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经济重心不断南移的今天,回顾中国历史上八次重要的北人南迁

林隐 山川网 2019-04-08


山川网:在古人看来,“北人”主要指世居黄河流域的中原汉民族人;而“南迁”,则是指迁入长江中下游及长江以南,继而再向南出海直至东南亚等地。


关于南北方经济差异的话题,我们在之前有过多次的讨论。整体来看,自改革开放以来的四十年,虽然宏观上中国各区域经济整体均得到了迅速提升。但具体比较后我们就会发现:南方经济无论是从体量、增速、活力还是潜力,相较北方均更显出色。


近段时间来在众多财经媒体及自媒体的讨论中,“北人南迁”这一观点,也被屡屡重提。事实上回顾中华民族过往历史就会发现,和改革开放后北人南迁主要为求财致富不同;历史上大规模北人南迁至少八次,小规模南迁不计其数的根本原因,更多则是北方战乱频起,百姓一路向南逃亡求生。



1

秦皇扫六合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开始着手平定岭南地区的百越之地。


始皇帝二十八年(前219年),秦始皇派屠睢为主将、赵佗为副将率领五十大军平定岭南,“一军塞镡城之岭(今越城岭一带),一军守九疑之塞(今九嶷山一带),一军处番禺之都(今广州),一军守南野之界(今江西南部),一军结馀干之水(今江西余干县一带)。”五十万秦军分五路,平均一路十万人。秦人南伐之初即占领番禺一带的广东地区并留军驻守,时有“五十万秦军守五岭”之说,另外三十万秦军西赴广西地区与当地的越人作战。


战争胜利后,随即秦王朝在番禺(今广州)设南海郡治,以任嚣为郡尉统管一郡的政治、军事、监察,下辖番禺、龙川(今广东河源龙川县)、博罗(今广东惠州博罗县)、四会(今广东肇庆四会县)四个县,龙川地理位置和军事价值都极其重要,故委赵佗任龙川县令。


赵佗在龙川筑城辟地以为治所。赵佗既致力防范越人反抗,又极力安抚当地民众。他劝导士兵在当地养儿育女,促进中原人与岭南人同化;又上书皇帝要求遣送中原居民迁居南越以传播中原文化。后秦末大乱时,赵佗割据岭南,建立南越国。汉高祖三年(前204年)至建元四年(前137年)在位。广州城区今仍有南越王宫和南越王墓遗址,已开辟为博物馆供游人参观。



2

永嘉南渡



永嘉(307—313年)是晋怀帝司马炽的年号。在永嘉之前,中原地区曾发生过长达十六年的八王之乱。这次变乱直接招致了永嘉时期的民族斗争。匈奴和羯族的首领刘曜、石勒等率领部众,残酷地屠杀汉人。永嘉四年(310年),刘曜在今河南东部攻下汉人坞堡一百余处。同年,石勒在今湖北襄樊一带攻下坞堡三十余处。后又在苦县宁平城(今河南鹿邑)击败晋军主力,晋军死者十余万人。同年,刘曜攻陷洛阳,纵兵大肆屠杀焚掠,洛阳化为灰烬。


当时,琅琊王司马睿为镇东大将军,都督扬江湘交广五州诸军事,驻建邺(建兴元年(313年),因避愍帝司马邺讳,改称建康)(今江苏南京)。江南比较稳定,当权的官僚们极力设法把自己的子弟、亲属安插到江南任地方官吏,以为将来自保之地。


如宰相王衍就任命其弟王澄为荆州刺史,族弟王敦为扬州刺史。在永嘉南渡时,北方的许多士族、大地主携眷南逃,随同南逃的还有他们的宗族、部曲、宾客等等,同乡同里的人也往往随着大户南逃。随从一户大地主南逃的往往有千余家,人口达到数万之多。比如王导和谢安两大家族逃入会稽(今绍兴)。《晋书·王导传》曰:“洛阳倾覆,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


永嘉南渡在很大程度上客观的促进了长江中下游的经济发展,为之后江南一带以及整个南方的大开发奠定了基础。



3

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因为发起反唐叛乱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又由于其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也称天宝之乱。


安史之乱作为唐代最重要的转折时间,其影响是多方面的。今天我们讨论的话题是北人南迁,所以这里我们也仅仅着重讲这一点。


中国经济重心南移自上文讲到的两晋南北朝时就已经开始,在安史之乱后,北民南迁的状况越来越明显,致使经济中心进一步南移。安史之乱对北方生产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大量北方人士南渡。南方相对较为稳定,北方人口的南迁,带去了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南方经济日益超过北方,南北经济趋于平衡。


扬一益二,成为反应当时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写照。



4

黄巢之乱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黄巢的这首《不第后赋菊》,几乎是中国人尽人皆知的名篇。


黄巢起义,指的是乾符五年(878年)至中和四年(884年)由黄巢领导的民变,是王仙芝起义的后续。也是唐末民变中,历时最久,遍及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场农民起义。黄巢之乱转战近半唐朝江山,导致唐末国力大衰。


黄巢起义,采用流动作战的方式,避实攻虚,走遍今天山东、河南、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湖北、陕西等省广大地区,动摇了唐朝的统治。但由于长期流动作战,没有稳定的后方,缺乏经济上的保障和群众基础,故而很难持久下去,使起义军最后失败。


因黄巢之乱,中原人民避难者又大批逃入闽粤赣区。如宗室李孟,由长安迁汴梁,继迁福建宁化古壁乡。固始人王绪、王潮响应黄巢起义,率光、寿二州农民起义军五千下江西。唐末至宋、闽赣边人口激增。



5

建炎南渡



建炎南渡,是发生在两宋交替之际康王赵构为了躲避北边异族女真人的侵略追击,而南逃至江南的事件。


靖康二年(1127年),赵构从都城开封南下到陪都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鸿庆宫祭祀赵宋祖庙,在宫殿内即位为宋高宗,改元建炎,南宋(1127年——1279年)建立。之后,宋高宗一路从淮河、长江到杭州,绍兴元年(1131年)升杭州为临安府,定为“行在”。


大体以绍兴二年高宗驻跸杭州为标志,南宋朝廷基本在江南站稳了脚跟,宋室南渡也宣告完成。其后,高宗虽然也短暂驻跸过建康,但那不过是作抗金的姿态而已。当然,也为了做姿态表示自己不忘恢复中原,临安始终称为行在。


临安有作为都城的经济优势与地理条件:既有长江的天然之险,又不像建康那样濒临长江,易于受到攻击;地处太湖流域与宁绍平原两大鱼米之乡的交汇处,物产丰富;大运河与浙东运河在这里接头,明州作为外贸港也近在咫尺,漕运、海运都很方便;经唐、五代与北宋的长期建设,杭州已跃升为东南最繁华的都会。


至此,南方(江南)地区已经成为绝对意义上的中国经济中心,并一直持续至今。



6

南宋难民



提到南宋,金和元是两个重要的对手。


宋元战争,1271年之前又叫宋蒙战争,是大蒙古国(1271年改国号元)对南宋的战争,从第一次1235年-1241年和第二次1253年-1259年,到第三次1267年-1279年。


与蒙灭西夏之战和蒙金战争不同之处就是蒙古对南宋战争曾因中间内乱与南宋时战时和,而蒙古骑兵也并没有像对西夏一样在南宋长江淮河边疆一带进行不断地洗劫或袭掠。不过传统上,仍认为宋元战争是蒙古帝国对一个政权最持久的战争。最后元世祖忽必烈灭亡南宋,统一中国。


其中宋元最后一战,即广为人知的崖山海战。此次战役之后,赵宋皇朝的陨落,同时也意味着南宋残余势力的彻底灭亡,蒙元最终统一整个中国。 中国第一次整体被北方游牧民族所征服。南宋的灭亡标志着中国古典时代的终结,部分人认为这场海战标志着古典意义华夏文明的衰败与陨落,有“崖山之后无中华”这一说法。


在宋元战争期间,元军大举南下,又有大量江浙及江西宋民,从蒲田逃亡广东沿海潮汕至海南岛。



7

湖广填川



明末清初时期,当时四川人口因战乱(张献忠屠川,清与南明战争等)、瘟疫及自然灾害锐减,清政府特别鼓励移民四川,即后来的“湖广填四川”。据史料记载,当时有湖北、江西、福建、广西等十几个省份的居民在移民行列之中,以湖广行省人口最多。


以成都为例,清末《成都通览》曾描述“现今之成都人,原籍皆外省人”;其中,湖北15%,湖南10%,河南、山东5%,陕西10%,云南、贵州15%,江西15%,安徽5%,江苏、浙江10%,广东、广西10%,福建、山西、甘肃5%。


“试问故乡在何处,湖广麻城孝感乡。”正是此意~



8

太平天国



相比以上几次,太平天国的动荡距离我们当下最为接近。太平天国武装力量先后发展到广西、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河南、山西、直隶、山东、福建、浙江、贵州、四川、云南、陕西、甘肃诸省,攻克过600余座城市。


当时为避战乱,有一部分客家人迁徙到东南亚,有的被诱为契约劳工,被押往马来西亚、美国、巴拿马、巴西等地。


往事越千年,站在当下,我们回看千百年来先辈们的脚步,总是会有无限的感慨。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但若干年后,当我们的后人回看我们当下人口的流动时,是否也会用同样的眼光看待我们?


唯一不变的,只有变化本身。


注:本文史料相关素材,综合整理自网络。



2018上半年:部分城市GDP 丨 27省GDP 丨 15省GDP 丨 东中西东北四大板块 丨 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数据 丨 社消增速大数据 丨 国民消费大数据 丨 IPO数据 丨 土地成交数据 丨 全国篇 丨 广东篇 丨 浙江篇 丨 陕西篇 丨 江西篇 丨 青海篇 丨 京沪篇 丨 江苏篇


2017GDP: 海南甘肃贵州山西云南广西江西陕西安徽福建湖南河北湖北四川河南浙江山东江苏广东


城市:各省市最低工资 丨 双十一大数据 丨 双十一省市之争 丨 青岛向南 丨 城建20强 丨 租金回报率 丨 聊聊这座城市 丨 100民营企业 丨 2018天府金融指数 丨 长三角高铁格局 丨 四十年来谁沉浮 丨 去武汉南京 丨 国庆房价 丨 中西部“七小龙” 丨 县城乡镇人力成本 丨 高新技术企业


人文:东北企业家 丨 又没有山西 丨 这几班公交车 丨 城市书店数量 丨 文创第三城 丨 中国景区门票 丨 民谣唱过的城市 丨 一线城市十栋房 丨 楼巴 丨 流动人口 丨 90后不生孩子 丨 北京也很委屈


这里是中国:福建丨海南丨安徽丨广西丨贵州丨青海丨宁夏丨内蒙古丨甘肃丨河南丨山西丨北京 丨上海丨天津丨浙江丨陕西丨江苏广东丨河北丨重庆丨山东丨新疆丨云南丨西藏丨湖北丨辽宁丨吉林丨黑龙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