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城市半年报:矛盾的数据,复杂的南京

2017-08-08 城南科学家 六朝汇楼市

资讯、内幕、分析

都在这里

文 | 城南科学家


数据就像湿漉漉的海绵,想挤水分总是会有的……

 


NO.1|


17年已经过半,各项数据与指标就出来了。对于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的中国城市,半年就一个格局。只有更加谨慎的审视这些数据,才能了解城市发展的相对速度与进程,从而为全国范围内的房产布局提供一些参考!



这份全国重点城市半年GDP的成绩单,看点颇多,结合过去两年的趋势,甚至可以得出一些趋势分析!


京沪之争、广深之争处于白热化阶段。北京与上海关于谁是全国第一经济中心的争论,已经讨论了几十年,以前上海遥遥领先,现在基本被北京赶上来了。


尽管上半年北京仍然执行坚定的赶人政策,GDP增速仍然快于上海。外资经济大放异彩的上海,在最近十年没有抓住互联网的机遇,新经济在北京、杭州、深圳的光芒下显得黯淡无光。


按照这个趋势,不出三年,全国最大经济中心城市将易主北京,未来房价被北京拉开已成大概率事件!


广深之间的竞争自前年深圳房价开始暴涨之时便已经结束了,尽管广州GDP仍然占据一定优势,但深圳的影响力已经完全盖过广州。


上周创建于广州的恒大集团,总部正式迁移深圳,便是广深竞争格局的缩影。北上深,可能未来一线就这三个城市!


宁杭之争比较明确,起码从经济层面。杭州经过5年的沉沦后,最近两年持续爆发。14年15年南京半年GDP高于杭州,全年GDP低于杭州的局面已经改变,半年GDP也不如杭州了,全年经济总量差距有所拉大。


但南京仍然具备冲击前十的希望,如果杭州、武汉、成都犯错误的话。


重庆仍然亢奋,天津终于慢了一点点。两个直辖市,在全国的政治地位无可比拟,一言一行都受到全国关注。


不过除了政治层面,天津、重庆尽管取得了经济奇迹,整体在全国的话语权并不是太高,其他城市并不是特别认可两个城市的特殊地位,民间方面发声也不多,属于存在感稍弱的城市。当然,他们仍然生猛!


长江经济带的竞争进入白热化,成都剑指中国第五城,杭州自我定位一线,武汉还做着复兴东方芝加哥之梦,合肥落实中国科学中心……


最近几年每个城市都进步巨大,而且并没有任何松懈的意思,还是拼命往前赶。


省会浪潮继续,长沙、郑州、石家庄、济南、西安逐步回归,房价指数也在印证这个过程。未来东、中、西部大部分地区的省会相对地位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广州除外!


东北还在挤水分,沈阳大连负增长,日子确实挺难的。


南京保住了全国第11的位置,这个成绩来之不易,毕竟第一季度甚至被青岛反超。对于12.56%的名义增速,虽然不如杭州,但还是不错的。


毕竟过去几年城市主政者一直在换,发展思路也没有统一,吃了几年老本。随着近期南京招商引资取得的巨大成绩,相信到年底或者未来几年,南京应该不会给青岛任何机会。但想超过杭州,很难!赶上武汉、成都,暂时也看不到希望,人口是一个大短板!



NO.2|



宏观的分析完了,也要看内部的数据情况!


这里要说明一下增速的概念:不管是国内还是国际,提到增速的的时候,适用的都是名义增速,而不用实际增速,实际增速仅供研究之用,意义不大。


许多人会望文生义,认为实际增速是“实际、真实”的,名义增速只是“名义、虚假”的;而事实上,名义增速计算所用材料,才是来自统计第一手资料,实际增速的计算需要换算到“基期”。

 

南京市内部,各个区不可谓不努力:


知耻而后勇,建邺区虽然底子比较小,增速还是可以的。人少、产业滞后是主因,后面可能越来越快,20-30%的名义增速可能会坚持几年。新城非工业聚集区,GDP总量偏小是规律,不用过度解读,但长期垫底也非所愿。


如果算人均,南京各区差异不大,即便溧水,也不能算弱区了,苏南第二方阵后列,几年后可能进入第二方阵前列。


江宁区全年冲2000亿目标,有可能实现,进一步对标工业园。


浦口增速加快,但还没有达到快车道。江北新区要真正发力,浦口起码要在25%的增速节奏上坚持5年以上,这样才能跨越式发展。明年一应该会更快一些。


高淳自从建设国际慢城后真的慢了,以后会被溧水彻底拉开。与崇明之于上海一样,有战略保留之意。


老城区出现了分化,鼓楼、玄武、栖霞、雨花表现可圈可点,尤其玄武区半年爆发明显。相对而言秦淮区的商贸旅游等产业还处于转型期,最近几年都不算太快。大校场地区的开发,还需要加速!


房价与GDP没有特别直接的关系。本身GDP是工业时代的度量指标,本身具有局限性,工业聚集区得分更多,文化艺术教育医疗方面得分偏少,但房价的决定因素恰恰在于地段、文化、教育、医疗,所以房价与GDP有时错配,是正常的。


不过,巧合的是北上广深四大一线,也是GDP前四名,说它不重要,也不太科学。有总量、有地均(单位面积产出)的地方,房价不会太差。



NO.3|


其实相对而言,GDP包括人均GDP,很难评估城市的价值与财富,房价离不开GDP,但影响因素太多,GDP仅仅是一个方面,但确实可以体现产业发展的状况。


产业发展与外来人口又戚戚相关。优质的产业结构,充足的就业岗位,自然会成为众人追逐的对象。人是最聪明的,能赚到钱,甚至能够成家立业的地方,大家自然趋之若鹜,从而产生大量的住房需求,房价得到进一步夯实。反之,没有外来人口,房子就在房东们之间来回倒腾,又有什么意思呢?


今年第二季度百度发布的全国城市人口吸引指数发布,很多数据还是比较意外的。



从这个榜单中可以看出,北上广深又是前4名。很多人说为什么北上广深是一线,仅仅是经济总量吗?很多其他指标,前四也是这四个城市,这也说明了四大一线遥遥领先的格局。


另外,最近一段时间,武汉、成都等城市调整了落户政策,尤其成都只要是大学生,可以直接落户,政策几乎完全放松了,排队落户的局面一直持续到今天。


除此之外,一些区域中心城市,如西安对于陕西、甘肃、内蒙古西部、青海等地的吸引力无人撼动,郑州担负河南1亿人的城市化进程,杭州互联网经济的爆发,加上G20的宣传,对于外地985毕业生产生了巨大影响。


反观南京,人口吸引力指数仅仅排名全国第20位,与房价全国前6,大学质量全国前三,大学毕业生数量全国前五,GDP全国第11的综合地位有很大出入,说明当前南京之行的积分落户政策偏严,甚至很多人还没弄清到底什么是积分落户,就被这一政策给吓跑了。


当然,人口吸引力政策是次要的,主要还是就业岗位。人过来了能赚钱,能养家,自然不缺人来。京沪已经开始赶人了,但想去的仍然很多,只要他们愿意,随时可以开闸放水。


但二线城市不一样,上要承接一线回流的高素质人才,下要吸附周围县市的年轻主力,没有一个好的政策配合,是很难吸引到人的。说的再白一点,二线城市不要学一线,装不起。



NO.4|


不过,虽然有些指标并不尽如人意,南京在民富方面的表现确实亮眼。这说明很多体制内的经济活动,是很难体现到GDP里面的,说明南京的经济总量被低估了。反映到收入支出方面,体制内外的巨大洪流显示出威力!


南京人均消费全国第一,太有钱了

    

21世纪经济报道发布了17年上半年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数据,总量南京在十大城市中排名第9,力压杭州。


但如果算人均数据,南京与广州一起以人均3.3万的支出,位列全国第一。要知道,这是在南京房价大涨1年多,很多人还在苦哈哈的还房贷的基础上取得的。


也有人提出,南京的社消,附近的马鞍山滁州贡献不小,但其他城市也一样,比如绍兴也会去杭州贡献,苏州也会去上海贡献,这个影响因素不大。


唯一能说明的事实就是:南京有钱人多,收入结构合理,中产层占多数。哑铃型的收入结构相比贫富分化的收入结构相比,消费意愿更足,也更健康活跃。另外体制内不少看不见的收入,也是社消火爆的重要因素。


一句话概括,与其他城市咄咄逼人的指标相比,南京人更喜欢闷声发大财…….



后记|


半年来我们获取的指标很多,比如官方宣布的人均收入、统计局发布的房价涨幅、民间机构评选的独角兽活跃度,各种机场流量、高铁流量、互联网100强企业……等等。


所有的数据,有的是真实的,有的是失真的,甚至相互之间矛盾重重。但如果仔细分析,去伪存真,还是能够发现一些规律,对于我们更好的理解城市发展与定位,更好的评估房价动能提供了有力的参考依据。


相信全年指标下来,南京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与人共勉!





六朝汇更多观察文章,戳下面▼

板块:

城东 |  江心洲  |  新玄武  |  江北新区

南部新城  |  燕子矶  |  江宁  |  河西  

 青龙山  |  迈皋桥  |  河西南

句容  |  板桥

观点:

土拍  |  楼市三元悖论  |  老破小 | 南外

学区房初中篇  |  南京产业带  |  宁镇扬  |  宁和城际

南外分校  |  城市的街道  |  城市的公园  |  楼市格局

调控的逻辑  |  雄安新区  |  城市扩张理论  |  南京战略突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