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广发策略】动量视角下净利润断层的应用——“广开金股”系列(六)

韦冀星、戴康 戴康的策略世界 2022-09-04

 

“8大净利润断层持仓数据库”

请洽广发策略团队韦冀星或对口销售!

报告摘要


什么是净利润断层选股法?净利润断层是指公司发布超预期的业绩公告后股价跳空上涨。这一选股策略是基本面和技术面的有机结合。我们最早在2020年5月已经向市场介绍了净利润断层在A股当中的应用,在今年7月的《净利润断层如何获得更高收益?》中则进一步深度介绍了8大净利润断层策略在如何在A股获得优异的超额收益。
8大净利润断层策略在7-10月的表现回顾:自7月29日我们在《净利润断层如何获得更高收益?》中介绍了8大净利润断层策略至今,A股整体震荡微跌,市场风格切换频繁;从过去12年的复合收益率来看,相对7月13日,10月底的万得全A年化收益率有所下行,而8大净利润断层策略中有3大策略的年化收益率有所上行,5大策略年化收益率有所下行。

进入11月,8大净利润断层策略均获得显著的绝对收益和超额收益。三季报披露完毕后,8大净利润断层策略于11月进行了新一轮的换仓。在11月的前5个交易日中,8大净利润断层策略均获得了显著的绝对收益和超额收益。


净利润断层后的最强动量到底持续多久?我们综合“单月平均超额收益率”和“月均相对万得全A胜率”两大指标判断净利润断层策略的动量持续性。其中前三行业策略、前五行业策略为“较长动量持续策略”,超额收益动量持续时间均高达7个月。其余6大策略为“较短动量持续策略”,动量持续时间均在4个月左右。


净利润断层策略是否可以减少换仓频率,或者减少持有时间?整体来看,减少净利润断层的换仓频率并不是最佳选择。首先,换仓后的前1-2个月往往是净利润断层超额收益最显著的时段,净利润断层策略本身就应该追求更高的换仓频率以提高“动量”的捕捉效率。其次,对于8大净利润断层策略来说,舍去任何一个换仓时点来降低换仓频率,都会降低策略的胜率和超额收益。另一方面,对于想要提高持有期间年化收益率的投资者来说,每期减少持有时间至1个月是可行的;但如果在剩余的时间没有更好的替代策略,则持续持有净利润断层至下一次换仓的策略相对较优。


核心假设风险。市场风格切换过快,逆周期政策超预期,通胀超预期。


正文

1

净利润断层策略回顾

一)净利润断层是什么?

净利润断层是指上市公司发布超预期的业绩公告后,股价出现跳空上涨的现象。国著名投资大师MarkMinervini在《股票魔法师》一书中曾详细描述了“净利润断层”策略在美股投资的应用。净利润断层本身包含两大要素,要素之一是上市公司发布的业绩超预期,要素之二是上市公司股价在发布业绩后的首个交易日跳空上涨。跳空上涨的具体表现是当日最低价超越前一交易日的最高价,形成一个向上跳空的缺口,在K线图上形成类似断层的走势。由于这种缺口是由业绩超预期引发的,因此称之为净利润断层。




净利润断层本质是上市公司基本面在技术面上的体现,利用这一现象选股实际上是基本面和技术面的有机结合。果我们认可市场是有效的,则上市公司公告超预期的业绩后,股价会立即做出反应——上涨。业绩超预期的幅度越大,上涨的幅度越大,而且越有可能是跳空上涨。基于这一原理,跳空上涨的股票往往蕴含着较强的向上动能,我们在《净利润断层:一种高效的选股策略》(20200521)、《中报期如何精选净利润断层个股?》(20200831)、《三季报如何精选净利润断层个股?》(20201111)中向投资者介绍了“净利润断层”策略在A股投资中的初步应用,在《净利润断层如何获得更高收益?》(20210729)中介绍了8大净利润断层策略在A股中的实证应用,均验证了净利润断层选股策略的有效性。


8大净利润断层策略回顾

1. 7月13日至10月31日表现回顾

自7月29日我们在《净利润断层如何获得更高收益?》中介绍了8大净利润断层策略至今,A股整体震荡微跌,市场风格切换频繁;从过去12年的复合收益率来看,相对7月13日,10月底的万得全A年化收益率有所下行,而8大净利润断层策略中有3大策略的年化收益率有所上行,5大策略年化收益率有所下行——

万得全A截止10月31日,万得全A在过去12年6个月的年化收益率为8.18%,相对7月13日下滑0.3pct。


连续净利润断层策略截止10月31日,策略在过去12年的年化收益率为37.51%,相对7月13日下滑0.96pct;策略相对万得全A的胜率为75%,相对7月13日下滑1.6pct。


涨停策略截止10月31日,策略在过去12年6个月的年化收益率为28.54%,相对7月13日下滑1.13pct;策略相对万得全A的胜率为64.67%,相对7月13日下滑0.64pct。


业绩反转策略截止10月31日,策略在过去12年6个月的年化收益率为27.28%,相对7月13日下滑0.43pct;策略相对万得全A的胜率为66%,相对7月13日下滑3.39pct。


估值筛选策略截止10月31日,策略在过去12年6个月的年化收益率为28.47%,相对7月13日上行0.8pct;策略相对万得全A的胜率为74%,相对7月13日上行3.93pct


2年持续绩优策略截止10月31日,策略在过去12年6个月的年化收益率为24.24%,相对7月13日上行1.08pct;策略相对万得全A的胜率为66%,相对7月13日上行1.37pct


3年持续绩优策略截止10月31日,策略在过去12年6个月的年化收益率为25.16%,相对7月13日上行2.15pct;策略相对万得全A的胜率为64%,相对7月13日上行3.46pct


前三行业策略截止10月31日,策略在过去12年6个月的年化收益率为22.38%,相对7月13日下滑0.28pct;策略相对万得全A的胜率为60.67%,相对7月13日上行0.13pct


前五行业策略截止10月31日,策略在过去12年6个月的年化收益率为19.10%,相对7月13日下滑0.14pct;策略相对万得全A的胜率为61.33%,相对7月13日上行0.11pct






2. 11月策略表现回顾

三季报披露完毕后,8大净利润断层策略于11月进行了新一轮的换仓在11月的前5个交易日中,8大净利润断层策略均获得了显著的超额收益。


从绝对收益角度来看,11月前5个交易日万得全A收跌,但8大净利润断层策略均获得正收益;从相对收益角度来看,11月前5个交易日中,8大净利润策略中超额收益由高至低是:前三行业策略(超额收益6.33%,下同)>涨停策略(6.20%)>3年持续绩优(6.16%)>前五行业策略(5.89%)>2年持续绩优(5.49%)>估值筛选策略(4.75%)>业绩反转策略(3.41%)>连续3次净利润断层(1.95%)。


2

净利润断层策略的动量持续时长研究

净利润8大策略作为基于基本面的动量策略,推出以后引发了市场的较大关注,但同时许多投资者产生了疑问净利润断层后的最强动量到底持续多久?最佳持仓持续时间真的是2-3个月吗?降低或者延长持仓时间会对收益率有怎样的影响


一)8大净利润断层的动量持续时间研究

我们综合“单月平均超额收益率”和“月均相对万得全A胜率”两大指标判断净利润断层策略的动量持续性,可以将8大净利润断层策略分位两大类,即“较长动量持续策略”和“较短动量持续策略”——


较长动量持续策略,共2个前三行业策略、前五行业策略的超额收益动量时间均超过半年,达到了7个月。从“单月平均超额收益率”和“月均相对万得全A胜率”指标来看,这两个策略的超额收益动量持续时间均高达7个月。


较短动量持续策略,共6个另外6个净利润断层策略的动量持续时间均在4个月左右。其中包含连续三次净利润断层策略(超额收益动量持续时间3个月,下同)、业绩反转策略(4个月)、持续两年绩优策略(5个月)、持续三年绩优策略(4个月)、估值筛选策略(4个月)以及涨停策略(4个月)。


是否可以减少换仓频率,或者减少持有时间?

整体来看,减少净利润断层的换仓频率并不是最佳选择首先,换仓后的前1-2个月往往是净利润断层超额收益最显著的时段。作为一个基于基本面的动量选股策略,每次换仓对于净利润断层来说都是“动量”信息的一次更新,在换仓后的第1-2个月策略的超额收益最为明显。从这个角度来看,净利润断层策略本身就应该追求更高的换仓频率以提高“动量”的捕捉效率。其次,对于6个“较短动量持续策略”不适合降低换仓频率。这6个策略动量持续时长均在4个月左右;而这6个策略的换仓时点为2月初、5月初、9月初和11月初,通过舍去任何一个换仓时点来降低换仓频率,都会降低策略的胜率和超额收益。第三,对于2个“较长动量持续策略”,降低换仓频率也大概率得不偿失。2个“较长动量持续策略”的换仓时点均为5月初、9月初和11月初,最长持仓时长达到了6个月。但这两个策略获得最大超额收益的时段均是换仓后的第一个月,且持仓前三个月的平均累计超额收益显著大于后三个月的平均累计超额收益。因此对于这两个策略来说,降低换仓频率也大概率得不偿失。


另一方面,对于想要提高持有期间年化收益率的投资者来说,每期减少持有时间至1个月是可行的;但如果在剩余的时间没有更好的替代策略,则持续持有净利润断层至下一次换仓的策略相对较优正如上文所提到的,净利润断层策略在换仓后的第1-2个月超额收益最为显著,因此如果为了追求持有期间单位时间内的年化收益率,可以在净利润断层策略换仓后短暂持仓1个月,可以达到目的。但是由于净利润断层策略的动量持续时长均大于等于3个月,能够持续获得超额收益,因此如果在剩余时间投资者没有更好的能够跑赢净利润断层的替代策略,我们仍然建议持续持有净利润断层至下一次换仓,从而获得全时段较高的年化收益率。


3
风险提示

市场风格切换过快,逆周期政策超预期,通货膨胀超预期。

近期广发策略重磅系列报告

1“低估值+X”系列

10.31 【广发策略】“真空期”双握财报与配置线索——周末五分钟全知道(10月第4期)

10.24 【广发策略】“类滞胀”如何影响A股?——周末五分钟全知道(10月第3期)‍

10.17 【广发策略】政策相对“真空期”如何配置?——周末五分钟全知道(10月第2期)

10.7 【广发策略】“供需双稳”预期下继续“低估值+X”——周末五分钟全知道(10月第1期)

9.26 【广发策略】局部“缺电”环境下如何布局“低估值+X”——周末五分钟全知道(9月第4期)

9.21 【广发策略】“低估值+X”抵御短期震荡——周末五分钟全知道(9月第3期)

9.12 【广发策略】“低估值+X”策略怎么买?——周末五分钟全知道(9月第2期)

2聚拢小盘成长系列

8.22【广发策略】微观结构调整再现下的应对之策——周末五分钟全知道(8月第4期)

8.15【广发策略】继续“市值下沉”,寻找点状扩散——周末五分钟全知道(8月第3期)

8.8【广发策略】风格仍聚拢,配置寻扩散——周末五分钟全知道(8月第2期)

8.1【广发策略】聚拢小盘成长——周末五分钟全知道(8月第1期)

7.4 【广发策略】“2月冲击”会重现吗?——周末五分钟全知道(7月第1期)

6.27 【广发策略】全球的寻找赔率更佳的小盘成长——周末五分钟全知道(6月第4期)

6.20 【广发策略】全球的通胀交易结束了吗?——周末五分钟全知道(6月第3期)

6.6 【广发策略】复苏后期,寻找量价突破——周末五分钟全知道(6月第1期)

5.23 【广发策略】小盘成长接棒——周末五分钟全知道(5月第3期)

5.17 【广发策略】周期交易的赔率与胜率——周末五分钟全知道(5月第2期)

3增持小盘价值系列

7.25 【广发策略】当前风格是否会切换?——周末五分钟全知道(7月第4期)

7.18 【广发策略】小盘价值攻守兼备——周末五分钟全知道(7月第3期)

7.11 【广发策略】重新增持小盘价值——周末五分钟全知道(7月第2期)

4第三波顺周期行情系列

2.17 【广发策略】第三波顺周期行情已经确立——周末五分钟全知道(2月第2期)

 2.2 【广发策略联合八大行业】如何布局21年涨价(下篇)

2.2 【广发策略联合八大行业】如何布局21年涨价(上篇)

1.3 【广发策略】迎接“第三波”顺周期行情——周末五分钟全知道(1月第1期)

5微观结构修正系列

7.2 【广发策略】哪些细分领域还有市值下沉空间——微观结构系列(五)

3.29 【广发策略】微观结构恶化的成因与展望——微观结构系列(四)

3.18 【广发策略】从微观结构看美债和A股——微观结构系列(三)

3.12 【广发策略】如何观测市场微观结构?——微观结构系列(二)

 3.3 【广发策略戴康团队】微观结构调整——历史与影响

6“策话新兴产业”系列

8.24 【广发策略】如何刻画新兴产业估值?——“策话新兴产业”系列(五)

8.6 【广发策略】新兴产业指数全复盘——“策话新兴产业”系列(四)

7.27 【广发策略戴康团队】揭秘新兴产业的公募基金持仓—策话新兴产业系列(三)

7.19 【广发策略戴康团队】新兴产业中外龙头全对比——策话新兴产业系列(二

7.9 【广发策略戴康团队-重磅系列开篇】北上如何配置A股新兴产业?——策话新兴产业系列(一)

7
暂避锋芒,扩散升级系列

5.5 【广发策略】一季报总量到结构有何亮点?——周末五分钟全知道(5月第1期)

4.26 【广发策略】震荡期哪些交易因子占优?——周末五分钟全知道(4月第4期)

4.22 【广发策略】兼顾“即期业绩”与“市值下沉"——公募基金21年Q1配置分析

4.19 【广发策略】紧信用确认,配置方向变了吗?——周末五分钟全知道(4月第3期)

4.11 【广发策略】坚定市值下沉+低PEG策略——周末五分钟全知道(4月第2期)

4.5 【广发策略】反弹下半场,继续调结构——周末五分钟全知道(4月第1期)

3.28 【广发策略】珍惜反弹时光——周末五分钟全知道(3月第4期)

3.22 【广发策略】微观结构修正进入第二阶段——周末五分钟全知道(3月第3期)

3.4 【广发策略】拾级而下,“市值下沉”如何布局?

2.24 【广发策略戴康团队】扩散升级——A股市场策略快评

1.31 【广发策略】背离已收敛,广度将扩散——周末五分钟全知道(1月第5期)

1.17 【广发策略】波动加剧,行情扩散——周末五分钟全知道(1月第3期)

8行业比较新视野系列

8.27 【广发策略】专精特新:助力小盘成长点状扩散——行业比较新视野系列(九)

 8.17 【广发策略】中国制造“国产化”的量衡与推演——行业比较新视野系列报告(八)

 7.26 【广发策略】擎画中国FAANG投资图谱——行业比较新视野系列(七)

 6.16 【广发策略】从FAANG看A股“热门股”行情——行业比较新视野系列(六)

 4.10 【广发策略】历史“供给收缩”下周期行情的启示——行业比较新视野系列(五)

 3.19 【广发策略】产能视角看“碳中和”投资机会——行业比较新视野系列(四)

 2.19 【广发策略】基于产能周期看当前行业比较——行业比较新视野系列(三)

 2.3 【广发策略】哪些行业“供需缺口”潜在扩张?——行业比较新视野系列(二)

 1.19 【广发策略】产能视角看行业“供需缺口”——行业比较新视野系列(一)

9“碳中和”系列报告

 5.20 【广发策略】“碳中和”的ESG投资策略—“碳中和”主题投资系列(七)

 4.29 【广发策略】资金视角看“碳中和”绿色投向—“碳中和”主题投资系列(六)

 4.21 【广发策略】碳交易市场的“产业映射”—“碳中和”主题投资系列(五)

 3.24 【广发策略】“碳中和”产业图谱与指数构建—“碳中和”主题投资系列(四)

 3.23 【广发策略】政策比较:“碳中和”如何实现?—“碳中和”主题投资系列(三)

 3.14 【广发策略】避闹取静,“碳中和”恰逢其时——周末五分钟全知道(3月第2期)

 2.25 【广发策略联合全行业】谋局“碳中和”—“碳中和”主题投资系列(二)

 2.9 【广发策略】擎画“碳中和”主题投资愿景—“碳中和”主题投资系列(一)

10“广开金股”系列

7.29 【广发策略】净利润断层如何获得更高收益?——“广开金股”系列(四)

 7.1 【广发策略】潜力股深挖:AH折溢价策略——“广开金股”系列(三)

 6.21 【广发策略】北上资金:“聪明钱”选股策略——“广开金股”系列(二)

 5.26 【广发策略】性价比之王:优化的PEG选股策略——“广开金股”系列(一)

11“科创出鞘”系列

 7.14 【广发策略】科创板:新一轮打新“盛宴”—“科创出鞘”系列(四)

 7.5 【广发策略】科创板估值“过热”了吗?—“科创出鞘”系列(三)

 6.25 【广发策略】科创板:四象限选股模型 —“科创出鞘”系列(二)

 6.21 【广发策略】科创板:星火可燎原—“科创出鞘”系列(一)


本报告信息



对外发布日期:2021年11月09日

分析师:

韦冀星:SAC 执证号:S0260520080004

戴   康:SAC 执证号:S0260517120004,SFC CE No. BOA313

团队成员介绍


戴  康  CFA:策略首席分析师,11年A股策略研究经验。2020年荣获新财富最佳分析师策略研究第二名、卖方分析师水晶球奖策略第一名、金牛奖2020最具价值首席分析师、新浪金麒麟最佳分析师策略研究第一名。郑恺:联席首席分析师,8年策略卖方研究经验。曹柳龙:资深分析师,7年策略卖方研究经验。俞一奇:资深分析师,7年大类资产配置、市场研究和国际比较经验。韦冀星:资深分析师,4年策略研究经验。倪赓:资深分析师,4年策略卖方研究经验。王永健:资深分析师,4年宏观策略卖方研究经验。


法律声明 
请向下滑动参见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有关微信推送内容的完整法律声明:

本微信号推送内容仅供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广发证券”)客户参考,相关客户须经过广发证券投资者适当性评估程序。其他的任何读者在订阅本微信号前,请自行评估接收相关推送内容的适当性,若使用本微信号推送内容,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解读及指导,广发证券不会因订阅本微信号的行为或者收到、阅读本微信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

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广发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完整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及观点的出处皆被广发证券认为可靠,但广发证券不对其准确性或完整性做出任何保证,报告内容亦仅供参考。

在任何情况下,本微信号所推送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除非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在任何情况下广发证券不对因使用本微信号的内容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读者不应以本微信号推送内容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本微信号推送内容做出决策。

本微信号推送内容仅反映广发证券研究人员于发出完整报告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更改且不予通告。

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的版权归广发证券所有,广发证券对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保留一切法律权利。未经广发证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否则由此造成的一切不良后果及法律责任由私自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者承担。

感谢您的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