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君毅专栏 |中国哲学中之知识论问题
至于在中国哲学方面,则我们前已说到,中国哲学之精神,乃重知连于行,且有重行过重知之趋向者。此乃由中国文化自始即重实践而来。故《书经》中传说早有“知之匪艰,行之维艰。”之语。春秋时人虽重智,但《国语周语》仍谓“言智必及事,智、文之舆也。”孔子施教,恒仁智并举,但孔子之所谓智,多在“知人”“利仁”方面说,乃以道德意义之智为主。在知识意义之智,则孔子有“吾有知乎哉?无知也。”“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之说。孔子之学是不甚重知识之知的,此前已说过。孟子于此点,亦同于孔子。《大学》言致知格物归于诚意正心,《中庸》言明,则统于诚,皆摄智归德之论。
在先秦思想家中,对知识之来源等问题讨论较多者,为《墨辩》及荀子。对于能知与所知之相对关系,讨论较多者,为庄子。而庄子之思想及老子之思想,皆同有轻知识,而有超知识之趋向。庄子谓“知止乎其所不知,至矣。”“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老子谓“知不知上”“绝圣弃智”。此外则公孙龙子之论“指与物”之关系,“目不见而神见,神不见而见离”及“离坚得白,离白得坚”之理论,亦是关于“诸能知”——见,神,——与“能知”用以知“所知”之“指”,及“所知之物与坚白”之关系者。其书虽残佚,而其精微之见,仍不可掩。然先秦儒家发展至荀子,墨家思想至《墨辩》,及名家与其他辩者之兴起之时,先秦思想已至强弩之末。而整个言之,则先秦思想之精神之不在是,亦如其不在逻辑问题之讨论也。
至于由秦汉以至魏晋,在《吕览》、《淮南》、董仲舒、王弼、何晏、郭象、向秀之书中,亦多有论及知识与名言及理道之关系者。然仍不可名诸家为知识论者。惟汉末之王充著《论衡》,其辟虚妄,处处以经验与理性为据,可谓能力求辨知识与意见迷信之别,而其言多可谓为一知识论者之言。下及南北朝隋唐,印度佛学中之法相唯识之论传入,则其中实包涵一极复杂之能知所知关系之理论。唯其归趣,仍在转识成智,以超越于能所分别之一般知识境界之上,此上已说。而法相唯识之学,自慧沼、智周等以后,亦不得其传。宋元以后《唯宗镜录》及《相宗八要》等曾一辑法相唯识家言。儒者中唯明末之王船山,有《相宗络索》一书,述法相唯识之义。直至清末杨仁山,自日本取回已在中国失传之若干疏释法相唯识之书,乃有章太炎、欧阳竟无诸先生之弘扬法相唯识之学,而后此佛家之知识论之要义,乃重为国人所知。
至于在宋明理学家中,在北宋之张横渠与邵康节,为较重自然之知识者。然彼等之观自然,乃重观其变易之方面,而此观之之知,亦必归极于“神化”之知,仍不必为意在成就一一之特定事物之知识之知。在南宋,则朱子为较重格物穷理,以得知识之知者。然其所重之知识,仍偏于书本文字者为多。自整个宋明之学之精神而言,则自张程分德性之知与闻见之知后,德性之知实为各家所共重,而以之统闻见之知者。至王阳明所谓,以闻见之知为德性之知之用,则可谓为宋明理学家言知之一结穴义。吾人通常所谓知识,皆始于耳目对外之闻见,而再继以推理等之所成,即皆只在闻见之知之范围中。而闻见之知之上,则另有德性之知,即道德性之反省与觉悟,以为其主宰或主体,而以此由闻见来之知识为其用;则此德性之知,为一般知识之所不及,而在其范围以外。在西哲所视为知识范围以外者,恒指外物之本身或人外之上帝而言,此可称为人之知识范围之外限。而宋明儒所谓德性之知,在知识范围以外,则唯言其在一般缘于见闻知识之上,而为知识范围之上限而已。
在宋明理学之以德性之知统闻见之知之思想中,其重知识自不如西方,故宋明理学未能促进科学之发达。但此中亦无以闻见之知为虚幻之意。故亦不似印度哲人之多欲求达于一超闻见之知,超感觉之知之一神秘境界,或达于一使此闻见之知,成为无限,而得所谓天眼通、天耳通之神通之境界,或废弃世间之一切知识,而住于一超知识之智慧境界。而此后者,亦宋明理学家异于禅学者之一端。
宋明理学家既亦承认知识之地位,故对于表达记载一切德行与知识之语言文字与书籍,亦加以重视。中国思想中自始固无西方基督教中所谓上帝说出之字Word即道之思想,亦无印度思想中之声常论以声之所在即真理所在之论。老子及后之道教以道为无名,无名即Non-word。此与“字即道”及声常之论正相反。然中国思想中之儒家,亦重名之用与言之用。即老子与庄子之重无名与忘言,而“行不言之教”,“不道之辩”,亦愿“得忘言之人而与之言”。然在另一面,则中国思想不使知重于行,亦不使言重于行,而立言者皆不重言之多与繁,尤不重以言说讲言说,以成无尽之语言串系,如西哲之所乐为;亦不重以言说破言说,如印哲之所为。中国先哲之以语言表达知识与德行,皆以足达意为止,而重言之简。其所赖以补简言之所不足者,则一在以行为代言,一在以他人之善于“听语”能“心知其意”“知言”,以知言者所欲达之意。而人能由听语以心知其意,则亦可得意而忘言,以达于知识与德行之共喻,而又共契于忘言无言之境。此即中国思想中,无西方现代哲学中所谓语言分析代哲学思维之偏叵之论,亦无印度哲学中之喜高标不可思议不可言说之境界之倾向之又一故也。
唐君毅专栏
图片 | 网络
编辑 | Zhou
扫码关注我们
精神人文主义SpiritualHumanism
微信号 : spiritual_humanism
欢迎点击分享和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