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啼一笑皆因缘

老周望野眼 老周望野眼 2021-02-09

在我看来,《啼笑因缘》是部充满矛盾的书。小时候无线电里听、电视机里看,每播放蒋云仙弹唱的《啼笑因缘》总不免喜忧参半。喜的是蒋云仙浑身上下都是噱头,每每听得开怀大笑。而且《啼笑因缘》是部民国书,出场人物众多,书生、小姐、歌女、侠客、军阀……有各色人物和各地的风物,外加蒋云仙的方言说得纯熟,更是添彩。但大量喜剧细节构建起来的,却是一部悲到骨子里的悲剧,而一切悲剧的起源来自于贫富差距、身份差别、强权对弱势的欺凌,以及人性的懦弱。再如何意难平,终想不出阻止悲剧发生的法子,这样的悲剧才更有力、更无奈。书的结尾关氏父女刺杀刘将军,樊家树何丽娜喜结良缘等等,更像是作者对伤心到底的听众的一点安慰,就像喝完中药之后压一压的那颗糖,短暂的甘甜之后,是更深沉的苦涩。


蒋云仙、陈卫伯、王瑾演出

根据《啼笑因缘》部分章节改编的书戏

《鞭打刘将军》


《啼笑因缘》小说原著是张恨水,而最早将小说改编成弹词演唱的,就是今天要说的朱耀祥和赵稼秋。如今知道这两位老先生名字的人已经不多了,但他们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却是上海滩大名鼎鼎的“响档”。他们在评弹表演中加入很多创新的表演,不要说在当时,即使是现在看来也是惊世骇俗的。《啼笑因缘》就是他们请朱兰庵改编成弹词,后又请陆澹安补充唱词的。在那个年代,朱耀祥和赵稼秋在表演中加入了各地方言(评弹行话称“乡谈”),唱则借鉴苏滩和民间小曲,令人耳目一新。《啼笑因缘》开创苏州弹词说现代书的先河,成为评弹的主要书目,地位绝不低于传统书。后来编写的众多现代题材作品,实滥觞于《啼笑因缘》,因此说朱耀祥、赵稼秋为评弹承前启后的人物,并不过分。他们的艺术价值,多多少少是被时代所低估的。


朱耀祥(1894-1968)


朱耀祥和赵稼秋之所以能开风气之先,和他们的出身是很有关系的。根据《上海弹词大观》的介绍,朱耀祥是无锡人,但生在苏州,因此说白没有“耐伲口吻”(无锡口音)。他的父亲朱晋卿是表演古彩戏法的,第一个师父、教他说《白蛇传》的邹鸿翔也善于表演魔术,所以朱耀祥“亦得其神髓”。他拜的第二个师父赵筱卿则以乡谈(方言)见长,朱耀祥又青出于蓝,“长江下游诸地方口吻,放来皆能酷肖。”在唱的方面,他以魏调和沈薛调为基础,在拖腔上有所创新,所谓“跌宕生姿”,形成了自己的“祥调”。朱耀祥原来是说《描金凤》的,但说这部传统书的艺人很多,他显然并不满足,因此把目光转向了《啼笑因缘》。因为有变戏法和说方言的基础,把一部现代书说成了经典,“化身先行,描摹尽致,因而开新书之改良典型,为后生小子开一自由天地,其功不可没也。”


朱耀祥、赵稼秋珍贵录音《啼笑因缘·别凤》


《别凤》唱词


如果说朱耀祥对弹词艺术的改革多少出于师承,那么他的搭档赵稼秋因为因缘际会,在革新方面就更大胆也更肆意了。《啼笑因缘》一书是新的题材、新的故事,一切旧的技艺都不能尽显书中之长,所以时时处处需要别出心裁。赵稼秋虽然是艺人出身,但婚后一度从商,有了一定经济基础之后重新回到书坛,创新的精神更坚定。作为商人的赵稼秋本来就很成功,他自己办的土产公司,在上海滩首创电话送货。所以赵稼秋在艺术上进行创新的动力和条件不是一般艺人所能企及的。


赵稼秋(1898-1977)


赵稼秋演唱《上海少奶奶》


福气朋友上海多,该仔几百万家当还说铜钱无。屋里佣人无其数,起码货六七个家主婆。大小公馆分开来住,顶得宠格少奶福气多。住还俚新造洋房多漂亮,花园四周还用草地铺。大小房间才是摩登化,电灯暗装光线和。柚木傢生全是来头货,蛮干净地板还用毯子铺。烧起仔个热水汀,生起仔个大火炉。挡风尽用丝绒做,挡得四面风息无。少奶奶福气前世修辣笃,嫁着格种称心格好丈夫。起身醒转要八点半,买物事格辰光也唔功夫。今朝难得起早起,坐汽车要到南京路,买点绸缎与绫罗,称心顶好到老九和。再到三星棉织厂,买几打全纺毛巾白又糯。还有印花被单花样多。不过少奶奶床上起来冷得索索里格抖,双手忙将热水袋来焐,连开七只电火炉。半夜三更开早饭,满台菜蔬吃勿多。鸡鸭鱼翅吃得讨惹厌,倒喜欢吃宁波蛎黄海菜菇。半碗白饭还吃勿落,勉强拿开水过一过,肚皮里已经紧鼓鼓。连忙就吃苏打片,横到榻上把鸦片呼,嗝出来的味道好象臭乳腐。香烟倒吃中国货,(缺一句)一歇歇工夫肚皮饿,做点心关照饭司务,鸡肉馒头要芯子多,八宝饭当中要豆沙多。


赵稼秋唱词中提到的“老九和”广告


《上海少奶奶》反映的是旧时代十里洋场少奶奶一天的生活,赵稼秋的演绎诙谐生动,独具一格。唱词略作改动,插入了老九和、三星棉织厂等广告,现在看来算是“植入式广告”的前身了。我曾写过一篇上海少奶奶见到了毛主席,其中有徐丽仙演唱的版本,可以和赵稼秋的版本进行对照,相同的题材,相似的唱腔,不同时代不同艺术家的演绎是完全不一样的。


《啼笑因缘》人物化妆照

赵稼秋和朱耀祥扮演


赵稼秋还有一项开创性的贡献,即大胆采用白话唱开篇,让更多的听众能听懂评弹。他三十年代出版了他创作开篇集《秋声集》,其中不少开篇令人发噱。尤其是他和搭档朱耀祥之间“互黑”(类似于北方相声中的“砸挂”),非常有趣。比如有一篇《朱耀祥讨媳妇》,唱词是这么写的:


耀祥前日返苏台,讨媳妇得意笑颜开……结婚已毕忙行礼,公阿爹训教两三番,愿你们相敬如宾休反目,好媳妇莫学婆婆狮吼被人谈。好儿子休效为父把家婆怕,莫说道惧内之人会发财。制造国民需努力,一窝一窝养出来,好请稼秋先生吃红蛋……惹得夫人心光火,一把耳朵拉下来,说道倷贼骨牵牵阿是想扒灰。


唱词中充满伦理梗,但并不三俗,极有意思。不知他的搭档朱耀祥听了是何种感受,当年朱赵档在开书之前来上这么一段开篇,想必书场里的听客已经笑得前仰后合,他们的生意不好都难。可惜好景不长,同一本书里还收录了另一只开篇《朱耀祥夫人出丧》,写到了朱耀祥的家庭变故,那就比较悲了。


弹词名家朱耀祥,夫人何氏忽身亡。生前一向多贤惠,百事谦和秉性刚……岂知得了心脏病,一笑拈花赴渺茫。殁于东方公寓内,九月五日子时亡。成殓在万国殡仪馆,朋友至亲尽送丧……


但即使是这样悲苦的开篇,赵稼秋仍不忘调侃:


朱耀祥哭得真悲切,比那樊家树哭凤更凄凉……道中亦有人来吊,一个赵鹤荪,一个韩士良,一个朱介生,一个小晚生。各个心酸泪两行。蒋如庭专门说死话,说道死人哪亨要睏棺枋。嫂嫂着仔大礼服,好像阴间路上去做新娘……


赵稼秋化妆扮演关秀姑


看了听了以上的内容,如果认为朱耀祥、赵稼秋就是以滑稽面目招徕观众,那一定是误判。朱赵档身处国破家亡的大时代,唱过不少反映那个年代的开篇。如《不识字之苦》、《废除内战》……等等。其中不少唱词如今看来都是很大胆的,如这篇《爱国》:


国民爱国要齐心,保国方能保自身。大好山河须爱护,祖宗基业莫消沉。列强如虎眈眈视,要把邻邦一口吞。弱国之民无抵抗,山河忽地变他人。朝鲜印度安南等,亡国依人苦万分……去年九月东三省,矮贼横行大进兵。杀我同胞占我地,穷凶极恶没公平。劝同胞,要齐心,爱国争先莫让人。捐军饷,去当兵,大家努力费精神。杀尽倭奴方称心。小晚生爱国心肠如火热,开篇一只劝诸君,略尽区区一片心。


还有一只开篇《废除内战》就更加大胆,直接指名道姓了:


军阀唯知权利争,国破家亡全不管。互相残杀是何心。广东先自开兵衅,陆海之争有二陈。胶济韩刘相妒忌,山东忽地起风云。二刘火并川中乱,叔侄之间也用兵。祸国军人真可恨,……铸成铁像不容情,遗臭万年绝子孙。


——这可是在三十年代啊。


朱耀祥、赵稼秋演唱《萧何月下追韩信》


《萧何月下追韩信》唱词


最近我还写了

众说纷纭话金庸

消失的西湖路和永安第一棉纺织厂

在杨浦的卡拉奇路寻找邬达克

去民国的上海跑一场马拉松

别了,东方书报亭!

“小鲜肉”和“美丰姿”

闲话比乐中学

戴眼镜说书的石一凤

吃蟹

杨浦图书馆老楼的建筑和人

关于申花队最初的记忆

1978年的上海

1948年上海滩的芸芸众生

不留胡子的马克思长什么样?

江北夫妻相骂


扫描以下二维码关注“老周望野眼”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