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们真的越来越不愿意在感情中付出了吗?| iWanna说心理

Jacqueline iWanna海外心理 2021-09-05


最近又有一个新的词汇上了微博热搜:



我们似乎不会再爱了



年轻一代人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影响,似乎渐渐失去了爱的能力:不愿意主动去表达热烈的感情,不愿意承担一段感情中所应背负的种种责任;因为害怕经历抽离时的痛苦,所以更多人选择了不陷入感情之中,把心封锁在牢笼之中,逃避所有的感情波澜


巨大的生活压力,迷茫不确定的未来,都很容易让我们对感情失去信心。且对付出之后无法得到回报的担忧,也更让我们踌躇不前。我们俨然已不再是校园中青涩的模样,也不能再单纯地、无忧无虑地只管享受生活,同样地,爱情也不再只是藏在抽屉里面的情书。



而远在异国的我们则会更加地犹豫,因为我们不知道,在国外的日子会不会在毕业后就结束,我们不知道在大洋彼岸的TA能不能等到再次相聚的那一天,我们害怕聚少离多的感情,也不知道身边的人能和我们一起走多远。攒了大半年的机票钱,坐10几个小时的飞机去找对方,这样的感情还能维持多久?


于是,逐渐地,我们学会了把自己隐藏在躯壳之下,把自己真实的想法埋藏在内心的最深处。即使遇到了喜欢的人,也会按捺住内心乱撞的小鹿,消极地把爱的火苗掐死在摇篮里。我们不敢跨越雷池一步,做不出地久天长的承诺,只能似有似无地暧昧着,或者是在感情中假装不在乎,以此来逃避所该承担的责任。


然而越是这种消极的态度,越让我们离真爱越来越远。我们以为,爱很难战胜现实的因素;然而并没有努力过,又怎么知道结果?更何况如果学会用心经营,说不定最后也会一起站在婚礼的殿堂中。


如果未来充满不确定该怎么办?


很多人都会害怕未知的未来,担心之后并不能陪伴在TA的身边。但其实,造成自己无法投入感情的,并不仅仅是未来的不确定性;自己内心对感情的不确定感会更加地致命。害怕、担心等情绪让自己在感情中踌躇,这样的患得患失才是真正将感情扼杀在摇篮里的罪魁祸首。


在Leanne K. Knobloch和Denise Haunani Solomon(1999)的研究中,一段感情的不确定性分为四种方式:

  不确定某些行为在当下的关系中是否合适(behavioral norms uncertainty)

  不确定相互之间对这段感情的感觉是什么样的(mutuality uncertainty)

  不确定两个人目前的关系进展到哪种程度(definitional uncertainty)

  不确定这段关系未来的结果是什么(future uncertainty)。



在早期的研究中,Charles R. Berger(1987)证明了,感情中的不确定性不利于关系的稳定;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这种不确定性与感情的关系并不是简单而直接的。


我们对自身的不确定(比如未来的工作/生活、自己对对方的心意),和对伴侣的不确定(比如不知道对方的意愿)实际上更加加重了这段关系的不确定(Solomon, & Knobloch, 2004)。自己内心的矛盾态度,会让感情步入一个危险的状态。而如果不主动表明自己的态度,让对方无法捉摸透自己的内心,无疑只会雪上加霜。


另一方面,Marianne Dainton(2003)也发现,在面对以上四种方式的不确定性时,人们会采用不同的维系策略(maintenance strategy)去维持感情。这也就导致了,就算有同样程度的不确定性,用更积极的策略去处理的人(比如恰当处理矛盾、主动表达对方在自己心中的重要性等),更能经营好自己的感情


付出那么多会有收获吗?


当我们在异国他乡的时候,我们可能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去维持一段感情:为了相聚一次需要跨越几万公里的海洋;为了以后在一起需要放弃dream school的offer,选择与对方上同一所学校;或者是放弃在国内诱人的工作机会,留在异国奋斗打拼。


可能对于我们而言,经营一段稳定的感情确实需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只要双方都愿意付出的话,这段感情也是会有未来和结果的。最害怕的是,只有自己一厢情愿地付出,却没有得到想要的回应。


当自己觉得自己付出得过多、而对方却不愿投入时,不平衡的感觉(inequity)便在内心悄然产生了。如果有一方内心感到非常不平衡的话,那么TA也很难会对这段关系感到满意,会因为自己付出比对方多而感到很挫败和沮丧;而付出过少的一方也会觉得很内疚,会对自己很生气(Hatfield, & Rapson, 2011)。


付出更多的那一方,会觉得自己已经足够努力了,遇到矛盾时,便不愿意主动运用维系策略去维持感情(Canary & Stafford, 1992)。这种消极被动的做法也容易导致感情不断恶化。


在感受到不平衡感时,有的人会选择结束这段关系,但也有人会通过降低自己的自尊,来消除内心的不平衡感。然而,与伴侣积极地沟通,才能够有效地处理这种矛盾,提升彼此对这段关系的满意程度(Sprecher & Schwartz, 1994)。


怎样才能与TA走到最后


心理学家提出了七种维持感情的策略(Stafford, Dainton, & Haas, 2000),而且通过研究,这几种策略确实能够提高彼此对感情的满意程度,让双方更愿意去投入来维持长期的关系,也能够预测这段感能够走多远(Dainton, & Aylor, 2002)。

1. 建议(advice):表达出自己对对方的想法,不隐藏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2. 承诺(assurance):主动告诉对方TA在自己心里的地位和这段感情对自己有多么重要,并且告诉TA自己心中对这段感情的未来有什么计划或者期待。


3. 处理矛盾(conflict management):在做错事的时候主动道歉并承担后果,或者是与TA合作处理矛盾,不会逃避或者一味地埋怨对方。


4. 坦诚(openness):直接而明确地与对方讨论对这段感情的感觉,而不是暧昧不明地对待双方的关系。


5. 积极互动(positivity):努力给彼此制造愉快的回忆。


6. 分担责任(sharing tasks):共同去分担生活中的责任,比如平分家务、一起照顾双方的家人。


7. 分享社交(social networks):让对方认识自己的朋友,或者是与对方一起拥有一些共同的朋友。

当我们越不敢去投入时,我们越难收获长久的爱情,被降级的恋爱也很容易草草收场;而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也更容易让自己缩回到看似坚强的外壳下。恋爱降级并没有给我们带来什么幸福感,只会让我们在一段段暧昧的关系中纠缠不清,伤害自己。

愿你有爱,看见爱,表达爱,享受爱。



References:


Berger, C. R. (1987). Communicating under uncertainty. In M. E. Roloff & G. R. Miller (Eds.), Sage annual reviews of communication research, Vol. 14. Interpersonal processes: New directions i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pp. 39-62). Thousand Oaks, CA, US: Sage Publications, Inc.


Canary, D. J., & Stafford, L. (1992). Relational maintenance strategies and equity in marriage. Communications Monographs, 59(3), 243-267.


Dainton, M. (2003). Equity and uncertainty in relational maintenance. Wester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includes Communication Reports), 67(2), 164-186.


Dainton, M., & Aylor, B. (2002). Routine and strategic maintenance efforts: Behavioral patterns, variations associated with relational length, and the prediction of relational characteristics. Communication Monographs, 69(1), 52-66.


Hatfield, E. & Rapson, R. L. (2011). Equity theory in close relationships. In P. A. M. Van Lange, A. W. Kruglanski, & E. T. Higgins (Eds.) Handbook of Theories of Social Psychology. (pp. 200-217). London: Glyph International.


Knobloch, L. K., & Solomon, D. H. (1999). Measuring the sources and content of relational uncertainty. Communication Studies, 50(4), 261-278.


Solomon, D. H., & Knobloch, L. K. (2004). A model of relational turbulence: The role of intimacy, relational uncertainty, and interference from partners in appraisals of irritations.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21(6), 795-816.


Sprecher, S., & Schwarz, P., (1994). Equity and balance in the exchange of contributions in close relationships. In M.J. Lerner & G. Mikula (Eds.), Entitlement and the affectional bond: Justice in close relationships (pp. 11-41). New York: Plenum Press.


Stafford, L., Dainton, M., & Haas, S. (2000). Measuring routine and strategic relational maintenance: Scale development, sex versus gender roles, and the prediction of relational characteristics. Communication Monographs, 67, 306–323.


iWanna作为跨文化的专业团队,倾情推出iWanna Coach。我们将为你提供一个快捷的,可支付的,私人定制的“交心”计划。 


美国名校心理相关专业毕业的coach团队,热衷于帮助和倾听有需要的人分享他们的经历,启发和帮助他们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困境; 旨在增强个体的跨文化意识,提升能力,使个体更好地适应新环境。


点击“阅读全文”报名并索取更多关于iWanna Coach的信息,现在报名的参与者,将有大大惊喜等着你。或联系客服小姐姐~




编辑|Lucia  排版 | Yy.C

图片来自网络,文章版权属于iWanna

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


推荐阅读

点击下列标题,阅读更多iWanna心理干货

“生活的珍贵,无非是看到和了解真实的自己” | iWanna Project

这是一篇写了两年的文章

你为什么连呼吸都觉得累 | iWanna说心理

BOOM!我又被枪声吓醒了| iWanna说心理

你的病,好了吗?| iWanna海外心理咨询师养成记VOL.10

你在天堂还好吗?| iWanna说心理

来自哈佛大学的幸福与成功公式 | iWanna说心理

身份优势项的转变与跨文化适应 | iWanna海外心理咨询师养成记VOL.9

“爱你,好了挂了” ——咱能好好聊天吗?! | iWanna家长说

馋得慌却吃不香?| iWanna说心理

“别和最好的朋友一起住!”

我们真的了解自己么?

玻璃心与橡胶心:拥有弹性的心理才能拥抱更无尽的人生 | iWanna说心理

美国高校中文心理咨询师资源整合 | iWanna看留学

“你这么年轻,有什么可焦虑的?”  解析quarter-life crisis | iWanna说心理

外心理求助手册 | iWanna看留学说心理

避免身边悲剧重演,如何拉回有自杀倾向的朋友家人 | iWanna说心理

歧视VS微冒犯,不是故意的冒犯就可以忽略无视吗? | iWanna看留学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