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花是故乡花,情是思乡情——统编五上《3桂花雨》第二课时教学叙事

江苏彭峰 彭文峰会 2024-03-18

最近天气微凉秋意渐浓只可惜还没等到桂花飘香的时节要是在那时上这堂课恐怕别有一番风味

课前,我提醒他们将桌椅排整齐,将地上的垃圾捡,试问谁不愿意在一个窗明几净的教室中学习呢?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三课——桂花雨,请大家齐读课题。”一开始,我再次向学生出示了上节课的问题:这是一场(  )的桂花雨这个环节一方面帮助同学们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另一方面可以考察他们的新感悟,不过,同学们大都回答的是上节课总结的内容,没有关系,毕竟我们香味还没嗅完呢。

我带领学生回到了上节课还未学完的那七处句子,我采取“朗读比赛”的方式,请每一位同学挑选一句自己喜欢的话进行朗读,很多老师喜欢在朗读前就进行大量的指导,其实我们完全可以相信学生,相信他们有实力去把句子读得有感情,我们要给予他们自由发挥的舞台,并抓住机会点拨。例如在读到“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句时,徐媛曦和杨俊佑的感情都很饱满,但他们在读法上存在区别,一个是比较柔和深情的,另一个则比较响亮。此时我介入指导,请学生揣摩此时母亲的心境,自己试着读一读,学生很快发现此时的母亲是思念家乡的,是带着一丝忧愁的,所以在这里柔和深情的读法更好。我相信这样的学习过程带给学生的,一定比直接告诉他怎么去读更能让他们去体会朗读的魅力。

 

 

在品味完桂花香后再次回到开始的问题陈恺睿说到了这是一场“终难忘”的桂花雨,你们看,从最开始的“平淡无奇”到“难忘”最后再到“终难忘”,随着学习的深入,他们的理解也会越来越有深度。陈恺睿还补充上了原因:“难忘是因为不仅仅是快乐的童年让作者印象深刻,对家乡的思念掺杂在其中才让作者一生都难以忘掉。”他的一番发言,博得了所有同学的掌声。

结束了香味的学习,就要开始学习桂花给作者带来了哪些“快乐”了,这一步是本文教学中由物及情的难点我出示了自学提示:轻声读课文,看看桂花给“我”带来了哪些快乐?画出相关语句,有感情地读一读,再与小组同学之间互相交流。

第五自然段,找到这一段快乐的同学特别多,“找容易,想要读好可不简单。”我让同学们注意到“喊”这个字,希望他们能够放开来读,快乐的情感是纯粹的,是激昂的,有的同学往往比较腼腆,不敢放开声音,怕读不好,我鼓励他们,不要怕,多给他们一些掌声。我为他们范读了这一段,学生都从我的朗读中体会到了快乐的情感,只有在朗读中放得开,才能真正体会朗读的乐趣。实际上,我们班有周琰、陈恺睿这样的朗读高手,他们的朗读既饱含感情,又可以准确运用声调的强、弱、快、慢达到更好的朗读效果教室中的掌声经久不息。

 

 

经过这一番朗读学生的情绪都调动起来了。此时伴随着优美的配乐和视频我希望学生将心中那棵香气馥郁、令人愉悦的桂花树带到现实中来,三个情景:桂花一粒粒从树上飘下来,就像(    );带着浓郁的芬芳在空中舞蹈,整个世界(    );桂花飘落时,撞击着树叶,发出奇妙的声响,仿佛(    )。在这样优美的氛围中,同学们自然也会文思如泉涌。我为他们补充了一首琦君父亲的诗:细细香风淡淡烟,竞收桂子庆丰年。儿童解得摇花乐,花雨缤纷入梦甜。潘毅的精彩朗读,让大家更进一步体会了作者的快乐之情。

第六自然段的快乐”,不同于之前摇桂花时蹦蹦跳跳的快乐,它更趋向于一种在期待美食时淡淡的喜悦之情,我先点名读,在举手的同学之中其实我非常想见到那些“陌生”的面孔,不怕不会读,就怕不敢读。我提醒大家要特别注意把这个“浸”字读好。之后我出示了桂制品的照片,并让大家齐读本段最后一句话。

第七自然段,我将母亲最后说的话描红,同学们自读,我让学生读一读母亲说的话,因为课堂开始我们已经揣摩过母亲的心情,所以他们都知道母亲是出于思念家乡才会说出这样的话,那么顺着母亲的思绪拓展开来,母亲还可能说些什么呢?当她面对外的甘甜的水,遇到外地圆润的月,甚至热情的外地人时,她又会怎么说呢?在讲述中,他们对于思乡情的理解更上了一层台阶。我出示第八自然段作为全文的总结。

在课文的学习结束后,补充了琦君《留予他年说梦痕》的片段,随着配乐为他们朗读,将浓浓思乡情扣在了同学们的心田,他们听完热情地鼓掌。课尾,布置小练笔作业:情无形,但可以借助有形的事物来表现,学习琦君化无形为有形的情感表达方法,去描写一下让你想起某人或某种情感的一个事物。我提醒大家在练习中真正体会借物抒情这一表现手法。


统编一上教学叙事:       我和小朋友有了默契——一年级的开学第一课教学叙事|彭峰
      唤起那份自豪——统编一上《我上学了·我是中国人》教学叙事|彭峰

象形字的魅力——统编一上《天地人》教学叙事|彭峰

统编二上教学叙事:

教朗读重停顿,教复述搭支架——统编二上《1小蝌蚪找妈妈》教学叙事|彭峰
画图梳理文脉,体会用词准确——统编二上《2我是什么》教学叙事|彭峰统编三上教学叙事:明确教啥,仿写精准——统编三上《1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叙事|彭峰对比悟意,儿童意象——统编三上《古诗三首·赠刘景文》教学叙事|彭峰

统编四上教学叙事:

精读,聚焦何处——统编四上《1.观潮》教学叙事|彭峰

“反复”出现的词句,含有深情——统编四上《2走月亮》教学叙事|彭峰先给画面拟题,再说说想象 ——统编四上《现代诗二首》教学叙事|彭峰
统编五上教学叙事:

“精巧”何处寻——统编五上《1白鹭》第一课时教学叙事|彭峰

“韵味”哪里寻——统编五上《1白鹭》第二课时教学叙事|彭峰

一个“居然”和四个逗号——统编五上《2落花生》第一课时教学叙事|彭峰

句子中的深刻道理——统编五上《2落花生》第二课时教学叙事
在孩子心中,种下一棵桂花——统编五上《3桂花雨》第一课时教学叙事
彭老师新书介绍:
        我们低估了一至四年级语文教学的难度上册资源:

统编1-6年级上册必背内容和背诵闯关表(可下载)

统编语文1-6年级上册电子课本

推荐:

2022年秋小学语文教材变动情况汇总

2022年版语文新课标学段目标梳理表

扫码购买:



尊敬的一、二、三、四、五、六年级语文老师

您好!
如果您需要与教学叙事配套的原创课件,请在公众号后台回复“课件”两个字,您就能看到购买链接。

彭文峰会

2022年8月22日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