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特朗普确诊?!会考吗?怎么考?

助你上岸的 爱传播新传考研 2023-03-28


当地时间10月2日凌晨,美国总统特朗普通过社交媒体证实,自己和夫人梅拉尼娅新冠病毒检测结果呈阳性,并将立即开始隔离。



今年的疫情使很多领域都按下了暂停键,传媒领域也大受影响。但穷则思变,变则思通,即使在疫情期间,我国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创新应用还是层出不穷。


下面,我们就根据我国媒体在疫情期间的创新应用,来设想一下用这些应用来报道特朗普患病的新闻及后续的效果······



一、疫情期间的创新应用


1.慢直播呈现事实全景,扮演“解压利器”


案例回顾:


1月27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频”App客户端“疫情24小时”专题页面开启了武汉“火神山”和“雷神山”两家医院建设现场的慢直播,24小时不间断呈现现场施工实时画面,开通直播不到三天时间,累计访问量超过两亿人次。之后又提供了全景VR直播,使广大网友化身“云监工”,在线围观、监督施工进展。



不同于传统的新闻直播,慢直播无解说、无剪辑、无任何加工,只有固定的机位与多个画面呈现角度。慢直播提供了一种不加修饰的全场景内容呈现,其真实性、透明性、参与性赋予观看者一种“控制感”,有助于缓解大众对于“事件发展不可控制”的焦虑,在一定程度上放松心情。


一方面,这种不加修饰的原生态,把事物发展全程较为真实地呈现在受众眼前,使受众能够自行思考,主观感受事物发展的全貌;另一方面,“慢直播+VR”的配置进一步消除空间距离,带来自主式、沉浸式的观看体验,且可以切换多个视角,使事件的呈现更加立体、直观。


用慢直播报道“特朗普患病”的预期效果:


虽然直接拍到特朗普不太可能,但美方媒体可以在白宫附近、特朗普接受检查的医院、或者其他特朗普可能出现的地方进行直播,实时向全球网友展现特朗普的动态,并开通弹幕功能供网友讨论。即使最后啥也拍不到,那种大家聚集一堂的期待感、共同讨论的参与感可能会达到很棒的传播效果!


2.短视频高效传播真相,走在科普与辟谣前沿


案例回顾:


抖音、快手、微视等平台,成为主流媒体通报最新疫情、专家观点、科普知识的前沿,也成为用户信息获取的重要渠道。央视在抖音开设“央视新闻”、“小央视频”和“新闻联播”等多个账号,对战“疫”信息成矩阵规模性输出。一些短视频平台也主动策划科普和辟谣内容传播。


腾讯微视开展了“疫情知识官”系列策划,将疫情防治知识点融入视频中,通过引导用户答题及传播科普知识的方式,传播疫情防范科普知识,提升用户对真假信息的辨别能力。



短视频作为一种低语境的传播语言,具有门槛低、可视化、互动性强等优势,能够以简单易懂、清晰直观的方式将重要的事实性信息传达给受众。同时,不同于有着完整的叙事结构的长视频或者图文形式,短视频要求在尽量短的时间内进入故事核心、突出信息关键,从而具有极高的传播效率和快速传递要点的能力。以短视频语言传播疫情信息,能够帮助受众快速抓住主要信息,给予其即时报偿的满足感。此外,社交媒体平台庞大的用户基数,也使其成为主流媒体最大限度传播权威信息、防止谣言扩散的有力渠道。


用短视频报道“特朗普患病”的预期效果:


虽然美方媒体获得第一手素材的机会比较大,但根据各大媒体的报道,和特朗普此前的视频,加上自己的解说和分析,美国国内外的任何媒体剪出一个短视频来也是很容易的。


如果能用漫画或动画的形式做一个短视频,将特朗普从疫情之初到感染的行为、言论串联起来,一出精彩的反转“大剧”就诞生了~


3.Vlog呈现抗疫日常,UGC内容被纳入专业新闻生产


案例回顾:


此次疫情中融媒体传播呈现的一大特色,是来自抗疫一线的UGC生产力量被传统媒体纳入新闻生产体系。如人民日报发布的“疫”线Vlog专题视频,以抗疫一线护士、普通武汉市民等视角讲述疫情中的个人故事,普通人的讲述带给观众更强烈的现场冲击感和精神共鸣。封面新闻将Vlog系列视频作为展现一线疫情防控进展的重要手段,以日记体形式记录了真实奋战中的武汉。人民日报客户端、央视频,以及今日头条、腾讯新闻、抖音、快手等平台以专题形式或首页推荐呈现封面新闻抗疫Vlog,全网点击量共计超5亿,条均播放量1000万。



相比一般的视频新闻,Vlog的特点之一在于以主人公的第一视角进行叙事,在强调真实性和现场感的同时,满足了受众好奇心,打破了以往新闻报道严肃刻板的形式。同时,Vlog的风格自然随意,人物在画面中将亲身经历娓娓道来,加入了口语化、情绪化和具有互动性的表达,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专业报道带给受众的距离感,对受众更具有亲和力


用Vlog报道“特朗普患病”的预期效果:


身在美国的民众或记者,可以在当地采访美国民众对特朗普感染新冠肺炎的态度,用“第一人称”视角展现大家对特朗普患病的反应,以及可能会对美国大选产生的影响。


要注意的是,采访的群体要尽可能多样,以便客观地展现出美国民众对特朗普的真实态度。毕竟,特朗普是一位老人,他在美国的民调支持率并不低,在美国大选的节骨眼上感染新冠肺炎,除了有人在看热闹之外,或许也会有人出于同情或对他的支持而担心他的身体。


假想完对特朗普患病的报道,我们正式进入今天的正题,来看看我国新闻传播领域的应用创新案例还有哪些。


毕竟,考研对大家来说才是目前的头等大事!


除了以上的应用创新案例之外,疫情期间我国的主流媒体、地方媒体在联动、融合方面的表现也很亮眼。



4. 主流媒体联动新媒体平台,打造疫情获取主渠道


通过构建覆盖全平台的疫情传播体系,主流媒体账号成为大众疫情信息获取的主要来源。快手在疫情期间上线“肺炎防治”频道,精选权威媒体快手号发布的疫情视频,向数亿用户传递疫情信息、普及防治知识。以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新闻为代表的三大央媒和全国各方媒体,在快手上进行了多场疫情直播,累计超过10亿人次观看,显示出“主流媒体内容+新媒体渠道”在重大突发事件中的巨大传播效应。



同时,主流媒体也以多种形式与平台合作,共同为正能量声音打造精准传播端口。人民日报借助微信平台,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求助者提供快速通道。央视新闻新媒体、电影频道融媒体中心与腾讯微视共同发起话题“武汉加油!中国加油!”,10余位央视新闻主播参与录制“武汉加油”互动视频,播放量累计过千万,为鼓舞抗疫志气、凝聚社会力量发挥了积极作用。


5.融媒体中心助力基层防疫,“新闻+服务”显成果


东方网联合上海16个区融媒体中心,推出了《抗击疫情 上海在行动》抗“疫”服务聚合类新媒体产品。该产品在上海16个区融媒体中心APP同步上线,包括疫情通报、实时动态、上海融媒联播、党员站出来、辟谣专栏等信息发布产栏目,也包括确诊患者同程航班车次查询、防护用品生产企业查询、口罩预约方式查询、定点发热门诊导航等便民服务板块。此外,产品还嵌入疫情知识问答等交互式内容。



在疫情防控的重要关口,这类融媒体产品实现了“媒体”“政务”“服务”三方面功能的融合,既是战“疫”信息传播价值的延伸,也是基层融媒体中心建设的成果显现。未来,随着区级融媒体中心进一步发展为基层主流舆论阵地、综合服务平台和社区信息枢纽,“新闻+服务”类融媒体产品将进一步常态化,为基层舆论宣传和信息服务发挥更大价值。




二、两会报道中的创新应用


1.云上新闻编辑部


今年全国两会前夕,湖北广播电视台长江云、北京广播电视台北京时间、江苏广播电视台荔枝新闻、重庆广播集团第一时间、河南广播电视台大象新闻、山东广播电视台闪电新闻、黑龙江广播电视台极光新闻等12家媒体联合组建全国首个云上新闻编辑部



云上新闻编辑部是运用区块链理念开启“新闻众筹”模式,将各媒体资源进行整合和共享,跨区域联合报道,构建“前方调度后方、后方支持前方”的全链条工作机制。全国两会期间,云上新闻编辑部每天推出一期“两会流媒体杂志”,汇聚来自全国主要省(区)媒体的精彩报道,实现了多平台实时联动、多终端即时推送。


2.新华社智能化编辑部


在全国两会报道中,新华社新媒体中心围绕两会主题,以建设智能化编辑部为抓手,坚持“技术+创意”,将最新5G和人工智能技术成果引入到报道中,积极推进跨界融合创新和边缘交叉创新,以“5G+AI”双轮驱动,不断研发重大主题报道全新传播应用场景,推出一批国内首次应用甚至世界首创的融合创新成果,引起业内和海内外广泛关注,为主流媒体重大报道创新探索新路径。


(1)首次推出5G全息异地同屏系列访谈


全国两会前夕,新华社推出全国两会5G全息异地同屏系列访谈,使用5G网络传输和全息成像技术,让远隔千里的代表与记者跨越时空“面对面”实时交流,请来自基层和抗疫一线的全国人大代表程桔、罗阿英、蔡卫平讲述履职的故事。


5G网络千兆级超高带宽和毫秒级低延时让全息成像技术发挥到极致,真人等比例大小的“代表”被实时投放至异地演播间,虚拟与现实融为一体,开创了5G时代远程同屏访谈的先河。


全国人大代表蔡卫平在广州摄影棚看到合成效果后说,“跟自己想象的很不一样,这种体验还是第一次”,并拿起手机拍照留念。


(2)打造推出全球首位3D版AI合成主播


全国两会前夕,全球首位3D版AI合成主播正式亮相。这是继全球首位AI合成主播、站立式AI合成主播、AI合成女主播、俄语AI合成主播之后,新华社联合搜狗公司最新研发的智能化产品。


 “新小微”报道两会。


这款名为“新小微”的主播原型是新华社记者赵琬微,采用最新人工智能技术“克隆”而成。它高度还原真人发肤,能随时变换发型、更改服装,穿梭于演播室的不同虚拟场景中,依靠算法驱动生成相对应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播报形态可多角度呈现。在立体感、灵活度、可塑性、交互能力和应用空间等方面,较前一代AI合成主播(2D形象)均有了大幅跃升。在特写镜头下,甚至连头发丝和皮肤上的毛孔都清晰可见。


“新小微”引起海内外广泛关注。相关新闻全网浏览量过亿,微博话题量超8900万,英国《每日邮报》、日本共同社大篇幅报道。业界认为,这是人工智能结合3D技术在新闻领域的开拓性应用,为新闻生产的“未来场景”开辟了新空间。


(3)开创“5G+8K+卫星”五地联动直播


5月22日上午,新华社举行全国两会“5G+8K+卫星”五地联动直播,实现重大时政新闻报道的多机位8K视频采集,将5G、8K、卫星传输等最新技术进行开创性结合,打造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全方位沉浸式直播。新华社演播室连线人民大会堂,将8K信号传递到湖北大厦、威海、喀什、三亚、漠河五地,并与各地分社记者现场连线。记者在大会堂东广场进行移动式采集,实现5G环境下更为自由灵活的拍摄,为观众带来颠覆式、更具感染力和沉浸感的两会现场体验。直播首次突破小屏互动,实现5G移动端信号接收和呈现,并实现8K卫星数字电视广播信号落地。


主持人与正在湖北代表团住地的记者连线。


(4)新华社客户端推出首部新闻互动微纪录片《她的故事,“触”处动人》


微纪录片以沉浸式体验+交互式传播的方式,讲述了基层全国人大代表傈僳族姑娘李金莲,作为一名法律工作者,同时也是云南代表团最年轻的“90后”的履职故事。



纪录片设置依法讨薪、普法宣传、修路助农等“剧情”选项,用户可以根据故事的发展自主“触发”选项,让新闻从单线叙事到多重演绎,让用户从观众变成“导播”,从收看者变成参与者,从被动接收内容,到主动沉浸式体验,从只能暂停和播放,到参与“剧情”走向。这是互动视频技术首次应用在时政新闻中,也是创新媒体传播方式的新尝试。


此次两会报道是智能化编辑部建成后首次投入的重大报道。实践证明,先进技术赋能新闻业务,有效拓宽了新闻应用场景,大幅提高了新媒体产品创意创新能力和生产传播效率,将有效助力主流媒体牢牢抢占信息传播制高点,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




三、国庆报道中的创新应用


今年的国庆报道,大体延续了去年的融合传播形式。去年的70周年报道,堪称一场传播盛宴,其中的应用创新案例都是非常经典的,就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吧~


1.视频化传播创新拥有无限可能性


据统计,国庆70周年庆典活动直播,电视端总收视规模达7.99亿人次;总台自有新媒体平台和第三方合作平台总体阅读浏览量达45.98亿次,其中视频直点播收看次数超过36.93亿次。


这有力地验证了一个趋势,视频已经成为融合创新的主赛道,一个大视频时代已经到来,视频化传播的一系列创新将有无限可能。



面对这样的无限可能性,按照总台的部署,央视网、央广网、国际在线三网落实总台“5G 4K/8K AI”战略布局,共同建设“人工智能编辑部,对总台独有的时政报道资源和优质视频资源进行智能化创新开发,全力抓住视频化传播创新的无限可能性。


2.科技基因注入传播全链条


在经历了PGC、UGC、PUGC等形态后,AIGC、MGC也将大踏步走来。除了大家都知道的虚拟主播、机器人写稿,在总台的国庆阅兵报道中,AI技术就应用到了视频剪辑中,应用在总台多个融合产品创新中,比如央视新闻、央视频、央视网等总台新媒体都将AI技术运用到短视频剪辑中,央视新闻推出《走过天安门》系列短视频。还有人民日报社的“智慧媒体研究院”,新华社的“媒体大脑”等,也都在智能化传播上共同努力。



总台三网的“智能审核员”产品是国内媒体领域第一个具有自主研发完备知识图谱和主流算法模块的人工智能审核平台。针对5G时代高速交互、海量并发、快速传播的视频服务需求,将人工审核经验数据与智能算法技术相融合,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审核核心工具,通过整合云厂商的算力,为总台内容生产部门及各大视频应用平台提供智能审核服务。


“智能审核员”经过了四年的实战学习和进化,对比人工审核,审核精准度更高,审核速度更快,审核一致性更强,解决了人工审核并发处理能力的瓶颈,能够比纯人工审核效率提高近80倍,同时可将送审数据误召回率整体降低到5%以内,准确性整体提高到98%以上。


3.智能新场景重塑用户入口


综观70周年国庆阅兵报道,多家媒体都在追求全平台发力、多矩阵同频、全息化传播。从形态上,图文、视频直播、短视频、VR、AR、H5等无所不用,从渠道上,电视、电脑、手机、IPTV、OTT、微博微信朋友圈等无所不及。



央视新闻新媒体全平台创新推出《日出东方》70小时不间断大直播,央视频推出“人民方阵”全媒体活动,央视网首次尝试在号外直接开启直播窗口,直点播报道多终端累计收视次数15.81亿,直播收视次数7.14亿,秒并发用户数1106万。


“央视频”出品4K超高清直播电影《此时此刻——共庆新中国70华诞》,将国庆盛典的4K超高清信号接入全国70家影院,是电视与院线的首次联手,通过全新的传播方式讴歌伟大祖国,赞颂伟大时代,引发强烈反响。


这些都说明媒介渠道的边界在模糊、入口在扩大,媒体的用户场景也具有了无限的想像空间。一个万物互联、万物皆媒,“屏屏可传播、处处皆入口”的全媒体传播时代已经到来。



以上就是本期推文的全部内容啦~


近期特朗普的瓜应该是吃不完的,大家在吃瓜之余,一定要将之与考研联系起来,全力备战哦~


风里雨里,爱传播一直在这里陪伴你~


素材来源:央视新闻、人民网、广电时评、中国记协网、传媒圈

图片:来源于网络


编辑:小听

主编:羽生生


悄悄告诉你一个秘密:点开爱传播公众号,在微信输入框输入“引导员”,即可领取今日份答题模板!答题模板只是一个基础、垫脚石,完整的答题还是得靠大家来努力扩充!我们明天再见!

真题带讨论

押题练技巧

有事没事可找爱传播金牌小助手

耿直卷卷

暖心S妹

奶狗E哥

吃货胖胖

中二早早


网传专栏
疫情论述题还能怎么答?各高校学术大佬:关注云传播!
彭兰重回人大!看完她写的信息茧房:我背了个假专题?
10篇经典论文,帮你搞定“算法”的20个概念
七个角度花样分析5G,怎么考都不慌
关于短视频,彭兰这样总结..
三年考了161次,快来把“舆论、舆情”考点一网打尽
喻明最新论文考点分析!手把手教你看论文答真题
你的“后真相”模板该更新啦,有观点有案例!
“直播一哥”李佳琦落户上海!这个考点2021年还得爆
常考常新的融媒体,今年有哪些“新”考点?
“沉默的螺旋”热点事件分析,这些“瓜”应该这样吃!
每年都会考的知识点!议程设置全家桶奉上

往期好文👇
猛提分!狂押题!今天双节免费来!
罗某某被爆强奸、散装卫生巾引发热议、非全日制受歧视…| 9月热点分析
CNNIC报告更新啦!已帮你整理好99.999%会用到的数据!
赠书福利 | 北大教授限量签名新书免费送?知识和追星我都要!
万字干货又来啦!去年我就栽在了这45个概念上······
练50次新闻实务,可以提分多少?
预报名第一天,我偷来十位大佬高分上岸的秘诀送给你!
英语作文还在背模板?这样真的很难得高分!
答题凑字神器来了!这些专题案例必需得收藏!
活久见?!实务也可以突击?效果还立竿见影?
专硕学费一年10万?高额学费有解吗?
上岸学姐成功追星喻国明,见面礼是一份私密论文大礼包?
最难学的研究方法,竟然有最简单的攻破策略!
记不牢?不会答?21个专题答题模板送给你!
被偏爱的“老字号”不应该有恃无恐
那一刻,我想要放弃考研了
没时间看书?这些高逼格的句子我帮你整理好了!
这件学术圈的大事儿,就是你考研真题的风向标!

参考书里没有的高级理论,送给拼高分的你!

技术规则里的外卖员得救了吗?
又一高校取消新传专硕招生?今年各校都有啥变化?
和腾讯微博一起死掉的,还有我的初恋
2021考研有新变化!我的答题和思维又该如何变化?
今年最可能考到的13个专题! 蓝皮书合辑来啦!
论述题难搞哟!十大专题热门案例,用了就加分!!
考第一的学姐们都是怎么一眼打动阅卷老师的?
张玉环改判无罪、老人被狗绳绊倒身亡、中传人大考研改革...| 8月热点
2020 最值得背的 10个名词解释,直击考场真题!
新闻实务讲解专栏开讲啦!有你要的实务技巧和模板
99.999%的考研er背不完书,都是因为.....
这些高级传播学理论,一旦用了,多加20分
“评论得分太低怎么办?”万字评论佳句集锦免费送!
听说上岸要整理30多个专题?热点专题如何整理?
健康传播成今年最热考点!高分答案都在这,速来!
“外交天团”再添大将!国际传播缘何常考常新?
千万别错过!新传考研“周年考点单”来啦
速来!【1月-6月】的热点事件都给你打包好了!
这是今年新闻传播学最重要、最全面的学界热点合辑!
经验学派、批判学派、媒介环境学派 | 一篇搞定传播学理论最难考点

欢迎加入爱传播考研群

2021年全国考研群 901082681

微博ID:爱传播新传考研   知乎ID:爱传播新传考研

喜马拉雅ID:爱传播考研

投诉通道:aichuanbo2014(请加one哥微信)


点击原文,即可进入微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