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离不开,是因为家暴中的‘美好’ ”| iWanna 说心理
由于话题的敏感性,这篇文章可能会触发一些不愉快的记忆,引起部分读者的不适。
近期,网上关于明星家暴的评论日渐凶猛。虽然这些公众事件让“家暴”能够被放在阳光下讨论,但有些评论却让人胆战心惊。
很多时候,真相是什么、存不存在真相,对于一些人来说,并不重要。可是,家暴的对与错,不是一道可以辩论的辩题,也没有可以讨论的余地。
对事不对人,希望真相水落石出,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iWanna想以近期的明星家暴事件为契机,以问答形式,站在心理学的角度,科普家暴,并给予家暴的判别和救助方法。
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于家暴的法律、社会约定俗成的看法和准则、以及援助方法不同,回答将以作者了解的美国为基准,欢迎各位相关背景的小伙伴在评论中补充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情况。
Q&A
什么是家暴(Domestic Violence)?
家庭暴力是一种行为模式,是施暴者为了掌控亲密关系或家庭关系中的权力,并对伴侣或家庭成员进行控制的一系列行为。
它包含亲密关系暴力(Intimate Partner Violence)和家庭成员间暴力(DomesticAbuse),而这篇问答以亲密关系暴力为主。
家暴只存在于婚姻关系中吗?
家庭暴力存在于家庭关系和亲密关系。它可以发生在婚姻、同居和恋爱关系中。同事和朋友间的暴力关系不在家暴范围内。
家暴受害者只有女性吗?
家庭暴力无关种族、年龄、性别、性取向、宗教信仰、社会经济地位、教育背景以及职业。
男性也可能是受害者。在美国,四分之一的女性和九分之一的男性经历过严重的亲密关系暴力。
只有肢体暴力才算家暴吗?
以权力和控制为前提的虐待、强制性、胁迫、诱惑行为都属于家庭暴力。其中包含:
肢体暴力,性行为虐待,言语及心理上的诱惑、诱导或攻击,经济胁迫,通过科技手段追踪和虐待(比如黑入手机及社交网络追踪、发布伤害性内容等),孤立受害者(包括威胁未出柜的LGBTQ群体),用宗教进行精神控制,等等。
我们常说的冷暴力,比如亲密关系暴力中,施暴者嘲笑、戏弄受害者,利用孩子来指责受害者,不让受害者和孩子接触,或是家庭成员间暴力中的父母对孩子的忽视、无视、照管不良,都属于家庭暴力。
下图的Power and Control Wheel(权力控制轮)由美国Domestic Abuse Intervention Program(家庭暴力干预项目)开发,并从八个方面大致概括了家庭暴力的行为模式: 胁迫威胁、恐吓、情绪虐待、孤立受害者、否认家暴、最小化家暴严重性、指责受害者、利用孩子、利用特权、以及经济虐待。
其中,肢体暴力是这个轮的最外圈,任何形式的家暴最后都可能升级为肢体暴力。
TA家暴只是因为TA一时冲动、无法控制脾气、或酗酒吗?
家庭暴力的核心是权力和控制。一时冲动、无法控制脾气、酗酒等所谓引发家庭暴力的原因,是施暴者为了得到权力,并控制受害者而使用的理由。
相信这是大家最不解的问题之一。为什么受害者经历了第一次家暴不去报案呢?为什么不能马上离开施暴者从而避免家暴再次发生呢?
有些事情看起来明确无疑,结局却是出乎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的。
在家暴中心做咨询的时候,给来访者们用过类似天秤的分析方法。在纸上画一个天秤,一边是离开TA的原因,另一边是不离开的原因。
离开的原因密密麻麻地写不完,而不离开的那一边总是写着孤零零的”爱”和“希望”。
为什么不离开施暴者这个问题的回答,多到可以写许多篇论文和出书来解释。
但是诸多理性分析探讨的背后,解释不清的是感性的那几个简单有力的词语。
阳光很好的那天看到TA穿着白衬衫,那个瞬间永恒到足够这辈子都反复回味,并支撑自己度过无数暗夜。
心理学家Lenore E. Walker在1979年提出The Cycle of Abuse(家庭暴力周期)并结合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解释了一部分让“瞬间”成为疗伤药物的原因:因为有些“瞬间”本就是家暴过程的一部分。
家暴的第一阶段,紧张感与日俱增,受害者提心吊胆,直到发生第二阶段的恶性暴力事件。
而施暴者的忏悔和各种甜蜜美好的补偿行为,构成了第三阶段的和解期。
紧接着,第四阶段便是平稳蜜月期,双方心照不宣地“忘记”了发生过的不美好,并继续在一起。
随着暴力事件次数的增加,蜜月期往往会越来越短,而家庭暴力程度会越来越严重和危险。
当这个周期循环往复,受害者逐渐形成习得性无助。这个词汇出自心理学家马丁沙利格文六十年代的一次实验。
他将几条狗放在一只铁笼子里,每天不定时电击铁笼子的各个部位。
开始时,狗狗在笼子里不断左右跳跃,试图躲避电击。但它们很快便发现无处可躲。
于是他们停止了积极的躲避行为,改为尽量减少痛苦的方式:受到电击时,脸朝下趴在铁笼子里一动不动。
类似于这个电击实验,受害者在重复经历了多次家庭暴力事件后,学会了与其无望地躲避,不如静静地忍受。
不同的是,受害者们还有“爱”,“希望”,以及那些“瞬间永恒”,说服并支撑自己继续忍受一次又一次的暴力事件。
除了爱与希望,常常出现在受害者们不离开的原因清单里的还有:
考虑到孩子,没有朋友或家人的支持,觉得自己孤立无援,不愿意或是觉得让周围人知道会很羞耻,等等。
因此,受害者往往已经是精疲力竭地在维持相对安全稳定的现状。
而在不了解的情况下,硬生生地质问他们为什么不离开施暴者,或许会是压垮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并对他们造成进一步的伤害。
为什么不离开,这个问题本身,其实已经是在指责受害者(Victim Blaming)了。
所以,我们要问的不是为什么受害者不离开,而是施暴者为什么要施暴。
在美国,十五分之一的孩子深受家庭暴力的影响。与其他孩子相比,成年之后,他们有3.8倍的可能性成为施暴者,3.5倍的可能性成为受害者。
必须承认的是,家庭暴力会对孩子造成影响。
那些经历、目睹了父母的家庭暴力,或是在童年遭受来自父母的身心虐待或照管不良(child maltreatment and abuse)的孩子都会受到家暴的影响。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潜移默化地模仿,并学习了这些行为模式,从而更容易重复实施暴力。
这个在童年受到影响而模仿学习,并在成人后重复实施的过程,就是心理学的家庭暴力代际传递理论(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of Violence)。
这个理论可以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解释大家好奇的“家庭暴力会不会‘遗传’”,以及类似的,为什么父母存在家庭暴力的家庭中,孩子会比较容易成为TA的家庭中的施暴者或受害者的现象。
如何判断是否在家暴关系里?
在一段亲密关系的初期很难断定它是否会出现家庭暴力。
许多施暴者在关系初期看起来相当完美,并且,很多时候,那些暴力虐待行为会在关系的发展中逐渐出现,而不是在关系初期就暴露无遗。
每一段关系中的家暴行为模式都不会完全一致,但共性却是这些行为模式背后的权力和控制。
大家可以使用文中的权力控制轮,和以下一些常见的施暴者行为特征,作为是否存在家庭暴力的参考。
TA们会:
告诉你,你做不对任何事情
当你和朋友或家人在一起时极端嫉妒
减少并阻止你和家人或朋友见面或交流
辱骂、贬低、或羞辱你
掌控家中的所有财务,且不让你有任何钱财支配权力
拿走或是拒绝给你基本生活的必需钱财
用让你惧怕的方式看你、和你说话或做出其他相应行为
掌控你能见谁、能去哪里、以及你能做些什么
阻止你拥有自己做决定的权力
告诉你,你是一个极差的家长,或是威胁你TA会伤害或是把孩子从你身边抢走
阻止你工作或上学
毁坏或是拿走你的重要财物
威胁你,TA会伤害你的宠物
用枪、刀或其他武器恐吓、胁迫、威胁你
在你不想发生性关系的时候,迫使你与TA发生关系,或做出其他让你不舒服的性行为
迫使你使用毒品或饮酒
需要注意的是,伴侣或家人间的相处总是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冲突。冲突的发生不可怕,而且是亲密关系和家庭关系中的正常现象。
大家有意见的不合,或者是偶尔的情绪发泄,都在所难免。
但可怕的是,在冲突中,施暴者利用一些行为达到权力与控制的目的,而受害者则在其中表现出来深深的恐惧。
(更多参考详见The National Domestic Violence Hotline 网页https://www.thehotline.org/is-this-abuse/abuse-defined)
无论是为了自救或帮助他人,安全计划(Safety Plan)永远是最重要且需要不断完善的。
它能帮助受害者在关系中保证安全,提供离开计划,或在离开之后保证你的安全。
一份安全计划囊括方方面面,包括:
安全计划
· 确保人身安全;
· 情绪安全稳定;
· 确保能和家人、朋友、邻居、学校、或其他能提供社会支持的人或机构,第一时间联系,并及时沟通;
· 采取法律措施;
· 保障财产安全,或通过寻找工作、或寻求其他社会福利,获取基本生活保障的资金来源;
· 保障通讯科技安全,等等。
作为受害者,你需要积极联系当地家庭暴力中心、避难所、其他社会福利机构、心理咨询机构、学校以及法律援助中心,来更安全和专业地帮助你渡过困难。
努力和能够信任的人沟通,疏导情绪,并一起制定安全计划。
作为家暴受害人的家属或朋友,首先,重要的是,离开施暴者并不一定是受害者当时最安全的选择。
尽所能地全方面了解家庭暴力,不带偏见地聆听受害者的倾诉,并帮助受害者尽可能全面地制定安全计划,以及鼓励受害者寻求社会帮助。
作为家暴施暴者,很多暴力行为是经过模仿和学习的暴力行为模式,并且一些施暴者可能是家暴的受害者。
但是事件已然发生,暴力行为已然存在。虽然改变很难,但是依然可能。
如果你还不确定自己是否是家暴施暴者,可以参考上文的常见家暴行为。
如果确定自己是家暴施暴者,请不带借口、不责备他人地承认实施的暴力行为。
你可以主动联系当地的施暴者干预项目、提供施暴者行为和心理干预的机构、心理咨询机构、以及法律机构。
推荐一本家暴受害者出版的漫画书,这本书还没有中文版本,所以没有中文名:Dragonslippers: This is What an Abusive Relationship.
它以图画的形式描绘了作者从认识施暴者到接受心理咨询身心康复的全过程。
1944年的一部名为Gaslight的影片,有关精神家暴。
日剧《最后的朋友》中,长泽雅美饰演的女主被孤立,失去工作朋友家人,并深受暴力的伤害。
美剧《犯罪心理》第三季第18集。由于剧情描述包含严重剧透,所以就此打住欢迎大家自行观看了解。
References:
Five myths about domestic violence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outlook/five-myths/five-myths-about-domestic-violence/2018/02/23/78969748-1819-11e8-b681-2d4d462a1921_story.html?utm_term=.6fb026231ad4
Domestic violence myths and misconceptions
https://www.acesdv.org/domestic-violence-graphics/domestic-violence-myths-and-misconceptions/
What is domestic violence? The National Domestic Violence Hotline
https://www.thehotline.org/is-this-abuse/abuse-defined/
Loveisrespect org
National Statistics of Domestic Violence
https://ncadv.org/statistics
iWanna作为跨文化的专业团队,倾情推出iWanna Coach。我们将为你提供一个快捷的,可支付的,私人定制的“交心”计划。
美国名校心理相关专业毕业的coach团队,热衷于帮助和倾听有需要的人分享他们的经历,启发和帮助他们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困境; 旨在增强个体的跨文化意识,提升能力,使个体更好地适应新环境。
点击“阅读全文”报名并索取更多关于iWanna Coach的信息,现在报名的参与者,将有大大惊喜等着你。或联系客服小姐姐~
编辑|Yy.C 排版 | M
图片来自网络,文章版权属于iWanna
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
推荐阅读
点击下列标题,阅读更多iWanna心理干货
“生活的珍贵,无非是看到和了解真实的自己” | iWanna Project
你的病,好了吗?| iWanna海外心理咨询师养成记VOL.10
身份优势项的转变与跨文化适应 | iWanna海外心理咨询师养成记VOL.9
“爱你,好了挂了” ——咱能好好聊天吗?! | iWanna家长说
玻璃心与橡胶心:拥有弹性的心理才能拥抱更无尽的人生 | iWanna说心理
“你这么年轻,有什么可焦虑的?” 解析quarter-life crisis | iWanna说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