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苏迅:长安访梦臣

2018-02-02 苏迅 乐艺会


苏迅个人简介


无锡市文化艺术研究保护所所长兼《书画艺术》杂志社社长、《太湖》杂志社,无锡市作协副主席。

在《散文》、《青年文学家》、《山西文学》、《读书》、《雨花》、《太湖》、《苏州杂志》和《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香港《大公报》、《澳门日报》、各地晚报等报刊公开发表文学作品近百万字,并公开发表社会科学研究论文近20万字。出版有个人文学作品集《簪花小唱》、《江南话》等。



长安访梦臣



苏迅



长安,非古都西安之旧称,亦非京华北平之代称,只一小小古镇也。过了嘉兴,杭州在望,即是长安了。属于海宁境界,与观潮的盐官毗邻。


时届深秋,本是江南凉爽节候。早晨动身时,却下微雨,闷热如黄梅时节,真真反常。过了苏州,就得到预报说是杭州方向有雾,高速公路上渐渐拥堵,时停时行,车流如爬,到达嘉兴就花费两个多钟头。同伴已经焦躁,劝他耐性,得到长安已经过了饭点。上了修川路,恰逢修路,好大一片灰尘,远远望见一人停于路边推持着脚踏车在张望,那必是刻铜家孙梦臣了。看不出他五十五岁的年龄,身量不高,笃实而诚恳,轻如燕般跨上脚踏车,引我们进入西街。



这条数百米长度的古街,一面临河,河面也宽,有衔接钱塘江的气韵,一面错落着民国时期遗留的纷纷民居,多是砖木结构的楼房,绝大多数都已经无人止息的光景,只有水气飘荡着洇洇上墙。偶尔有人家开敞着大门,多是七八十岁的老人们在打麻将牌。梦臣介绍,这里大部分人家都被搬离了,可能有开发公司来重新修造街市,我估计大概又是无孔不入的旅游项目,无法预计经过现代设计家们之手的古街会变成怎样风范。他与相遇的人打着招呼,我熟悉这样的生活场景,我同样生活在一个这样类似的江南小镇上,人与人都是在如此相熟的情境里生活着,不同于大城市里现代人的关系。


他租借的工作室隐藏在这条古街的一个早已歇业的厂房门首,门口种有棕榈和绿树,把门都遮掩住,转到这堵绿墙背后,才发现一扇小小木门。这个用来制作铜墨盒和刻铜的工作室自然必须是凌乱着的,甚至有些晦暗。梦臣泡上了武夷山红茶,虽是初见彼此却都坦荡简单,并无一句的客套敷衍,直接谈起了刻铜。


他背后墙上挂着自己早年临摹的陈老莲设色《钟馗像》中堂,此画原作现藏苏州博物馆,曾见过清末任立凡的临本。看过他许多刻铜作品,对于他擅长书画,一点也不惊怪。对面墙上,悬挂着他刻铜的合作伙伴、画家天野姚晓东早年的水墨牡丹大幅作品,那时笔墨尚欠老辣。现在天野的书画苍健洒脱,已完成蜕变,可见书画家除了天分,勤奋终是必须的门径。



梦臣破旧的工作台包裹有钢板,钢凿、榔头摊了一桌,錾刻的山水人物插屏正进行了一半。浙江人元四家中顶崇拜王叔明,这画稿就活脱是他的手笔。这样工细的插屏,仅錾刻就需要连续工作多日才能完成,每天垂首敲打,消耗体力和精力甚巨,最痛苦的一定是颈椎与腰椎。他坐下是一张清朝的东阳工榉木扶手椅,靠背上镶嵌有戏文人物红木花板,雕刻精美,包浆瓦亮,真是一袭好坐具。他说就在本街收得来。


工作室里有他“一品堂”出品的墨盒、镇纸、插屏的素坯,完成的作品只有一件山水插屏,朋友预定了尚未取去,一件刚完成的书法镇纸,是移刻的唐云行书:“山随画活;云为诗留。”錾刻精准,已经看不出是移录上稿,梦臣说喜欢这话中的况味。他早年在工厂负责雕刻模具,为了学习雕刻模具他转投名师杭州夏国英、上海陈鹤书、沈志民。因为自幼学习书画篆刻,三十多年前就拜中国美协、中国书协、西泠印社会员杭州吴静初先生为师修习书画篆刻多年,具备良好的艺术基础,他镌刻钢模也早享名声。



那时厂里常请他在工余雕刻铜印钮或者镇纸赠送客户,他也只是把刻铜作为业余爱好,偶一为之而已,他的梦想里还是要做个书画者。直到六七年前,他在网络上偶然展示了自己的刻铜作品,就被一群古董文玩收藏者发现,盯住要他的刻铜作品,他也终于发现了一条将手艺与艺术结合的道路,做到现在是来也来不及。


小坐片刻,他才发觉时已过午,邀请我们吃饭后去他家中欣赏作品。本地菜品中有一“肉燕”,鱼蓉中斩入少量猪膘与猪皮,取其鲜中加腴之味,做成球,状如扬州狮子头,外裹油发猪皮丝,以百叶衬底,放入笼屉蒸之,鲜美异常。又有萝卜丝红烧油豆腐,也别具风味,此物江南寻常食材,这般烧法简单而入味,久居苏南未曾见过。



梦臣居家简朴,他出庋藏古物多件,却令人艳羡。我由衷赞叹,句句说中他痒处,他也欣然。他家藏自己作品二十余具,以墨盒为多。有工楷《岳阳楼记》墨盒,小字风格近姚茫父,四百余字的作品无一懈笔,梦臣却说这是件“废品”。原来他在镌刻完成后方才发现,书法家书写上稿时遗漏一字,遂执意坚持不肯将此件交付出去,重新刻了一件才肯交割。他细致与耐心的程度,我从接触他开始就已经体会。他对自己作品的苛求,与性格已经融合。做技艺的人,总要将技术的玄妙处发挥到巅毫状态才可能有所成就,而性格草率的人是终究无法达到细节的精准的。



同伴钟情于一方上海书法名家韩天衡手书上稿的草篆墨盒,好在梦臣另留有一方行书,看同伴诚恳随即同意惠让了。同伴趁势提出收藏另外三方作品,一为《仿陈衡恪山水》、一为《临龚半千笔意山水》、一为《采樵读书图》,均为梦臣手墨上稿。眼看同伴顷刻将四方墨盒收归囊中,我即也提出收藏一方天野上稿的《秋凉图》墨盒,此稿乃天野依据民国画家汪慎生的国画作品而稍加变化,遂成残荷叶下一老鸭构图,以大写意笔法出之,效果尤近齐派花鸟。



他这些年的作品基本都是预定,朋友们的需求大,而他的活做得慢,虽然整天埋头苦干,也终究欠满文债,家中仅仅存留了这些作品。他是个实诚人,遇见了欣赏他作品的人满心欢喜,捧出历年作品的拓本供我欣赏,他指着早年的作品道,这是看不得了这是看不得了。我说即使放入民国名家作品中也未必逊色,他道相比现在的东西就不成样子了。他处处与自己为难,他说总不能叫朋友花了钱,买一个不喜欢。他是这样不敢对不住朋友,以至处处谨小慎微,生怕得罪了朋友招致自己心理上的不忍。


梦臣真是个赤诚君子。我与他预定《金井台著书图》墨盒,请他邀海宁徐邦达艺术馆馆长、山水画家章耀以清初四僧之一梅清笔意创稿,并系纪游文字,留念今日趋访情由,以志笔墨因缘。



眼看天时不早,我与同伴告辞出门,梦臣夫妇忙不迭帮我们用报纸将墨盒细细厚厚包裹起,分装入提袋。他送我们下楼,要动手帮我们拎起,惊得我们忙阻拦,他则一再叮咛一定要以手托住口袋底部,免得穿破摔落。他是如此这般细致,如同王叔明绵密的牛毛皴,陪同我们与他的作品一道上车。


上了高速,天忽暴雨,开错岔道,居然抵达上海莘庄去了。急忙下高速再掉头回转,急切里转弯,险些被后车追尾,在对方漫骂声中惊出一身冷汗来。此时梦臣来短信提醒,本地有大雾起,行车切切小心在意。怕他为刚才一刻的惊险担忧,只敢简单告诉他我方无雾,一切均好,留待下次访他再告及今日狼狈。


梦臣,本名孙建明。梦臣的字号为他的作品爱好者所取,因希望他能够梦见甚至超越民国刻铜大家张樾臣、张寿臣之故,他也以此自励,以此落款。

                          2011年11月5日于金井台上



本文已获作者授权乐艺会发布。图文由作者提供

此文曾刊发于《簪花小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2007年9月)


乐艺会主题延伸阅读


苏迅文/唐丁华图:《高子止水——走投无路的抗挣》

苏迅:玉印来伴几度春

文房约

拨云轩:投壶礼赞

拨云轩:云岭

最难是平常:我所认识的画家李知弥

问余何事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赵建军的铜笔山世界

Fei藏不可 | 春心若肯牢关锁,纽扣何须用许多

那时我们正青春:唯美读物《尚物》燃烧的岁月

老银:李旭的真实世界

镜台玉骨映香腮

兩塊舊墨

闳庐老鱼:茶匙之辨

刘馨蓬:与郎眉目传情意,付与落红流水知

南博《纸载千秋》特展:装具、信札与花笺(上)

南博《纸载千秋》特展:碑拓、吉金、古籍与字画(下)

刘馨蓬:风流才子美人缘 夹竹桃映吴娘靥

"江南草圣"王大濛:从“蒲草文心“到“花事未了”

陈原川:让湖石生长在生活空间之中

刘馨蓬:《九天閶闔开黄道 千岁金盘献寿桃》

南薰:我常与石倾谈许久

施晓:时间和文人赋予茶则真正高级境界

《空灵之约—中国沉香文化展》明清香具篇

《空灵之约:中国沉香文化展》汉唐宋篇

邓彬《金缮:以温柔尊重残缺》

妙品印香炉

张岩:清“谷口铜甬”铭文镇尺

李根源买山葬母,小王山摩崖石刻民国风流

朱瀚:民国风云,戎马一生墨盒伴

杨世涛:一叶知秋,从兽面纹瓦当管窥中古文明

多图 ! 韩天衡美术馆《兰室长物—历代文房具特展》之:慕古

毛边书与裁纸刀

安健:江南三大儒的丹青翰墨

安健:艺坛女史尽风流

毛边书与裁纸刀

1508:小众收藏的印香钟

孙立:“艧村”双十年

紫石凝英—粤博端砚艺术展(上)

拨云轩专栏:风炉


如愿意接受本微信号信息,可按右上角“乐艺会”订阅。更多精彩艺术生活鉴赏与创造见证与您分享。欢迎转发。欢迎关注订阅。 微信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后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