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恐师症(总第125期)

2017-03-25 杜骏飞等 杜课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w0382j1706h&width=500&height=375&auto=0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研究生魏安


杜骏飞 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谈话记录

杜骏飞讲述  刘梦婷记录整理


Q1:最近,“导师太牛而自己很水,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成为社交平台热议的话题。很多研究生感觉自己的能力欠佳,与导师相比判若云泥,想要努力追赶却又无所适从,因此感到十分苦恼,甚至心生自卑。您对这样的学生有什么建议?

 

你说的这种情况在师生之间其实很普遍,是学生很正常的“心理落差”。


我们假设你所说的“学界大神”的级别是一位院士,他的学生是一名研究生,毕业后才能成为硕士。这个反差容易让学生产生危机感自卑感,也就是我们刚才所说的“心理落差”。但换个角度想,如果你的导师没有达到让你高山仰止的地步,你的心里一定会产生失落感。

所以,你对导师产生难以“望其项背”的感觉实际上是一件好事。正如古人所言:取法乎上,仅得其中。你的导师很“牛”,那么你也不会差到哪里。


以我做老师的经验而言,大多数学生都会觉得导师很严肃,与之相处压力很大。这是因为,他们在谈问题时通常都是在谈导师最擅长的方面。比如说,你的导师是地质分析研究方面的专家,那么,他一定将毕生精力都投入了这方面的研究,并且取得了一些令人瞩目的成就,一些你这个年纪很难取得的成就。他对专业知识可能如数家珍,信手拈来。而你虽然不至于对专业一概不知,但与导师的程度相比,差距还是很明显的。其实,这种差距是很正常的,同学们完全不必因此产生自卑的情绪。

 


你该做的,其实很简单,就是抓紧一切时间努力学习,多读书,多开拓自己的眼界,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尽自己所能去进行专业知识以及综合能力的积累。导师比你多的,其实不是智商,而是知识和阅历。

 

若你心里真的因此感到非常压抑,想要做点什么来平衡一下,其实也不难。你可以和你的导师谈论一下最近当红的某个明星,你导师的反应一定与你看他论文时的反应相似,是不是觉得立即扳回一局?


所以,在知识层面上,我不觉得学生会有难以承受的压力,而至于智力方面,我也不相信一个院士的智商一定比一个研究生的智商更高。


就科学层面而言,我们还是更加相信“勤奋+知识的积累+方法论”。导师比你强很多的原因,不是智力,而是ta通过几十年日积月累的学习,知识储备比你更丰富,加之受过良好的训练,掌握了更加行之有效的方法,仅此而已。导师不应该成为学生的压力,而应该成为他们前进的动力和学习的榜样。

 


Q2:一些不自信的同学可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导师当初是如何选中我的呢?我身上有什么“闪光点”吗?我想问一下,老师您收学生时更看重学生的哪些品质呢?

 

其实每位导师在选择学生时都具有一定的偶然性。比如你是导师,研究生是通过考试的方法招收的,那么只要分数达标,那么在你的眼中,同学们的水平就不会相差太多。


其次,如果你对专业有所要求,那么你会更加倾向于选择与你志同道合的学生。具体来说,就是研究方向与你相同或是相似的学生。


实际上,一开始导师对学生并没有多少了解,更多是通过日后的相知相处沉淀下来的。看着自己的学生从刚刚接触新领域时的无所适从,到通过努力学习,汲取知识,成为该领域的行家里手,其实是非常令人享受的过程。这也体现了他的价值所在。所以千万不要在刚入“师门”时因为老师比你强很多而感到有压力,甚至感到自卑,而要把这看做是一次美妙的经历,一个催人奋进的原因。

 

Q3:老师年轻时是不是也和我们有过一样的困惑,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将它看做一个人成长必定要经历的过程呢?

 

是的,我做学生的时候也对自己的导师非常崇敬。在我本科时期,就发现有很多老师非常有才华,甚至可以说是学富五车。比如,有些老师不用工具书,随口就能说出哪一页有哪个字,还有人引用唐诗宋词,一口气能说十几首… …当时的我们非常崇拜这样的人。但是后来,我们渐渐地发现,这些曾经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是可以通过我们的努力去达成的。


在学生时代我们还发现老师写了很多论文,而我们当时只是想到“论文”这两个字就觉得非常崇拜。 但是现如今,我们也可以如数家珍地谈学问了。


这时,你会发现每个人都是在人生的高山上一步一步地攀登上来的,你会发现,走过的路虽然坎坷,但你也会为自己努力后的收获感到开心和满足。未来还有很多山峰要攀登,所以你永远在路上。

 

每个人都需要同时有两种心境。其一,自信、乐观和满足;其二,崇敬,期待和谦卑


如果你两者兼有,那你就可以成为人生道路上非常成功的旅人。相反,如果你对人生的挑战感到过度紧张和恐惧,又或者你对自己取得的一点点成绩感到沾沾自喜,忘记了谦卑,都是不利于成长的。


旅行最好的状态是既自信,同时又对未知的事物报以尊重,然后不断向前行进。这个过程,我相信是每个人的人生都会逐渐历练和体会到的。


Q4: 可能我们现在年纪尚轻,阅历限制了我们的眼界,但这并不是什么难以弥补的缺陷,所以不必因此妄自菲薄,而要将对导师的敬畏转化为自己学习进步的动力,这才是师生之间正确的相处之道,您说对吗?

 

其实我还有一个看法,导师在和学生相处时,一方面,他觉得“传道授业解惑”是职责,他很乐意将自己的毕生所学倾囊相授;另一方面,他也能从学生那儿得到很多帮助,包括知识和能力方面。


所以,真正的老师不会一味地居高临下,而是平和待人,自然科学、人文学科都是如此。


导师之所以要招研究生,是因为他需要传承和帮手。一方面,他教给学生他所能传授的专业知识与研究方法;而另一方面,这个学生也可以做他的助手,帮助他去做研究。这个过程也是导师很享受的一段经历。


所以既然他当初选择了你,那么他一定认为你是有用、有价值的,是值得教的。所以你要做的,就是证明他的判断,为此付出一些努力也是应该的。

 

我认为不存在所谓“笨学生”这一说,但“懒学生”和“馋学生”是经常有的。


什么叫“懒”呢 ?就是无论他聪明与否,他都不愿意努力。他宁愿将时间花费在看美剧和逛街上,这就是“懒”。那么什么叫“馋”呢?“馋”不是好吃,而是过于看重功利,但却不愿意付出,这就是“馋”。


所以,我个人认为,一个好的导师会把学生分成两面:一方面,他觉得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另一方面,他也会觉得这个学生很有潜力,可以做很多很有价值的工作。


而从学生的角度,也应该意识到,其实你的导师最看重的不是智力,而是你的努力程度和价值观。在这两件事上好好努力,你的导师一定会对你刮目相看,至少会对你怀抱期待。


~总结~

老师与我们其实是亦师亦友的平等关系。所以在老师面前,我们不必妄自菲薄,磨了自己志气,也不能目空一切,忘记了谦卑与尊重。自信而谦和才是我们该有的姿态。我们只有努力学习,增长自己的知识与修为,才不会愧对老师的谆谆教导。




被导师花式完虐的几种姿势

(本段内容整理自微信公众号“理想岛”)

智商花式吊打型

每次和院长说话的时候,总感觉院长的表情是在关爱智障。


青铜五辅助了王者ADC,暗中委屈。


跟其他人也能交流,只要一跟导师说话,智商就极速下降……           

             

怎么办,我老觉得他瞎了眼选了我。


看了半年的文献,报告完被导师说啥也没干。


硕士论文盲审得到了两个A,我老师觉得我遇到了假盲审老师,满眼的不可置信,说你还能俩A?


亲身感受过 诚惶诚恐地听课也听不懂

内心痛苦无助型

鲁迅说过,这个世界上有三种事情无法隐藏:感冒时的喷嚏、爱你的心,还有我不想暴露的智商。蜜汁微笑.jpg


不敢同她讲话,觉得说得多错得多


根本不敢接话  一说话就暴露智商。


间歇性踌躇满志,持续性萎靡不振


看目录就知道问题,让我改,我还是问学长才知道问题在哪。

吃瓜群众型

看评论哇地哭出声


看到有这么多同伴我就稍微不那么自卑了~


看完评论,简直就是我本人啊


评论简直说到心坎里了


得到了安慰……  


感觉找到了组织


。。。

能成为“大牛”的学生实属不易,虽然整日遭受着智商的碾压,但无疑这也是你蜕变成长的必经之路。且行且珍惜。


读后感

文 | 刘梦婷


考上研究生是一件值得高兴,甚至可以说是值得小骄傲一下的事情,毕竟能够跟随自己曾经只能仰望的“学界大神”一起做研究是从前想都不敢想的事。因此,无论这位提问的同学是怎样苦恼,作为一名想考研的大学生,我是羡慕他的。因为他已经是研究生了,并且有一位很牛的导师在带他,但同时我也对他的问题感到疑惑:初试,复试,过了书海题海的关,过了心理压力的关,过了阅卷老师的关,过了选择导师的关… …熬过了所困难的关卡,如今反倒是过不了自己的心理关了?

 


你现在怀疑自己,实际上也是在怀疑导师。研究生考试是一场人才选拔类的考试,我相信,导师的专业性和丰富经验不会让他无缘无故地选择一个专业不过关,能力不达标的学生。

 

所以,你要相信,你“被发现”一定是有因可循的

 

而在我们这个年龄段,对导师怀有敬仰甚至崇拜的感情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就像我们很小的时候觉得父母什么都懂,什么都会。然而在慢慢成长的过程中,才渐渐发现,父母并非如我们想象中那般事事皆通,无所不能。

 


世界上没有绝对完美的人。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指点江山,挥斥方遒,风光无限的“大牛”导师,在生活中,可能也会有自己的“盲点”。


他可能智商很高,与人相处却不是很灵光,专业上的难题没难住他,反而是人际琐事让他百思不得解;他可能做实验时游刃有余,轻车熟路,回到家,站到灶台前,却笨手笨脚,手忙脚乱;他可能平日里读书时有着超强的记忆力,一目十行,过目不忘,结果你明明叫“张三”,他看着你,觉得面熟,想了一下,犹犹豫豫喊出口的,却是“李四”… …随着相处的加深,你一定也会慢慢发现导师因为这些“不完美”却真实可爱的一面。

 


一味地仰望不是你该有的姿态,埋下头来,刻苦地学,踏实地干,才是你该做的。面对导师,自信而谦和才是我们的正确姿势。导师希望你成为的,一定不是唯唯诺诺跟在他身后的人,而是一个自信从容,可以与他并肩,甚至是走在他前面的人。

 

你要有自信。他是很好,但你也不赖。

match


感谢收看、阅读本期《杜课》,下期再见。


往期精选


视频:杜课导言孤独新闻理想父母与子女大学规划校园霸凌


文字:谈阅读|(1)(2)(3)面试||三十年,三十首新诗(1)(2)(3)| 百期寄语“听讲座”十大误区幽默随笔(1)(2)(3)(4)(5)(6)


音频:一诚天下动罗尔事件


点击这里,查看杜课所有往期精彩内容

鸣谢:

郑钢新媒体教育基金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公益传播中心

本文为《杜课》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刘梦婷

责编|魏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杜  课

邮箱:njuduke@163.com

不学不成  不问不知


长按二维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