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电车惊魂

老周望野眼 老周望野眼 2021-02-09

上海的方言俗语中,和公交车有关的很多。“乘11路”是走路的意思,人的两条腿就像“11”嘛,很形象。加班叫“开夜车”,夜车开得多了人显老,额头出现的皱纹叫“电车路”,也就是原来有轨电车的轨道。人生一世熬到头,终究要“翘辫子”,电车开在路上辫子翘掉,就像北方人说的那样:“挂了”,可以去领盒饭了。还有像我“老周望野眼”这种天南海北胡说八道,叫“开无轨电车”。无轨电车虽然没有轨道,其实怎么开也有严格规定,几点几分出发,每一站开几分钟,沿途从哪些路走,都有调度精确计算,不可能由驾驶员自说自话的,假使驾驶员自行其是,那就要闹出事情来了。


“翘辫子”


礼拜五早上八点三十分,上海陕西北路南京西路口的公交站发生车祸,一辆自北向南行驶的738公交车撞到路中行人,据说是因为刹车失灵,所以直接碾压过去,造成二死一伤。后来有网友贴出拍摄的录像,在肇事公交车的外道停了一辆大巴车,就在路中上下客。一般内道车辆遇到类似事件,以前总是揿喇叭示警,现在不让揿喇叭,只能干瞪眼。无巧不成书,上海话“呆呆调碰着碍碍调”,车子没有停,于是在路中间上下车的大巴车乘客,就遭殃了。事故具体原因如何当然以公安机关调查为准,但从受害者的角度来看,他们被压的地点在马路中,如能遵守交通规则站在人行道上,飞来横祸不会降临到他们头上。


事发路口就在中信泰富广场侧门

(图片来源:宣克炅公众号)


陕西北路事件倒让我想起一件旧案,话说上海公交车在1970年时曾发生过一起重大事故,不知现在还有多少人记得。当年10月10日凌晨4时许,上海公交汽车三场驾驶员胡泳安驾驶一辆公共汽车,在中山北路高速行驶,沿途连续冲撞行人和骑自行车的群众,最后在中山北路共和新路附近与一辆满载乘客的95路公共汽车相撞,车子这才停下来。胡泳安的“死亡飞车”共驾驶4.8公里,沿途撞倒54名行人,其中死亡21人,重伤7人,轻伤26人。上海从开埠到1970年,经过了将近130年,除战争原因外,此前还没有发生过死亡21人的大案。司机胡泳安腿部骨折,被当场抓获,后判处死刑。胡泳安为什么要作案?背后到底有什么玄机?我没有查到资料,只是知道有这么件事。只能猜想一个人既然选择走上绝路,必有其道理。但在1970年那个年代,可能恨压倒了一切,公检法的运转也未必正常,罪犯出于何种心态办案,通过资料可能很难了解了。


六、七十年代上海街头的电车


回过头来再说公交车的安全问题。像1970年发生的事情真的属于偶然发生的小概率事件,谁碰上了,只能自认倒霉。但绝大多数事件还是可以预防的。上海的公交司售人员的素质相当高,偶有几个急性子,车子开得比较快,但总的来说是很安全的。公交每天这么大的运输量,难免有突发状况发生。在大数据中,可能只是万分之一的几率,但具体到个人,就是百分之百。所以出门在外,戒慎戒惧还是很有必要的,把马路当作步行道随便走,是要闯祸的。


民国时代上海法租界警务处发的宣传单

等候电车须在人行道上或站台上!

路上危险,当心肇祸!


可惜!这样的声音喊了一百年,还是喊不回急匆匆的路人!


呜呼!


最近我还写了

1978年的上海

宫怨

腥风血雨的二十年代,上海公共租界警务处老大却是位传奇球星

旧上海公共租界警务处曾用摇号取缔妓院

很像金刚杵的明天广场这儿原先真有过块墓地

老上海租界巡捕中的两位世界军用格斗技术先驱

恋马狂和都市人的荷尔蒙焦虑

“310103”的根:徐家汇路卢家弄今昔

回忆我的老师张国安

你是八十年代

警局档案照及上海租界巡捕房旧事

我的无锡同乡蔡振华

秋思

江北夫妻相骂

1948年上海滩的芸芸众生

不留胡子的马克思长什么样?

1945年上海贫困家庭靠吃阳澄湖大闸蟹艰难度日?


扫描以下二维码关注“老周望野眼”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