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陌生人溺水》|如何做到得他但不伤己?
一本书教你摆脱极端利他主义的书。
您收听的内容是我们对知识的提炼与再加工,如果你想全面了解书中内容,可以购买此书原版。与本书相关部分书籍的音频链接在文章的尾部,如有兴趣,敬请点击收听。
核心书摘
《陌生人溺水》这本书的书名源自一个古老的哲学问题:如果你妈妈和陌生人同时溺水,你会救谁?这原本是一个没悬念的问题,但不可思议的是,有一群人,他们会选择救陌生人,这样的人就是典型的利他主义者,在自己或亲人的利益与陌生人的利益冲突时,他们通常会放弃自己的利益,帮助陌生人,时常把自己和亲人置于痛苦之中。
《陌生人溺水》这本书中记录了几个颠覆三观、挑战人们固有认知的“利他主义者”的真实故事,读完这些故事,你会思考:我们对陌生人伸出多少援手、提供多少帮助才是合适的?如何配置我们的爱心和责任,才能做到既利他又不至于伤己?
关于作者:
拉里莎·麦克法夸尔,《纽约客》的特约撰稿人,采访过美国前总统奥巴马、作家希拉里·曼特尔、文学批评家哈罗德·布鲁姆等政界、学术界知名人物。
学什么:
1、极端的利他主义者都什么样?
2、利他主义者内心的道德标准是如何形成的?
3、如何摆脱极端的利他主义?
一、在痛苦边缘挣扎的“利他主义者”
利他主义者总是在想办法减少他人的痛苦、满足他人的需求,可是他们自己的需求和痛苦却无法排遣,而且当陌生人的利益与自己的家人、爱情、金钱产生矛盾时,他们会在自身情感与道德感的矛盾中痛苦挣扎。书中讲了一个叫亚伦的利他主义者的故事。
亚伦在大学期间,就决定要把生命奉献给社会正义。他把减少动物的痛苦当成自己一生的责任,出于对小动物的同情,亚伦成了一个纯素食者,也成了一个忠实的鸡的保护者。他会为了保护鸡放下许多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事情,比如研究生考试、陪伴家人和做家务。
在亚伦的父亲病危时,也因为亚伦延误了时机,让父亲在病床忍受了20个小时的痛苦,最后挣扎着死去。父亲的死让亚伦开始怀疑自己所做的一切到底值不值得,他开始问自己:如果他没有投身于“利他工作”,自己的家庭和父亲是不是就不会遭受这么多痛苦。
正常情况下,如果家人和陌生人之间产生利益矛盾,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对家人负责,而不是对陌生人或动物负更多责任。但对于利他主义者来说,强烈的责任感会让他们抑制住基本冲动,遵从严厉且刻板的道德承诺,做出相反的选择。总有一天,这些承诺会和照料家庭的责任相冲突,这时候,利他主义者就会陷入自己设定的旋涡里,一直在情感和责任的矛盾中痛苦挣扎。
书中还讲了另外一对儿利他主义者苏和赫克托夫妇的故事。
苏和赫克托原本计划将来要有4个孩子,自己生两个,再领养两个。可是,当他们去领养孩子的时候,他们被福利机构里的可怜孩子打动了,于是他们开始不断地领养孩子,最多时,达到了22个,这让他们的家里变得一团糟,他们的经济和耐心也不断受到挑战。虽然他们爱每一个孩子,但没有钱就没法支撑起这个大家庭,为了挣钱,两人每天都要打好几份工,可因为工作太忙,就疏忽了对孩子们的照顾和教育。
几年后,几个原本身体就不好的孩子逐一死去,活下来的健康的孩子在进入青春期后开始变得异常叛逆,他们吸烟、酗酒、打架甚至吸毒。所有的女孩子都未婚先孕,有3个男孩子先后进了监狱,苏和赫克托每天在学校、监狱和工作场所之间来回折腾。
最后,丈夫赫克托承受不了巨大的压力也开始酗酒,紧接着苏也崩溃了,她开始抑郁,开始质疑自己领养孩子究竟是对是错?如果当初让其他的家庭领养这些孩子,这一切是不是就不会发生了?如果她和丈夫只领养了两个孩子,那他们和孩子们是不是就不会陷入到今天这种糟糕的境地?
不论是亚伦还是苏,他们最大的问题都在于,行善和利他严重伤害到了自己的生活,他们无法平衡道德和情感之间的关系,这让他们十分痛苦。他们就像一群溺水的人,人性的本能让他们浮出水面,而内心对陌生人的道德感,却让他们沉得更深。于是,他们只能在水面不断挣扎,看不到方向也看不见未来。
二、“利他主义者”的道德原则是如何形成的?
1964年3月13日凌晨,美国纽约市一名年轻女子,凯瑟琳·吉诺维斯在自家门前被黑人男子温斯顿·莫斯利强奸并杀死。这起恶性犯罪过程一共持续了33分钟,28岁的受害人吉诺维斯全身共有13处穿刺伤,凶手两度追杀她,三次拿刀捅向她。当时有38个邻居听到了她求救的尖叫声,但没有一个人提供帮助。事后,人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旁观者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利他主义并不是人类品性中的重要部分。因为对人性的怀疑,所以,在最初的时候,人们认为利他主义只是一种伪装的自私。
这个观点认为,所有行善的出发点都是为了自己,当人们看起来在做好事时,他们要么是道貌岸然的伪君子,要么是出于自私的理由。这种观点显然有失偏颇,后来,随着心理学的发展,人们发现了一种新的情况,也就是“假性利他”。
“假性利他”是一种病态的、具有受虐倾向的心理疾病,这种心理疾病,来源于原生家庭。弗洛伊德最先开辟了这个研究方向,他认为,过度的道德感可能意味着一种道德受虐,换句话说,利他其实是对隐蔽的受虐狂的掩护。
书中讲的亚伦就是这样,他的的父亲有精神病史,忍无可忍的母亲离婚后,带着亚伦独立生活。单亲家庭对亚伦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再加上他是犹太人,在学校的时候总是被欺凌和殴打,这些遭遇都让亚伦的心灵逐渐病态。8岁时,亚伦就产生了一种想要拯救弱势群体的强烈欲望。
书中的另一个主人公多萝西的童年也同样缺少亲情,父亲经常虐待她,母亲一个接一个地换男友,家里永远充满混乱和暴力。十几岁的时候,多萝西就经常离家出走,有时候去某个亲戚家,有时候就在废弃的建筑里过夜。多萝西就像一只流浪猫,没人爱她,也没人需要她,青少年时期的她甚至好几次企图自杀。
就在多萝西对人生感到绝望的时候,她发现拯救别人、被人需要,可以减缓内心的焦虑。于是她决定去前线救治伤员,多萝西觉得,不论是政府军还是反抗军,只要她认真救治,他们就会感动。
心理学家认为,正是因为童年时期不断被亲人抛弃、虐待,亚伦和多萝西才逐渐产生了这种病态的拯救幻想。
在“假性利他”这个心理学概念的影响下,更多的心理分析学者开始研究这个主题,他们还提出了利他主义者患有其他病态心理的可能,比如“道德自恋”,这种说法认为,利他主义者的道德行为是源自内心的自恋倾向。他们将道德转化成了一种自慰式的快乐,“利他”虽然让他们痛苦,却满足了内心的自恋欲。
到这里可能有人就要问了,难道就没有真心实意想帮助别人的利他者吗?当然有,现实中确实有一些人,是真的认为帮助他人自己能获得快乐的。同样是“利他主义者”,为什么有的人可以保持快乐,有的人却把自己和周围人的生活弄得一团糟呢?这就是本书的第三个重点研究的问题:如何配置我们的责任和爱,才是心灵的自洽之道?
三、如何配置我们的责任和爱,才是心灵的自洽之道?
利他主义者快乐的原因与普通人没有什么区别,无非是因为爱、因为工作、因为实现了自己的目标等等。但利他主义者的不快乐,不仅仅是因为爱或者其他日常需要的匮乏,还因为他们知道世界是充满不幸的,而他们内心强烈的道德感和责任感,强迫他们必须做点什么。他们忽略了这个世界的需求是无限的,而自己的能力却是有限的。
所以,要想合理地配置爱和责任,成为快乐的利他主义者,首先要做的就是看清现实,认识到自己的能力是有限的,无法做到十全十美,然后跨过内心“责任感”的门坎。
人的痛苦往往来自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所以认清自己,设定与自己能力相当的目标是幸福的重要前提,通常能做到这一点人,都过得不错。认清自己,理智判断自己的能力非常重要,而对于利他主义者来说,承认自己的能力有限,是减少对陌生人责任感和愧疚感的第一步。
其次,为了不让“利他”破坏生活,利他主义者还要做到一定程度的盲目。这种盲目是对陌生人需求的盲目,对世人痛苦的盲目。因为利他主义者没有能力继续满足这些需求,减少这些痛苦,只能学着视而不见,以减轻责任感的负担。
书中讲到的几个案例的最后结局都还算圆满,虽然主人公们矛盾过、痛苦过,但最终都守住了生活和道德之间的那条线,做到了一定程度的盲目,才没有让人生彻底崩盘。
比如说亚伦,在父亲去世之后,驱动亚伦工作的那种责任感明显减轻了,他在花钱和休息时,不再感到内疚。他还找到了志同道合的女友,并且花更多时间去维护他们之间的关系。而且,亚伦在动物权利组织的工作也越来越顺利,很多公司作出承诺,愿意购买那些以人道方式饲养的家禽。世界的痛苦并没有减少,而亚伦却不再像以前那样焦虑,这是因为他做到了对部分痛苦的盲目,而这让他的生活逐渐正常化。
被孩子们折磨的苏和赫克托,在崩溃之后,他们终于明白,自己的能力是有限的,他们无法减轻所有人的痛苦,他们必须学会无视那些他们没能力解决的痛苦,只有这样,生活才有可能继续下去。于是,他们决定不再收养第23个孩子,不管那个孩子有多绝望。曾经遭遇的苦难,让他们这一家子成了一个真正的大家庭。领养的孩子们始终对苏和赫克托怀有感恩之心,他们长大后,大多数选择比邻而居,与父母和兄弟姐妹只隔几个街区,他们经常串门,相互照看彼此的小孩。每当重要节日时,孩子们、孙子们、重孙子们就欢聚在苏和赫克托身边,让二人有了一个其乐融融的晚年生活。
道德和责任不应该是人类价值体系中超越一切的最高法则,那些赋予我们生活意义的东西同样重要,比如,家人、荣誉、工作等等,它们是我们认真生活、成就自我的源动力。就像作者麦克法夸尔说的:“这世上,先是有了你所爱的一切,然后才有了神圣。”而对于利他主义者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把对陌生人的一部分责任,转化为对自己生活的热爱。
结语
以上就是《陌生人溺水》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这本书向我们介绍了“利他主义者”的概念,通过几个真实的案例,我们也见识到了“利他主义者”的痛苦和困境。他们被道德本身束缚,自发走向道德的极端,让自己在痛苦中挣扎。而要想摆脱这种痛苦,让心灵自洽,就要配置好自己的责任与爱,这不仅要认清自己的能力,还要在一定程度上,学会无视世界的痛苦。
传统的教育告诉我们人不能自私,要助人为乐,但《陌生人溺水》这本书却说:助人要适度,帮人要酌情。就像作者在书的最后说的:“如果道德与生活之间存在竞争的话,生活会胜利。不仅是生活本身会胜利,那些让生活值得的东西也会。”
【编辑:贰拾】
此为本书书稿的删减版,更多详细内容请听完整音频。
相关内容:
《原生家庭》|不健康的原生家庭是如何伤害子女,并持续影响子女成年后的生活的。
《最后的炼金术士:牛顿传》|真实的牛顿和挂在教室墙上的那个很不一样。
《杜拉斯传》|敢爱,敢恨,她从未放弃过抗争,而是在抗争中获得欢乐。
《神似祖先》|为什么“神似祖先”是改善生活品质最可行且有效的方式?
上次推送内容:
《 城市与压力:为什么我们会被城市吸引,却又想逃离》|我们如何应对城市压力?
本次推送:
《 陌生人溺水》|如何做到得他但不伤己?
【严选好书】开始高度自律的人,有这四个变化。
《整合:实现商业转型的7大法则》|如何搭建价值生态体系?
【严选好书】与其羡慕别人,不如爱上自己。
下次推送:
《 我问宇航员》|一本几乎能满足你对宇航员所有好奇的书。
【严选好书】白鞋的孤独,上班族懂。
《马奇论管理》|如何做到“明智的愚蠢”?
【严选好书】读《孙子兵法》,学成事谋略。
(语音、文字、图片部分来自今今乐道APP和网络,老农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