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答题真没有那么难,一篇文章带你理清答题基础方法论

播播 爱传播新传考研 2023-03-28


2023新传全国考研群 769926891

后台回复“真题训练营”,进群练真题




咚咚咚~爱宝们最近有没有在着手准备开始答题练习呢?


马上步入十月,如何把头脑里的知识变成试卷上的答案,就是下一阶段复习的重要任务。


今天播播就从题型介绍、字数安排、答题基本逻辑和时间安排四个角度来拆解答题实际操作方法。希望能让爱宝们对“如何答题”有一个基础了解。


ps.想要了解更多的爱宝们,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试听大仁老师新鲜出炉的答题方法课哦~





一般来说,基础知识卷的常见题型包括:名词解释题、简答题和论述题。


01

名词解释题


名词解释题一般是试卷上最先出现的题目,分值一般在4-6分左右,也有少量8-10分。


考察内容

①考书本概念的记忆情况,比如新闻真实、舆论等

②考对概念的定性和叙述能力,比如短视频等

③考对常识/历史的了解,比如人物、事件等史论类的名解


给分逻辑

①踩点分值(约占50%-70%):概念界定(出处)

②自由裁量(约占30%-50%):表述的完整性/全面性、语言学术性/规范性、学术的想象力/批判性


例如:5分的理论名解,比较准确的答出出处和定义能有2-3分,能够延伸再谈1-2个要素,比如做出评价或反思,酌情会有1-2分。


使用与满足为例


“使用与满足”研究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这一研究把受众成员看做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做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传播学家卡兹等人在1974年发表的《个人对大众传播的使用》一文中,将媒介接触行为概括为一个“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媒介期待→媒介接触→需求满足”的因果连锁过程,提出了“使用与满足”过程的基本模式。(出处+界定)“使用与满足”研究从受众角度出发,通过分析受众的媒介接触动机以及这些接触满足了他们的什么需求,来考察大众传播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和行为上的效用。它开创了从受众角度考察传播效果的先河,在大众传播效果研究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评价)



02

简答题


分值一般在10-20分左右。


考察内容

一般也围绕基础知识展开,但相比名词解释类题目,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要求更高、更全面。

①大号名解:考书本概念的记忆情况,比如简述xx理论/学者/流派

②小号论述(理论类):理论发展变化(如:效果理论新变);从理论到现象(如:用xx理论解释xx现象)

③小号论述(现象类):谈现象(如:分析xx现象的特征);从现象到理论(如:短视频/直播的认识)


与论述区别

①篇幅大度差异;

②封闭作答与聚焦作答VS开放作答与延伸作答。


给分逻辑

①“大号名解”有50%以上靠踩点给分(概念基本解释);

②“小号论述”50%以上要靠自由裁量(表述的完整性/全面性、语言学术性/规范性、学术的想象力/批判性)



03

论述题


分值一般在30分左右,部分院校会出现50分的论述题。


考察内容

①一些书本上没有的热点专题类知识

②基础知识的深入、延伸理解


需要爱宝们掌握全面,部分和实际结合紧密的专题,如媒介融合,还需准备相关案例才能够拿到较高的分数。


给分逻辑

“大号”简答:除了基础的概念解释,自由裁量(表述的完整性/全面性、语言学术性/规范性、学术的想象力/批判性)的占比会更高


“大号”简答:除了基础的概念解释,自由裁量(表述的完整性/全面性、语言学术性/规范性、学术的想象力/批判性)的占比会更高




一般来说,每道题的字数安排依分值的变化而变化,可以参考40字/分的标准来确定每道题的字数。


例如:一道简答题的分值为10分,那么这道题的答案需要10×40=400字左右。


在实际答题时,需要爱宝们提前估算好试卷上每行字的大致字数,以通过列数快速确定答案的整体字数,节约考试时间。



如图所示,一行约为40个字,那么在考试时只需要确定自己书写的答案列数即可大致确定字数。




01

整体逻辑


不管是较为基础的名词解释题和简答题,还是考察更为深入的论述题,本质上来看都是考察对知识点的认知,但考察偏重的内容不同。对于同一个知识点,就不需要单独准备名词解释题、简答题和论述题的答题素材


面对一个知识点,需要了解的方面有很多:概念、背景、特点、成因、影响、评价、应用……


名词解释题考察的最为基础也最偏重点,在解答名词解释题时,因为字数的限制,需要把所考名词最重要的方面简短地概述出来。


简答题虽然考察的也较为基础,但分值更高、答案字数要求也更多,所以可以解答的更为全面,根据题目偏重详细描写某一方面的内容。


如:分析社交媒体语境下意见领袖的运作机制和特点(四川大学 636,2021),就需要在运作机制和特点两方面全面解答,但同样不能忽视概念与背景,这部分简单解答即可。


论述题的分值最高,因此也需要答得最为细致,不光需要根据题目要求选择对应的方面,还需要把内容论述的更为丰富,常常会用到案例、名言等等来支撑论点。


以意见领袖为例,真题的考察情况如下


名词解释:

意见领袖(河海大学 824,2020;华中师范大学 440,2020;北京印刷学院,440, 2021;河北经贸大学,614,2021;上海财经大学,史论,2021;郑州大学 440,2021;武汉理工大学 958,2022;中南大学 711,2022;大连理工大学 334,2022;上海外国语大学 440,2022;南开大学 718,2022)

新意见领袖 (江西财经大学 440,2021;四川外国语大学 440, 2022)


简答:

网络意见领袖特质(华中科技大学 334/866,2019;山东大学 618,2022)

新媒体时代的意见领袖(上海师大 643,2019)

分析社交媒体语境下意见领袖的运作机制和特点(四川大学 636,2021)

简述意见领袖的特点及其在大众传播效果形成中的作用(西北政法大学 707, 2021)

社交媒介环境下意见领袖作用机制的变化(华东师范大学,334,2021)

拉扎斯菲尔德提出的意见领袖有何特质?它和新时代的 kol 有何区别?(深圳大学 701,2022)

何为意见领袖?如何理解新闻编辑在新闻内容生产中的“隐匿意见领袖” (西北大学 814,2022)


论述:

关于意见领袖(天津师范大学,440,2021)

意见领袖作用机制(四川外国语大学 875,2022)

意见领袖的内涵及在互联网下的变迁(上交 440,2020)

试论意见领袖的特点及其在大众传播效果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河南大学 440,2021)

社交化媒体下意见领袖的变化(重庆师范大学 440,2021)

用传播学理论论述意见领袖概念和特征(案例分析,武汉理工大学 616,2022)



抽出其中类似的三道题目:


意见领袖(名词解释)

新媒体时代的意见领袖(简答)

意见领袖的内涵及在互联网下的变迁(论述)


以上这三道题考察的知识点是相同的,但侧重点却不同。


对于名词解释来说,只需要简单解释概念、背景、评价即可。


简答题和论述题的题目一致,都提问意见领袖的变迁,因此除了在开头介绍意见领袖的概念和出现背景,新媒体时代的转向应该是这道题的主要内容,需要重点解答。又因为两道题的分值不同,答案所需要的细致程度也不同,对于论述题来说,需要更为详尽的说明观点,尽量引用对应案例来支撑,简答题则要求较低。


下面来看一组对比:


名解VS简答:意见领袖

(红字部分为名解要点,全文为简答参考答案)


1.理论渊源

美国传播学者、传播学四大奠基人之一的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在伊里调查中提出大众传播的信息要经过意见领袖的中介流向一般受众的观点,即“大众传播——意见领袖——一般个人”的两级传播过程。

1955年卡茨的《个人影响》出版证明应该把受众成员之间的紧密的社会关系考虑在内,人们不仅接受着从媒介那里直接得来的信息,同时也影响着接受信息者的意见和决定。


2.理论内涵

拉扎斯菲尔德认为,“意见领袖”是接触大众媒介较多,信息渠道较广,在人际关系网络中表现活跃常常能为其他人提供所需信息和意见,并能影响他人对众多事件认知和态度的人。意见领袖往往具有如下特点:


(1)与被影响者一般处于平等关系,而非上下级关系。意见领袖通常是人们所了解和信赖的人,他们的意见和观点也具有说服力;

(2)意见领袖并不集中于特定的群体或阶层,而是均匀分布在社会任何群体和阶层中;

(3)意见领袖的影响力一般可以划分为“单一型”和“综合型”。在现代社会中主要以“单一型”为主,即一个人主要在某个特定领域很精通或在周围人中享有一定声望,他们在这个领域便可扮演意见领袖

角色,而在其他不熟悉的领域,他们则可能是一般的被影响者。

(4)意见领袖社交范围广,拥有较多的信息渠道,对大众传播的接触频度高、接触量大。


3.理论评价

意见领袖及两级传播现象的发现,从正面否定了魔弹论简单的“刺激-反应”关系,揭示了大众传播效果产生过程的复杂性,其受到了意见领袖在内的中间因素的影响。但另一方面它通过揭示效果产生的制约因素,强调了大众传播的无力性,实际也脱离了现代信息社会的事情。


4.理论发展

在基础理论来看,学者们认识到现有意见领袖理论研究框架的局限性,认为在传统研究中意见领袖的知识源被严格限定在“大众传媒”的范围内。一方面,作为承担了引导舆论的重要社会职能的媒体,也开始被视为“意见领袖”;另一方面,在新媒体技术的赋权下,“网络意见领袖”作为平台中的话语权力中心,在网络社会中的舆论影响作用也得到凸显。


在理论应用层面,研究内容涉及市场营销、创新扩散、政治选举、公共事务、旅游、时尚等各个领域中的意见领袖及其应用。这其中以罗杰斯为代表的“创新扩散”研究是意见领袖理论的应用发展,他们发现存在知晓、说服、决策、证实四个“创新扩散”的环节,强调意见领袖加速创新扩散。在营销传播中“关键意见领袖”概念的提出,让学者注意到消费领域意见领袖对营销传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关键意见领袖通常被认为是拥有更多、更准确的产品信息,且为相关群体所接受或信任,并群体的购买行为有较大影响力的人。


(在简答的基础上,论述题需要更为详尽的分析,理论发展层面继续展开)


由此爱宝们可以看出,不管是什么题型,本质上考察的内容是相同的,只不过答案要求的细致程度和偏重的方面不同。


既然考察的内容是相同的,那么对于同一个知识点,就不需要单独准备名词解释题、简答题和论述题的答题素材。


如果一个知识点三种题型都有考察过,那么只需根据论述题的标准,进行详细的准备,遇到名词解释题,挑选最为重点的内容作为答案即可,简答题也是同样的思路。


02

常用答题框架


论述题的常用答题框架,爱宝们可以参考以下三种:


“5W”模式:传播者、媒介、受众、信息、效果,主要用于原因建议类题型中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模式:主要用于对某一事件/现象的看法


“拆分-对比”模式:实用与传统理论迁徙类题目


详细介绍戳这里:论述题如何得高分?3种模板+3种答题技巧奉上~


卷面书写也同样重要:改了上百份模考试卷后,我发现你被扣分的原因是......




每道题的时间安排同样依据分值而定,也受题目所需思考时间的影响。


专业课考试时间为180分钟,试卷总分值为150分,平均1分值对应1.2分钟。


这就框定了基础的时间安排,例如一道5分的名词解释题,对应的答题时间应为5×1.2=6分钟。


在这个时间的基础上,还需要考虑题目思考时间的影响


名词解释、简答两种题型一般都是对基础知识的直接考察,很多时候并不需要过多思考布局答案。所以对于这种题型,可以适当缩减分配的时间,留给论述等需要认真思考答题框架的题型。


对考试时间分配的安排是需要在实际答题的过程中不断调整的,爱宝们在考试前的模拟考中要不断调整自己的时间分配,最后确定最适合自己的分配方式。



关于答题方法,这里有更加详细的讲解

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试听大仁老师的答题方法课




9月26日

爱传播2023答题方法课 启程!

带你答题从入门到精通  




\ | /


希望本期推文能帮助爱宝们快速掌握论述的答题方法,爱宝还有关于论述的任何疑问,都可以在评论区告诉播播哦,播播会在看到后第一时间为爱宝们解答~



有事没事找爱传播小助手

早早

E妹2.0

知知

卷卷3.0


卷卷2.0


胖胖

小S

小S 2.0

卷卷


往期精彩推送⬇️

第32届中国新闻奖来了!跟着获奖作品学实务分会低吗?

码住这份保命实务模板,六步冲刺实务练习

专题如何复习?背书记不住怎么办?院校备考Q&A来了!

休学、待产、女研究生:我们究竟为哪个词而生气?

学制延长、宿舍、奖学金取消?这些不得不防的“考研刺客”你必须知道

缩招?换书?限跨考?最新院校招考信息请收好!

改了上百份模考试卷后,我发现你被扣分的原因是......

羊了个羊,麦克卢汉着迷了也都得看三个广告!

每个人都逃不了的「马新观」,超全笔记、思维导图免费送!

划重点!新闻学背诵重点合集来了

李易峰也塌房了,我决定做小黑子。

论述题如何得高分?3种模板+3种答题技巧奉上~

提升答题标题的10大关键词!从彭兰等人论文中学来的~

记住这些2022新传新概念,考场上谁会偷笑我不说🤔

考“烂”了的媒介融合,答出新意才能拿高分!

词穷不会写怎么办?这有份独家好词清单...

预报名来了!这几件事做错,99.99%上不了了岸

叮~这个天天挂在热搜上的必考专题谁还没准备|媒介伦理

王鹤棣夺舍式演技疯狂圈粉,我们对于偶像的期待究竟是什么

9大专题+35个热点,爆肝整理的主流媒体评论语料不看血亏!

外新史重点,都在这几张图里|新闻史重点盘点2.0

打印直接背!新传必考大佬看这一份就够了

总算是弄清楚了!经验、批判、法兰克福、政治经济、文化研究、媒介环境等学派

用了会加分!技术类案例库还不快收藏?

开始搭桥,让澎湃的心去往天涯海角

U1S1这些理论虽然难,但是真好用

扒光了主流媒体的立意和语料,我可算是把评论整明白了(上)

每年必考的媒介融合,用上案例才更能拿高分

官宣!18所院校明确首次招生,另37所也可能有捡漏机会

中新史重要事件大盘点!我看是谁还说背不下中新史?







欢迎加入爱传播考研群2023新传全国考研群 7699268912024新传全国考研群 754845758微博ID:爱传播新传考研   知乎/小红书:播播考新传英语长难句学习:公众号英语小卖部喜马拉雅ID:爱传播考研
投诉通道:aichuanbo2020(请加小九微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