是否真的会讲课?

我也经常在网上看一些老师讲课的视频,本想着是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但是有时候真的是一边看一边吐槽。举个例子吧,曾经看见一个年纪比较大的老师在讲一道几何证明题,他一上来第一句话就是:做辅助线,延长AM至D点,使AM=DM,连接CM。接着就是:显然,△ABM≌△CDM。后面就blabla的顺理成章的把整个题证明完了。很多家长还觉得这老师讲的很好,但是并没有没注意到,这里最大的两个槽点就是:

1. 为什么这样做辅助线啊?你当老师的,你有答案你当然知道这样做辅助线,我一个学生,刚开始学,我凭啥想的到呢?

2. “显然”?对不起,我觉得这个一点都不显然,你觉得显然那是你教了几十年了,你当然觉得这是显然的,我一个学生,刚开始学,我凭啥觉得显然呢?


实际上,一个老师会不会教书,跟是不是教了很多年,真的关系不大。有些人教了一辈子,但是从来不反思,其实也没啥长进。(这一点像极了那些做了很多题,却从来不总结归纳的学生)然后由于教的时间长了,每年当然能遇到极少数学的还不错的学生,就觉得自己教的肯定是没有问题的,你学不好不是因为笨,就是题做少了。他也不管学生是不是因为提前学过了,还是天赋异禀,反正有学的好的,就不是他的问题。关键你还不能杠,你要是家长去问,他放在嘴边的话就是:那为什么别的同学能学会捏?你要是年轻老师去问,他轻点的说法就是:年轻人,你要学的还很多。要是不客气,直接就是:我教了一辈子了,需要你个乳臭未干的来教我?年轻人,谦虚点,你还够学。直接倚老卖老,怼死你。


但是我就想问一句,你这样讲题,跟学生直接看答案,有什么差别?如果硬要说差别,那就是学生直接看答案更快啊!那要你老师干嘛?你顺着把答案读一遍,再抄黑板上,你是猴子派来耽误时间的么?


这种课是最要命的,因为作为家长来说,觉得老师经验丰富,也确实有学的很好的同学,那剩下的不就是:刷的题少了,或者智商不够么?本来还挺有学习兴趣的学生,就这样搞得开始怀疑智商了,还不知道为什么。但是你冷静下来,客观的想一想,为什么会造成你觉得你听懂了的错觉呢?别急,马上告诉你答案。


二、学生是否真的会听课?

如果你很幸运,没有遇到上面说的那种老师,而是遇到跟我一样,讲题的时候,把完整的思路展现在你面前,从怎么思考,怎么做辅助线,怎么尝试,猜测,然后验证,一步一步都讲给你听,但还是学不好,就要思考一下,你是否会听课了。我在前面的“文章里面说过,听数学课,不要急着记笔记。重点是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而很多同学,注意力在抄解题步骤。那么上面描述的两种老师在你看来,可能没什么差别。而且很可能你更喜欢第一类老师。因为他不会在你笔记抄到一半的时候跟你说,这个思路错了,我们重来。


现在回答刚才提出的问题,为什么很多学生觉得自己听懂了呢?实际上,几何题最难的就是开头,那几根辅助线怎么来的想不到。我经常会遇到学生过来跟我说:老师,你把辅助线告诉我,我就会做了。结果,老师不讲为什么这样做,上来直接就讲辅助线的做法,后面顺理成章的把证明过程讲一遍。作为学生,你那真的是听懂了么?你明显就是跟着老师的思路,验证了一遍答案是对的。这种逻辑上严谨的,无懈可击的证明,你每一步跟着听下来,当然都觉得是对的,于是就觉得自己听懂了。这跟你觉得书买了就等于看了,办了健身卡就会瘦一样的自欺欺人。只不过这种“会了”比后面说的,更隐蔽,更不容易察觉。


这时候就可以解释前面出现的两种情况了,那些通过刷题慢慢开始会做了的同学,大多数是能记住这些解题步骤,并且不乏有些同学其实是有归纳能力的,就像春晚上那个相声讲了100-70=30,他至少知道100斤鱼卖了70斤,还剩30斤,这是一回事。有些家长可能会说,这本来不就是一回事么?但是作为一个教了十年的老师,我可以负责的告诉你,很多学生,在学几何的时候,你就是随手把图转个角度给他,他就不会做了,更别说设计一点小陷阱,隐藏一些线段这种高级一点的出题技巧了。碰到这种学生,他再怎么刷题,不都没啥效果么?


遇到这种问题,该如何解决呢?扫码关注公众号,点个“在看”和“赞”。下一篇罗胖子将告诉你“数学一听就会,一做就废,怎么办”

              

由于公众号注册晚了,不支持留言功能,只能用小程序暂时解决一下了,有啥想问的想说的,可以点留言区留言,用户体验感是稍微差了一点,但是我这零排版您都忍了,这点您也顺带迁就一下吧,谢了


往期教学心得:

学习路上你想抄的捷径,都将成为必踩的坑

如何改掉孩子“粗心”的毛病

说你娃有数学天赋的,你应该谢谢他没见过世面

为什么孩子平时考试成绩很好,大考试却下跌很厉害?

写在考前(必看)

一个熬夜者的自白:我是如何走上这条不归路的

小升初,该干啥,如何避坑(一)

新初一的家长,开学考试之后,就问你慌不慌,不想盲目被割韭菜,看这里

总结七上,预见七下

中考好不好,七下见分晓

比起九年级“亡羊补牢”,不如七年级“未‘补’先知”

由于微信平台算法改版,公号内容将不再以时间排序展示,如果您想第一时间看到我的推送,强烈建议星标我的公众号。星标具体步骤为:在公众号主页点击右上角的小点点,在弹出页面点击“设为星标”,就可以啦。感谢您的支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