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王力:古代汉语讲义

王力先生(1900年-1986年)

  一、历史观点的树立

  我们都知道语言是发展的,它随着历史的变迁而变化,但同时它也不可能变化得很大,因为它一方面有发展,一方面还有它的稳固性。因为有继承,所以几千年前的汉语和现代汉语有许多共同处,这是继承的一方面,但它也有发展的一方面,这就是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有所不同。因此,我们学习汉语首先须树立历史观点,知道它有相同,有不同,有继承,有发展,这对我们学习汉语是有很大好处的。


  现在就词汇方面来谈,词汇方面也是有继承有发展的。那末我们对语言的发展要注意什么问题呢?如果是很大的不同,容易发现,也容易知道它不同。古代没有的东西,现在有的,语言的表现就不同。如现代的飞机、拖拉机以及各种科学和工具,都是古代所没有的,当然它就不同;还有些东西是古代有现在没有的,因为古代有许多风俗习惯和工具,都是现在所没有的,所以不可能在现代汉语中找出从前古老的词汇来,这种大不相同的地方,大家都容易注意到。但是,有些并不是大不相同,而是大同小异,古代的和现代的看起来好象是一样的,可是真正仔细考察起来,却并不一样。为什么呢?因为现代汉语是从古代汉语发展来的,两者不可能有很大不同。刚才说的很大的不同,只是小部分不同,大部分都是大同小异的。因为从古代来是有继承的一面,但由于时代的不同,它也有发展的一面,所以我们学习古代汉语,特别要注意又同又不同、大同小异的地方。


  【举例】

  现在举例来说:“睡”字不但现代有,古代也有,古书上的“睡”字似乎也好懂,也没有问题。可是仔细一看,却并不完全一样。“睡”字在汉代以前,是坐着打瞌睡的意思,和躺在床上睡觉的意思不同。《战国策•秦车》中说: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不止。”他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苏秦一面读书,一面想打瞌睡,于是他用锥子刺他的大腿,他就醒了。这个“睡”就是打瞌睡的意思。因为读书是坐着的,他并不想睡觉,而只是因为感到困乏想打瞌睡,所以用锥子刺他的大腿。如果说他读书时想睡觉,那岂不说他太不用功了。又如,《史记•商君列传》:“卫鞅语事良久,孝公时时睡,弗听。”这句话是说卫鞅和秦孝公谈话,秦孝公不爱听他的,所以说孝公时时打瞌睡。这个“睡”字如解作睡觉就不对了。因为他们尽管是君臣关系,秦孝公也决不会如此不礼貌,竟躺在床上睡起觉来了。所以,每一个词的意义都有它的时代性,它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改变,这一点很重要,因为换了时代后,我们就不能以老的意义去看它了。例如唐朝杜甫的《彭衙行》中有一句话:“众雏烂漫睡,唤起沾盘餐。”是说小孩们随着大人逃难,到了一个地方后,孩子们困极了,倒在床上睡得很香。如以汉朝以前的意思来讲,说孩子们打瞌睡,那就不通了,因为要说小孩们打瞌睡,就不能睡得那么香。



上世纪50年代,王力先生在北京大学教学使用的《古代汉语》讲义


      

       池塘的“”字在唐朝以前的一般意思也和现代的很不一样。原来的“塘”字,是指在河旁边防水的堤而言,唐诗崔灏《长干行》中有“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之句,句中的横塘是地名,一定是在堤的旁边,她决不会住在池塘里。又如谢灵运的《登池上楼》中有“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之句,这里的“塘”就是堤的意思。说春草生在堤上是可以的,决不能说它生在池塘里。总之,“塘”字在唐朝时的意义和现在的意思不一样。


  又如,“”字在汉朝以前,一般的不讲作仇恨的意思,只当遗憾的意思讲。在古代,恨和撼是同义词。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这句话是说,刘备在世时,常谈到汉桓帝、灵帝时宠信宦官的事,感到悲痛与遗憾。这里的“痛恨”,不能用现在的“痛恨”来解释,因为桓帝、灵帝都是汉朝的皇帝,诸葛亮怎能痛恨皇帝、骂皇帝呢。


  书信的“”字。在汉朝以前,写信不说写信,说“作书”或“修书”。当时“信”就叫“书”,带信的人才叫“信”,如带信的使臣叫“信使”,所以在古代,“信”和“书”的意义不同。《世说新语•雅量》中“谢公与人围棊,俄而谢玄淮上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言。”是说谢安正与人下围棋时,他的侄子谢玄从从淮上派人来了,谢安看信后默默无言。这里面有书有信,“信至”的“信”和“看书”的“书”的意思不一样。


      “”字在唐朝时和现在的意义不但不一样,且相反。现在的“仅仅”是极言其少,而在唐时,则极言其多,有“差不多达到”的意思。杜甫在《泊岳阳城下》中说:“江国逾千里,山城仅百层。”他说当时的山城差不多达到一百层,是很高的意思,不能拿现在的说法,说它仅仅一百层,这样就不通了。


  韩愈在《张中丞传》中说:“初守睢阳时,士卒仅万人。”就是说他在安禄山造反镇守睢阳时,守城的士兵差不多达到一万人,他都认识他们并能叫出他们的名字,这是很了不起的。如以现代的解决,说仅仅一万人那就不对了。


  从词的意义的变化,可以看出历史观点的重要。我们要研究古今这些词的意义的异同,哪些相同,哪些不同,应该搞得很清楚。因为看古书,太深的字不怕,我们可以查字典得到解答。如“靔”字,这个字太深,但我们从《康熙字典》上可以查出这个字就是道家的“天”,一点也不难。又如“墬”字,这个字也很深,但是我们一查《辞海》,知道它就是“地”字。所以说,难字难不倒我们,容易的字,倒易迷糊。刚才举的许多字,都是很容易的字,每人都认识它,由于太熟悉了,所以古今的不同就容易忽略,容易放过,这样使我们读古书读得半懂半不懂,实际就是不懂,那就有点象我们读日文,许多字我们认识,就是不懂它的意义。当然读古代汉语不能与读日文相比,但是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不要以为字很熟就懂得它的意义了。所以说,我们必须要树立历史观点。



《古代汉语》讨论稿(1961年11月)

  二、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结合

  怎样来学习古代汉语?这有种种不同的方法,效果也不一样。一种是重视感性认识,古人就采取这种方法。古人学习一篇文章,强调把它从头到尾地来熟读和背诵。古人读书从小就背诵几百篇文章,重视感性认识。学校成立以后,尤其是五四以后,逐渐喜欢讲道理,解放以后,更要求讲规律。


      不管讲道理和讲规律,都是重视理性认识。这两种办法到底哪一种好?我认为两种办法都好,两者不能偏废,不能单采取一种办法。特别现在大家学习古代汉语,很急躁,想很快学好,容易偏重理性认识,要多讲道理多讲规律。我认为单讲规律,单讲理性认识,没有感性认识,是不对的。古人几千年来学习汉语的经验是讲求背诵,这种读书的方法似乎是太笨,其实并不笨。现在有些青年说,古代汉语难懂,好象比外语还难懂。这话过分了一些,无论如何古代汉语不会比外语难懂,可是其中也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说,我们要以学习外文的方法去学习古代汉语学外文的经验,首先强调记生字,还要背诵,把外文念得很熟,然后看见一个字、一个词、或读一本书,马上能了解它的意思。最高的程度,就是看书不查字典,举笔就能写文章,说外语时脑子里不用中文翻译,随口而出。过去普通懂外文的人说外国话时,先考虑中文怎么说,然后再翻成外文;外文程度好的人,就不需要先在脑中翻译,可以直接用外文来想。学习古代汉语的经验和学外语的经验差不多。我们要能看到字就知道这字在古代怎样讲,用不着想这个字或这句话在现代是怎样说,在古代怎么说,就好象已经变为古人的朋友,整天和古人在一起谈话似的,这样的效果就很好。


  古代人学习古文,不但读的是文言文,而且连写的都是文言文。他们对家里人说的是一种话,关在书房里说的是另一种话,他对古人说古人话,甚至还对朋友说古人话,慢慢地训练成为能说两种话的人,就成为语言学中所谓“二言人”。这种人精通两种话,说哪一种话都用不着想。


  我们学习古代汉语,找出一条经验,就是要把三样东西结合起来学习。一是古代汉语文选,二是常用词,三是古汉语通论。我们要把常常见面的词记熟了,学古代汉语和学外语一样要记生字。古代汉语大概有一千到一千二百个常用词,把它象学外文记生字那样地记住,大有好处。不要记那些深奥难懂的字。从前教和学古代汉语的人都走错了路,专记那些生僻的字。如那时小孩子喜欢找一个难懂的字去考老师,这样做是没有好处的。我们应研究那些在古书中最常见的字。那些不常见的字,你研究它有什么好处呢?同时常用词中,我们还要记它常用的意义,那些生僻的意义,可以不记它。比如一个字有五个常用的意义和五个生僻的意义,那我们就要去记那五个最常用的意义。所以我们要搞常用的、普遍的,不搞那些特殊的、奇怪的。同学们认为记常用词很有用处,因为一个常用词一般在这里是这个意义,在别处一定也是这个意义。要不是这种情况的话,那就要另作处理了。


       譬如稍微的“稍”字,这个字现代和古代的意义不一样。“稍”字在古代当做“渐渐”讲。《汉书》里有一句话:“吏稍侵凌之”,是说一个人做官很老实,连衙门里的小官吏,都渐渐地欺他老实。这里“稍”字就含有渐渐地、得寸进尺地去欺负他的意思。如解作“稍微”的话,就不对了,因为不能说稍微地去欺负他。直到宋代,“稍”字还是这个意思。苏轼的诗中有“娟娟云月稍侵轩”之句,是描写他从一个地方回家时看见月亮慢慢升上去,渐渐侵入窗户中的景色,是非常富于诗意的,如果说月亮“稍微”侵入窗户时,就完全没有诗意了。这样我们如掌握了“稍”字这个常用字的词义后,到处就能用“渐渐”来解释它了。


  古汉语通论,就是讲理论、讲道理、讲规律。讲古代语法、语音、词汇以及文字学的一些道理,来帮助我们深入地了解古代汉语。三部分中的文选是感性知识部分,古汉语通论是理性知识部分,常用词既是感性又是理性,说它是感性,就是说它当生字来记,说它理性,就是掌握词义后到处可用,也可说掌握它的规律。把古代汉语分为文选、常用词、古汉语通论三部分,把理性知识与感性知识好好结合起来。此外,我们还要强调自己动脑筋,想问题。这样的要求是比较高一些,可以提出,但不要对一般同学提出这要求。古代汉语怎样能懂呢?把很多的文章凑起来,加以分析、概括、领悟,就能懂了。如“再”当两次讲,就是从每一篇有“再”字的文章中去领悟它的意义是否一样,当你发现所有的“再”字当两次讲时,你就恍然大悟,知道这个“再”字当两次讲了。所以这是领悟处来的、归纳概括出来的。因为它是客观存在的东西,你从许多文章中加以研究、分析、概括,真的意思就找出来了,比查字典还好。因为字典本身有缺点,如《辞源》、《辞海》、《说文解字》等,都是以文言文来解释文言文,看了以后仍不懂,等于白看了。


  再以学外文为例,要学好不能单听老师讲,还要自己动脑筋去悟去领会它。特别中国人学欧洲文字,它和我们中文很不相同,有些地方是我们特别要注意的,是书本所没有讲的,是需要我们领悟出来的。学汉语也是如此,我们不但懂了,而且还要悟出道理来,这就是创造。一方面我们学懂了,而且还做了研究工作,所以说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结合是很重要的。


  三、词汇学习的重要性

  学习语言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语音,就是这几个字怎样念;二是语法,就是句子的结构。如说“我吃饭”,有的国家和民族就不是这样说,如日本人说“我饭吃”。又如“白马”,我们许多少数民族说成“马白”,等于我们说“白马”。总之,句子的结构都有一种法则,这就叫语法。三、词汇是一切事物、行为和性质的名称。如“天”字,英语说成sky,俄语读成heσo,都不相同。第四是文字,是语言的代表。假如文字不算在内的话,那末我们学习语言就只有三个要素:语音、语法和词汇。


  语音问题不大,因为我们读古书不一定要学古人的读音,但是我们也要知道古今读音的不同。如“人”字,北京音读“ren”,上海音白话读作“nin”,文言读“zen”。据我们的研究,古人“人”字的读音和上海白话的“nin”差不多。这种东西对于我们学习古代汉语来讲不太重要,古人读音可以让专家去研究,我们一般仍按北京音去读,上海人就按上海音去读好了。


  语法比较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一种,我们过去教古代汉语常常有一种误解,以为语法讲法则,只要把古代汉语的语法研究好了就等于掌握了规律,完成学习古代汉语的任务了。其实不然,因为语法有很大的稳固性,它变化不大。如“我吃饭”,在古代和现在差不多。特别是比较文的话,如“抗震救灾”,从古代到现在都一样。语法变化不大,所以我们放弃了词汇不研究,专去研究语法还是不解决问题。再说我们的前辈学古文,也不是从语法入手,他们都是念得很熟,能背诵,那时恐怕还不懂什么叫语法,可是他们学习得比我们现在一般人还好。所以我们应着重在词汇方面。我们不能象学外语语法那样,因为外语的语法和我们的差别太大,不学好是不行的。我们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差别不大,所以我们学习的重点应放在词汇上面,要注意词义的古今异用


      首先我们要攻破词汇关,特别是要掌握常用词。我们常有这种想法,感到古人的词汇很贫乏,不够用,不象我们现在那样的丰富。应该说现代汉语的词汇比过去丰富,但不能说古代汉语的词汇很贫乏。我们应该注意古人的许多概念分得很细,可是由于我们不了解,把它混同起来了而感到贫乏,其实在某些地方,比我们现代分得还细。


       例如,古人说青、赤、黄、白、黑五色,是正色。此外,还有别的颜色,如青黄加起来成为绿色,白色加青色成为碧色,赤色加白色成为红色,黑色加赤色成为紫色。从颜色来看,分得很清,不简单。再以红色来讲,红有粉红、大红,古人却只有红色,是不是因为没有粉红而觉得贫乏了呢?其实不然,古代大红叫赤或叫朱,粉红才叫红。《论语》中孔子说:“红紫不可为亵服。”因为红紫不是正色,赤才是正色。“红旗”是用现代汉语说的;日本《赤旗报》的“赤旗”两字,倒用的是我们古代汉语。但是,从词义讲,我们要注意时代性。红在古时作粉红讲,但到唐朝时却当大红讲。如白居易的词中说:“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里的“红”就是大红,和现代的意义是一样的了。再讲蓝色,古人叫青。青草的“青”,青天的“青”,就是蓝色的意思。所以我们不能说古人没有蓝色的概念,不过它是以“青”字来表示罢了。古时的“蓝”,不当蓝色讲。“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个成语中的“蓝”是染料,用它来染丝棉织物时,它的颜色是蓝的。它的意思是说:青色从染料中出来,而它的颜色却胜过染料本色。如解作青色出于蓝色,且胜过蓝色,这就乱了。刚才讲过白居易词中的“春来江水绿如蓝”,其中的“蓝”,也不是青色,是说水色绿得好象染料一样,并不是说绿色比蓝色更绿,反则不象话了。


       由此可见,古人的概念还是分得很细,由于我们不注意,了解得不够,所以觉得古人的词很多,可用起来意思却是一样而显得贫乏了。其实我们真正深入地去进行研究时,就会发现古人的概念是分得很细的,有些比较我们现在还细。


  现在来讲几个字:“寝”“眠”“卧”“睡”“寐”“假寐”。这几个字,虽然同是与睡觉发生关系的概念,可是分得很细。“寝”是躺在床上睡;“卧”是倚着矮桌子睡;“眠”是闭上眼睛,没有睡着;“寐”是闭上眼睛,没有知觉,也就是睡着了的意思。古人说“眠而不寐”,就是闭着眼睛没有睡着。“睡”是坐寐的意思,就是坐在那里睡着了;它和“寝”不同,因“寝”是躺在床上睡的。“假寐”就是不脱衣冠坐在那里打瞌睡。单从上述有关睡觉的概念来说。 已分为六类,由此可知古人的概念还是分得很细的。


  现在再举“项”“颈”“领”三字为例。这三个词的概念在古代汉语中也分得很细。“领”是指整个脖子。如“引领而望”是说伸长着脖子在远望;“首领”是脑袋和脖子的总称;“项”是指脖子的后部。古人的成语“项背相望”是说:一个跟着一个在走,后面的人望着前面人的“项背”,如说“颈背相望”那就不对了,因为在背后的人是不能望见前面人的颈子的。如说“领背相望”也不好,因为没有说清楚后面的人望着前面人的“项”。“颈”一般是脖子的前面。古人说“刎颈”是自杀的意思,如楚霸王项羽刎颈自杀了,不能说“刎项”,因为“项”是在后面的,那就自杀不了。所以古人对词的概念在有些地方是分得很细的,不能说它贫乏,相反地,在某些概念上倒是分得很清楚的。


  再举例来说,关于胡子的问题,古人分为“须”“髭”“髯”三个概念。口下为“须”,唇上为“髭”,两边叫“髯”。关公的髯很长,所以叫“美髯公”。总的名称,也可以用“须”字。我们现在没有这样丰富的概念,不管是上面的、口下的、两旁的都叫作胡子。概念的多少,分得细不细与时代的风俗习惯有关。“须”“髭”“髯”之分,因为古时男子多数留须,所以需要加以区别。现在我们留胡子的人少,不需要分得这样仔细,统称为胡子就可以了。还有,在我们古书上,猪、马、羊、牛的名称种类很多,就是因为在畜牧时代,对初生的猪、一岁的猪、二岁的猪的名称,都需要分开,才能讲得清楚。所以说,一个时代跟一个时代不同,一个民族跟一个民族不同,因此也就不能简单地说古人的词汇是贫乏的。这是讲词汇的第一个问题。


  前面提到,古人的词汇不贫乏。在日常生活中用到的词,古人都具备。照斯大林的讲法,这叫作基本词汇。在日程生活中用到的词,就概念来说,古人都有,不过他们所用的词跟我们现在不完全一样。


      比如“红”的概念,古人也有,不过用“赤”字来表示。现在的“睡”字,古人则用“寐”字。“睡醒了”,古人也有“醒”的概念,不过是用了“觉悟”的“觉”或“寤”字。这个“醒”是后起的字,上古时代没有。我们现在讲“睡觉”,在古时只是“睡醒”的意思。上古时代没有现在的“泪”子,这自然不能表明古人没有“泪”的概念,上古时代,用“涕”字来表示。《诗经》有句话:“涕零如雨。”是说眼泪留下来象雨一样。如果我们不了解它的意思,把它当成“鼻涕”的意思,那就会解释成“鼻涕留下来象雨一样”。这就不对了。那么,古人用什么字表示鼻涕呢?是个“泗”字。《诗经》有“涕泗滂沱”的话,是说眼泪、鼻涕一起留下来。


  关于古代词汇,现在我们好象懂得,但又不一定真懂。要注意,有些词,不要以为讲得通就算对。讲通了有时也会出错。有时讲起来似乎不会有什么问题了,其实不然,恰恰还有问题。刚才提到苏东坡的诗句“娟娟云月稍侵轩”,其中的“稍”字作“稍微”讲,也能讲得通,但这样的讲法不对。另外,“时不再来”这句话,出在《史记•淮阴侯列传》,那里说:“时乎,时不再来。”“时不再来”这四个字,大家都认识,用现在的话解释,就是“时间不再来”,这样讲好象不难懂。其实这样结束是不对的。“时”不作“时间”讲,而是“时机”的意思。“再”是两次,“再来”是来两次。整句话的意思是“时机不会来两次”。可见讲通了的未必就是对的。再举个例子,《史记•万石张叔列传》有“对案不食”的话,这好象容易懂,“案”是桌子,“对案不食”就是对着桌子吃不下饭。因为当时万石君的儿子作错了事,万石君很伤心,吃不下饭,他儿子因此就悔过。所以这个故事中错用了“对案不食”的话。但要知道,汉朝时候没有桌子,古人是“席地而坐”的。“案”这里不能当桌子讲,是一种有四条腿的托盘,可以用来放饭菜。古人吃饭时,就把饭菜盛在托盘里,因为它有四只脚,可以平放在地上。“对案不食”,是说对着盛放着饭菜的托盘,吃不下饭去。这样讲就对了。如果这里把“案”讲成桌子,虽然也能讲得通,可是在别的地方就讲不通。语言是有社会性的,一个词在这里这样讲,能讲得通,在别的句子里讲不通。“举案齐眉”这个成语里,把“案”讲成“桌子”,那就讲不通。“举案齐眉”的故事是说从前的夫妻二人,丈夫叫梁鸿,妻子叫孟光,他们相敬相爱。孟光给她丈夫送饭,把盛饭菜的盘子举得和眉一般齐。“案”只能解释为“盘”,如果要讲成桌子,那孟光一定举不起来了。总而言之,对古人用词,要有敏感,要仔细分析,要从大量的材料中进行概括,进行比较,通过自己的思考,把它弄清楚。单纯地靠查字典,那是不够的。



  四、语法的学习

  学习古代汉语语法,要仔细进行分析。宾语要提前,得有条件,那就是必定在否定句、疑问句的情况下。另外,宾语必须是代词,如果普通名词,那就不能提前。比如说“不骑马”,就不能说成“不马骑”。“知我”,不能说成“我知”,因为这不是否定句。如果学习时,忘了这些条件,那就容易出错。《论语》中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意思是不怕人家不知道自己,只怕自己不知道人家。这句话中,“不己知”中的“己”字,提到了动词前面,“不知人”的“人”却没有提前。这些地方都值得注意。语法方面有很多问题值得研究,有的可研究得很细。不妨再举个例子。“之”和“往”有分别,“之”本来是“往”的意思,但从语法上看,“之”不等于“往”,其中有差别。“之”的后面可以带直接宾语,而“往”则不能。比如说到宋国去,可说“之宋”,到齐国去,可说“之齐”,但不能说“往宋”“往齐”。总之,关于学习古代汉语语法,因受时间的限制,不能多讲。上面所讲的,只想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也要注意学习语法。


  四、学习的具体措施

  提到具体措施,首先是要拿出时间,慢慢地学。应当循序渐进,不能急躁,不能企图一下子就学好。这就是所谓欲速则不达。学外国语,有所谓“俄语一月通”,一个月内学通俄语,那种学法是不会学得牢固的。学习古汉语也一样,不能企图一两个月学好。我们说,学古汉语,学一二年不算多。北大学生,每周学四小时,学二年,还只能学到一般的东西,谈不到学得深透。学习不能速成。我知道大家想学得快学得好,希望能讲些规律,以为掌握了规律就算学好。规律是需要讲的,但不能把规律看得很简单。学习语文是个反复的过程,快了不行。


       比如给古书断句,很不简单,常常有点错的情况。点错的或点不断句的,那他一定不懂书的意思,就算是点对了,也还不能说他就一定懂。同学们常点不断句,他们提出问题,问怎样点才能点得对。这就涉及到掌握规律的问题。不会断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词汇方面的原因,有语法方面的原因,还有不了解古时风俗习惯的原因,等等。可见规律是很复杂的。如果只是讲规律,不从感性知识方面入手,那是不行的。两者应结合起来。


       刚才有人提了这样那样的问题,我想总的回答一句,就是学得多了,才能逐渐积累起来,积累多了,问题就解决了。要不然,一个一个问题解决,零星琐碎,而且还达不到自己的愿望。那么,究竟怎么办呢?我看要多读些好文章。可以读读《古文观止》,这书市面上有卖的,其中一共有两百多篇文章,不要求都读,可以少读些,读三五十篇就可以。要读,就要读些思想性较好的或自己爱读的文章,最好能够背诵,至少要读熟此外还可念些诗,读读《唐读三百首》。三百首太多,不妨打个折扣,也挑选些思想性好、爱读的诗读读,读一二百篇也就可以了。要读得熟,熟能生巧。所以学古汉语的最基本要求,就是念三五十篇古文,一二百首唐诗。宁可少些,但要学得精些。


  另外,要学些常用词,这也很重要。关于常用词,只要认真学,是容易掌握的。那些过深的词,可以不必学它。如果要求高些,还可以念些较深的书,如《诗经》《论语》《孟子》。可以先念《孟子》,再念《论语》,这两部书都比较浅。《诗经》稍难些,可以最后学。前两部书可整个念,最末一部可以念选本。《论语》可以选用杨伯峻的《论语译注》,《孟子》可读兰州大学中文系编的《孟子译注》,《诗经》可以采用余冠英的《诗经选》。除此以外,在学习方面还有更高的要求,这里就不多讲了。

古代汉语文学公众号编辑


~●~●~●~●~●~●~


【精品课程】

北大精品| 古代汉语(5)〔视频〕

北大精品| 古代汉语(4)〔视频〕

北大精品| 古代汉语(3)〔视频〕

北大精品| 古代汉语(2)〔视频〕

北大精品| 古代汉语(1)〔视频〕



【古代文学】

《宋之韵》第十六集 一代豪杰(上)

《宋之韵》第十五集 爱国词人

《宋之韵》第十四集 辛词前奏

《宋之韵》第十三集 千秋才女

《宋之韵》第十二集 战乱年代

《宋之韵》第十一集 集大成者

《宋之韵》第十集 多面词人

《宋之韵》第九集 婉约魁首

《宋之韵》第八集 苏门学士

《宋之韵》第七集 旷世奇才(下)

《宋之韵》第六集 旷世奇才(上)

《宋之韵》第五集 奉旨填词

《宋之韵》第四集 一代文豪

《宋之韵》第三集 词坛新声

《宋之韵》第二集 晏氏父子

《宋之韵》第一集 · 宋词概览(含视频、音频)


《唐之韵》第十三集 新乐府派(上篇)

《唐之韵》第十二集 韩孟诗派

《唐之韵》第十一集 大历诗人

《唐之韵》第十集 千秋诗圣(下篇)

《唐之韵》第九集 千秋诗圣(上篇)

《唐之韵》第八集 一代诗仙(下篇)

《唐之韵》第七集 一代诗仙(上篇)

《唐之韵》第六集 山水诗人

《唐之韵》第五集 边塞诗人(下篇)

《唐之韵》第四集 边塞诗人(上篇)

《唐之韵》第三集 吴中四士

《唐之韵》第二集 独振新风

《唐之韵》第一集 千古唐诗


国学| 长相思,忆长安


【古代汉语】

兼词、兼类词与词类活用的区分

文言文的修辞

常见文言文代词汇总

常用文言文句式

常用文言虚词


(复旦)古代汉语中的同义词反义词(4)

(复旦)古代汉语中的同义词反义词(3)

(复旦)古代汉语中的同义词反义词(2)

(复旦)古代汉语中的同义词反义词(1)


(复旦)古代汉语中的否定词和否定句(全文)



【全集】

【唐宋八大家】韩愈(全集)

王力《诗词格律》(全集.汇总)


~●~●~●~●~●~●~

延伸阅读:


格律本是规律,不用死记,学写诗词先学这七“律”


【国学经典】《增广贤文》(含释义)

中国栽培水稻源自江西万年

礼乐是古代中国统治的政治手段?

经典国学100句,立即让你提高一层境界

“伯”与“孟”是嫡庶之别吗

这70个成语背后都有一个响当当的历史人物

韩非子为我们讲述的那些寓言故事

【文史】你不知道的锦衣卫

44首歌,速记中国古代史全部重要知识点

历史纪录片《中国通史》100集

歷史有幾種讀法

“词学”源流演变考

先秦文学应该重新定位

北宋词与南宋词:不知迷路为花开

典◎27首词,速览宋词史(多图)


古代汉语文学

“查看历史消息”方法(任选一):

1.可直接点击本文顶端标题下方的“古代汉语文学”;

2.手指按住下方二维码;

3.点击本公众号(“古代汉语文学”)右上角人像。

欢迎加入    

古代汉语文学QQ群933201038


群内100多篇古代汉语、古代文学专业文章;100多部正版经典古代汉语、古代文学类电子书,群成员免费下载。

QQ群内有100多部经典古代汉语、古代文学电子版书籍可免费下载;群内论坛有80余篇精选文章可免费学习。群内专业人士交流活跃。群成员构成:汉语言文学本科生,古代文学、古代汉语相关方向考研备考的学子,古籍、古文、古代史相关研究人员。(可扫描下方二维码进群)

QQ群二维码

(手指按住二维码,可自动识别)


欢迎关注“古代汉语文学”微信公众号:study-CN,可搜索账号关注,也可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后可以点击“查看历史消息”读以前的文章。

古代汉语文学微信公众号


(手指按住二维码,可自动识别,然后关注)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和QQ空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