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 | 第一届“海运功臣”
为表彰在广州海运艰苦创业的历程中做出重要贡献和突出业绩的个人,鼓励和教育全局职工特别是青年一代学习、继承和发扬企业的光荣传统,振奋精神,推动企业不断战胜各种困难,1989年3月,广州海运做出关于在纪念建局40周年之际开展推荐评选“海运功臣”活动的决定。
全体职工踊跃参加这一活动,开展了一场有意义的企业精神和企业传统教育。全局职工对各单位在发动职工推荐基础上选定的33名候选人投票。
广州海运专门召开局党委扩大会议,对票数前25名的候选人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和慎重的评议,授予20位同志“海运功臣”称号:
王文举、王明德、冯云升、何炳材、李炳洪、谷源松、张洪元、张嘉成、陈强、陈永尚、陈国华、沈邦根、施兴复、高梦槐、徐树良、秦毅、龚鎏、黄金龙、魏震东、樊发仁。
第一届“海运功臣”
王文举
曾任广州海运局水手长。他工作认真负责,兢兢业业,遵章守纪,团结同志共同做好船舶维修保养工作。船舶在香港修理期间,他主动扩大自修项目,争取提前完成任务。多次被评为五好职工、先进生产者,1963年曾出席广东省五好企业及五好职工代表大会。退休后,他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积极做好家委居委工作,不计报酬,年年受到街道和区司法机关表扬奖励,多次被评为海珠区优秀党员。
王明德
1949年起担任船长。1951年向往新中国,先后驾引“石门”“曲江”两轮,冲破艰难险阻回归祖国。20世纪50年代,他积极参与广州至海南岛客运航线的开辟,以“江船出海”的创举推动了我国航运业的发展。60年代,他率领船员接回广州海运局在罗马尼亚建造的第一艘货轮“红旗151”轮。70年代,他奋战在南北线上,是广州海运局最早一批航行南北线的船长之一。后来他又成为广州海运局第一艘万吨级油轮“大庆230”轮船长。王明德为祖国航运事业奋斗了一辈子,1974年因突发心脏病在船长的岗位上猝然去世,时年仅51岁。
冯云升
曾任广州海运局船长。1950年驾船北归,1952年到广州海运局工作。他热爱航海,自学成才,20世纪50年代就成为精通业务的远洋船长,1972年他服从组织需要,勇挑重担,在国际形势极其复杂、航海条件很差的情况下,率“五指山”轮全体船员圆满完成开辟南北航线的首航任务,为结束我国南北航线长期租用外籍船舶的历史作出了贡献。多次被评为广州海运局先进生产(工作)者和优秀党员。
何炳材
曾领导完成内伶仃水道的测绘、设计工作,对当时反封锁斗争有直接意义,并参与完成了海口湾、秀英港、海安港等开港测量工作。1959年任船长,创造了万吨级船舶首次空船安全通过浅窄的外罗门水道,并在6级风中进出八所港、离靠码头的纪录。自1965年起任广州海运局船员培训班副主任兼训练船船长,培养了大批干部船员,著有航海教材6本,论文30多篇,翻译了不少国外航海、海运经济资料。1982年交通部指派他为中国航海专家代表,出席了国际海上船舶避碰规则讨论会。
李炳洪
曾任广州海运局船长。李炳洪思想和技术都很过硬,凡有艰巨的任务,领导都会考虑由他去完成。“大庆230”轮要改作储油库,他带人把船接回,留在船上一干就是8年;“大庆235”轮抢修缺人,他就坚持在船上修船11个月,节约修理费10万元。十多年里,他一直都在莲花山以外的船上工作,以苦为荣,以苦为乐。“大庆230”轮报废前,油舱还有近千吨柴油无法打出来,他硬是想法子收回了几百吨柴油,挽回了几十万元的损失。他多次被评为先进生产者,六次被评为广州市安全工作先进个人。
谷源松
1950年在香港任护产纠察大队队长,以身作则,依靠群众,克服困难,率先驾“民302”拖轮返穗。为粉碎敌人谣言,又返港伴“海厦”轮回归,被授予“开路先锋”称号。1955年1月,“南海163”轮在汕头遭美机轰炸,船身中弹,谷源松被震昏两次,负伤多处,仍沉着指挥,顽强战斗,顶战士岗位托机枪。“南海163”轮被交通部授予“英雄船”称号,谷源松被授予“一等对敌斗争护产模范船长”。1953年11月,在海口防台中,他周密准备,发挥集体智慧,保证船货安全,获广州海运局“战胜台风模范”称号,1955年至1964年因工作成绩显著,先后四次被评为广东省劳模,曾当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张洪元
曾任广州海运局第二货轮公司大副。他几十年如一日做好各项维修、保养工作,为船舶延长寿命做出贡献。认真研究杂货运输,合理配载,计算好舱容,提高运货率。坚持原则,不谋私利,保证国家财产不受损失,他十分重视安全工作,几十年来未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还根据自己多年的海上经验,与同事一起整理编写了一套简明实用的水手工艺教材,为培养新一代海员做出了贡献。多次被评为广州海运局先进生产工作者、生产标兵、优秀党员。1986年被评为全国交通系统“双文明”建设先进个人,1987年获全国海员工会“金锚奖”。
张嘉成
曾任广州海运局油轮公司船长,任船长30多年,尽忠职守,成绩显著。累计安全航行约66万海里,20世纪70年代战斗在援越抗美运输第一线,出色完成任务;80年代,为开辟南北油运航线做出贡献。1980年至1986年间,他所在的油轮年年超额完成任务,累计挖潜多装原油15万多吨,增加收入394万元,居广州海运局所属船舶之首。1980年被评为交通部安全标兵,1982年被评为广东省劳动模范,1983年被交通部授予安全航行25年无事故先进驾驶员,同年被广州海运局任命为指导船长,1984年当选为广东省国庆观礼代表团团员,1985年被评为省特等劳动模范,连年被评为局的先进生产(工作)者。
陈强
曾任广州海运局客轮公司船长。1959年从海军转业到广州海运局工作,他严字当头,敢于管理,严格执行船舶安全航行的各项规章制度,以身作则,带领船员搞好安全生产及维修保养工作。他注意对青年一代做好传帮带,保证船舶安全航行。4次被评为广州市交通安全生产先进工作者,6次被评为广州海运局先进生产工作者,1988年被评为广东省先进生产工作者。
陈永尚
1963年转业到广州海运局,曾任广州海运局1018轮政委。1966年8月29日,1018轮在越南北部湾海面遭美机轰炸,他以身作则,坚守岗位,激励和带领全体船员英勇奋战。当1018轮被炸沉时,他沉着指挥船员们撤离,自己却最后一个离船,终因来不及穿救生衣而壮烈牺牲。1967年越南民主共和国政府授予他烈士称号和勋章。
陈国华
曾任广州海运局技术处副处长,1950年起义回国,1954年从交通部调广州海运局,主管船舶技术工作近30年,在建立健全船舶机务管理体系和规章制度,处理解决船舶轮机重大技术疑难问题,挖掘老旧船舶运输潜力等方面作出了贡献。1967年,他主管沪东船厂4艘300吨战备油轮接收技术保证工作,并随204油轮领队绕台湾金门海峡南下广州。1977年主持“大庆254”轮的技术鉴定工作,解决了船体震动疑难问题。多次主持国内外新造船舶的谈判、设计、审查,并参与建立修船基地、船舶技术改造,设备更新、节油节能等工作。
沈邦根
曾任广州海运第二货轮公司指导轮机长。他工作责任心强,敢挑重担,1988年帮助“杭州”轮自修,使瘫痪了5年的1号发电机恢复正常运行。16000吨国产主机扫气道火烧,他想方设法更换喷油嘴,使用国外补给的低质燃油,成功解决这一技术难题。1983年,“南鲲”轮因主机故障在地中海漂流六天六夜,他飞赴西班牙登船,排除故障,修复后随船归国。1985年外派希腊,因工作负责,技术过硬,得到希腊方面的肯定和书面表扬。他刻苦钻研业务,重视知识更新,认真抓好预防检修,对船员毫无保留地给予指导帮助。
施兴复
原广州海运局总船长,1952年到局工作,是广州海运局早期有名的技术过硬、经验丰富、精通业务的老船长。20世纪50年代,驾驶“渤海一号”拖轮和“南海174”轮两次战胜12级以上台风,保护了国家财产。60年代,在条件恶劣、情况复杂的条件下,解决了诸多操纵方面的棘手问题,实现自引船舶安全出入珠江口,创造汕头—广州单月14航次的历史高产记录,他所在的“南海174轮”因抵港时间准确而享有“火车船”的美誉。70年代,负责航海监督工作,在指导船舶防台、监督船舶安全生产方面做出了贡献。1954年被评为华南区先进生产者,1956年被评为交通部先进生产者,1966年援越运输有功,荣获越南民主共和国友谊奖章和奖状。
高梦槐
1965年调任广州海运局副局长,组织了援越海上运输,并对中越海上隐蔽航线进行了考察,为日后发展中越运输作出了贡献。1979年任局长后,他千方百计争取运力,利用老旧船舶扩大和发展南北航线运输,积极开拓远洋运输任务,为广州海运局打进国际航运市场奠定了基础。他十分重视关系国计民生的油煤矿运输,1979年广州海运局货运量首次超千万吨。他重视职工住宅建设,组建基建班子,组织征地,主持制定建房规划,实现了每年新建住宅10栋的目标,逐步缓和了职工住房困难的矛盾。他审时度势,与深圳市联合组建深圳船务公司,闯出了横向联合的新路子。他注重人才培养,在任期间,建立了职工培训基地——培训中心。
徐树良
1951年北归到广州海运局,任船舶厨长几十年,对工作认真负责,对烹调技术精益求精。他利用公休假时间,自己出钱求师学艺,提高烹调和点心制作技巧。为搞好船员和旅客伙食,他不怕劳累,四处购买食材,带领厨工班团结协作,做到饭热菜香,受到旅客、船员的一致好评。1979年随“红卫9”轮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努力搞好伙食,受到海军南海舰队后勤嘉奖,并多次被评为广州海运先进生产(工作)者。
秦毅
曾任广州海运局副总轮机长。在机关任职期间,他组织制定了大量机务安全规章制度,为局安全管理奠定了较好的基础。深入船舶,指导和帮助船舶处理、解决了许多技术难题,培养了一批能处理重大技术问题的技术干部。在造船工作中,他主持大部分船舶的方案设计和技术设计工作,特别是在广州海运局第一批6.5万吨油轮的建造中,他付出了艰辛的劳动。
龚鎏
1952年调入广州海运局,1958年起历任船长、副总船长、局长、总船长等职。他在船长的岗位上,20多年安全驾驶船舶,未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并潜心钻研航海技术,被誉为航海专家。他先后参加中越、中东、中澳等航线的开辟。1979年,他组织和指挥“红旗121”轮首次成功地直航台湾海峡,大大缩短了南北航线航程。他十分重视防台工作,积极组织开辟、探寻华南和闵浙沿海的防台锚地,并创造性地提出“一点锚”的防台方法。主编了广州海运局船员职务规则。1983年至1984年任局长期间,组织建立了广州海运独立经营的远洋运输业务,恢复了香港南方船务公司。1987年被国务院聘为国务院海洋资源开发领导小组专家组成员,1989年被劳动人事部批准为1988年度有突出贡献的航海专家。
黄金龙
从事航海工作近42年,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经验。1958年在“南海175”轮利用辅机、甲板机排汽作主机暖缸,减少暖缸时间,节省燃油,获广州海运局革新奖。1969年在“红旗141”轮将机人工加油改装为油索润滑,减轻劳动强度,节约润滑油。1980年至1986年,在“大庆247”轮利用废弃炉上几个检查闷头装空气管和喷嘴,用压缩空气吹灰,使主机燃烧情况得到改善。他还做了一套专门回收污油的装置,根据不同吃水使用不同车速,增加大舱加油蒸汽压力,调前主机喷油提前角,有效地降低燃油消耗,多年被评为节油先进船。
魏震东
1954年调任广州海运局局长,在我国面临重重封锁的严峻时刻,积极组织船舶开展反封锁运输,开辟了广州至汕头等航线,胜利完成运输任务,多次受交通部和海员总工会的嘉奖,以后还组织开辟了中越、中柬海上运输航线。上世纪70年代,提出以老旧船舶开辟南北航线的运输,为广州海运局的运输生产争取到南北航线经营权奠定了企业大发展的基础。魏震东十分重视后勤配套建设,筹划建设了海员接待站、海员医院、通讯大楼、海岸电台等大批设施。
樊发仁
曾任广州海运局船长,是广州海运局安全航行最长记录保持者之一。多次在复杂航区和恶劣气候条件下安全操作船舶,工作认真细致,在广州海运局各种类型船舶担任船长,从未发生过责任性海损事故。他通过精确计算船舶稳性高度,充分利用潮汐变化,多次创造单船装载最高记录,并熟练操纵船舶进出华南各港口,自引率近100%。1972年,美国在越南海域布雷,“红旗”149轮被封锁在越南海防港内长达10个月之久,樊发仁领导全体船员坚守岗位,经受了极其艰苦的生活考验,光荣完成任务。1978年他指导船舶首航澳大利亚,为广州海运局开辟远洋航线积累了经验。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