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拉扬说:“每天清晨第一件事就是聆听巴赫的音乐,这好似清泉流淌经过心灵的音乐有助于我校正听力。”
音乐与哲学
《哥德堡》三十变极简解读丨巴赫音乐会必备(一);《法国组曲》中的舞曲简析丨巴赫音乐会必备(二);巴赫第四号康塔塔《基督躺在死亡的枷锁上》丨巴赫音乐会必备(三);《我们的上帝是坚固的堡垒》丨巴赫音乐会必备(四);为送别兄长,巴赫创作此曲丨巴赫音乐会必备(五);聆听巴赫《键盘协奏曲》丨巴赫音乐会必备(六)
古典音乐中有不少作品是直接来表达哲学内容的。尤其是德奥系的大师们。其中最为登峰造极的莫过于贝多芬!他的九部交响曲,无一不是一部部大部头的哲学著作!当然,也有些直接翻译哲学著作的作品,其中为人们所熟知的就是《查拉斯图拉如是说》,原本是尼采的著作,读了几次难以读懂,但是就是有人要用音乐语言来翻译它!是谁翻译的呢?那部交响诗也是非常恢弘的,那就是德奥的理查·斯特劳斯写的那部哲学著作——音乐语言翻译的!如果实在看不懂尼采的原著,听听这部交响诗,也许同样有所帮助。
所以,古典音乐与哲学的关系真的很紧密。理查·斯特劳斯是20世纪初期之大师,对于尼采十分崇拜,于是,竟然想到直接去翻译哲学,而不同于浪漫派前辈们翻译文学著作!比较而言,翻译哲学著作比翻译文学著作一定更难,何况翻译的是一部哲学史上也是文学史上的“天书”——查拉斯图拉如是说!?歌德的《浮士德》被许多音乐大师们翻译过。其实那里讲的也还是哲学——作为黑暗的象征之梅菲斯特和作为光明的象征之浮士德之间的赌博!亨德尔的快乐主义甚至享乐主义哲学,巴赫的苦行僧式或理性主义哲学!莫扎特的自然主义哲学!贝多芬的英雄主义哲学!一部音乐史,其实也是一部哲学史!正因如此,西方古典音乐其魅力和价值绝不仅仅在于艺术领域,也在于其价值领域!
巴赫!巴赫!
巴赫在古典作曲家中的地位应排在何处呢?单巴赫的作曲技巧以及对音乐的理解程度上,他足以驰骋在任何音乐家之上:贝多芬带给人们的是上帝的怒火,莫扎特带给人们上帝的欢笑,所以他们的音乐更受到人们的欢迎;然而,巴赫带给人们的却是上帝的语言,华丽高雅而不做作,繁复的曲调之中蕴含的作曲技巧几乎在他后来的任何作曲家身上都找得到他的影子,卡拉扬曾经说过:“每天清晨第一件事就是聆听巴赫的音乐,这好似清泉流淌经过心灵的音乐有助于我校正听力。”诚然,巴赫的音乐听上去是很“不友好的”,但是,如果您是位音乐爱好者的话,不听巴赫的音乐就好像错过了整个巴洛克。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m016773x9fp&width=500&height=375&auto=0巴赫六首《勃兰登堡协奏曲》
整理巴赫的作品最大的问题就是分类,巴赫庞杂的很,他几乎把他时代有的音乐形式都穷尽了,除了歌剧。只有理清了巴赫1127部作品的眉目,才有可能搞明白哪些是适合自己的。我数了一下,在这1127部作品中,有560几部是康塔塔,就是合唱,包括教堂康塔塔和市民康塔塔等。当然不是用汉语演唱的,如果听也只好看着翻译后的汉文资料上面提示的歌词来听了。所以,我估计,大多数喜欢巴赫作品的人还都是先从他的后期作品中去寻找,大概在WMV650部以后的作品。其中管风琴、古钢琴、小提琴、大提琴等器乐作品更容易进入吧!我对巴赫的研究才刚刚开始,零散地听了一些,如小提琴协奏曲、小提琴奏鸣曲,还有就是,《勃兰登堡协奏曲》、用来催眠的那部《哥德堡变奏曲》,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其他的还没有来得及去听。整理他的作品目录就是想给自己找到寻访巴赫建筑群的地图和路径!这座雄伟的音乐建筑群显然是巴洛克音乐的集大成作品。非常值得花时间去探访!
欣赏巴赫最大的困难,在于我们土生土长在中国这样没有宗教传统的国度里(指西方宗教),因而难以从灵魂深处去触摸巴赫。或许群里(欢迎加入我们的巴赫微信群,关注公众号可以收到二维码)有信仰基督教的爱好者们,听起来可能更会有感觉巴赫的音乐。
另外一个听巴赫的难度在于他的复调手法。其中需要了解他那些大量的作品的曲式特征,比如幻想曲、创意曲、赋格、卡农、前奏曲等等。这些为管风琴和古钢琴做过的大量作品,如果能搞明白上述曲式的特征,听起来可能要有新的感受,尤其要想听懂那两部作品:音乐的奉献和赋格的艺术,更需要具有一些上面说到的知识了,因此,我建议,大家在听巴赫的作品的同时,查找一些相关资料作为辅助。
Moses:巴赫说,在虔诚的音乐中,主和仁慈随处可见。让人感动。听久了,或多或少都会有些宗教情感。也许吧,但那还不算是巴赫的宗教情感啊。听巴赫,我觉得了解一点挺重要的,他的乐谱最后总会留下拉丁语的落款:荣耀归于上帝。 如果对这句话感动的话,那么听他所有的音乐都会更容易感动和融入进去,特别是对他的宗教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