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白花丹的梦想:纪念兰州大学彭泽祥教授

贡嘎山1 一个衣衫褴褛的植物学家 2024-06-01

引言

前天晚上9点多钟,在美国定居的王静老师给我微信留言,原兰大生物学教授彭泽祥先生仙逝了,享年99岁。上次张耀甲先生去世的消息,也是王老师首先告诉我的。彭泽祥先生 19246月出生于河南省桐柏县鸿仪何乡陈庄村,他跟我们兰大的另一位(被开除的)校友——柏杨先生是河南老乡。

此文纪念彭先生。

彭先生编著《中国植物志》白花丹科中的一种——黄花补血草。

“牡丹花事件”

其实,笔者跟彭先生并不熟悉。在兰大四年期间,他没有给我们上过课,一直觉得挺遗憾的。当然,这在国内高校是很普遍,高水平的教授往往不给学生上课。这跟西方不同,最早来自德国地理学家亚历山大·冯·洪堡(Alexander von Humboldt19世纪初的理念,科研必须跟教学结合,所以,德国的马普所必须放在高校里,美国也只有高校才能授予学位(不像我国,大量只有研究、没有教学的单位可以授予学位)。这是题外话。

1986年,彭先生的弟子孙继周老师给我们上“植物分类学大实验”(我大学时最喜欢的一门课!)。我们班的19个同学(刘继峰已经不幸去世了)分成6个组,每个组自行采集、鉴定标本。我们组有黄安、肖虹和我本人。我们在兰州买了非常便宜的二手自行车,兰州附近的山川,兴隆山、皋兰山、北山,我们跑了个遍。也是在那个时候,我们认识了离兰州不远的麻家寺,一个非常美丽的村庄和山沟;那里初春时小溪旁柳丛枝头的黄色花序、龙胆的蓝色花蕾、沙棘的淡橙色的毛茸茸的芽鳞,。。。美极了。如果你在兰州呆了四年而没去过麻家寺,那可是个大大的遗憾。下次回兰州补上吧,只是不知道现在的麻家寺是否依然那些年那样的美丽了。

我们的标本采集,当然也包括校园里的植物,不仅包括校园里的野草,也包括校园里的栽培植物,丁香、连翘、榆叶梅等等。我以为,也包括校园最近栽培的牡丹。因为上课所需,我理直气壮地摘了一枝非常不起眼的带叶牡丹花,夹在报纸里,碰巧被兰大一保卫队看见了。那还得了!保安抓住我的手,恶狠狠说道:“正愁抓不到摘牡丹花的人!”我给他万般解释,这是为我们上“植物分类学大实验”的需要。他哪管你是什么鬼植物分类、什么大实验小实验。他把我带到保卫处,说要严肃处理。这事闹到了生物系,惊动了彭先生。彭先生跟保卫处打电话,据理力争,要他们放人。碍于彭先生的声望,保卫处很不情愿地“饶”了我。如果没有彭先生的保护,那时候我会不会被兰大开除?

“牡丹花事件”当时给我震动很大,彭先生对学生的爱护、他的正直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可是生性腼腆的我,直到我们班1987年夏天的毕业答谢晚会上,我才正式跟彭先生说了声“感谢!”

83级植物专业毕业答谢晚会(右上角倒数第三为彭泽祥先生)

“惊天秘密”

1985年夏天,我们植物专业的同学们跟植物分类的老师们(张国梁老师、张耀甲老师、孙继周老师、蒲训老师、夏泉老师、沈剑明老师)去甘肃康县阳坝实习。我们19个同学(曾桂芳因参加锦州大学生运动会而没去阳坝),外加在兰大进修的宁夏农学院的李吉宁和张晋宁,被分成4 个小组,比赛采集标本;每个小组有一位带队老师。实习比赛的结果,由夏泉(彭先生的研究生)老师带队的我们小组赢得了冠军。我们小组的同学包括郑瑛、黄安、雷波、金文一和我自己。我们组有两个农村孩子,我和黄安,能上树、攀岩、爬山、涉水,岂有不赢之理?

有趣的是,我在实习期间的表现似乎给了带队另一小组的沈剑明老师(以及别的老师)不错的印象,他看出了我对不同植物种类的热爱,以及那么一点点研究植物分类的灵气。在实习结束前的一个晚上,剑明老师跟我聊天, 他鼓励我毕业时报考彭泽祥先生的研究生。他同时告诉我一个“惊天秘密”;他说,彭先生的办公室有个2米多高的标本柜,里面放满了彭先生认为比较特别的标本,很多都可能是新种。他还说,如果我上彭先生的研究生,以后将彭先生那一柜子的植物宝贝研究清楚,那就可以发表很多新种。在当时,发表新种便是植物分类学上的重大发现。后来的发展,沙坡头考察之后,我们班的黄安被张国梁老师推荐上彭先生的研究生,虽然黄安去了华南植物所(参看笔者之前的拙文“兰州、阳坝、沙坡头:在最美的地方,遇见了您!”)。

笔者昨天查了IPNIInternational Plant Name Index;国际植物名称索引),发现彭先生以Z.X.Peng(正式名字),Pong, Tse SiangPen, Tse Hsiang一共发表了15个命名新材料(nomenclatural novelties;上图仅显示了14个),包括8个新种,2个新变种,3个变种新等级(与袁永明(彭先生的研究生)学兄一道发表),一个新族(白花丹科),一个亚属新等级(豆科)。作为一名老一辈中基于形态分类的植物学家,彭先生的这些成果相当不错。最重要的是,他发表的这些新分类群都很可靠,广泛得到其他植物学家的承认。另一方面,这些发表的新分类群,显然远远少于剑明老师提到的彭先生办公室的标本柜里的宝贝数量。可见彭先生严肃和谨慎的治学。

如泰山北斗

彭泽祥先生致力于教学和人才培养,曾承担《植物学》、《有花植物分类学》、《普通植物学实验》、《种子植物分类学实验》、《植物学教材教法》等课程的讲授、实验、野外实习等教学工作,指导研究生10余人,指导进修教师10余人,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30余篇。曾担任科学出版社出版《中国植物志》第60卷第一分册白花丹科部分和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甘肃植物志》第三卷的编写工作,针对胡椒科、桑科和荨麻科等繁难科开展研究工作,同时先生还编写了《甘肃南部种子植物实验》,并为《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的白花丹科编纂检索表。

1951年彭先生在太白山带领学生野外实习

仅仅参加植物学巨著《中国植物志》或英文版《Flora of China》的植物学家中,兰大校友有18位之多:张鹏云(1946年毕业于甘肃师大,1948年到兰大)、彭泽祥(1947)、傅竞秋(1952)、张耀甲(1953级)、李沛琼(1953级)、于兆英(1953级)、刘尚武(1954级)、马成功(1955级)、周立华,潘锦堂(1956级)、徐朗然(1956级)、廉永善(1958级)、王中仁(1958级)、张明理(1979数学)、朱相云(1980级)、葛学军(1985研)、张丽兵(1983级)和何海(1984级)。这个数字应该是全国高校里比较高的,也许只有四川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甘肃师大(孔宪武先生的根据地;孔先生曾是甘肃省仅有的两个一级教授之一)等可以比肩。

这些植物学家中,除张鹏云和彭先生本人外,都是彭先生的徒子徒孙。这些植物学家又在各自的岗位培养了大量的徒子徒孙。可以说,彭先生直接或间接为我国,特别是西北地区,的植物学、生态学、农学、林学以及其他相关的领域培养了大量的栋梁之才。彭先生这样的人物,笔者仰之如泰山北斗!

学富五车,却淡泊名利

由于承担《中国植物志》第五卷第二分册(耳蕨;鳞毛蕨科)和第六卷第三分册(水韭科、松叶蕨科、石松科、石杉科)的任务,笔者于1993年秋天从成都生物所去北京研究植物所的研究相关标本。那时候,夏振岱先生在《中国植物志》编委会办公室负责。夏先生知道我是兰大毕业的,她问我知不知道彭泽祥先生。我说,我当然知道。夏先生说,彭先生水平很高,对《中国植物志》帮助很多。我有点奇怪,彭先生只负责了第60卷第一分册关于白花丹科的编写啊,虽然每一个类群的编研都是当时国内顶级的分类学家。原来,除了白花丹科外,夏先生还请彭先生帮助审阅、修改很多卷册的不同类群的植物志稿件。彭先生的植物学水平原来比我们想象的高很多,真可谓学富五车啊。

彭先生做了很多不留名、费时间的工作,帮助过很多年轻植物学家的成长。在提教授职称时,却因为论文篇数很不顺利。那时候的生物系/植物学教研室主任王勋陵先生,抱了一大摞《中国植物志》,跑到兰大职称评委会给评委们、领导们看,对他们说,虽然这些都不是彭先生编写的,但是你们看,《中国植物志》编委竟然请的彭先生来修改,注释各处的对错,提出订正意见,有这样的水平和贡献,这是我们兰大的骄傲。最后终于说动了评委会。

2017年,我们生物系83级毕业30年回兰大庆祝。冯虎元院长安排我给萃英学院的学生们作了个报告,然后去彭先生家里看望他老人家,我非常感谢冯院长考虑到了这一点。见彭先生依然神采奕奕,精神抖擞,我心里非常高兴。但是,他的陈旧窄小的居所,让我心里五味杂陈。在国内这10多年来的影响因子与绩效、工资、职称挂钩的浪潮里,彭先生这样的科学家显然不是“成功者”。

笔者2017年拜访彭先生

兰大植物园

可能很多兰大校友,特别是年轻校友,并不知道,兰大老生物楼后面曾经有个植物园(和温室)。规模虽然不大,但那是个让身处大西北、却热爱植物多样性的学子可以憧憬热带雨林、放飞理想的地方。如日中天的兰大生态学专业、国家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功臣——赵松龄先生觊觎兰大不大的校园里那个宝地已经很多年了,生态室不差钱。幸亏有彭先生的多年抗争,植物园才一直保留着。彭先生认为,世界一流的综合性大学,像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加大伯克利分校,都有自己的植物园以及相关的植物学研究,兰大植物园不能毁掉,而且要更好地利用起来。

离开兰大22年之后,2009年笔者受刘建全教授之邀,回兰大作学术报告。笔者提出要去看看植物园,建全教授才告诉笔者,兰大植物园不在了,原来的地方建起了逸夫楼。听罢,一种失望与惆怅涌上心头。今后,少了一份回兰大的念想。

白花丹的梦想

被子植物白花丹科(Plumbaginaceae)全世界大约有30个属,700多种;在我国有7个属,大约50种。彭先生承担《中国植物志》白花丹科的编写,是该科的权威。白花丹(Plumbago zeylanicaCeylon leadwort)在我国台湾、福建、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四川和重庆,以及南亚和东南亚各国和夏威夷有分布。

初秋时节,白花丹的小花洁白如雪。虽然广布,但很少引人注目。比起其他鲜艳的万千种花朵,白花丹的小白花给人以冷淡、孤独的印象。白色的小花,就注定了只能是配角!但别忘了,在寂寞的山谷角落里,白花丹也有梦想

说来也巧,难道因为研究白花丹而铸就了彭先生淡泊如水、不趋名利却兢兢业业的志趣?显然不是,彭先生1947年考入兰大后,便扎根兰州一辈子,一直从事自己喜欢的植物学研究与教学,追逐着他白花丹般的梦想。世间的诱惑太多,或名或利,可有几人是长久的追梦人?

哈佛每年毕业生大约30-50%去了投资银行或咨询公司工作,每年挣着6位数的美元年薪。可等到这些金钱以及相关的物质带来的兴奋感消失后,年轻人们幡然醒悟自己志不在此。这时候,早已习惯了“精英生活”的他们,想要换一份自己更喜欢但薪水不高的工作,谈何容易。他们手上已经被戴上了“金手铐”。

记得还在国内时,听过台湾大师李敖先生讲的一个故事,他说他在上海某个大学演讲前,看到校园外灯红酒绿以及商业味道浓郁的校外街道,他担心这样的环境怎么让学生静得下来读书。笔者当时庆幸,我们在兰大的四年,相对闭塞的兰州和像世外桃源般的校园,给了我们僻静的环境,使我们远离喧嚣,远离诱惑。即便是吃一碗盘旋路上28分钱的带缺的大腕盛的兰州拉面,或者和政路上一顿32分钱的半斤水饺,或者是一盘18分钱的用花生酱调出的酿皮子,我们都会回味许久。

不放弃梦想,哪怕是极其卑微如白花丹般的梦想,也许正是兰大和兰大像彭先生这样的老师们教给我们最珍贵的东西。

99岁高龄的彭先生走了,我们其实不必悲伤,反倒应该庆祝彭先生的差不多一个世纪的追梦人生。

致谢  冯虎元、袁永明提供部分信息和照片。

-----------

《大自然的力量》集体预订已超3000册。个人预订计划中。

-----------

探秘神奇植物,领略异域文化,2022年31本“最佳自然博物图书”原创之一,5本最具传播力、最受读者喜爱的作品之一,《植物学家的野外考察手记》。

京东独家销售:https://item.jd.com/13627660.html

----------
作者简介:植物学家、进化生物学家,业余写些游记、散文、科普和时评。四川雅安市石棉县人,兰州大学学士,中科院成都生物所硕士,德国美因茨(Mainz)大学博士,密苏里植物园资深研究员。现任或曾任一些国际主流期刊主编、副主编和栏目主编;发表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论文200余篇;发现、发表植物新科2个、新属18个、新种240个、大型进化树近50棵,是近十年来世界上最活跃、最高产的蕨类植物学家;其部分研究被美、英、法主流媒体报道。

--------------

《Driven by Nature: A Personal Journey from Shanghai to Botany andGlobal Sustainability》,Peter H. Raven

《大自然的力量:从上海到植物学和全球可持续发展的个人旅程》内容提要

世界上很少有人像彼得·雷文博士那样全身心投入植物和植物学。作为美国密苏里植物园的长期主任(现为名誉主任)、众多主流教科书和数百篇学术论文的作者,雷文博士一直是可持续发展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领导者,为他赢得了纽约《时代》杂志“地球的英雄”的赞誉。

《大自然的力量》是这位杰出科学家和环保主义者的第一部自传。从 1940 年代旧金山田园诗般的童年,到领导密苏里植物园的 40 年,雷文博士的自传带着读者跨越多个洲、穿越数十载。《大自然的力量》记述这位环球旅行的植物学家的足迹,从中国到美国中西部,雷文博士致力于唤起人们对不断变化的地球的关注,推动生物教育事业,并将密苏里植物园建设成为当今世界著名的植物天堂和植物学研究的顶尖机构。最后,雷文博士将他的故事带入了 21 世纪,并以适时的结尾强调了科学学习、积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坚定的保护行动,在面对瞬息万变的自然世界时的至关重要。

这本插图精美的书,由普利策奖得主博物学家威尔逊(E. O. Wilson)撰写序言,应该会让希望采取行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自然爱好者、植物爱好者和具有环保意识的读者兴奋不已。

该书的中文版将在2023年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目前已有3000多册的集体预订,个人预订即将开始。

----------

《植物学家的越南探险A Botanist's Adventure in Vietnam》内容简介

越南是我们的近邻,但却很少有人真正了解越南。世界上最大的溶洞、被英国“孤独星球”评为最美味的面包、生物多样性最奇特的比豆普留吧、人间天堂般的风雅格邦、最美的芽庄海滩、出产最美味鱼酱的富国岛、亚洲最古老的喀斯特地貌,。。。越南因其丰富的文化、独特的美食和秀美的自然风光而成为几乎所有类型旅行者的首选目的地。本书记载了作者在越南原始森林中的四个月考察期间充满神秘、危险和惊喜的经历,讲述了许多一生中也很难遇到的故事、许多一生中也很难见到的神奇植物和自然风光。书中有大量真实的物种和生境的高清图片,让读者仿佛跟随作者的脚步进行了一场又一场身临其境般的探险。该书也是实用的深度旅游的指南,有很多关于越南当地风俗、文化、美食的记述。

该书计划在2023年出版。正寻找出版商。

----------

《植物学家的野外考察手记》内容简介

翻开这本书,就如同走入这样一个场景:和一位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的植物学家在原始森林里的帐篷前坐着,面前摆着秋海棠汤、野生树叶沙拉,峭壁摩天,飞瀑流银,葱茏满眼,鸟鸣入耳,头顶浮云流过,身边毒蛇出没,自然万物皆入话题。快哉!

该书已于2021年12月,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出版社(北京)和美国密苏里植物园出版社(圣路易斯)联合出版。京东独家销售:https://item.jd.com/13627660.html

----------

《从中国的贫穷山沟到美国的哈佛殿堂:一家三口在中国、德国、美国的励志故事》内容简介

作者出生在四川偏僻农村。外婆、外爷被划为地主,被逼自杀。15岁丧父。高考时,是全县唯一上了正常录取分数线的应届生。上大学时第一次离开县城,第一次见到火车,毕业时政审惊险过关。24岁时成为中国最年轻的《中国植物志》作者。硕士研究发表了8篇SCI论文。26岁时成为中科院那时最年轻的副研。32岁高龄开始在德国攻读博士,一家三口在德国才得以团圆。37岁时,讲一口流利德语但英语很差,当许多早来美国的同龄人的房贷已经付得差不多时,才带着夫人和10岁的孩子从德国来到美国;在三个州搬家6次,孩子也跟着不停地换学校。面试一所大学教授位置时,不知时差而晚到一个小时而痛失良机;准备另一所大学教授位置面试时,因发生飓风而位置被取消。夫人来美国三年后获得硕士学位,发表数篇高质量论文。孩子高中毕业时以学校成绩第一、做义工最多和出色的领导能力考取哈佛、耶鲁和普林斯顿大学;哈佛毕业后,先后为投资人、公司创始人、合作伙伴和咨询师;联合创办的公司APLD在大学毕业6年多后于2022年4月在纽约纳斯达克成功上市。

该书计划在2023年出版。正寻找出版商。

----------

《植物学家带你自驾游美国》内容简介

跟着植物学家游览,你会看到一个不同的世界!从美国的地理中心密苏里出发,向西北去总统山、黄石公园、宰恩公园、拱门公园、布莱斯峡谷、羚羊谷、马蹄湾,大峡谷。。。;向西南去死亡谷、红杉公园、优胜美地、金门大桥、旧金山、硅谷、石化林公园。。。;向东北去尼亚加拉大瀑布、波士顿、哈佛、MIT、纽约、华盛顿。。。;向东南去乔治亚、佛罗里达。。。;向南去孟菲斯、新奥尔良、休斯顿、小石城。。。

该书计划在2023年出版。正寻找出版商。

----------

《美丽的密苏里:植物学家的散文、游记》内容简介

没到过美国的中西部,你就没来过真正的美国!地广人稀,但不乏美丽的风光和人文特色。最重要的,有植物学家当“向导”,你看到的东西大不一样,不只是多了植物、自然以及相关的很多故事!有密苏里的粉丝告诉作者,以前从来没有觉得密苏里有这么美丽!泡菜泉公园、孤鹿公园、姜生峡谷、大象石公园、巴布勒公园、密苏里植物园、欧沙克保护区、十一点河、湍流河。。。

该书将在2023年出版。

----------

每个人都是一本书。写下关于你自己的书吧。

----------

《文学城》博客https://blog.wenxuecity.com/myoverview/76798/

海外博客:https://www.haiwai.com/blog/user/15298

----------

近期部分原创(关注公众号后,可查看):

特别的文化盛宴:在美国庆祝“中国文化节”

拯救春天:珍惜和濒危的木兰,您见过几种?

关于樱花:欣赏樱花的十大胜地,您去过几个?

番红花:一生中不能错过的春天第一花

新冠溯源:为什么新冠不可能来自貉(浣熊犬)?

ChatGPT对Google(谷歌)的四大挑战

从地球和生物进化史上看,我们担心全球变暖简直就是笑话?

哈佛新发现:为什么冬天更容易染上新冠和流感?

新冠病毒是不是美国实验室2015年制造?终于为石正丽洗冤

“100本最佳自然博物图书”您读过几本?《植物学家的野外考察手记》入选

野生蘑菇:它们的毒性知多少?

十大原因,使得英国人这么喜欢他们的女王

泡泡果:美帝野果,人间美味,您品尝过吗?

那些年观看港版《射雕》的日子,。。。

腐尸花:一生中必看的臭花,只开过不到50次

独立日纪念文:德国很美,但我想去美国!

比较美国与世界各国的堕胎权

高通胀下,美国人对鹅乌战争看法改变了?

“藤霸”俱乐:看到了罕见的水叶花和美国膀胱果

谷爱凌的爱国与叛国:可能你想多了!

在美中远足:泡菜泉和豪恩公园的地质奇观和美丽植物

去萧氏保护区看野花:在最美的春天认识了您!

MOBOT的植物盛宴:在最美的季节见到了您!

除了国足,其实我们很多地方都不如越南!

对比苏联-阿富汗战争与苏联解体:俄罗斯这次是否会重蹈覆辙?

对话越南朋友:除了国足,你们什么都不是!

蚂蟥、毒蛇、美食、美景:植物学家的东南亚之旅

绝非科幻:恐龙灭绝与美国宇航局的拯救地球计划

《艺术与生物学的精彩合作:让灭绝了的植物芬芳,重现于世》

《男士必读:新冠怎样影响患者的鱼水之欢?》

《趋同进化:是否会出现比德尔塔更可怕的新冠变种?》

《美斯乐:在泰缅边境,偶遇大批流落的中华儿女》

《全球变冷还是变暖:美国宇航局137年来在6300个站点的记录》

《藏体育于民间:六大原因使美国的大学生能独步奥运》

《美国受欢迎的十大国家公园排行榜:您喜欢的国家公园排行第几?

羞于启齿:在美国丹佛市,偶遇20多名弃婴

《体育与领导能力:为什么美国的学校这么重视体育?》

《避孕套,悄悄塞给你:美国家长的建议!》

《纳米比亚的这植物,代表了2020年全世界唯一的植物新科!》

《兰州、阳坝、沙坡头:在最美的地方,遇见了您!》

《疫苗大比拼:四大类疫苗的生物学原理和优缺点》

《你的生物学知识需要更新?生物分类的三域六界系统》

《今天是他的生日:达尔文改变了你、以达尔文名字命名的生物物种》

《词两首:仿李煜的《长相思•一重山》,纪念2020》

《被乙肝、艾滋病毒感染过,还能接种mRNA新冠疫苗?》

mRNA疫苗、核酸补品和转基因食品:外来核酸是否会被整合到你的DNA中?》

《在新形势下,中国是否会更快地超越美国?》

《生物亲缘学和新冠溯源:为什么世卫的新冠溯源专家组必辱使命?》

《美国大选结果,贵州和四川的贫困孩子赢了》

《华人的名校情结:美国名校值吗?》

《德国小镇尼安德峡谷、尼安德特人和人类进化》

《那些年美国人吃蝙蝠引起的疾病。。。》

《地球上最致命的15种生物:新冠病毒算老几?》

《历史上20次大瘟疫的特点、新冠肺炎与气候变化》

《泰国印象:记植物学家的野外探险》

《毒品走私?在美国-墨西哥交界水域,我们发现惊天秘密!》

《墨西哥:乘潜艇(submarine)探索加勒比海》

《梦碎音乐之都——新奥尔良(NewOrleans)》

《游美国的“女士州”:孟菲斯令我向往》

《火鸡、土耳其和感恩节:为什么“火鸡”和“土耳其”的英语都叫turkey?》

《这个公园,世上唯一:半小时内近距离观赏成群的野牛、麋鹿。。。》

《美国也有“盲人摸象”?游密苏里的大象石公园》

《深秋100景:这里的秋色算不算世界上最美?》

《“救命树”的故事:重游密苏里的泡菜泉公园》

《《彝族舞曲》的故事》

《参观伊利诺伊州一所社区大学,让我震惊不已。。。》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