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王鹤棣夺舍式演技疯狂圈粉,我们对于偶像的期待究竟是什么?


2023新传全国考研群 769926891
后台回复“答题课”,提前预定名额
后台回复“实务突击”,抢先实务起飞
后台回复“实务批改”,实现实务弯道超车
后台回复“论述批改”,锻炼答题意识与技巧


昨天晚上打开微博,映入眼帘的是#我承认我昨天声音大了点#以及旁边的鲜红“爆”字,于是我怀着激动的心颤抖的手点开,迫不及待地想知道是不是娱乐圈又出了什么我不知道的惊天大瓜。



点开后发现,原来是《苍兰决》收官了。


好家伙,《苍兰决》倒是没看,但关于《苍兰决》的热搜却是没少看。作为暑期档热度不断的电视剧,相较于剧情,一个特殊的点倒是引起了我的注意,那就是,男主角王鹤棣的“华丽逆袭”——


要知道,在《苍兰决》播出期间,不仅王鹤棣跟虞书欣的棣欣引力让人直呼kdl,连王鹤棣女友被扒出来也是获得了网友们一水儿的祝福。


不仅如此,与出道时的道明寺相比,王鹤棣此次对于角色东方青苍的诠释也被称之为夺舍式演技,甚至普通话和唱功的提升也令很多人大呼“路转粉”......



这一系列颇有意味的“好评”让我不禁反思:大众对于明星的期待到底是什么?我们又应当如何理解当下的偶像喜欢和崇拜?





欲望他者:偶像的崇拜之源




有个定义要写在前面,即此偶像非彼偶像。


洛文塔尔曾指出了“生产偶像“和“消费偶像”的区别。在他看来,“生产偶像”是“给予型”的人物,比如思想家、科学家、政治家等,他们通过自己的劳作为社会创造了新的价值和观念;而 “消费偶像”则是活动于体育界、娱乐界的各种角色,如体育明星、电影明星、流行歌星等,他们是“索取型”的角色,因为他们并没有为社会提供新思想和新观念,而是向人们展示其特有的消费行为和生活方式。


在此基础上,洛文塔尔还注意到,对“消费偶像”的描绘几乎无一例外地聚焦于他们的私生活,集中展现他们的消费习性、个人爱好、社交活动和娱乐消遣。


而本文中的偶像,也取“消费偶像”之意。


关于粉丝对于偶像的崇拜,有学者指出,偶像其实是粉丝的“欲望他者”,无论是对偶像外型上的倾心还是对偶像日常品行的肯定,都带有亲密关系的想象。


简单点来说,我们对于偶像的喜欢,某种程度上都来自于自己内心的情感投射,这种投射可能来自于自我激励,如希望自己可以变得跟偶像一样优秀、强大;也可以来自于亲密关系的投射,如女友粉、妈妈粉等。



正如美国传播学者劳伦斯·克罗斯伯格所言:“粉丝对于某些实践和文本的投入,使得他们能够对自己的情感生活获得某种程度的支配权,这又进一步使他们对新的意义形式、快感及身份进行情感投入,以应对新的痛苦、悲观主义、挫败感、异化、恐惧及厌倦。”


当然,对于偶像的崇拜也与特殊的社会环境脱不了关系,关于这一问题我们可以用一系列的概念涵括:鲍曼提出“液态现代性”用以说明现代人自由与安全感的矛盾, 哈贝马斯则强调消费系统对生活世界的殖民,韦伯指出现代人陷入“理性的牢笼”, 贝克一言蔽之我们正面临“风险社会”......正如吴玉军老师一言以概之:“自由度的提高和归属感的匮乏是现代青年人面临的双重生存境遇”。


面对这样的生存境遇,“如何在个体化的逻辑下继续保持人们生活的价值感与确定性, 获得稳固的归属感”成为每一个人都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而在这样的现实下,寻找外部的情感投射就显得尤为重要,而愈演愈烈的粉丝文化就成为其最大表征。





偶像的可见性:消费社会下的情感困境




但问题也随之出现,自郑爽事件一出,娱乐圈的吊诡事件也越来越多的进入我们的眼帘:代孕、出轨、嫖娼......明星失格的事件层出不穷,让人直呼内娱没救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不禁发问:我们需要怎样的(消费)偶像?


其实,一直以来,当我们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在粉丝-偶像这对关系本身上时,一个极重要的问题就被我们忽略了,那就是——偶像是如何产生的。


阿多诺在其文化工业的研究中最先注意到,创造偶像崇拜是文化工业的一个重要策略。阿多诺特别指出,在一个普遍从众的大众社会中,偶像崇拜往往通过某种“伪个性化”方式来操纵,并以此掩盖了文化工业本身的标准化和同一性。


“人设”这个词相信大家并不陌生,我们喜欢某一个明星,可能有着不同的理由:外表、性格、人品、能力.....不同的标签拼凑出一个我们对于偶像这个人的全方位感知,这就是人设。可以说,人设作为当下造星产业的核心内容,关涉一名偶像以何种的形象出现在公众视野。


但是,必须指出,这样的形象背后是经纪公司与市场取向的合谋。换言之,偶像的人设未必全然是他个人的本真,只是为了呼应粉丝而制造的一个外壳。这个外壳不仅有大众喜爱的形象,同时也糅以各种日常生活中的优秀品质,成为现实生活中难以具备的勇气、道德和美好品质的凝聚体。


问题是,这种从一开始就带有表演成分的“美好品质的凝聚体”终有被拆穿的一天,只不过在互联网时代,这种“拆穿”的时限变得越来越短。


前面已经提到,人们对于“消费偶像”的描绘几乎无一例外地聚焦于他们的私生活,而互联网的发展又使得人们的隐私泄露的风险大大增加,更别说经纪公司对于偶像私生活的刻意展示,粉丝出于对偶像的喜爱而对其私生活的过分关注......在这种合力下,明星“人设”原本是活跃在戏剧舞台上的角色人物, 资本、明星经纪公司、粉丝以及明星个人却合力将其公共领域的角色延伸至私人生活领域,这种界限的打破很容易造成明星的角色冲突和人设崩塌。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看,明星人设的频频崩塌并非是“内娱不行”,而是一种私人生活公共化之后的身份危机——可能这个人原本就没有那么好,只是附加于其上的光环让人忽略了那些原本的缺陷。





人设想象:我们期待怎样的偶像?




面对频频翻车的“爱豆”们,我们不禁想问:我们对于偶像的期待到底是什么?


一如粉丝对偶像最初的感情产生,其内在动机在于“想要分享”“热爱”还有“自治和胜任感”,我们对于偶像的期待,很大程度上也来自于这种自我情感的满足。


从偶像本身来说,人设是人的延伸,需要建基于真实的符码之上,只有通过踏实的工作、精湛的作品才能支撑起完美的人设。王鹤棣之所以能够收获网友们的好评,也源自于其不断地努力;


而对粉丝来讲,共同体营造和情感寄托需要建基于真实的社会关系之上,要清晰认识明星人设的功能和价值,一方面要不断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另一方面也要保持自我理性,认识到人设的虚拟性和脆弱性,在追星过程中客观看待偶像,不盲目崇拜;


当然,对于传媒来讲,作为信息的传播者,要合理引导和监控明星的言行,为社会营造健康良好的大众文化环境。


追星本没有错,希望有一天我们可以会不因为一个人的演技大有进步而惊喜不已,也不因为一个人的人设崩塌而心如死灰,情感可以寄托给别人,但精神世界的满足,永远是自己给自己的。




有事没事找爱传播小助手

早早

E妹2.0

知知

卷卷3.0


卷卷2.0


胖胖

小S

小S 2.0

卷卷



往期精彩推送⬇️

今日开学,宜囤批改!九月大促正式启动

200块一杯的茶颜悦色?谁爱买谁买吧!
9大专题+35个热点,爆肝整理的主流媒体评论语料不看血亏!
外新史重点,都在这几张图里|新闻史重点盘点2.0
打印直接背!新传必考大佬看这一份就够了
鹿哈关晓桶、黄子诚、王俊卡、易烊干洗、王二博,流量时代结出的怪胎
总算是弄清楚了!经验、批判、法兰克福、政治经济、文化研究、媒介环境等学派
用了会加分!技术类案例库还不快收藏?
开始搭桥,让澎湃的心去往天涯海角
U1S1这些理论虽然难,但是真好用
扒光了主流媒体的立意和语料,我可算是把评论整明白了(上)

拥有叶生/十月同款大脑,考研初试是不是可以400+?

8月才开始认真准备考研,我还有戏吗?
组团去台湾吃山西刀削面?传播与地图的新耦合
说真的,我不想考了……
每年必考的媒介融合,用上案例才更能拿高分
82岁佩洛西与14亿中国人,社交媒体时代的“全面战争”
官宣!18所院校明确首次招生,另37所也可能有捡漏机会
中新史重要事件大盘点!我看是谁还说背不下中新史?
请你别踩背书雷区!这块“记忆面包”送给你
还不会读期刊论文?这份保姆级论文阅读教程请你必须收下!
大纲突变、首招生、参考书更新,暑期择校新指南~
导师们首度“公开”高分答题思路,这波看到的人赢麻了!
余秀华直播被家暴,社交媒体何以成为家事工具

又又又变!华科大纲大变!其他学校可能也...

不起眼的实务名解,去年竟然有三十所院校都考过?
一个关于传播学的超高频考点,速收藏!
复习备考的第N天,我好像被考研绑架了。
「新闻大学」最新特刊!彭兰、喻国明等给你划了一道“元宇宙”送分题!
13个热点专题,63篇精选论文,打包免费送!
从主流媒体上百篇新闻评论中,我挖出了这些语料“精华”
『盘点』今年新传周年事件清单!很有可能考
给你们整了172条新闻评论语料,十分建议收藏

实务130+的经验和技巧,都在这里了!






欢迎加入爱传播考研群2023新传全国考研群 769926891微博ID:爱传播新传考研   知乎/小红书:播播考新传英语长难句学习:公众号英语小卖部喜马拉雅ID:爱传播考研
投诉通道:aichuanbo2020(请加小九微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