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1500张照片,回首我们的父亲母亲

阿改 象外 2022-05-06
👆 懂不懂艺术都能看懂的 象外


佚名照
20世纪下半叶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图像

晋永权
世纪文景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0年10月
824页
定价298元



象外折扣价 209 




《佚名照》是一本不太容易推介的书:它不是一本摄影集,也不是摄影论集,从某种程度上说,书中的主要内容甚至没有作者,无有来源——所谓佚名照,“指的是照片的拍摄者、被拍摄者及持有者,皆无名姓,准确地说是因为所得渠道——购买于旧书、旧货市场,与照片拥有者阻隔,因而无以得到他们的准确信息”。

但这本书又相当值得推荐:它无关帝王将相,但却足以勾起我们每个人的回忆;它并未记录大历史,但历史的印记历历可见。

试想,如果你是一个80‘s及此前世代的读者,你家里怎么会没有一两张类似书中所展现的那样的照片呢?家庭/家族合照、节庆留影、周岁照、证件照、结婚照、旅途中的浮光掠影……

我还记得初中毕业后,不再继续学业的同学们纷纷赴珠三角打工,高中时我尚与其中的几个好友保持通信的习惯,时不时地,他们就会在信中夹一张自己的近照,以示纪念。


初中同学信中夹着的照片,大概就是这样的留影


我相信他们并不知这也是民国时期至于此前不久的时代的惯例,但他们就是这样做了:去照相馆里,拍一张背景是北京、深圳或者三亚的照片,表情或严肃,或轻松,但多半郑重其事,仿佛在对几百公里之外的朋友说:你看,我挺好的,不必担心我,记挂我。

那样的“习性”,已经一去不复返。当所有人都可以通过智能手机轻易地拍照、自拍,“相”也就不再珍贵;“照相”这件事几乎已被扫入历史的角落——没有人会再去照相馆,就像没有人会手书一封信。

这样回头来看,《佚名照》这本书是一种纪念,也是一种留存,它提醒我们:我们的父辈或祖辈正如书中的主角们(虽然我们并不知道他们的姓名和来历),在历史的夹缝或时间的洪流中,有过欢笑,有过憧憬,有过革命誓言或青春狂放。


大概大家不会想到,那时候也有这样大胆的“私房照”


本书作者晋永权,曾任中国青年报摄影部主任、中国摄影出版社常务副总编辑、《中国摄影》杂志主编,现为《大众摄影》杂志主编。他不仅著有《最后的汉族》(合著)、《出三峡记》、《江河移民》、《沙与水》、《红旗照相馆:1956—1959年的中国摄影争辩》、《合家欢:20世纪50—80年代的民间相片》、《每一声快门都忧伤》等书籍,系列摄影作品“傩”“三峡移民”等,也被蓬皮杜艺术中心、上海美术馆等多个艺术机构收藏。

再次推荐本书给大家,正如出版社提供的推荐语:

《佚名照》中完全不同的芸芸众生,在面对照相机时,却表现出近似的感情,近似的表情,近似的姿态,近似的环境,近似的尺幅——往日的昂扬和梦想都写在脸上、记录在案。晋永权通过1500张照片的收集和甄选展现出20世纪下半叶的时代之色与时代之光,堪称一部中国百姓照相史稿。


他们是夫妻还是情侣,或者只是普通的交际舞的舞友?

也许不重要,重要的是弥漫相纸之上的浪漫



如果读者们还有兴趣,可以看看作者的后记,以便增加一点了解:


照相的度过


自摄影术传入中国至今,照相——无论是坐拥固定空间、设施、工具、人手的照相馆程式化拍照,还是散漫淡然、东瞅瞅西瞧瞧,猎奇寻欢到此一游式留影——传达的文化道德面貌,包括品味旨趣、体态情状、秩序状态,甚至期许诉求、价值观念、社会心理等等,虽有年代变迁、地域变化带来的些微差异,但总体来说,具有相对稳定的特征。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的坚船利炮打开了古老中华帝国的大门,带来三千年未有之变局。这一次,让社会精英惊骇的是,在那些强大的军事力量背后,还有一套国人陌生的制度和文化形态。而照相机作为集西方工业文明、制度文明成果为一体的现代性工具,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出现在中国大地上的。1860年11月2日,由西方第一位入华摄影记者费利斯·比托(Felice Beato)拍摄的恭亲王奕䜣肖像,当为近代国族运势的视觉隐喻——帝国的黄昏、王权的衰落、个体的茫然,无不呈现于此。依持照相机,西方开始了对中国的强制观看。

这一路径,自沿海、沿江、沿疆,而内陆;自南向北,自东向西;自商业阶层、市民阶层、文化阶层,而皇宫贵胄、革命分子,再到政党政治、社会批判、个人表达等。可以说,一部中国摄影史,在很长时间、很大程度上,就是一部照相史。

国人接受摄影术,自实用性的商业照相始,澳门、香港、广州、福州、上海等地的商业阶层首先接纳了这一可以致用——谋取利益的工具。固然,要得到消费者,即普通市民阶层的广泛认可,其间还有诸多障碍,但商业诉求迅速主导了照相消费文化的型塑,市民们残存的惊惧心、神秘感,很快就被好奇心及便捷快速获取方式及照相美学新潮流取代了。这使得照相术在市民占主体的城市社会中获得了极大的普及。

但,照相术真正的被统治阶层、政治人物、上流阶层所接受,还要拜慈禧照相这一20世纪初中国、乃至世界照相史上规模巨大的照相行为。可以想象,巨幅照片被精心着色,在荣宝斋安装上金丝楠木框,各行省、直隶官员来到紫禁城迎请“圣相”的情形:当迎驾仪式结束,被高高供奉的“圣相”前,依照级别高低跪着的大员们抬头一睹圣容时,会带来何等的心理震撼啊!而先前,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要么无缘被召见,被召见的大抵也是始终低头捣蒜,无缘一睹圣颜。

这些照相史上的珍贵材料,要感谢清宫史官们的详细记述,多存于内务府档案《圣容账》中。自然,自摄影之乡法国学成,并带回器材给慈禧照相的摄影师勋龄,当是中国照相师傅中最有里子,也该是最有面子的人物。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这句老话再次在照相历史上得以印证。“老佛爷”亲力亲为之后,照相术才真正为王公贵族、士绅名流,及民间社会所认可。慈禧所倡导的照相文化被后人模仿,特别是那些带头革了大清王朝命的人——他们大量印制代表自己庄严、正气、具有新派革命者形象的相片,广为散发,进行鼓动宣传。至于早期报馆所需——姑且称之为“新闻照片”的那些相片,则是直接委托照相馆安排照相师傅们拍摄并冲印。与之相比,那些文化精英们由于深染传统,或固守道统,在看待、接受照相机这一西方工具方面,却迟缓得多,直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才渐入他们法眼。很长一段时间内,他们把照相机当成另一种类型的毛笔,作为美化人生、陶冶情操的工具。许多人,特别是对照相的见证功能,不甚了解,亦无兴趣,更不要说对于其作为民主手段,与政治、社会生活相互关系等诸问题的理解把握了。

日本侵略者的入侵,打断了原本的照相文化演变进程。此时,一手提着枪一手提着照相机的爱国主义者、抵抗战士、革命者一起汇入宏大的历史潮流,完成保存中华民族根脉,救亡图存的使命去了。

值得关注的是,在沦陷区上海,照相馆的生意并未完全中断,甚至还一度出现照相馆激增,并陷于无序竞争的局面。此间,作家张爱玲对照相文化现代性的认知,代表了一个非凡的高度。她对世俗社会生活中国人之于照相的心理、状态、类型与阐释,及对其仓促、易变、临时而又永恒等现代性特征的体悟,无不鞭辟入里。这是目前中国影像文化认知过程中被忽视的、分量甚重的一笔遗产。

为大众广泛认同,或者说已经型塑完成的照相文化心理,一旦被充分把握、利用,就会产生强大的力量,形成各种名目的影像话语形态,并从原先私人空间的形态,转而成为在公共媒介、公共空间展现的影像模式。集中体现在宣传摄影上,那就是照相馆式的宣传图式、样态。这种影像文化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具有典型的特质,反过来又会影响个体照相行为。

1958年,布列松来到中国时,人们总是把他这个抓拍大师当成照相师傅来对待,因而殷勤地向他展示自己的劳动成就和美好而幸福的生活场景。而当他面对群体时,看到的大多又是组织与摆布后的场面。布列松意识到,东方传统的礼仪之邦所遵循的待客之道以及仪式中,还缺少现代影像文化生成过程中那些约定俗成的基本程式。这让他一筹莫展。

1973年,苏珊·桑塔格来中国后发现,中国的照片很少是抓拍的。她从文化上寻找根源,认为“这或许部分因为某种关于举止和形象得体的古老习俗所造成的”,但她没有提及现实政治因素对人们日常行为举止的型塑、规制。而这二者的奇妙联姻,恰恰构成了很长一个时期中国人拍照姿势的典型特征。



本书内页


改革开放以后思想解放,社会流动加速,居住空间更改频繁,使得大量照相馆拍摄的照片,包括大量籍籍无名的大众日常影像得以进入了公众视野,成为可以交换的物品。今日学界如果还有谁对照相馆相片,以及那些野外随手拍摄的纪念照片充满不屑,并斥之为“机械的照相”“不过就是张旅游纪念呆照”,认为没有什么价值,或者仅仅以“一图胜千言”之类的话大而化之地敷衍一下,那他是彻彻底底地落伍了。新史学早已把这些材料作为研究家庭史、社会史、文化史和所谓宏大叙事的重要印证材料。许多旧照片,甚至残缺不全、破烂不堪的大路货也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实证的,或审美的。运用这种材料进行历史研究的序幕也已拉开,前景广阔。


本书内页


不只是城市市民家庭的影像得到重视,社会科学知识的普及,使得先前没有进行的影像田野调查正逢其时,深描、浅述皆成气象。包括先前一直被忽略的乡村影像,也得到了研究者的关注。照相师傅是塑造乡村影像文化形态——包括美学趣味、照相体态、景观想象的主体。特定历史时期内,大量的乡村人,包括县城人的视觉形象正是经由他们来塑造的。特别是在城镇化浪潮无可避免的背景下,那份依凭影像存留的乡村记忆更加珍贵。多年来,这些影像只在民间流传,自生自灭,难以进入官方叙事渠道,也不被大多数的拥有者认知、珍视。与那些宣传照片相较,它们不入流,拍摄者本人往往也自惭形秽,觉得技不如人。大量文本也让观察者看到,这些从事商业服务行业的照相师傅们努力模仿宣传照片的痕迹。但总体说来,这些影像还是形成了自己的特质,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特质不只在美学意义上,更在文献意义上成为考察这一时期本地区乡村、城镇文化重要而直观的文本。

至于照相文化的艺术价值,以影像为材料或手段的艺术家从中汲取养料的努力一直没有停止过,并且逐渐由单一的老照片呈现,转化为多媒体多材料的混搭跨界形态,成为当代艺术创作的重要矿源。这已经是题外话了。

晋永权
写于2015年8月
改于2018年8月、2019年7月





佚名照
20世纪下半叶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图像

晋永权
世纪文景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0年10月
824页
定价298元



象外折扣价 209 










更多佚名照


👇












本书图片鸣谢

晋永权及文景





.
END
.


象外近期好文


妙人张光宇。
好书推荐:关于卡拉瓦乔、蒙克、慕夏和其他
看海报,挑展览(上海版)
陈丹青如何看画看照片?
只看海报的话,你会去哪个展览?
其实我们每期投稿里都有好看的
绘画 + 摄影。
摄影就是披着羊皮的狼,我很晚才意识到这一点
她的这些照片,越看越虚无啊。
普通家庭的孩子应不应该学艺术?
11月,去上海把一年的艺术展看够
认为夏加尔只有浪漫狂想,这是一种误解
理想的话,当个傻子。
我几乎天天都意淫自己功成名就后的生活
摄影赏。
一个胸无大志的艺术家,兼收藏家
陈彧君重返木兰溪。
TONI&GUY前艺术总监的照片拍得怎么样?




把艺术拉出圈外

你还可以在这里找到我们:
微博@Artha象外
以及 知乎 mono Flipboard 今日头条 等

你   在看 👁     我吗?


更多文景好书,点击“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