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市三门岛沱泞山炮台
三门岛的地理位置 |
大三门岛地理位置为北纬22度28分,东经114度38分。岛体呈东西走向,长3852米,宽约1425米,海岸线长13公里,面积约5平方公里,是大亚湾海域最大的海岛。该岛东临大亚湾,距惠州澳头港约30公里;西接大鹏湾,距香港海域仅8 .7海里;南眺太平洋,扼守从浙、闽来往广州、香港的沿海航运要道,地理位置重要,向为兵家必争之地。
清初,大三门岛的名字叫沱泞山岛,隶属新安县(治今深圳市南头城)管辖。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为维护海疆安全,两广总督杨琳在此岛始建沱泞山炮台。炮台以青石砌基,夯土砌墙,配前镗火炮八门(其中2500斤、500斤各两门,1000斤3门,550斤1门);驻守官员两名(把总、外委各1员),士兵85名;隶属大鹏左营管辖,主要起缉私防盗的作用。
沱泞山炮台遗址 |
鸦片战争前,中国海疆危机日甚。沱泞山的炮台在炮台防护、火炮射程、射击精度、炮弹爆炸威力等方面落后于英军火力两个世纪,已经失去了保卫海疆的能力。尽管此地的军事重要性依旧,鸦片战争后也没有对炮台进行升级换代。
1898年,《中英展拓香港界址条约》签订,清政府的九龙海关被迫北撤三门岛。当年6月,清政府在三门岛开关设卡,缉私征税,称做九龙海关三门关厂。原来的海防要地又增添了海关的职能。
1906年,广东绿营兵裁撤,沱泞山炮台废弃。此地只剩海关职能。
民国时,此地的海关称九龙海关三门支关。
1937年“七七事变”后,抗战全面爆发,日本海军封锁中国沿海。9月12日,日本军舰炮击三门岛,民国海关人员被迫撤离。
1938年5月,日寇占领三门岛,将三门关厂用作弹药库,以此为基地进攻华南沿海各地,掠夺过往船只和人员的财物。日军在1938年10月进攻广州、1941年12月进攻香港,三门岛都是作为日寇的前沿基地使用的。
1941年11月21日,香港《大汉公报》的一篇特稿“三门关偷渡脱险记”提到,日军常派出小型舰五六艘,间有飞机一二架,日以继夜地巡逻海面、拦截船只,来往商船十有七八被敌截获,三门关因此被称为“死门关”。另据惠城文史丛书之《永不忘却——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记载,日寇占领大亚湾大三门岛,断绝从珠江口通向粤东海面的交通线,封锁消息,截住过往船只,将船只拖至焚船角(现名,在马湾西面)烧毁,把船上的人全部拉到杀人崖(现名)杀掉,然后推入海中,烧毁多少船只,杀了多少人,无从统计。
抗战胜利后,中国海关于1946年七月在三门岛恢复办公。
1950年1月7日,解放军渡海解放大三门岛。中国大陆海关在三门岛设立监管站,对往来港澳的小型船舶实施监管。
由于1949年以后的国共隔海峡对峙,三门岛被列为沿海军事禁区,常年由解放军驻防,人数最多时达一个加强团。岛上修筑了大量的海防工事,以防蒋军反攻大陆。1950--1970年代,此地是广东沿海重要的军事禁区;1970---1980年代,此地是广东反偷渡全封闭的地方;1980---1990年代,此地是广东走私最激烈的海域;直到1992年,解放军才撤防。
解放军在三门岛的海防设施 |
解放军在三门岛的海防设施 |
三门岛海景 |
三门岛由于之前是军事禁区,故保存了原生态的自然环境。岛上现有植物近500种,周围海域鱼类400多种,盛产无针乌贼、梭子蟹、海胆、石斑、龙虾、鲍鱼等。岛上半径300米以上的海湾有5处,其中月亮湾沙滩和白沙湾沙滩最为知名,这里沙质洁白晶莹,细致如盐,海水则清澈湛蓝,能见度达5-8米,可看着色彩斑斓的小鱼在身边游弋。彩石滩位于海岛另一侧,撒满了色彩斑斓、形状奇特的火山石;还有经过亿万年海浪拍打而形成的海蚀崖和海蚀洞。
三门岛一年四季风景如画,该地旅游业正在兴起。
扩展阅读:
打造区划地理旗舰公众号,感谢各位支持,请点个「赞」「在看」或者「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