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大陆第一篇AG和GCA,及其背后的人物、历史和感动

AG主编 AG应用地球化学 2022-06-17
写在前面
    据考证,中国人的名字第一次登上Nature,是1878年晚清科学家徐寿所写,由John Fryer翻译为英文后发表的一篇文章。而对于其他专业期刊,有心考据的人就不多了,除非出于工作需要。而这就是笔者的“工作”。    在复旦图书馆馆员的帮助和确认下,我们搜索到以中国(不含港澳台地区)为通讯单位独立发表的第一篇Applied Geochemsitry(1987)和Geochimica Cosmochimica Acta(1989)论文,均出自北京大学地质系曾贻善老师之手。笔者顺藤摸瓜,竟然串起了Brian Hichton,Miriam Kastner, Robert Bodnar等传奇学者的缘分,两本期刊同根同源的历史,甚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成立初期的线索。    关注“AG期刊”公众号,回复“首篇”,即刻下载这两篇具有历史意义的论文。




    在AG期刊创刊的1986年,就收到了来自中国的稿件。最终这一篇来自北京大学地质系曾贻善教授的论文,经同行评议后,于1987年3月10日接收,成为AG期刊历史上发表的第一篇来自中国的稿件。在上世纪80年代,包括曾贻善教授在内的一批中国学者已经在水岩相互作用(Water-Rock Interaction)领域开展了较系统的工作。
注:*在这里不是通讯作者的意思,而是指工作单位有更新。
曾教授绘制的三维相图,工工整整,扎实的功底跃然纸上。(小编语:有没有立体几何做辅助线的感觉?)

    处理曾老师这一篇AG论文的编辑Miriam Kastner,是海洋地球化学界的一位传奇学者。从哈佛博士毕业后,她的全部科研生涯都在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Scripps海洋研究所度过,她也是Scripps历史上第一位取得终身教职的女教授。她先后入选过以下学术组织的Fellow,包括AAAS(1993), AGU(1997), GS/EAG(1998), GSA(2004), IAGC(2010)。2015年,她获得了国际地球化学最高荣誉戈登施密特奖章(Goldschmidt Medal)。


    Kastner教授是AG期刊的首届编委会成员,于1986年至1989担任副主编。很可惜我们没能留住她再为AG服务更久。1988年,她就被地球和行星科学领域的旗舰杂志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聘为共同主编,并在位长达11年,为该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
    同时曾教授的AG论文也写了English Editing by Executive Editor,想必就是AG的首任主编,加拿大地球化学家、IAGC水岩相互作用(WRI)工作组的首任主席Brian Hitchon。
摘自2016年8月的Elements期刊,第282页。
   我们之前推送了IAGC的前世今生,讲述了AG和GCA作为姊妹刊的历史沿革。1989年,曾老师发表了中国大陆第一篇GCA文章,同样是水岩相互作用,水热体系的溶液化学的经典工作。

曾老师的化学热力学的功底,力透纸背。(小编语:来跟曾老师学推公式。)
 
    曾老师1989年的GCA论文的致谢部分,有两个细节值得关注。
(1)时任AG主编Brian Hitchon再次“出镜”。曾老师感谢Hitchon和处理本文的GCA副主编Robert Bodnar为他修改英文。为了隆重欢迎来自中国大陆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第一篇论文,AG和GCA两本期刊的编辑联手为其修改语言,完成中国首秀,彰显了AG和GCA, IAGC和GS,同根同源,一脉相承共同谱写了一段国际合作与交流的佳话。

(2)曾老师在86年9月提交,1987年发表的首篇AG论文中没有致谢基金资助,而在1989年的首篇GCA论文中,致谢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球科学部的支持(基金号4870203)。1986年2月14日,国务院发出《关于成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通知》,宣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正式成立。1987年1月25日,第一部科学基金项目指南——《198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出版并全国发行。而曾贻善教授发表的中国大陆首篇GCA论文,就是我们国家基金委通过首部《项目指南》资助的科研成果。
 

    在30多年后的今天,这段故事在由中国引领的AG期刊的舞台,娓娓道来。

AG期刊中国编委会
2021年8月29日

P.S. 感谢同时在AG和GCA担任副主编的天津大学陈玖斌教授对本文的指导和支持。

拓展阅读
   曾贻善,汉族,1938 年4 月生,广东兴宁人,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6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地球化学专业,后留校工作。60 年代初曾在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和地质研究所进修;70 年代末曾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地质系进修。2003年退休。
    在地球化学教研室一直从事实验地球化学和矿床地球化学的教学和科学研究,也曾参与矿物晶体人工合成的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是:水热流体地球化学和水一岩相互作用。所负责的科研项目“热水溶液中铁的运移形式”曾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993) ;所编著的教材“实验地球化学”曾获地矿部优秀教材奖一等奖(1993)。
    主要著作:曾贻善(1987)《实验地球化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417页。曾贻善(1993)地质出版社《热水溶液中化学元素的迁移形式》 。曾贻善(2003)实验地球化学(第2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写在后面
    感谢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党委书记李培军教授、副书记江大勇教授,和鲁安怀教授的帮助,笔者联系上了曾贻善教授。曾老师2003年已经退休,接到笔者的电话十分惊喜。曾老师非常谦虚,对于“第一”,“首次”这样的描述早已风轻云淡,反复强调在80年代国内已经有一批学者在“水岩相互作用”领域做了很好的工作。曾老师是他们这一代学者中率先走出国门,参与国际合作交流,展示中国科研形象的代表。其价值和意义,并不是论文的影响因子,引用数这些指标所能反映。笔者代表AG期刊和国际地球化学协会,为曾老师寄去了期刊的一套纪念品(鼠标垫、笔记本、购物袋),并祝他健康,长寿。

 A Story of a "Watershed"

这一副封面以第一人称视角讲述了一段你我共同见证的期刊和学科的历史,而如果你曾在AG上发表或评阅过论文,一定也会感觉自己是历史的一部分。

推荐阅读
AG经典
AG新星
复旦环境地球科学讲坛回放
“微言大义”

扫码关注,阅读更多AG好文

全国学术公众号100强:AG期刊

投稿邮箱|ag_eic@fudan.edu.cn

欢迎收藏,关注,“在看”,

助力中国引领的国际地球化学学术舞台!

·AG期刊·

进入公众号点击右上角,设置星标,不迷路,

精彩文章实时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