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解放楼市,解放民企!山东打响第一枪!

钱三丰 ET财经观察 2022-04-28

在“房住不炒”、“租售并举”理念提出一年多,民营经济发展停滞的“前呼后拥”下,山东版租房新政“降生”。

本月,山东省三部门出台,既面向民企员工放开住房福利“闸门”,同时坚决让自建房止于福利,不影响当下楼市。

这像是在用一个公式,试图解开两道社会“难题”:

既解放楼市,又解放民企!

那么,在社保水平与市场经济水平在全国都不占先的山东,一条土地“松绑”的新政,是否能够真正盘活已处僵局中民营经济与高价楼市? 

松绑土地,两全其美


解放楼市!解放民企!

媒体说,这是商品住宅之外,住房供给体系又来“新成员”。

今后,山东的重点中小企业将在自有产权土地上,建设单位租赁住房、人才公寓和职工周转房等产业配套住房,减轻职工住房经济压力,满足单身职工、双职工家庭、高级人才对住房的不同层次需求,单套住房建筑面积放宽到144平方米,并在全国范围内首提产业配套,住房同步配建教育设施,也就是职工公寓小区,可以有幼儿园、小学,甚至是初高中。

144平,这是楼市中改善型住房的标准三室,甚至四室,它意味着凑不齐300-400万买房的民企员工,也有机会实现居住升级。

单位自建房:这是个阔别18年多的老概念。虽然与2000年以前的职工福利房相提并论,但其在高房价下“死而复生”,依旧让人暖心,顿生希望。

配建教育设施:今天,或许只有某某宿舍、某某大院才有这样的配置,而当人们经过济钢这样的大企业厂区时,才会发现,以前的单位不仅提供工作,还有食堂、体育场、电影院、医院,以及全套教育设施,这在今天疲于奔命在上班途中与送孩子上学途中的中青年人而言,绝对又是一个喜讯!

于山东省而言,这项政策也赚足了眼球。

向上看,虽然今天全国已超50城发布租房政策,累计出让租赁土地超过700万平米。但山东新政恰恰一举迎合了扶持民营经济、替常租售并举两项顶层关切,切中答题要点,一箭双雕。

从全国租赁城市落地政策看,主要是加减法政策,加法增加供应,减法是减少选择租赁居住的阻力。主要有两个方向:

一类是直接影响房源供应,供应70年产权的出租房用地,包括北京、上海等城市做的比较积极。

另外一类是针对租购同权的政策,增加租房者获得的权益。

而山东的做法,恰恰另辟蹊径,从民企存量土地入手,既不需扰乱住房土地供给,又盘活了一个千亿价值的土地资源。

向下看,这次配建房,不是互联网+资本驱动的长租公寓,也不是房改前的职工福利房,而是民企“扛旗”,“以需定制”,严禁入市。政策层传导到执行层,不冒头,也不落后,充满了山东政策的智慧。

当然,于数以千万计的山东民企员工而言,这项游离于现行社会保障制度与市场机制之外政策,给了他们一个新的社会分配机会,不仅上呈有喜,还能下触可及。

“死棋”重生,还是破旧立新?

人们读完上面的新闻不免会思考:

消失快20年的职工福利房回来了?

楼市走到今天,市场机制失灵,需要政策“开倒车”?还是昔日的福利房政策本身仍然有可取之处,是房住不炒的另一种实践?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福利房走过的30年,确实比当今楼市多吃了几年的“盐”。

70年代筒子楼,一条长廊(楼道)串连着多个单间。上班是面对面的同事,下班或许就是门对门的邻居,一到吃饭时间楼道里油烟四溢人声鼎沸。这样的场景早已成了一代人永远的记忆。

80年代福利房,顾名思义是单位给予员工的福利补助,一般是国企或事业型单位员工才能享有的“殊荣”,住户除了出入自己的单元之外无需和他人共用空间。

房改之后的商品房出现以后,人们的生活空间有了极大改善,但随之而来的是不断攀升的房价,不断向楼市“输血”的货币流动,以及渐渐被榨干的实体经济与民营产业。 

中国人的“家”经历了从福利分配到个人消费的巨大转变,今天却很难说这是完全一场完全意义的生活解放,因为房子的空间虽然可以购买,但没有钱,就一切无从谈起。

那么,山东版的职工福利房新政,是否能改变当下的住房困局呢?

至少,在产业先行,而不是房地产开发先行的思想下,雄安是这么做的。

据传言,雄安新区将不允许配建商品房,试行以公租房、廉租房为主的建设模式,没有固定住宅用地。

此后,人民日报官微发文,“作为新区,也应该为来雄安立业、创业的人员,提供买得起、住得好、品质优的住房。”雄安新区“可能试行以公租房、廉租房为主的建设模式”。

在此之后,国内多地试水国有租赁公司,积极推进住房租赁运营平台,让国有资本进入租赁产业链的供应端,短期内扩大供应的规模,为租房者提供更有保障的服务。

而此次山东新政则也将为民企开发自住房提供公共服务平台。

意见指出,企业和职工应通过山东省住房租赁综合服务平台网签住房租赁合同,并办理合同备案手续。满足本单位职工需求后有富余的,可以向社会提供住房租赁服务,避免资源浪费。 

上述做法让人们思索,在房住不炒与租售同权理念下,租赁住房分配机制与土地开发,正在同步进行,未来有望统一配发。

这与20年前以单位为主体的自建房开发,有着本质的不同。


叫一声好,也需更多定心丸


无疑,这是一项值得拍手称快的政策。

那么,一项民情悠关的地方大政,如何可以仰望天空,又脚踏实地、掷地有声? 

在这里,老百姓心里可能还有不少疑问。

比如,如何才能鼓励中小企业执行落实的积极性?

众所周知,当前中小经济发展缓慢,广大职工购房意愿难以得到满足,于是向民企放开自建房“闸门”似乎理所应当。

然而,对于本已面临生产与经营困难的中小企业,有些公司甚至为职工缴纳五险一金,都按照最低标准执行,如何能够在其利润中,再出钱、出地建设职工福利房,承担为员工谋取居住福利这一社会义务?

在意见中,明确表示职工福利房,红线不变,严禁入市,在建设中严禁向职工集资、借款。对富余福利房纳入政府管理,并遵循“以需定建”,避免产生过度建设、影响楼市供需。

换句话说,中小企业自建职工福利房,要企业自己掏钱,使用权也受到限制,虽然能够防止以政策谋私利,但另一方面也可能会影响企业的主动性。

另一方面,指导意见要求产业配套住房等各类配套服务设施建筑面积占项目总建筑面积的比例不超过15%。

15%的土地盖房子,那么能够为职工盖房的中小企业数量又“小”了一圈。因为,这要求中小企业不仅要有土地,而且要有很大一片土地。而这样的中小企业,在山东又有多少呢?

最后,住房联系着户籍、教育、医疗等等一系列配套设施,那么企业自建房的教育配套等能否及时跟上,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其实,在一项好政策背后,还有相当繁杂的落实机制需要考虑。

老百姓为政府拍掌叫好,也需要吃下更多的“定心丸”。

在现行的市场机制与社会保障制度之外寻找新的入口,的确是当前解决社会难点的良策,也容易在政策层面成为国家关切,切中答题要点的捷径。

但进入执行层,也意味着未来政策执行者可能落入“三不管”地带。由此让好政策要么执行起来风险重重,要么束之高阁,好说、好看,却不接地气。

最近,围绕中央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重点补充了一点:欢迎广大中小企业提意见,并将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完善“不接地气”“不合实际”和“不易操作”的政策措施。

而一位经济学家一语指明,现在的好政策很多,但是有信用、能落实才是最重要的。这也是民企重拾信心的关键。

既然山东版福利房新政,目的是解决中小企业职工的住房问题,不妨让更多服务意识代替“管控”。

比如上海,同样是解决中小企业土地紧张、房价高、厂房租金等问题,政府便直接以低价出让、免缴增容土地价款的形式,对中小型创新民营企业给予租金优惠。

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既不给自己找麻烦,同时又立竿见影,掷地有声!

(图片源自网络)




深度好文,强烈推荐!!!

济南VS青岛:城市龙头争夺战!

最能喝酒的山东,却喝不出白酒龙头股?

癌症带走了李咏,却揭示了小崔最强的“敌人”

没等到出一个刘强东,山大路科技市场就没落了!

“百强县”里,读懂另一个山东

“超级城市”时代到来:未来中国也许只有19座城

要什么特斯拉?山东这个产业全国第一!

金融巨变!“金融国资委”时代到来!

楼市寒冬中,你会不会选择弃房断供?

经济迷雾中,看茅台,懂未来

马云“退位”,转折的是人生还是这个时代?

谭旭光要革谁的命?

如何叫醒你?“积极废校”的山东大学!

山东首富们的梦碎之殇

碧桂园的鸡血和狗血

焦虑的中年山东

山东、浙江上市公司大比拼!酷暑中袭来阵阵寒意……

美国宣布加征关税,中国还要靠房地产托底?

上合之后,青岛房价是G20的杭州还是金砖的厦门?

还珠三姝陷落后,奋斗者能赢得未来吗?

你是如何掉进伪中产阶级陷阱的

我们的楼市正经历着十五年前的香港

天津告诉山东,赢得抢人大战根本在这里!

别盯着芯片了,中美金融战已经开打!

没有“独角兽”的山东,未来将会怎样?

万科宝能硝烟再起,谁在单挑万亿财阀?

王文涛北上黑龙江:雪中送炭尤未暖,此赴东北可消寒?

山东,请仰望浙江!

山东省委书记的刺骨告白!

何必唱衰山东!

2018房地产要变天!不仅仅是房价下行……




转载需知:请备注“公众号名称、ID及作者名”,并带上下面的二维码!感谢大家的支持,欢迎分享至朋友圈!


ET财经观察,最懂你的科技财经自媒体


欢迎点赞

欢迎转发朋友圈和微信群

欢迎您在文末留言,我们期待与您交流

加入ET观察读者群,请添加ET君为好友

微信号:ETECXB



↓↓↓点赞评论,都是您的鼓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