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性恋问题之讨论(2)(总第115期)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i0381hxxplf&width=500&height=375&auto=0
Q: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研究生范德兰
我们主张平等对待同性恋群体,但是从内心深处来讲仍然不能真正做到,同时,这两个人群之间有时也有不愉快的相互打扰。面对这个群体,我们如何能得到真正的平等?
A:南京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杜骏飞
一方面你尊重他们(她们),但是另一方面你希望他们不要打扰你,我觉得这是很自然的期待。别说你是一个异性恋,会反感同性恋对你的打扰,其实,就算是一个异性打扰你,你也是不愿意的,除非两厢情愿。
从文化上我们的宽容并不意味着“纵容”,并不意味着社会没有约束,没有自我约束,真正的平等是相互约束的,是基于公德心和同理心来处理情感问题、处理两性关系,我们也是用它来处理文化差别的。如果没有这种立场,那很可能就会陷入一个僵局:彼此日益不认同、不认可、不能协调。所以我想:一方面我们要有宽容心,要有文化多元主义;另一方面,我们也要能够在面对他者时保持对自我的约束。这才是理性的立场。
知乎上曾经有网友分享了这样一段故事:
“小学时,我们学校响应上级每天一杯奶强壮中国人的政策要求每个在上午的课间安排每个同学喝一杯牛奶。因为这是规定,老师强迫每一个同学都必须喝,其中有一个同学,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她喝一口牛奶就会干呕,就跟老师说能不能不喝,老师说必须喝,她哭着争辩,但老师只认为她是娇气,强迫她喝。全班每个同学都觉得奇怪“牛奶这么好喝为什么不喝啊”“这个人好奇怪”“一定是娇生惯养,不是好学生”、“我不想和这种不听老师话的同学玩”。后来,她屈服了,强迫自己喝下去那杯她根本不愿意喝的牛奶,每一次我都能看见她强忍着痛苦喝下去的泪水,听到她跑到厕所干呕的声音。你问我为什么要呼吁同性恋的权利?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我真的好后悔,当时没有站出来对老师说,为什么,一定要要求她和我们一样,难道我们没有看到她已经如此痛苦了吗?
在分享这个故事的时候我想说的是,现在很多国人都对同性恋群体抱有太大的偏见而且缺乏最基础的对于”人“这个平等个体的尊重。我们需要去呼吁他们的权利,号召更多的人给予关注和尊重。
但是对于那些不支持同性恋的人们,对他们的观点也应当抱有最基本的尊重和理解,如果我们去强迫那些本就不喜欢和不支持的同性恋的人去强行认同同性恋这本身也是一种暴力和不平等,这便与故事中那种强迫他人喝下牛奶的行为是一样的。只要他们并不妨碍他人的基础权利,我认为这些人也是应当得到认同和尊重的。”
我很喜欢这个网友的叙事和立场。确实,无论我们在这里怎样讨论,得到怎样的看法,都不是要支持异性恋或推崇同性恋,甚至不是为了讨论同性恋这个社会事实本身,而是要永远铭记一个进步社会必须体现对于人的尊重与关怀。
如果我们今天不能在同性恋问题上葆有对于人的尊重与关怀,那么,在未来,我们也终将在肤色、阶层、国族等差别议题上丧失对他人最基本的尊重与关怀,换言之,我们这些今日之旁观者,总有一天会身临其境,遭遇到文化不平等、阶层不自律所带来的双重迫害。
因此我们才会认识到,只有一个人生哲学是永恒的:爱人如爱己,律己如律人。
儒家和佛教都主张推己及人,仁爱待人,落实到可操作的生活知性上,就是最简单的一个尺度:“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大乘遍照光明藏无字法门经》也直接说道:“善男子,有一种法,菩萨摩诃萨常当守护。何等一法?所谓己所不欲,勿劝他人。”
我们人类作为有生命的物种,在本性上理当是相同的,《长阿含经》说:“尔时无有男女、尊卑、上下,亦无异名,众共生世故名众生。”
无分别心,对身边的众生抱有尊重和关怀,这理应是我们身为众生的天性,这大约也应该是我们身为众生的使命。
本文提及的故事来源于:知乎,作者:啊ha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1695195
读后感
文 | 胡园
近些年舆论对待同性恋的态度变得比以往要宽容,但是在一些人的眼中,“同性恋=恶心=这是病得治”的刻板印象依然根深蒂固地存在着。这些谩骂、偏见的源头很多:对这些“看起来特殊”的群体的不了解和误解、受制于非黑即白的传统年代的价值观的长期浸淫、对于非主流亚文化的不认同甚至恐慌……
其实被大众指指点点的又何止同性恋群体呢?在网上看到某脱口秀节目主持人说的一段话:“我希望我有一天能够看到30岁的女生不会被轻易冠上剩女的头衔,屡被催婚;五六十岁还在追求爱情的老人,不会被人说“老不正经”;只生了女孩的妈妈不会被要求追生男孩;我希望有一天能够看到年轻人的婚姻不会无法自主而被两个家庭左右;丁克家庭不会被三姑六婆指指点点;选择终生不婚的朋友,不会成为异类;同性恋不会难以启齿,不会孤单无助。”
(上图源台湾主持人蔡康永的微博)
“对异性恋来说,可能同性恋是个话题;但是对同性恋来说,这不是个话题,这是真实的、日常的、每分每秒的生活。想牵着伴侣的手逛街,想组建个家庭,想在动手术之前有最亲近的人签名同意,想在死掉之后把遗产留给最在乎的人……这些都是最基本的生活要求,既不是标新立异,也没有干扰别人。”蔡康永在微博的自白,道出了其身为一名同志的心声。
在对待同性恋的问题上,我希望意见相左的人都给彼此一些时间和空间,我知道这很难,但是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里,宽容理应是最基本的心态。不是每一个人生来都一样,不是每一个不一样的人就是异类,不是每一个你口中的“异类”就该是被批判的对象。不应该用世俗的目光杀死任何一个群体,少数派有被人正视的权利,有生存的权利,更有爱与被爱的权利。
感谢收看、阅读本期《杜课》,下期再见。
往期精选
视频:杜课导言|孤独|新闻理想|父母与子女|大学规划|校园霸凌
文字:谈阅读|(1)|(2)|(3)|面试||三十年,三十首新诗(1)|(2)|(3)| 百期寄语|“听讲座”十大误区|幽默随笔(1)(2)(3)(4)(5)(6)
点击这里,查看杜课所有往期精彩内容~
鸣谢:
郑钢新媒体教育基金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公益传播中心
本文为《杜课》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胡园
责编|魏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杜 课
邮箱:njuduke@163.com
不学不成 不问不知
长按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