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平凉回族传统行业—— 皮毛和皮毛加工业
转自
平凉皮毛和皮毛加工业, 历史悠久, 源远流长.。史载:“隋、唐以来, 平凉已是西北皮毛集散地和裘制品重要加工地”,“ 隋、唐设皮毛监、副监及录事, 管理皮毛加工及交易”。之后的宋、元、明、清亦有相应的管理机置(摘自《平涼地区志》),管理和办理皮毛和往返皮毛客商的交易及通商事宜, 历代皮毛商家在古絲绸之路皮毛集散重鎮旱码头的平凉畄下了他们的足跡。
经营皮毛和裘皮是回民传统的产业和传统的技艺。其裘制的羊、狐狸、狗、兔、猫和鼠皮等,产地主要来自宁夏、甘肃、靑海和新彊四省(区),其中用量较大驰名中外最为名贵的二毛皮产地数宁夏黄滩和红果园的最好。其裘制在1961年之前的历代前辈都以大缸泡皮,硝面鞣制,全为手工操作。工序繁杂,有桶、洗、铲皮和入缸熟制、钉皮、摔灰、配货件、裁制、和敲灰、吊洗和平剪、整理十多种工序,不仅劳动強度相当大,而且每道工序环环紧扣,一一不得有误,要求十分严格,特别是入缸熟制更为操心费力,裁制和整理技术含量高,全凭其手艺。之后更新为硝鋁鞣皮法,到1974年平凉皮毛综合加工厂试验成功酶软皮、甲醛鞣、鋁铬鞣新工艺:80年代中期又先后引进制裘染色、烫剪等先进技术工艺。其产品久負盛名,工艺上乘,实受耐用,历来为南来北往商客的抢手货,过去有句美谈:“平凉有三件宝,山药、百合加皮袄”,早已成为人们的囗头禪便是亇真实写照。裘皮制品,品种繁多,通常主营的分为三路。一是大路皮,亦称老皮,以老绵羊裘皮制作,皮厚、毛长、绒多,坚靭耐用,御寒保暖。二是细路皮,即用黒白羊等羔皮制作,其中量大的二毛皮,毛长寸余,细白如玉,且毛端天然卷圈,花纹翻滚,,如雲如湮,轻暖而美观,号称“九道弯”、“萝卜絲”。三是血皮,乃黒、白母羊怀胎足月时,剖腹取羔,皮毛细润平滑,视为珍宝。还有狐狸、旱獭、灰鼠、猫等名贵裘皮制作的成件,尤其是用狐素制的皮成件更为昂贵,为稀世传家之宝。特别自更新裘制法和投入染色后,其裘皮和皮成件,不仅无臭味无灰尘和不怕虫触,而且色泽光亮,更为美观,不仅內銷全国,而且远销日本、欧美和港澳等地区,深受外商欢迎,成为了平凉名优特色品牌产品。
平凉裘皮业的具体经营,在淸末之前尚无见有史记载,之后,大体上经历了兴起、鼎盛和新的发展与大的起伏三亇历史阶段。
清末皮毛生意兴起,有商会会长吴九如开设的“锡裕丰商号”,号称平凉东皮行,马连山开设的“祥发荣”西皮行,魏尧清、马怀德合股经营的“长盛店”北皮行。
民国成立后,同年三月甘肃议会“维持回族宗教”,将前清的回教禁令一律取消,使回汉处于平等地位。安置在崆峒区的回民,其身份由贼、匪、逆转换成民国公民了。由于社会相对稳定,崆峒区作为商贸“旱码头”的地位逐渐显现出来,大量回民商客往来于崆峒。境内的皮毛市场被视为西北地区皮毛的重要集散地之一。民国初年,有“锡裕丰”商号、“祥发荣”、“长盛店”等商行兴盛于平凉市场,号称“东皮行”、“西皮行”和“北皮行”等商行均由回族群众经营。后又陆续出现“瑞盛奎”、“毓庆祥”、“文茂祥”、“宏兴皮行”、“祥记皮行”等,其中规模最大的是回族富商白受三的“文茂祥”商行,急需裘皮技工和大批劳工。20世纪40年代以后,“文茂祥”又成立了“裕生祥”商行号,成为西北最大的皮毛商行。
1943至1953年,是平凉皮毛和裘皮业发展的鼎盛时期。1943年至1945年,大批河南等一带的回民逃难来到平凉,其中,人数聚首的是桑坡难民。桑坡村是河南省孟县(今孟州市)唯一的一个纯回民村,人多地少,裘皮历来是他们看家立命的传统产业和传统技能。早在郑和下西洋时,他们的裘制产品就已漂洋过海,远销国外,素有“中原皮都”之称。历代,桑坡都与平凉有着皮毛生意上的往来,他们的到来,给平凉的皮毛业注入了活力。1943年到1945年,大批河南等地回民因战乱天灾等落难平涼,其中,桑坡人多俱首。自他们落难平凉,为平凉皮毛产业提供了大批熟练的裘皮工人、裘皮技术和经营管理人才,他们以技术、加倍的劳做和守信同平凉和外来的回民一道齐心合力,极大地促进了皮毛业的突飞猛进。尤其是大多数男裘皮技工投身到文茂祥皮毛商行后,大批量的生产,特别是二毛等高挡裘制品的批量加工,使其如虎添羿,裘皮的加工与销售推到了历史上的颠峯,产量和銷售占到了同行业总额的百分之六十以上,拥有职工四百多人,投入资金达200万银元。与此同时,还有为数不少桑坡难民中的妇女和老弱工匠等也都全身心地投入到操劳本行业之中。他们遍布于兴合庄、红照壁沟、南河道和二道渠一带,除给各商行、皮行、作坊裁剪、缝制各种皮衣外,还利用下脚料制成皮帽、皮手套、皮袜、大衣领、耳套,狐尾围脖等小型皮件,批发给摊贩,或沿街叫卖。这样又一大批廉价劳动力的投入,不仅使皮毛产品大幅增长,而且获得了利润。这样使平凉回民经营的皮毛业达到了空前的鼎盛程度。“截至1953年,发展到有大小皮行三十多家,皮毛作坊一百多处”(《平凉文史资料》第一辑)。“平凉皮毛业形成了财力雄厚,技术集中,物控西北,左右全国的西北最大的皮毛商埠”(《民盟平凉简史》关于恢复和发展平凉皮毛交易市场的建议)。
由于皮毛产业的长足发展,落居平涼桑坡人以技术和加倍的劳作,也隨之迅速崛起,先后办起了义顺泰(丁长江)、义兴长(丁常山)、隆昌(马兰田)、兴和(丁镇南),宏昌、恒昌、大中华(丁荣昌)、宏丰(丁宏义)、宏兴(丁宏义、杨文华、张明远)、协昌祥(张登荣)、豫隆(白立孝、杨明道、白存谦等)、晋豫(丁学德)、兴隆(白文道、张明富等)、宏祥(丁学德、白月波等)、宏源(丁耀荣、白性一等)、瑞丰(丁玉瑞后改为悦来客店)等十六家皮毛商行和马虎威、丁少山、丁泰山、丁宏山开设的皮货店、圣裕(白荣举、丁作舟)、广利恒(买学广)、谦益祥(丁守谦)、老五(王安尧)等七家皮活店和一家皮毛合作社(张明富、丁俊慈、丁良温),以及多家皮毛小作坊,占解放后成立的皮毛行会成员的百分之七十。丁宏义为行会主任,皮毛行会在工商界成为了纳税大户,对时年百废待兴平凉的恢复和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1950年又被当选为平凉市工商联副主任的丁宏义代表市工商联出席了全国第一届工商联成立代表大会,受到了刘少奇主席、周恩来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并合影畄念。
1950年6月至1952年底,对私营商业的两次调整,从事私营的皮毛加工业被停产整顿.1953年下半年,在进一步实行“留、转、包”政策中,原各皮行、店、作坊及个体经营人,带资产、设备全部参入到南北二个皮毛生产合作社。1954年在整社中将两社合并,成立了平凉市皮毛生产合作社。买庆赢当选为理事会主任,拜文明、马国光为副主任。社员241人。这些人中虽大多数年老体弱,但技术精堪,又能吃苦耐劳,任劳任怨铸成了这支工人队伍成为当地纳税的中坚力量。特别是他们以最低工资标准(与时年其它行业合作社相比)和加班加点,以及带领家属子女一齐上,做杂工、缝皮货,很快使该社发展壮大,成为了当时各合作社中产量、产值、利润和给国家上交税收最高的企业。该社1960年由平凉购销站接管,更名为“平凉购销站皮毛厂”。1975年为省畜产进出口公司直属加工厂;1999年交地区外贸管理。全厂占地25亩,有皮毛加工专业设备68台(件),通用设备21台。1966年组织出口皮裤2500条;1988年达4.48万条,产品销往美、德、法、意大利、日本等国家。内销有裘皮大衣,劳保服装、皮夹克等,年产各类裘皮制品5万件,产值550万元……1996年停产。(《平凉地区志》)。该厂职工以桑坡人居多,从1950年9月建社到1996年停产,四十六年,凝结着二代人的心血。他们以超常的劳动代价和裘皮技术,特别是出口产品以“革柔制皮质无异味,无粉尘,配裁用料均匀,线缝绸密平整,机缝手工缝均得全国第一”而取得了信誉和荣誉,先后多次受到甘肃省和平凉地区表彰奖励。时任厂长丁赞祥获一九六五年甘肃省人民委员会授予的财贸系统“六好”职工奖章。时任厂长丁赞祥同生产科长白振富、车间主任白荣海等人,在工业学大庆热潮中,组织带领全厂职工争优创先,于一九七八年七月十日,丁赞祥作为代表出席了“全国财贸学大庆学大寨代表”大会,并与华国锋主席、叶剑英、邓小平、李先念副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合影留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的政策给平凉皮毛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使之又跃入了一个空前辉煌的历史发展阶段。80年代到90年代末,在农村涌现出了自筹资金办起的家庭皮毛加工厂,以“重质量,守信誉”,产品一举打入郑州、上海和日本、美国等国内外市场,办厂六年,累计产值八十五万四千一百五十元,实现纯利润二十余万元,并帮助该村乡亲脱贫致富的农民企业家丁景道。在平凉城郊的新民北路、中路、西路、南路、南河道、北沙石滩、柳湖综合皮毛市场等地先后开办起了多家皮毛公司或商行。其中有丁怀德开办的的昌盛民族皮毛购销合作社,马聚元、马崇喜、吴汉杰等5人的元茂祥皮毛商行,马俊清的穆斯林贸易开发公司,马长俊、马建东、马长恩等人合伙的伊华商贸公司,马树学的经贸皮毛有限公司,艾少贤的药材公司皮毛购销站,马文玉的平凉市牧工商公司,马宝平、赵金广的平凉市经济协作公司,金福祥的启明皮毛商行,易春芳兄弟4人的兴盛皮毛商行,杨明贵的九洲皮毛商行,马广智、马长恩、马云飞、冯孝全、杨广存、马广平等7人的穆民皮毛商行,白荣光、杨正孝的劳动服务公司皮毛购销站,穆明远、温德平、马建荣3人的伊丰皮毛商行,马维真、鄢有福的信义皮毛商行,马有德、丁志东、马长俊等5人的综合商业公司,白荣辉的民族贸易公司,马建东、海新安、马元成等4人的建东皮毛商行,易春祥、邸广平、杨炳武的陇光皮毛商行,杨长生、秦长德等5人的豫陇皮毛商行,洪占海兄弟3人的洪源皮毛商行,寇学明的学明皮毛商行,马生福父子的福源皮毛商行,毕春堂、马俊德、毕满堂、毕正堂、陕国峰、陕国鹏6人的陇东皮毛市场,虎全贵父子的福泉皮毛商行,马存福、禹兆奇的福盛皮毛商行,秦长福父子的福盈皮毛商行,马治平的平凉市元聚农畜土特产有限公司。以此同时,在南台、红照壁沟、豫陇沟、水桥沟、东台、七里店、十里铺和北沙石滩等地先后涌现出了白晶、白功、白恒龙、白志祥、马恒祥、王克贤、白宝才、赵富贵、赵福堂、白荣贤、张明杰、丁仁君、张明耀、丁学虎、丁平生、白吉才、海关仁、杨振业、丁学良、陈马乃、杨正江夫人等20多家裘皮个体户。一时间,四面八方的皮货商客云集到各大小公司、皮行谈生意、论价钱,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川流不息,热闹非凡。东来西往,盛装各类皮张、皮货的大卡车、三轮车不间断的奔驰在312国道上。从南路坡头直到附件厂门前,自然形成的皮毛市场,堵满了整个车行道路,从清晨到中午,卖皮的、买皮的和从架子车上装皮的卸皮的,熙熙攘攘,人车相挤,水泄不通;柳湖的皮毛市场亦商家云集,流连忘返,成批量的皮毛和皮货交易,如伊华商贸不仅将皮毛销往大陆各地,还长期为台商直接供货。南北二塬数万皮毛小商小贩奔波往返在新疆、内蒙、陕西、山西、宁夏、青海、云南、四川、河南、河北、山东、广东、临夏、张家川等地,从事皮毛贩运,呈现出了火爆的繁荣景象,皮毛产业成为了时年平凉的一大产业和纳税大户。
90年代末到2000年后,由于皮毛市场皮毛疲软,裘制产品滞销,特别是设备和产品的更新换代,未能适应迅猛发展的时代需求,以及未形成规模经营等诸多因素所致,皮毛公司、商行和个体皮毛经营户相继歇业停产,皮毛市场也随之消失,现从事皮毛加工的也屈指可数,寥寥无几。
本文由白涛根据相关史料及继武学的《民国的平凉手工业》、白荣宣《桑坡史话》、张明玉《桑坡皮毛业》,及当时经办人虎全贵、马长恩、海新安、马广智、张增贵、杨振业等提供,整合编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