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林鑫——第二届“瓯海杯”中国当代对联理论奖应征联家风采

对古联今 2023-04-08

点击上面“蓝字”关注我们



【编者按】第二届“瓯海杯”中国当代对联理论奖评选活动得到了联友们的广泛关注,本着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对联杂志推荐平台将陆续展示应征联家风采,截稿(6.30)后将组织专家组进行评选,最终选出2人上报,同时接受大家的监督,欢迎参与。


林鑫


林鑫,1985年生,四川金堂人,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电子商务专业本科,管理学学士,档案馆员职称,现供职于一家集团公司。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会员,中国档案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四川省楹联学会常务理事,成都市档案学会会员,成都市人社局社保基金社会监督员,四川省档案人才“283工程”优秀人才,《天府联苑》编辑。已在《对联》《文史杂志》《城建档案》《中国房地产》《成都大学学报》等公开出版的期刊上发表文学、民俗学、管理学论文三十余篇,还有论文入选《诸葛亮与三国文化》《四川省档案干部教育培训读本》等论文集。撰写得诗联、书法、各类文章在全国近百次文艺大赛中获奖。目前正在编写学术著作《百联考辨》。





作品介绍



2018年至今发表的楹联论文有:



1《〈元日〉中的“桃符“》,《对联》杂志 2018年2期;


2.《成都武侯祠佚失楹联考释》,《对联》杂志  2018年8期;


3.《佛智长老楹联品析》,中国佛教协会会刊《法音》2019年5期;

4.《孟昶双重始祖形象论》,四川省楹联学会会刊《天府联苑》2020年上半年刊。(注:由于《天府联苑》要今年7月才印刷,故这篇文章现只能提供WORD版本)




《对联》杂志

海内外唯一公开发行的对联艺术期刊

投稿:13269221296(微信同号)

征订:13269221236(微信同号)

邮箱:duilian2008@sina.com


更多精彩,敬请扫码订阅《对联》杂志

邮局微信订阅

客户端中华联墨

对联杂志官微

青青导读对联杂志


订阅《对联》杂志的三种方式

第二届“瓯海杯”中国当代对联文化奖 推荐及评奖工作实施细则

孙则鸣——第二届“瓯海杯”中国当代对联理论奖应征联家风采

严海燕——第二届“瓯海杯”中国当代对联理论奖应征联家风采

卜用可——第二届“瓯海杯”中国当代对联创作奖应征联家风采

任鸿——第二届“瓯海杯”中国当代对联创作奖应征联家风采

杨怀胜——第二届“瓯海杯”中国当代对联创作奖应征联家风采

发现《对联》之美 ——王永江先生做客对联杂志社小记

端午节对联2019年6期卷首语|最切的题,是家国情怀

“文学类”对联陷入“联八股”泥潭

古典之美是对联发展的主要方向

联须称境 文质彬彬

“有用之用”与“无用之用” ——以对联为例浅析古典诗学在当下的价值

《对联》:百万联友的心灵家园

两行文字 品读中华 ——《对联》杂志35年峥嵘岁月速写

2020年《对联》杂志·读者问卷调查

刊得两行罗万象 读来一刻值千金 ——对联杂志社读者调查答复

对联学术:从献身到企盼

“屠狗辈”那些事儿

“六把尺子”量对联(一)—— 文体的韵与散

“六把尺子”量对联(二)——对偶的工与宽

“六把尺子”量对联(三)——声律的细与粗

“六把尺子”量对联(四)——立意的切与泛

“六把尺子”量对联(五)——语言的生与熟

移精变气 妙语疗疾 ——枚乘作品《七发》探微

卅五年来催少壮 二三代后尽芳华 ——专访《对联》创刊人、第一任主编郭华荣先生

经典重读|贴着地面飞行 为什么要在对联界提出“现象写作”

看,龚鹏程这样为对联点穴

甲骨文集联书法 引导国学的正确打开方式 ——著名学者朱彦民先生专访

对课 是中国宝贵的教育资源 ——对话文化大家楼宇烈先生

名人联话|我来添尔一峰青——话说一代文宗傅山及其对联

“对联学”:曾经的关注与当下的问题

撰联:从情趣类到严肃类

央视《楹联里的中国》1-10集连看

回眸 2019中国对联事业的高光时刻 ——《对联》推出2019年度“十大热点”关注

2019年《对联》杂志·卷首语评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