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山东“第一高”简史:新动能时代的长高“冲动”

埃伯巴赫 ET财经观察 2022-04-28

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是城市强盛的象征,也是现代经济的标志性载体。山东17城市,谁的高楼冲动最强?


这几天的山东喜讯连连,全球化与世界城市(GaWc)发布了最新的全球城市分级排名,济南、青岛齐齐飙升至全球二线!而全中国也仅有19个城市上榜。

在核心城市排名上升的同时,齐鲁大地的建筑们,也在热切得长高。

不同于工业经济时代大片的厂房,作为现代经济的重要载体和容器,摩天大楼的数量和高度,是衡量一个城市、一个区域经济发达度、产业领先性的重要维度。

正在进行新旧动能转换的山东,近几年明显加快了摩天高楼的建设步伐。

亟待提升的产业水平、城市气质和吸聚能力,使得山东需要栽下参天的“梧桐树”,从而吸引、培育新动能产业的“金凤凰”,改变传统经济的大而不强。

而在这一过程中,避免为“面子”而高,切实用新产业填满这些摩天大厦,同样是绕不开的话题。


转型中的山东在不断长高


本月,青岛在建的第一高楼“海天中心”三座塔楼中已经有两座封顶,最高369米的中心T2塔楼,已经快速长高到了53层,260米,最后的100余米,将在明年封顶。

济南也不甘落后。

月初,已然封顶汉峪金谷339米摩天大楼,终于确定了名字:“云鼎大厦”。

但对于济南人来说,他们可能更喜欢“金谷·棒”这个昵称,与普利街上绿地303米的“泉城之根”遥相呼应,让整个城市充满躁动性感的男科气息。

在济青“第一高”不约而同刷新纪录后,山东目前的摩天大楼排行榜,终于变成了济南领跑。

在济南绿地普利中心建成前,山东的第一高楼是2002年落成的青岛中银大厦。

直到2013年济南绿地中心落成,山东第一高才移出青岛。但济南绿地中心第一的名头不超过一年,便被烟台的世茂海湾壹号夺走,直到今年,济南凭“金谷棒”,再度夺回山东第一高。

不过,随着2019年主楼高达369米的青岛海天中心封顶,山东“第一高”将再次花落青岛。

只是海天中心的头牌位置也不会保持太久,来自济南的绿地山东国际金融中心项目,设计高度达到429米,目前已施工近200米高度,预计2021建设完成。

从山东天际线的长高轨迹可以看到,十几年前,不止山东,整个中国都没有多少高楼大厦。但随着中国城市化建设的加速,以及用摩天大楼来提升城市形象的冲动。

如今,在全球2017年刚刚竣工的10座最高建筑中,有5座位于中国内地,且20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的建设热潮还在继续。

世界高层建筑与都市人居学会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在建的超高层建筑达130栋,排名全球第一,比上一年增加了70%。区域也从北京、上海、香港等大城市扩展到了深圳、沈阳、成都、武汉等地。

虽然GDP位居全国前三,但在彰显城市实力、区域经济体量的摩天大楼上,山东再一次表现出了低调朴实。

在高楼迷论坛对全国20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的统计中,山东只有青岛勉强挤进前20位。

摩天指数的落后,从一定程度上说明山东传统经济过重的现状,重化工产业、制造业需要的是大片的厂房而非高楼大厦。而排名前列的城市则无一不是现代服务业发达的地区。

对于志在发展新动能产业的山东来说,在推动产业升级的同时,让城市不断长高,既能改善城市的气质与形象,又能为高端产业提供发展的容器,可谓一举两得。

作为区域核心的济南和青岛自然成为潮流的引领者。

那么,“第一高”在济青烟之间的流转,又显示出地方政府怎样的经济发展冲动呢?


济南:绵延70年的长高冲动


从上世纪50年代的泉城百货大楼,到70年代的电报大楼,济南的天际线,始终属于国企和政府机关。

直到80年代,位于经七纬二的东方大厦,第一次让济南人感到了商业高度的震撼:

25层的济南第一高度,改革开放初期最时尚的设计,顶层旋转餐厅,让边吃饭边欣赏济南全景,成为济南人最向往的事情。

而1999年开业的,高186米、总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的超高层建筑——索菲特银座大饭店,不仅是济南和山东的“第一高”,更号称“江北第一高楼”,让济南人第一次感到外来资本的磅礴气势。

那也是房地产业蓬勃发展的时代,一座座地标建筑拔地而起,,不停改写着济南的天际线。2005年,53层、高188米的济南明珠国际商务港建成,再一次刷新了济南“第一高”的历史。

某任济南市委书记曾经说过 :

“城市化水平决定服务业发展水平。”

“目前济南市二环以内6层以下建筑达到80%,这样的城市化水平培育出的服务业是什么?肯定是门头房。”

说这些的底气,来自2010年绿地集团300亿投资济南,建设绿地-普利中心超高层建筑的大型项目。

从绿地中心开始,济南的长高冲动便一发不可遏制。

比如恒大国际金融中心,无论是最初规划的560米,还是调整后的518米,济南乃至山东“第一高”的雄心地位至今无人代替。

但遗憾的是,从2012年就奠基动工,恒大的老大许家印都参加了奠基仪式,但是直到现在这个第一高也没有建起来,后来又牵扯土地被收回等等许多事,成为一桩悬案。

还有规划400米的海尔·滨河传媒塔。

在济南市国土局2014年8月发布的北湖片区20宗土地征集熟化人的公告中,有一宗土地规划建设高度达到400米,就是由济南滨河集团、济南广播电视台和青岛海尔地产集团有限公司三方合资组建的海尔•滨河传媒集团,其将引入济南电视台打造泉城文广中心,也就是老百姓俗称的“传媒塔”,要打造济南版“东方明珠”。但遗憾的是,由于种种问题,明珠至今未明。

在济南诸多夭折的摩天大楼项目中,最让人唏嘘的是,还是经十东路与茂岭山三号线交叉口的中弘广场,这个规划建设318米主楼的“济南第一高”,随着中弘股份的退市,债务问题集中爆发,目前,中弘广场49%的股权已经过户给中建投信托,其他51%也已经质押给中建投信托。

陷入烂尾的中弘广场

时间来到2015年,前任书记表示,济南“长高”的地方在中央商务区,建筑要“高大帅”。

高,就是高楼,200米以上;大,体量比较大;帅,是“颜值”要有现代感。

也就是在这一年,金谷棒破土动工,CBD商务中心建设如火如荼,有一批新的摩天大楼,等待破土而出。

截至今年年初,济南已建成和在建总高100米以上非住宅高楼至少284座,其中已建成142座,在建142座(其中已封顶46座)。

在这些高楼中,超过200米的达到了9座,大多分布在济南的中东部。其中税收过亿的“亿元楼”有32座,大部分位于济南东部,仅历下区就有19座。

作为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的龙头,济南在摩天楼为代表的城市建设中不断加速,城市面貌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也迫切等待着新动能产业破茧成蝶。

现在的济南,是不是看上去已经“高大帅”了?但比比青岛,济南的高度,还远未发育完全。


青岛:引领山东的高度


作为山东最耀眼的明星城市,青岛的城市形象里,从来不缺少摩天大楼的身影。在外人看来,这是青岛人观念超前,城市建设理念开放的表现。

在2017年底,李沧区副区长、财政局局长张在厚于新华网发表的理论文章里,我们能看到青岛,是实实在在从摩天大楼经济中获益的。

在这篇名为《关于青岛市李沧区楼宇经济的几点思考》里,列举了如下数据:

“目前青岛商务楼宇总面积1200余万平米,实现地方税收占全市经济总量的12%以上,其中过亿元楼宇50余栋,楼宇经济的整体实力在中国各中心城市位居前列。”

其中,市南、崂山、市北三大商务区为目前最成熟、最具规模的商务区,为青岛楼宇经济的发展的典型代表,并占到市区楼宇资源60%以上的体量。

就像硬币的两面,摩天大楼真的就像有魔咒的糖果,给城市经济带来繁荣的同时,也催生了房产的泡沫与陷阱。

青岛资深地产观察者张百忍曾撰文列举:

“青岛第一高的记录,一直是世贸中心的249米。而位于香港中路上、插在鲁商商业地块上的财富大厦一心想突破这个数字,还找了贝聿铭大师的设计师事务所来设计,贝大师的儿子还多次来过。但操盘方泰山地产资金不足,实际上早已停工多年,其老板一直苦苦寻求外来资金解套,但数年来未能成功,随着去年撒手人寰,这个楼的烂尾命运只怕无解了。”

“还有福州南路和东海路交界处的世茂天擎项目,早在2014年就将原先的两栋建筑改为一栋超高建筑,拟建一座综合塔楼,含裙房73层,高度为335米。 如今几乎无进展,依然是停车场。

香港西路上,绿城当年的地王项目,规划为327米的大高层至今进展缓慢,似乎塔吊都有些生锈,所谓的楼顶的丽思卡尔顿白金五星奢华酒店的引进自然也遥遥无期。”

市南区东海二路的绿城地王地块,曾闲置1年多

“最惊人的是红岛。今年9月,红岛高新区规划设计方案面向全球招标,高度竟然高达390米,明显就是夺青岛第一。据说要造一个集国际标准的甲级办公、超五星酒店、精品主题商业、餐饮观光和文化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地标级城市综合体;但是无开发商响应,至今停留在图纸阶段。”

在青岛地产人士看来,从2013年开始,青岛开工了多处超高层建筑,目前位居山东前十高的摩天大楼,就有4幢开建于这一时期,但烂尾与进展缓慢的,远远多于这个数字。

这种情况也表明,青岛对摩天大厦的需求似乎并不那么旺盛,原因自然是其最大使用者——高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规模、质量依然落后。

随着建设工期的接近尾声,最近一两年应该是青岛超高层的爆发之年。

那么,青岛的新动能产业能同时迎来爆发吗?


山东转型:建筑高度与产业高度需要同行


在2015年济南开建“金谷·棒”时,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李铁岗就表示:

一座大楼对于经济的带动,除了高度,还有内部产业的水平。

“世界500强、区域经济的龙头产业在选择办公地点时,出于企业形象的展示和办公需要,更多地倾向于层次更高的写字楼,超高层建筑在这方面能够满足他们的需要。从另一个层面上来说,超高层建筑有利于产业的聚集,产生更高的经济效益。”

事实上,在山东近几年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换新动能的过程里,当地有没有高楼也成了影响招商引资的重要因素。

烟台第一高,世茂海湾一号

比如烟台经济开发区,其管委会在总结区域经济发展时,不无自豪地强调楼宇经济的带动作用:“天马中心广场刷新城市天际线,中信大厦成为全市首个税收亿元楼;喜来登、希尔顿、万豪等五星级酒店闪耀黄金海岸。”

而烟台公布的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规划,也将芝罘区定位于“集群发展楼宇经济、总部经济和商圈经济,打造全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同样,今年的日照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会展经济,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高端化延伸。依托优越的滨海区位资源和良好产业集聚政策,日照正迎来服务业转型发展的春天。

至于山东摩天楼最为集中的济南和青岛,尝到亿元楼甜美味道的省会,做出了在5年内从32座增长到100座税收“亿元楼”的宏伟目标。

而青岛,则将发展高楼经济的区县,从传统的市南、市北、崂山三区,扩展到全市八区。

南方发达城市都在腾笼换鸟,山东则需要筑起摩天楼的梧桐树,吸引更多现代产业入驻,才能让新旧动能转换走的更快更稳。

在建筑高度不断突破的同时,我们更需要产业高度的提升。

筑巢不是目的,引凤才是真谛。

(图片源自网络)




深度好文,强烈推荐!!!

寒冬送暖,山东私募能否迎来春天

中国啤酒迎来巅峰之战,青啤能否保住“A股一哥”?

我们到底需不需要“双11”?

解放楼市,解放民企!山东打响第一枪!

济南VS青岛:城市龙头争夺战!

最能喝酒的山东,却喝不出白酒龙头股?

癌症带走了李咏,却揭示了小崔最强的“敌人”

没等到出一个刘强东,山大路科技市场就没落了!

“百强县”里,读懂另一个山东

“超级城市”时代到来:未来中国也许只有19座城

要什么特斯拉?山东这个产业全国第一!

金融巨变!“金融国资委”时代到来!

楼市寒冬中,你会不会选择弃房断供?

经济迷雾中,看茅台,懂未来

马云“退位”,转折的是人生还是这个时代?

谭旭光要革谁的命?

如何叫醒你?“积极废校”的山东大学!

山东首富们的梦碎之殇

碧桂园的鸡血和狗血

美国宣布加征关税,中国还要靠房地产托底?

上合之后,青岛房价是G20的杭州还是金砖的厦门?

还珠三姝陷落后,奋斗者能赢得未来吗?

你是如何掉进伪中产阶级陷阱的

别盯着芯片了,中美金融战已经开打!

万科宝能硝烟再起,谁在单挑万亿财阀?

何必唱衰山东!

2018房地产要变天!不仅仅是房价下行……




转载需知:请备注“公众号名称、ID及作者名”,并带上下面的二维码!感谢大家的支持,欢迎分享至朋友圈!


ET财经观察,最懂你的科技财经自媒体


欢迎点赞

欢迎转发朋友圈和微信群

欢迎您在文末留言,我们期待与您交流

加入ET观察读者群,请添加ET君为好友

微信号:ETECXB



↓↓↓点赞评论,都是您的鼓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