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孤独的聂隐娘

王写写 论戏书影 2024-02-10

(作于2015年9月)


一直想写《刺客聂隐娘》,惟恐言之无物。侯孝贤的作品,我自觉无能评价。从其十余部电影一路看来,每每心情复杂之余,又不免无言。老人的许多电影,戏力寡淡,然感情却极饱满。这种莫名的“间离”效果常常令人呃叹,却又无法再次复述表达。侯孝贤有自己的镜头语法,往往不用故事驱动作品,但角色又是外放的,大量的长镜头渲染情绪,却淡化调度。这种拍摄方式对观众不友好,曾也招来过业内人士的非议。而侯孝贤就像许多自己作品里的角色那样,不闻流言蜚语,独自坚守孤独。


想理解好《刺客聂隐娘》,绝不该忽视导演本身的经历和过往的电影作品。一部纯粹的作者电影,从创作伊始,便延续了自己鲜明的艺术特点。


如杨德昌、万仁、陈坤厚这些导演那样,侯孝贤的根深深扎在台湾土地上。他们是地域特征极重的优秀创作者,台湾之表里已经烙印在这些人的创作基因中。所以无论何种题材风格,这些台湾新电影的领军人物都不会、也不可能脱离对自己家乡的情怀。《聂隐娘》中,虽呈现的是晚唐之景,但在那层峦叠嶂、壮丽山河的画面之中,通过枯树和昏云笼罩一层萎乱衰败,这种景象亦频繁出现于他之前直述台湾的那些作品里。而藩王割据的历史背景,又何尝不是对割让台湾后殖民史的隐喻。

离不开台湾,即离不开日本。这座命运多舛的岛屿屈服列强统治半个多世纪,其文化形成了独有的内敛与坚韧。这片土地上的人生,也往往颠沛流离,安静又狂躁。回顾侯孝贤以往作品,在《风柜来的人》这部不止于描述青春的影片中,钮承泽饰演的阿清一伙在澎湖寻滋闹事,离开家乡后经历迷茫、欺骗与孤独,以及对着收音机学习日语遭朋友戏弄的细节,处处显着殖民历史留下的影响。而在《戏梦人生》和《悲情城市》的开场,那几行对台湾遭受殖民统治的简短字幕,就足以令人悲怆。也正是这些原因,侯孝贤早期的许多作品,无论从画面还是叙事手法来看,显出了许多日本电影的影子。于是到了《咖啡时光》这部作品,为了对影响过自己的小津安二郎致敬,他启用了大量日本演员,讲述了一个幽美静谧的台北故事,充分继承了这位日本电影大师克制隐忍的风格。


侯孝贤最初的作品,仍是比较通俗的言情电影。很快,从《儿子的玩偶》和《风柜来的人》开始,他固定住自己的电影语言。对这块长期漂泊在祖国之外的土地,以及生活在这片土地上那些没有家园的灵魂,他选择用客观冷峻的镜头去组织作品。因此,人们通过那些长焦镜头,清晰无比地看到了最真实的台湾,以至于有时真实到不忍目睹。这种风格通过《冬冬的假期》、《童年往事》和《恋恋风尘》愈发成熟,以致在“悲情三部曲”中达到国际声誉的顶峰,诚然,这些成就也归功于至今仍旧在与他合作的搭档:编剧朱天文、配乐林强、录音杜笃之、摄影李屏宾等。一直延续到《刺客聂隐娘》里,自然和人文两种景观都被侯孝贤遮上一层云纱,镜头或穿过障碍物窥视角色,或停留在旷野里等待角色前来,于是画里画外好似都显得寂寞苍凉起来了。这种客观、冷峻、极度的写实化,必然造就了戏剧冲突的淡化,也必会违背观众的娱乐取向。但侯孝贤并未背离电影的艺术表达,反之这种去戏剧化,反娱乐形式的影像,令他迅速形成自己的美学风格,也就给观众提出了更高的审美要求。直到现在,侯孝贤的作品中光影和色彩的力量大多是冲内的,并不像其他影片那样打向观众,而是击打在片中人物身上,在银幕里形成强大的气场和情绪。观众须主动踏进电影中的世界,方能感受到那令人窒息的独特美感。

如此看来,侯孝贤更像是用画面作诗的导演,其镜头也就显得极富韵律。寥寥几笔,一些留白,勾勒世间千姿百态。而诗歌的主体,则往往是自己的镜像。侯孝贤年轻时有过混迹帮派的岁月,从《风柜来的人》和《南国再见,南国》中可以捕捉到那段经历的影子。经典之作《童年往事》除了表达对自己家乡深沉的爱,同时亦少见地直抒强烈情感,隐晦地反映了一些政治诉求。他的大部分电影里,都有对自己青春的体现和缅怀,以及台湾人在都市和乡村中的生活状态。他把这些状态还原到电影中,并用之以小见大,折射家国之情。这种意象,无一例外地也都出现在《刺客聂隐娘》里。


聂隐娘这则故事,是侯孝贤对自己痴迷武侠那段时光的回馈。显然,在剪辑之后,本片是一部与原剧本大相径庭的电影。它几乎抛弃剧情,拒绝喧嚣,力求真实呈现晚唐人的心理状态,这些概念可在曾经的《海上花》中寻觅些许。然在创作技艺已臻化境的情形下,他坚决摒弃传统武侠电影的拍摄思路,只为呈现个王朝末期的凋敝世界。影片中,几乎看不到大市集,也很难有华丽丰盈的图景。府邸中笙歌群舞的段落,也被田季安的表情和动作描绘得空洞萧瑟。通过画面,侯孝贤完整地向观众展示真实的晚唐世界:寡言,沉静,凄凉,孤寂。那”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之盛唐已不复存在。月满星稀,低云垂地,镜头犹如真切放置在了千年前,”山村寥落暮烟微“的气象亦即得到完美呈现。《刺客聂隐娘》这首影像之诗,在把故事极端淡化之后,情思飘逸,格高气畅,显现出自成一体的雄浑明朗之美。


画面奇丽与枯萎并存,极简的对白,不动声色的表演风格,都是在延续美学的基础上加以更多发挥,影片的气氛也因此得到很好烘托。”青鸾“之说已完整表达了片中各人的孤独和坚持,这也很难不令人想到侯孝贤本身对艺术创作之路的执着。正如前文所述,镜头里的世界虽多了些壮丽,但这种与之前作品类似的样貌,及所处的历史时期,不免也有借古喻今之意,可谓是侯孝贤创作内容扩展后,对家乡深刻的思考。


舒淇与张震均曾跟侯孝贤有过合作,两人也同时出演了十年前侯孝贤的生涯总结之作《最好的时光》。如今来到安史之乱后的时代,二人在成片中的对手戏并不多,但对峙时的力量和复杂情感仍表现出色。几场去繁入简的打戏,张力十足。这些都保证了不破坏影片寂静氛围的前提下,不至过于沉闷。影片虽删减了大量关键戏份,但人物关系和简单的故事线并非梳理不清,不过这也并不是影片想表达的重点。


侯孝贤的电影虽然一直做减法,但配乐永远是一大亮点,用起来也非常克制。《风柜来的人》那段《四季》响起得恰到好处,《悲情城市》的日本音乐宏大深奥,令人无法忘怀。这次的《刺客聂隐娘》的片尾曲《Rohan》,则是十多年前一众非洲音乐家创作的布列坦尼音乐,布列坦尼风琴和双簧管迎合着非洲手鼓的节奏,配以李屏宾镜头中水雾氤氲,苍茫烟波的画面,实如山水画卷中的点睛之笔。


《刺客聂隐娘》全片向孤独和坚守致敬,也延展了侯孝贤的艺术风格,望老人继续坚持自己的创作之路,带来更多贴近现实的华语佳作。


更多精品文章:

蒙太奇 |《黑豹》2018奥斯卡 |《水形物语》|《三块广告牌》春节档 |《方形》2017电影十佳 |《嘉年华》|《寻梦环游记》|《不成问题的问题》|《王牌特工2》|《东方快车谋杀案》国庆档 |《敦刻尔克》小虫银幕史 |《生吃》燕麦工作室 |《只是世界尽头》|  60s摇滚 |《猩球崛起3》电影诞生 |《风骚律师》|《塞尔达传说》|《全冈良》第三只眼 |《情枭的黎明》(上)|《情枭的黎明》(下)|《边境杀手》|《卡萨布兰卡》|《狗牙》与《龙虾》|《马克斯,我的爱》|《奇迹男孩》|《着魔》|《釜山行》|《阿卡姆骑士》|《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漫改公司 |《爆裂鼓手》牟敦芾 |《硬核大战》| 《魔兽》|密室电影 |《疯狂动物城》赫尔佐格 |《沉默》|《河殇》|《荒野猎人》|《不可饶恕》|


论戏书影


电影是温柔的流氓
音乐是浪漫的疯子
游戏是严肃的小丑
文学是高雅的娼妓


   长按二维码关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孤独的聂隐娘

王写写 论戏书影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